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和田玉的电镜显微形貌和能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田玉驰名中外,亦被称为中国玉、中国软玉.和田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虽然不同类型和田玉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相近,但其颜色和质地却有很大的不同.利用电子显微镜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和田玉进行系统的显微结构观测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上等品质的和田玉,如羊脂玉、白玉,矿物成分为透闪石,粒度小于3 μm,晶形好,呈交织结构,能谱曲线由单纯的硅、镁、钙组成,无铁、铝等元素;青色-绿色系列的和田玉,矿物结晶相对较粗,粒度3~10 μm,并有铁、铝等离子的加入,矿物结构已由透闪石向阳起石转化,其颜色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变深;黄色-黄褐色系列的和田玉,有异常增加的钙,具有特征团粒状结构和似纤维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和田玉的名称、文化、玉质和矿床类型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田玉是我国的传统玉石,有悠久的历史.和田玉有丰富的玉文化内涵,开拓了玉石之路,是我国历代宫廷玉器的主要玉料,为中国玉器的辉煌做出了贡献.和田玉属于透闪石玉,其玉质有其特点.矿床属中酸性侵入岩与白云石大理岩的接触交代型,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软玉"提出距今约一百多年历史,尚存在一定问题,建议采用透闪石玉取代"软玉".  相似文献   

3.
和田玉的物质组分和物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和田玉属软玉类玉石,是透闪石矿物的集合体,也可称透闪石玉.白玉、青白玉和青玉是和田玉的主要品种.经电子探针分析,和田白玉、青白玉和青玉基本上由透闪石组成;透闪石主要由SiO2、MgO和CaO组成,含少量Al2O3、FeO、TiO2和MnO.玉石颜色主要与Fe2+、Ti4+、Mn2+的含量有关;具致密块状构造,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显示毡毯状和显微交织结构,部分可见到显微粒状结构.和田玉中还含有少数杂质矿物.  相似文献   

4.
<正>新疆和田玉是商代以后中国透闪石玉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最好质量的新疆和田玉的价格已达每克万元水平,和田玉成为我国重要经济价值的非金属矿产;与此同时,新疆和田玉文化也是中国8000年玉器文明最重要的代表之一[1]。邓燕华(1991)按透闪石玉地质产状曾将透闪石玉矿床分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交代型、超基性岩交代岩型和变质岩型三种;或将和田玉的成因归为变质成因(metamorphic)和交代成因  相似文献   

5.
和田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开采和使用历史,在中国的玉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产状,大理岩型和田玉的成因类型可分为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岩浆热液型)、区域变质和变质热液型,其中接触交代型最重要也是优质和田玉的主要成因类型。根据围岩的年龄、和田玉中锆石或云母测年得到的矿带形成年龄以及区域地理位置,可将中国大理岩型和田玉划分为西昆仑矿带的新疆(形成年龄上限为450~350 Ma)、东昆仑矿带的青海省格尔木(形成年龄为300~240 Ma)、东北地区(河磨玉约250~150 Ma,老玉约1 700 Ma)、西南地区、中南地区(火山岩约682±62 Ma,辉绿岩约260 Ma)和华东地区等6个矿带,本文主要总结了这6个矿带大理岩型和田玉矿床的地质产状、矿物组成、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成矿流体组成、锆石/云母年龄及空间分布和成矿规律。和田玉的主要矿物为透闪石。接触交代型和田玉的成矿流体主要由岩浆水、大气降水和围岩白云石大理岩脱碳产生的CO2以不同比例混合组成,成矿物质Mg和Ca来自白云石大理岩,Si和H2O来自岩浆热液(如新疆和田矿带)。和田玉的形成主要经历...  相似文献   

6.
和田玉、玛纳斯碧玉和岫岩老玉的产地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用电子探针研究了和田玉、玛纳斯碧玉和岫岩老玉的矿物成分,结果表明和田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玛纳斯碧玉是阳起石,而岫岩老玉则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并论述了它们的产地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疆和田玉岩石学特征及其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吴瑞华  李雯雯 《岩石学报》1999,15(4):638-644
新疆和田玉产于塔里木盆地之南昆仑山的变质软玉矿床, 该矿床是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通过对和田玉的岩石矿物学研究表明和田玉主要由富钙富镁的透闪石矿物构成,其化学组分中Mg2+ /(Mg2+ + Fe2+ )比值均大于0.9。对和田玉岩石薄片镜下观察发现,和田玉是由透闪石微晶-隐晶质集合体构成,其颗粒越细小, 交织结构越致密,其质地就越细腻润泽。通过对和田玉的扫描电镜的观察分析, 探讨了和田玉高韧度主要与其特殊的交织结构所产生的粒间绞合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和田玉(透闪石玉)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新疆和田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和田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主要结构为毛毡状结构.本文还论述了其成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及考古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而国人对新疆和田玉更是喜爱有加。中国和田玉主要产在昆仑—阿尔金一带,由于其艰险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在这些地区一直以来较难开展相关地面调查工作,对在该地区进行玉石找矿造成极大的困扰,有关和田玉系统的勘查方法亦鲜有实例报道。近年来,在特殊地理环境下遥感技术的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为和田玉矿床的勘查提供一种新视角。笔者在分析南阿尔金塔什萨依一带和田玉成矿原理的基础上,总结成矿条件,梳理地质找矿标志与遥感应用要点,采用ASTER和Worldview-2数据,以岩性指数法提取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体和大理岩;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和田玉蚀变分带信息;以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识别与成玉有关的"三位一体"构造重合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遥感找矿模型,圈定6处找矿远景区,其中2处与矿业生产活动相关,证明遥感找矿法在和田玉矿产勘查中的可行性,为今后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和田玉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和田某地软玉矿的初步研究,就和田玉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及分布规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妥处,敬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通过和田玉玉器在史前三大玉板块、文明时代各个王朝玉文化所处的帝王玉的中流砥柱般的强力地位及其诸多侧面,论述其玉、玉文化独有的德、符优势及其光辉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石应以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国人喜爱和世界称誉的玉石为标准,昆仑山产出的和田玉最符合这些标准,建议作为中国国石。和田玉历史悠久,名扬古今中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和祟敬,是世界公认的名玉。其玉质、成矿、资源在世界独具特色,是玉石中的姣姣者  相似文献   

13.
“马衔山玉”是近几年甘肃玉石市场上时常出现的一种玉石品种,由于数量少且价格昂贵。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测试、偏光显微镜薄片观察、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马衔山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次要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马衔山软玉颜色多为青绿、黄绿色且籽料常见灰白色伴有“水草花”杂质的石皮。马衔山软玉透闪石颗粒细小,主要呈纤维交织结构,质地较新疆软玉稍差,油润度较青海、俄罗斯软玉强。  相似文献   

14.
和田玉籽料以其洁白温润博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加之其有限的资源和丰厚的利润,市场上出现的和田玉籽料仿制品也越来越多。介绍了和田玉的分类及外部特征,分析了仿和田玉籽料的两种常用方法——滚料磨圆和染色处理做假皮,从其外形、颜色、硬度、密度和光泽等特征及仪器测试方面,讨论研究了和田玉籽料与其仿制品之间的差异,以达到鉴定和田玉籽料真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董振 《地质与勘探》2024,60(3):539-551
新疆地区和田玉主要产在西昆仑至阿尔金一带,这些地区属于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难以直接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当前遥感技术已在热液型矿床的找矿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和田玉矿床属于热液型矿床,地表会留下明显的矿物蚀变信息,通过遥感信息技术寻找和田玉矿床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本次研究在西昆仑康西瓦地区,使用哨兵二号、ASTER等多光谱数据和高分5号高光谱数据提取与和田玉矿化有关的蚀变信息,构建了一个以蚀变信息为主的遥感找矿找矿模型,圈定了多处和田玉遥感找矿远景区,并对找矿远景区进行了野外验证。在选取的多个和田玉遥感找矿远景区内,发现了和田玉矿的典型蚀变类型,即蛇纹石化与透闪石化,以及多处出露地表的大理岩和多处正在开采的玉石矿。野外验证结果表明,本次研究采用的和田玉遥感勘查技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新疆和田玉是世界软玉品种中最好的一种,有“玉王”之称。该文对和田玉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进行了鉴定分析,提出了和田玉原料及玉器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几种不同产地软玉的岩相结构和无破损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光拉曼光谱(LRS)技术对个来自中国新疆、俄罗斯、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地的软玉样品的进行了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从成分组成和微观织构方面比了各地软玉的不同特征。实验结果显示了软玉作为透闪石质玉石,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逐步向阳起石过渡。中国和田以其特有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形成了均匀细腻、油脂光泽的表面特征。无破损成分分析方法为研究贵重的古玉样品提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和田玉以及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和对比,从岩石学的角度较系统地总结了两者的异同点,指出两者主要成分和主要矿物组成是近似的,但主要结构有区别,因而在外观上也有一定的差别,这对于两者的开发和利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