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综述了国内外脉状金矿床成矿控矿构造的新近研究成果,认为脉状金矿床的产出大多与遭受挤压作用所造成的地壳缩短机制有关,与地壳大规模造山作用过程关系密切,主要产于造山带及其边缘;金元素沉淀的构成部位主要是韧性剪切带中的强变形部位、叠加的韧-脆性和脆性裂隙,低角度断层既是成矿地球化介面也是重要赋矿构造;含民矿流体虽然有多种来源,但构造变形过程中的构造动力分异作断层作为阀门引起矿流本压力的周期性变化,并导致 相似文献
3.
潘玮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20(2):111-113
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空间分布 ,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 ,控制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金山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揭示金矿在有剪切变形带的波峰、波峰与波谷的转折部位 ,不同类型控矿断裂交叉部位等金矿化的富集规律 ,指出它们在寻找该类金矿中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何宝山和长兴脉状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意在找到多级断裂构造与成矿关联,解决制约本区深部及外围找矿难题.基于矿田构造调研和室内多元信息研究分析,总结了控矿构造框架中多级断裂对不同规模成矿单元的控矿特征,建立了构造格架.主要成果如下:1)坳上-南溪及叶家断裂,为矿分布区控岩控矿构造,控制矿田的空间展布;2)朱溪、大马圩断裂,... 相似文献
5.
脉状金矿床断裂容矿空间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控矿规律研究,是开展脉状金矿床深部矿体预测的前提。以断裂几何学控矿规律解析为基础,利用矿山勘探、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地质勘探数据,模拟断裂运动及由此产生的容矿空间,为查明可能的断裂运动方式和控矿规律、进行深部盲矿体预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脉状金矿成矿控矿构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脉状金矿床成矿控矿构造的新近研究成果, 认为脉状金矿床的产出大多与遭受挤压作用所造成的地壳缩短机制有关, 与地壳大规模造山作用过程关系密切,主要产于造山带及其边缘;金元素沉淀的构造部位主要是韧性剪切带中的强变形部位、叠加的韧-脆性和脆性裂隙, 低角度断层既是成矿地球化学界面也是重要赋矿构造;含金成矿流体虽然有多种来源,但构造变形过程中的构造动力分异作用是成矿流体的一种重要成因;成矿流体的运移机制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高角度逆断层作为阀门引起成矿流体压力的周期性变化, 并导致成矿物质结晶与变形呈同步交替发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有金成矿与深部构造的关系、低角度断层的成生演化与金成矿物理化学场耦合关系、构造动力变形作用引发含金热液形成的高温高压成矿实验以及韧性剪切带的四维控矿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505脉总体走向270~310°呈透镜体状,扁豆状以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的形式产出,505脉为一典型的具多金属硫化物含金石英脉,含金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铅矿和黄铜矿,黄铁绢英岩化是金矿化的重要标志,控矿构造有4次脉动,与其对应,505脉分4个成矿阶段,主要是I,Ⅱ,阶段及I,Ⅱ,Ⅲ阶段叠加的部位成矿最好,505脉受一近东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主要产于断裂的85~90°走向段和倾角为小于45 相似文献
8.
9.
10.
虎家尖银金矿床为赣东北地区典型的受一组NE向韧脆性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银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中,矿脉均产于断裂带内,具舒缓波状、膨大缩小、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等特征。研究表明,控矿断裂具有长期性、多期次和继承性活动的特点,经历了早期压扭性塑性变形、中期张扭性脆性变形和晚期压扭脆性变形3个演化阶段。通过地质调查、数据处理和成矿构造分析,认为成矿期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构造应力场:σ1为190°∠2°,σ2为90°∠78°,σ3为280°∠12°,差应力约为71.3~99.3 MPa;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构造应力场方向与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基本相同;石英碳酸盐阶段构造主应力方向表现为NW-SE向挤压。文章总结了断裂对矿体空间定位、似等距性分布、矿体侧伏等方面控矿规律,断裂面凹凸转换部位为成矿有利地段,矿体在水平方向和垂向上似等距性分布明显,并且整体大致呈45°向北东深部侧伏。结果表明,在矿区50线深部及北东部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矿区外围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有后期脆性变形叠加的断裂破碎带为找矿有利地段。这对赣东北地区同类型矿床的深部及外围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功山变质岩区存在前震旦纪神山群上部火山-沉积建造和震旦纪下坊组硅铁建造二个含金矿源层,且区内经历多期次构造-岩浆事件,具备金的成矿条件。实地调研证实金的工业富集受断裂控制,故笔者认为区内找金应以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为目标,进而据前人资料和实地调研成果,在区内圈出大岗山-新坊等十个找金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黑龙江多宝山成矿区内典型金矿床的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和对区域上金矿床(点)的分布特点和成因特征的总结,分析了研究区金矿成矿规律,并明确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研究区内金矿床(点)主要受控于NW向和NE向菱(环)形构造,其中以NE向断裂为主,而且由西向东金矿化具有不断加强的趋势.矿体主要赋存于中奥陶世和燕山早期火山岩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岩及其围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均值在133~267℃之间,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15.
勉略宁区(即略阳-勉县-宁强地区)金矿分布在北、中、南三带:北带钍铁-金-镍(钴)带;中带金-多金属矿带;南带金-铜与砂金-砂铂矿带.垂直分带:上部铁锰矿与铀矿带,分布在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中;中部铅锌-金矿带,下部金-铜矿带,分布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中."勉略宁"区对金成矿有利,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西必塔脉状金矿拉拉布矿床的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兰老岛西部的西必塔(Sibutad)脉状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极具经济潜力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可划分成拉蜡洋和拉拉布(Labab)2个矿床.金矿赋存于中新世-更新世马林丹(Malmdang)群火山岩中,火山岩呈零星岛状散布于斯丹岗(Sindangan)-哥塔巴托(Cotabato)-大姑玛(Daguma)线性构造活动带的东部,并被安山玢岩侵入.该火山岩可分为2段,下段由安山质熔岩、英安岩、凝灰岩组成,西必塔金矿即赋存于该段中.安山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和金成矿作用,属于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化,金是在pH值近中性的浅表环境中由于热液沸腾并伴随流体的混合沉淀而成,通常富集于标高30~200 m.金的富集经过4个阶段:①形成角砾岩之前的围岩蚀变阶段;②热液角砾岩形成阶段;③形成角砾岩后的围岩蚀变阶段;④金矿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7.
湘东北万古地区金矿床成矿构造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古地区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受到区域构造成矿的控制,矿区的断裂构造已经成为燕山中晚期金矿的定位构造.矿区北西西向断裂大部分是控矿、容矿构造,北东向断裂构造对矿脉的破坏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属成矿期后断裂构造.勘探线剖面图揭示了万古地区金矿床构造成矿具有金矿体侧伏特征、金矿体等距产出特征、金矿构造成矿作用多期性特征.冷家溪群是金的矿源层,万古金矿区的构造成矿作用是主要成矿作用,金矿化是剪切带长期活动的结果.从万古金矿、鲁源洞金矿、大洞金矿矿脉在走向和倾向的产出形态可以看出,富矿体都产出在构造张性扩容空间内.控矿层间破碎带中不同类型构造重叠部位是最有利的赋矿构造.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