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成伟  戴维士  徐萌  郁凡  周鹏 《气象科学》2010,30(1):116-120
基于国家科技部大力推行的DVB-S系统,依托AutoI、tSQLite、Prototype等开源软件构建了极轨气象卫星W eb共享平台,探讨了其方案设计和技术实现。该平台实现了极轨卫星数据实时处理、自动发布、W eb交互展示和数据共享等功能,有效地拓展了DVB-S数据接收系统的使用价值,为卫星数据的后续开发、成果交流及气象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汤宁  汪华  王娟 《贵州气象》2015,39(1):62-64
该文介绍了应用虚拟化技术在贵州省气象信息网络中的使用。该平台在省局部署后,全省用户通过气象内网和移动终端远程接入后,可使用该平台提供短时临近、Micaps3和区域自动站等应用系统。使用后结果表明:应用虚拟化技术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和终端下运行,这一切,都不需要改动一行代码。有网络的地方,都能运行发布后的软件系统,共享文档。该应用平台的推广能及时、高效、方便的为预报和预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GIS的气象信息显示和查询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北京市气象局气象观测数据Web显示系统功能较弱这一状况, 采用开源性WebGIS软件MapServer和免费的PostgreSQL数据库软件, 结合PHP, Java applet技术开发了基于WebGIS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以直观形式将实时数据与地理信息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数据的动态查询和统计查询, 尤其是实现了风向杆和等值线以及等值面的叠加。该系统为预报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技术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包含着服务产品的信息、制作、共享、发布、交互、监控、评估等子平台,还包括海量产品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各气象业务应用子平台,因而更是一个集硬件、软件、网络以及编程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平台.主要对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的运行环境、主要数据流程、数据库以及网络架构等方面应用的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Ajax作为改进传统B/S结构应用系统的RIA模式的方案之一,在大量企业应用中被使用,如Google Maps等.ZK是实现Ajax的技术框架之一,具有简单易用、界面美观、交互丰富的优势.针对气象部门丰富的信息资源需要共享、发布的需求,介绍ZK框架在气象信息共享发布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6.
乔剑 《陕西气象》2013,(2):36-37
气象灾情收集上报是确保气象部门及时了解天气过程的灾害情况、部署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措施。中国气象局于2004年起先后向全国气象部门下发和升级了灾情直报系统1.0、2.0、2.1、2.2和2.3软件,该软件利用计算机的NOTES、FTP和Email进行灾情直报、快报、月报、年报、预警信号、决策材料、应急事件等相关文件的上传,加大了各级气象部门灾情收集上报力度,使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和统计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有不少基层台站应用直报软件时灾情上报速度较慢或出现错误,致使气象灾情"快"报不快,甚至预警信号发布延误。根据陕西省近年来应用灾情直报系统V2.3软件中的存在问题和使用经验,介绍其使用技巧,为各级台站做好气象灾情直报工作  相似文献   

7.
私有云在市级气象业务平台的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化终端管理,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效率,宁波气象部门基于vSphere架构部署了气象私有云,私有云以创新的服务模式为气象业务人员提供标准化业务环境而不受其位置、设备和时间的影响。通过共享资源池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支持各种终端以更加安全的方式访问内部资源,将终端管理集约到数据中心,有助于业务人员专注于气象核心业务。该文介绍了私有云的架构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部署与应用中涉及的桌面虚拟化、软件虚拟化、安全设计、优化用户体验等关键技术。并以私有云在宁波气象业务中的应用为例展示了私有云在气象领域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元数据技术在河南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元数据技术的定义,阐述了元数据技术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中的作用;通过河南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元数据库的设计和数据发布流程,说明了元数据技术在河南省数据共享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9.
近实时公共气象服务分析图网站发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一种基于开源IDV工具构建气象产品网站发布平台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近实时公共气象服务分析图将使用人员定位于浏览器端县乡级气象、农技、公众群体,突出分析图的时空分级覆盖、耕作层气象服务、山地气象服务和灾害气象服务。通过内容、时间、区域以及表现形式4个方面的分解,描述了网站的设计原理。通过本体技术实现气象要素向气象知识的过渡。通过图形产品的静态和动态层分别处理,提高了二维和三维图形产品的生成速度。构建形成的气象产品发布平台已经在多个网站得到应用并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气象短信系统"WEB平台是共享使用的,存在本地业务应用过程中存在"操作麻烦,需要发布时间较长"的缺陷,所以提出进行二次程序开发,解决以上问题。利用命令按钮控制编程方法进行程序开发,用界面编程软件控制流程和选取发布单位、链接传送平台、建立WEB字符快速传送通道进行二次本地化应用的短信发布平台编程,开发出一个"操作方便、快速发布,容易后期管理"的钦州市气象短信发布平台系统。其中网页发布平台二次开发过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方法,可供类似网页链接开发设计做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11.
省地气象台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应用先进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和业务平台,集成并行计算、可视化工具等软件,为我国地方、军队等气象业务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经检验系统的24 h晴雨预报准确率可以达80%以上,对暴雨的预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应用在海浪预报中,可以显著提高预报准确率。系统的设计有利于基层台站的实际业务应用和模式本地化处理,无论从硬件要求,还是软件的应用和预报水平检验,系统都适合省地台站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2.
The development of GIS technologie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a wide range of geodatasets provide great potential for modeling physiographic objects, in particular, river systems. The adequate automatic method of river network digitizing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using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based on applying the Complex Energy Index (CEI);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The index form includes the independent parameterization of main geomorphologic and climatic factors of the first-order stream generation. The method testing proved that it is efficient and the results of its use can be reliably interpreted. The software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rcGIS tools. It implements the full algorithm of the automatic digitizing of river network using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It also allows advancing studies on this issue, and could be used for solving applied problems.  相似文献   

13.
GIS支持下的复杂地形区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生态系统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也限制了小麦长势卫星遥感监测的精度。在分析豫西半山丘陵区不同地形(河川、丘陵)和气候生态条件(水热条件)对小麦生长影响的基础上,基于EPPL7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扫描、数据格式转化,建立数据库等方法,将NOAA/AVHRR遥感资料和地形图,土壤图,年降水量图,年平均气温图,政区图等图件集成起来,并进行了监测区分层;根据系统监测和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4.
区域气候模拟中侧边界嵌套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细网格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与球圈模式相嵌套的区域模式系统,对几种不同条件下的嵌套误差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区域模式嵌套误差的特征分布及时空演变特征。初步分析表明:区域模式嵌套造成的误差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不同,且不同的物理量在时空的分布也不同;动能场的误差主要在边界区上层的流入区,感热场的误差在边界区上层,水汽的误差在边界区上层的流入区;侧边界输入时间间隔对模式嵌套误差有一定的影响。有限区细网格模式在上层长波误差大于粗网格环圈模式上层误差,在下层短波模拟的误差比粗网格环圈模式的下层误差要小。相速误差对侧边界嵌套误差的影响在下层很严重,嵌套误差的大小与大小模式的网格距之比有关;在大小模式物理参数化过程一致的条件下,无日变化的区域模式其嵌套误差远大于有日变化的区域模式嵌套误差。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服务及基于服务的气象业务系统框架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吴焕萍  罗兵  曹莉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Z1):135-140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气象业务系统建设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GIS的发展趋势,该文介绍了地理信息服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应用模式———服务集成在气象业务运行系统的建设框架,它主要包括了系统参与角色、体系结构、运行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并对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surfer8.0实现雨量图形可视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伙海  吴陈锋 《气象》2006,32(7):115-118
介绍了VB6.0结合surfer8.0实现雨量图形可视化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系统软件的模块化结构设计的过程,给出了关键性技术描述,并展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产品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2007—2019年发表的2075篇以“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的网络可视化分析功能,并结合WOS的相关统计工具,对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行为领域的文献特征与演进历程进行研究,以期明确该领域的历史研究特征、知识基础和热点演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趋势,为发展创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除气候变化、适应和感知外,脆弱性、影响、风险、管理、变化性、适应能力、恢复力、农业、风险感知、政策、干旱和农民也是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行为领域的热点词汇;在研究中不断涌现新的词汇,且越来越重视沿海地区和小农问题;公众的个体经验不断受到重视,同时气候变化敏感区将是本领域未来的热点研究地区;中国仍处于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行为领域研究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开发工具做了简要的说明,并对一些开发工具的相似之处进行了比较,开发人员通过阅读本文,了解各种开发工具的特点和优势,在比较之后,选择适合自己工作的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19.
基于系留气艇平台的红外辐射传输算法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重点实验室 (LAGEO) 建立了以系留气艇为平台的综合探测系统。通过气艇在大气边界层上升、下降过程获得不同高度的气象参数和同时的辐射参数。以气象参数为输入,应用辐射传输模式 (MODTRAN4.0) 获得模式辐射输出,将其与实测辐射值作对比,验证MODTRAN4.0模式的准确性,为有关目标识别与遥感提供基础。2006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香河综合观测站利用系留气艇平台进行了验证实验,并对热红外波段的模式对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建实验系统具备进行模式验证的能力,在热红外波段,MODTRAN4.0模式输出结果与实测辐射亮度之间的相对误差的均方差在边界层大气条件下小于3%。  相似文献   

20.
机载粒子测量系统及资料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强  高建春  钱越英 《气象》1997,23(5):37-40
该文介绍了PMS机载粒子测量系统及仪器的探测原理,描述了自行开发的数据处理软件的运行环境,流程图和特点,举例给出了部分处理结果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