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和冶金部地质情报网联合召开的锰矿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成都举行.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各冶金地质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来自地矿部和有色总公司等系统的共48个单位的九十余名代表.这次锰矿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七十篇以上,反映了目前我国锰矿地质找矿、科研、开采利用等多方面的研究与工作成果,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锰矿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84年元月五日至九月,在我国成都市举行《喜马拉雅地质科学国际讨论会》.讨论会是由中、法两国共同商定组织的.从80年起,为期三年的中法合作的《西藏喜马拉雅山地质构造和地壳,上地幔的形成和演化》项目.已于82年结束野外工作.三年来进行了多学科的地学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为了更好地总结考察成果,并同世界各国地质学家进行广泛交流、讨论而决定在中国举行一次国际性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中外地质科学家共有300多人.其中,外籍地质科学家有70多人,计有法、英、美、加、印(度)等10个国家的科学家与会,我院有杨遵仪、王鸿祯等8人参加.  相似文献   

3.
《水文》1986,(4)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于1986年4月19日至23日在杭州召开了“梯级水库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和“几种洪水频率线型适应性的研究”等科研成果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流域机构、部属设计院、部分省设计院、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31个单位51位代表。讨论会上,首先由西北勘测设  相似文献   

4.
2000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铀矿地质国际讨论会,有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200多位专家,以及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捷克、中国和蒙古的地质学家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的主要内容涉及世界和某些国家的铀原料基地和铀的保证程度分析、各种类型铀矿床的特征、铀的成矿规律与找矿方法、某些地区的含铀远景、铀的经济学问题和铀矿石的开采和加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5.
由日本滑坡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滑坡讨论会和野外考察(Ⅳth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Fieldworkshopon Land Slide)于1985年8月23日至31日在日本举行。其中,8月23日—29日进行野外考察,8月30日至31日举行讨论会。前三届讨论会和野外考察轮流在美国和日本举行。 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一周野外考察的内容是:东京出发至新庄考察第四纪火山碎屑流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在秋田考察大型岩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取土技术和取土器专題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5日至10日在浙江省富阳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煤炭、水电、冶金、纺织、化工、铁道、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全国各系统97个单位120多名代表。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7.
中关双方就“第三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一九八六年春在美国召开达成协议,并经国家科委批准。现已正式向世界各国发出会议征文通知。这次讨论会是继一九八。年三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以下简称讨论会)和一九八三年十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二次讨论会后的第三次讨论会。各国学者均赞成这个讨论会。今后每隔三年举行一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取土技术和取土器专題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5日至10日在浙江省富阳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煤炭、水电、冶金、纺织、化工、铁道、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全国各系统97个单位120多名代表。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9.
正 由日本滑坡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滑坡讨论会和野外考察(Ⅳth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Fieldworkshopon Land Slide)于1985年8月23日至31日在日本举行。其中,8月23日—29日进行野外考察,8月30日至31日举行讨论会。前三届讨论会和野外考察轮流在美国和日本举行。 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一周野外考察的内容是:东京出发至新庄考察第四纪火山碎屑流堆积物中发生的滑坡;在秋田考察大型岩  相似文献   

10.
国际晚前寒武纪地质讨论会于1983年9月13—15日在天津召开。参加讨论会的外国地质学者有英、美、法等7国共10名。现将讨论会上部分外国学者的报告内容整理如下,以供进一步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顾功叙 《物探与化探》1986,10(6):404-404
我们的五天学术讨论会现在就要结束。请允许我作为讨论会主席向来自国内外的讨论会参加者,为了你们对这次在中国西部古老历史城市西安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的支持和兴趣,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由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第二届数学地质专题讨论会”于1985年10月21日至11月7日在北京举办。在此之前,曾于1981年6月在北京举办过第一届应用数学地质专题讨论会,其内容是关于“矿产资源定量评价”问题。该届讨论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地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科技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天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等六个学会的有关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1月19—24日在北京香山联合召开了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来自70余个工作单位的120名正式代表和40余名特邀与列席代表参加了讨论会。提交论文报告130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黄汲清致开幕词。学部委员李春昱,张文佑、翁文波、丁国瑜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4.
全国铀系标准样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元月7日——10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讨论会的代表30多人,来自国家海洋局、地矿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核工业部、401所仪器厂及省研究所等20多个单位。这次会议主要检查了各铀系实验室的实验程序,流程和测试数据、讨论了有关问题,总  相似文献   

15.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17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千年的挑战”,到会代表3700多人,其中巴西本国代表约占1/3。中国代表180多人,其中官方代表团80人,国土资源部田凤山部长任团长。  本次大会的大型学术活动安排较多。大会学术报告9个,分三次进行,各为半天,报告的题目分别为:矿产勘探、油气勘探、清洁能源、土壤保持和管理、防治地质灾害,21世纪的水资源,过去气候变化的地质记录(全新世)、全球气候变化、地学对可持续社会的作用。按学科划分的系列称为一般讨论会和专门讨论会。“一般讨论会”(General Symposia)共分28个,编号为1~28,各又分2~11个小题目,总共163个讨论会(平均每个大题包括5~8个小题目)。  另一个系列为“专门讨论会”(Special Symposia),讨论一些跨学科的问题,如“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全球变化和未来环境”、“岩石圈构造和深部作用”、“盆地分析”、“21世纪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国际各项地学计划的进展”等。“专门讨论会”共11个,编号为A~K,各又分4~9个小题目,共74个讨论会。  相似文献   

16.
全国首届断块构造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0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委员会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高等院校、新闻、出版等系统的领导或代表等100多人。中国科学院孙鸿烈副院长参加  相似文献   

17.
1982年8月23—27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西黎巴嫩市召开了第二届国际应用冰川学讨论会。该讨论会是由国际冰川学会和美国陆军冷区研究和工程实验所联合主持的。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苏联、瑞士、奥地利、澳大利亚、英国、西德、瑞典和中国等15个国家的约7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刘国惠 《地质论评》1984,30(1):92-92
全国变质岩原岩恢复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日至7日在山东烟台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地质学会等三个单位联合举办和组织。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的科研,教学和生产等72个单位的110多名代表。山东省地质局曹国权总工程师参加了会议,山东省第三地质队为开好此次会议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今年五月十二至十六日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93项和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在西澳首府佩斯召开第二届国际太古宙讨论会,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英国、美国、苏联、印度、丹麦、西德等13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四百余人参加了讨论会,我国代表四人出席此次会议,会议讨论的内  相似文献   

20.
第二届全国铅锌矿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四日在南京召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地质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等各个方面特邀代表、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80人。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铜铅锌汞锑专业组组织的,并委托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江苏省地矿局和冶金工业部地质研究所主办。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