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汤阴—济源—洛阳断陷带地震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易学发  师亚芹 《地震地质》1994,16(2):137-145
通过对大量考古数据统计分析,用化层顶面的平均埋深速率对渭河断陷进行了下沉速率分区,进而用化用层的埋深,厚度及其距现代地面的高度,定量地研究了渭河断陷现代(距今3000-5000a)地壳垂直差异运动速率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最后,对渭河断陷未来几十年内的地震危险性作了估计,认为该区在今后20-30a仅有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及目前台网定位方法存在偏差的问题,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9年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的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经研究表明,双差定位之后地震分布更集中,鄂尔多斯块体西缘的地震沿银川吉兰泰断陷带分布,北缘的地震沿河套断陷带分布,地震定位精度明显提高,这与块体周缘复杂的地质构造背...  相似文献   

4.
山西断陷带垂形变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用考古学方法讨论渭河断陷带现代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恒悦  黄亦斌 《地震》1994,(4):73-77
考古学方法为解决地质时期第四纪,尤其全新世的年代问题提供了方便,在地质,地貌等研究中得到应用。本文用较多的考古材料讨论了渭河断陷带现代构造运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山西断陷带地热特征与地震活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断陷带是我国著名的地震活动带之一,其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震源浅,破坏性严重。山西断陷带地热场特征:各断陷盆地内部大地热流值或地温梯度值都比较高,吕梁山隆起区和太岳山丘陵区则比较低。提出清徐、临汾、蒲县、柳林四个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热结构,分别计算沉积岩层、花岗岩质层和玄武岩质层底部的温度和热流值。采用逐步逼近法计算浮山—临汾—蒲县剖面二维岩石圈地温结构。并用断陷盆地内的临汾、吕梁山隆起区的柳林、太岳山隆起区的沁源地区的大地热流值推导其岩石圈厚度和底部温度。地热异常影响着地震的孕育和发生,重点探讨了地球内热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山西断陷带垂直形变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崇立 《中国地震》1993,9(4):327-333
本文综合研究了山西断陷带垂直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本区深、浅部结构,构造和地壳价质物性特征的关系;结合浅部地震地溶部探测的研究结果,初步探讨了本区现代垂直形变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垂直形变测量揭示出山西断陷带的现代垂向构造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即晋北地区以北东至北东东向构造活动为主;同时,也反映了浅部构造活动和地壳介质的特征特征对地壳形变的制约作用;2.山西断陷带内主要盆地的垂直形变与其深  相似文献   

8.
渭河断陷南缘断裂带新活动特征与古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渭河断陷南缘断裂带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全长310公里,它的主边界断裂包括有华山山前断裂、秦岭北缘断裂。本文根据近年1∶5万活动断裂地质填图最新详细资料研究了断裂的活动历史、分段性及其构造活动特征。华山山前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的新活动,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分布有最新断层崖、基岩裂缝、黄土裂缝、山体崩(滑)塌体等众多的地震形变和破坏遗迹,华山山前断裂应是1556年华县8级大地震的发震断层。据华山山前断裂古地震剖面分析大地震重复间隔约2000—2500年,秦岭北缘断裂同样存在有基岩崩(滑)塌、裂缝、断层崖等古地震形变遗迹,由古地震剖面分析其大地震重复间隔约为2000—4000年之间。  相似文献   

9.
由汤阴断陷、济源断陷、洛阳断陷所组成的新月型断陷带与汾渭断陷带有着近似的构造特征。断陷带是一个断裂活动带,断陷盆地带,地震活动带,并由此构成断块之间的活动性边缘。近代,该区地震活动虽然微弱,但具备着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所以应当做好该区的地震观测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讨论石棉—西昌地区断陷和断错地貌两种新构造现象在时空上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它们源于两种新构造运动方式,它们在时间进程上具有间歇性和交替性,空间上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特点,全新世以来本区正经历着以断块间的挤压和水平滑动为主的时期。还指出存在新生性的东西向构造,其与其它方向活动性大断裂带交汇区,常常有强震发生。  相似文献   

11.
汾渭断陷带均衡重力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汾渭断陷带均稀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与地壳表、浅层结构、新构造运动和现代构造运动,以及均稀重力异常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局部均稀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与出露地表的岩石密度和地质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区域均稀重力异常特征反映了本区新构造运动和现代构造运动不是朝着地壳趋于均稀方向发展,而具有反均稀力的特征;不同方向异常带交汇的地方,现今构造运动最强烈,是强震多发区。  相似文献   

12.
福建沿海的断陷盆地,平原,海湾与地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福建沿海自晚更新世以来控制主要断陷盆地、平原和海湾的断裂活动性状,认为这些构造在所讨论的时段内具有强烈的张性活动,而发生于区内的地震与这些构造的近期张性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渭河断陷地壳三维S波速度结构和VP/VS分布图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陕西及邻省区域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采用重叠元迭代重建层析成像技术,结合两点快速射线追综,对渭河断陷盆地地壳的S波速度进行了层析反演成像.并利用前期P波速度的研究结果,计算了该地区地壳的VP/VS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S波速度分布两个地区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一是陕晋交界的合阳、永济地区,二是铜川、泾阳地区,它们都位于不同构造单元交汇地带,差异运动显著,是新老地层交错的地区.(2)历史强震震中主要分布在S波的高速区及边缘地带;(3)在淳化、耀县、泾阳之间存在VP/VS高值区,最高达2.1.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反射地震"陆相断陷模型"简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提高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水平 ,验证各种速度建模及偏移成像算法的实用效果 ,IFP(InstitutFrancoisdePetrole)、SEG/EAGE等地球物理组织 ,在 90年代先后推出了二维Marmousi模型和三维盐丘模型 ,业已成为勘探地球物理界的标准模型 .显然 ,这两个模型是基于欧美及中东国家的地质背景 ,反映海相沉积特点的 .为促进陆相油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满足我国油田对方法技术发展的需求 ,使检验地震处理方法的地质模型能够体现我国陆相沉积的具体特点 ,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陆相油储地球…  相似文献   

15.
划分了鲜水河——小江断裂带7级以上历史地震的强震构造区,分析了各强震构造区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特征.认为强震构造区是沿断裂带的一些特殊构造段落,区内以断裂带主要分支断层的左阶斜列、并行排列或三叉构造组合为主体构造格局.强震构造区内发育了构造较复杂的盆地类型,如三叉区拉分盆地、双阶区拉分盆地和阶区 三叉区拉分盆地等.   相似文献   

16.
华北西部许多第四系隐伏的断陷盆地,经人工地震探测发现在盆地边缘存在生长性主干大断裂。于大断裂附近隆起的山麓露头区,有时出露新活动断裂,二者性质似乎"相同"、产状近于平行。隐伏的主干大断裂发育的最晚时代(时代上限)与山麓活动断裂的形成时代接近,因此被认为是同一断裂系,其差异仅仅是出露与隐伏的不同。为此以内蒙古临河断陷盆地为例进行了实地野外观察与地震反射剖面解释,认为隐伏的主干断裂是自下向上发育的生长断裂,是地壳运动的产物,而山麓露头的活动断裂则是自上向下滑落,断裂的形成倾向于(主要)是重力因素。二者本质上毫无关系,不是一个断裂系,不能依据山麓活动断裂的特征来推导隐伏断裂的性状与活动性。  相似文献   

17.
18.
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为火石岭组和营城组两期主要火山活动间歇期的产物,也是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的主要气源.本文在徐家围子断陷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连片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整体剖析了沙河子组的分布规律和地层发育特征.在沉积相类型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沙河子组沉积相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沙河子组呈现以湖泊为中心、周边水系向湖盆汇聚的陆...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河套断陷带及其邻区地壳磁性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航磁资料和频率域磁性单界反演方法,计算了河套断陷带及其邻区的基底磁性界埋深;依据三维磁性层反演方法求取了该区磁性层下界面,即居里界面的埋深;分析了磁性层上下界面的定量特征,并结合重力、地热、地形变诸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讨论了该区的地壳结构特征及地震成因。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的速度场、介质品质因子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该区地质构造的关系,分析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结果表明该区域速度场与介质品质因子分布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与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