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省重大气象灾害分析与防御对策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3—24日在杭州屏风山疗养院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省气象学会、省水利学会、省海洋学会和省灾害防御协会共同发起和联合召开,并得到省科协、省保险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与技术材料35篇,其中30篇在会上作了报告。出席会议的代表50余人。省人大常委,中国防灾协会理事钟世杰等领导在大会上分别作了发言。会议着重研讨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吉林气象》2005,(4):F0003-F0003
吉林省气象学会2005年天气、电子学术研讨会于12月13日举行。本次研讨会给全体会员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这个活动得到了全省广大会员单位和会员的大力支持。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4篇,其中天气的36篇,电子的18篇。经过交流和研讨大会共评选出优秀论文21篇,其中天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三篇,二等奖四篇,三等奖六篇;电子的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篇,二等奖三篇,三等奖三篇;凡是来参加会议交流的论文均有研讨会录用证书。学术交流是学会的根本任务之一,是促进我省气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体现会员权利的手段。学会将在今后举办次数更多、内容更丰…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气象》2010,(3):F0002-F0002
<正>8月2-3日,旨在全面提升我省气象能力建设的落实省委省政府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精神研讨会在佳木斯召开。研讨会以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大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为主题展开讨论,有关职能处室、各市(地)局汇报了省委省政府1 9号文件贯彻落实的进度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会议确定,力争利用3年左右的建设,在全省建成91 57个气象大喇叭(村屯),887块气象电子显示屏(乡镇).建设和升级改造887个四要素自动雨量站。  相似文献   

4.
第二届全国大气化学大气污染学术会议于1986年3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大气污染专业委员会主持。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8篇,其中大会报告了14篇论文,分组报告了62篇论文。这次会议自1984年厦门第一届全国大气化学大气污染会议以来又一次全国性大规模学术研讨会,会议内容丰富,学术气氛浓厚,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5.
在区科委、区科协、区气象局、区畜牧厅支持下,于1988年8月17日至20日在乌鲁木齐区气象学会主持召开了建国以来我区第一次畜牧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研讨会。国家气象局、区科委、区畜牧厅、区畜科所、八一农学院及有关地(州)气象处局、尼勒克军马场等代表共42人参加。内蒙气象局、青海大学寄来了论文。会议收到论文和技术材料共49篇。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4月 10~ 13日 ,由中国气象学会第 2 4届热带气象学委员会主办、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和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协办的“全国季风与暴雨科学讨论会”在广东珠海召开。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共计 90人 ,其中 ,有来自中国气科院和国家气候中心的院士和权威人士 ;也有来自各区域民航空管局气象中心、各省、区气象局 (台 )、热带所的气象专家和课题主持人 ,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中山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的教授、学者。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也派出专家出席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 6 9篇 ,大会报…  相似文献   

7.
吴亚玲  孙石阳  刘淑琼 《广东气象》2015,37(1):44-46,51
对深圳市所遇到的气象灾害开展综合风险分析,探讨气象灾害对社会广度、深度影响,从而得出深圳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建立深圳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相关建议:1)建立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2)深化综合防御预案;3)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有效参与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联动体系。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科协副主席李振声、曾庆存、张玉台主持的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月28~3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100多人,提交论文80多篇。论文涉及’98灾害回顾,’99重大灾害预测,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对策及建设等内容。此次会议旨在加强部门联合、减少灾害损失。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管理多采用单灾种、部门分割形式.而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群发性和相似性,这种管理形式显然存在诸多弊端。为此.中国科协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小型的、高层次的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1999年的此次…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黑龙江省是气象灾害多发区域,气象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气象灾害除直接产生严重破坏外,还可能会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等次(衍)生灾害,进而导致救援困难、社会恐慌、金融震荡、产业中断,具有显著的灾害链特征。作为防御气象灾害的前置环节,气象灾害预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8~10日在武汉召开。“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是此次会议的主题。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2篇,来自国家气象中心、解放军理工大学以及全国气象部门的6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据称,这些代表多为我国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具有一定的专业造诣。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通过大会交流、分组讨论、专题探究等形式,主要就气象数据管理技术、宽带网和VPN技术应用、气象软件工程、IT资源整合等领域的学术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共识。该委员会的成立及…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14)》《中国气象灾害年鉴》《中国气象年鉴》等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和综合分析法,对1995—2014年(近20 a)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暴雨洪涝和干旱造成的农业受灾面积波动较大,重大以上洪涝灾害5 a一遇,重大以上旱灾10 a一遇,风雹灾害和冷冻灾害总体变化不大;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年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我国农业暴雨洪涝和干旱灾害变化的主要气象原因;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不断发挥气象灾害预警作用,科学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既是保证我国农业不断适应气候变化、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也是近20 a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气象》2020,46(3):448-448
《中国气象发展报告(2019)》于新文主编该书为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研的年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分综述篇、减灾与趋利篇、能力与创新篇、改革开放篇,从气象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历程与成就、气象现代化进展、气象灾害防御、重大保障与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气象保障、人工影响天气、现代气象业务、气象科技创新、气象人才队伍建设、气象改革与法治、气象开放与合作等领域,对2018年中国气象发展进行了研究评估,对未来气象发展愿景进行展望。适合气象及相关行业、部门的研究者、管理者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参阅。  相似文献   

13.
雷灾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在我国较为常见 ,并呈季节性发生。其一旦发生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雷电灾害调查、统计和鉴定工作” ,“对重大雷电灾害事故隐瞒不报的”将给予处罚 (中国气象局第 3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在湖北省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灾害性天气及其防御的研究 ,确定气象灾害类型 ,制订灾害标准 ,并做好出证工作。重大气象灾害及突发性气象灾害由受灾地方报告县以上主管机构确认。”(《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第十六条 )。尽管上述法律法规要求气象主管部门应对雷灾作出鉴定 ,但目前尚无相…  相似文献   

14.
江门市气象灾害特征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灾害统计数据,对江门市2001—2014年的气象灾害灾情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江门次数最多的前3位气象灾害是雷电、暴雨和台风。汛期(4—9月)是气象灾害的集中期。台风、暴雨和干旱等3种灾害的集中区都主要在南部,雷电灾害集中在江门主城区和开平地区。近年来气象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都呈略增长趋势;2008年是江门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年份。台风灾害对江门影响最大,其次是暴雨灾害,雷电灾害是造成人员死亡的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5.
《吉林气象》2008,(1):2-4
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2007年以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工作。这对于进一步发挥气象在我省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气象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同志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气象》2020,46(5)
正《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19)》国家气候中心编著该书重点描述和分析2018年重大气象灾害和异常气候事件及其成因;按灾种分析年内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局地强对流、沙尘暴、低温冷冻害和雪灾、雾、雷电、高温热浪、酸雨、农业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病虫害等发生的特点、重大事例,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从月和省(区、市)的角度概述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分析2018年全球气候特征、重大气象灾害及其成因;给出了防灾减灾重大气象服务事例。附录给出气象灾害灾情统计资  相似文献   

17.
1农业气象灾害的内涵 农业气象灾害是不利气象条件给农业造成的灾害。由温度因子引起的有热害、冻害、霜冻、热带作物寒害和低温冷害;由水分因子引起的有旱灾、洪涝灾害、雪害和雹害;由风引起的有风害;由气象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干热风、冷雨和冻涝害等。与气象灾害的概念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是结合农业生产遭受灾害而言的。例如寒潮、倒春寒等,在气象上是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或过程,不一定造成灾害。但当它们危及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时,即造成冻害、霜冻、春季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具有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气象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生态气象灾害的定义、类型与特点;7种主要生态气象灾害的危害特征,包括危害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危害;气象因子对7种主要生态气象灾害的影响;生态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评估;生态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与防御措施和恢复重建技术等5个重要方面的内容。生态气象灾害是我国一种综合性的、重大的自然灾害,其危害特点:具有累积性与长期性、难恢复性和不可抗逆性。它不仅直接危害到生态系统本身的健康,使生态系统严重恶化,还极大地危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最终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气象灾害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新型而又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冯明  胡幼林  马晓群  陈璇 《湖北气象》2007,26(3):266-270
使用1960年12月至2005年2月湖北省71个县(市)气象站常规气象资料,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农业气象指标,统计、整合出对该省双季早稻、双季晚稻、一季中稻、小麦这四种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有影响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通过计算气候倾向率,对9类13种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6种农业气象灾害呈增加趋势,有7种呈减少趋势;冬季冻害、小麦赤霉病和盛夏冷害等三种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较为明显;任何一种农业气象灾害的气候倾向率呈减少趋势,并不意味着这种趋势变化对粮食生产就绝对有利,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在充分肯定江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7]92号)和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讲话指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办发49号文件和赣府厅发92号文件的要求,以中尺度区域气象站建设为重点,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以灾害性天气预报为重点,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水平;以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公共气象服务;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全省气象灾害应急体系;以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防雷安全工作;以增雨抗旱防雹为重点,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气象防灾减灾范围广,牵涉部门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及时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从而为保障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