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地震技术学会(Indian Society ofEarthquake Technology)是根据1962年11月在鲁尔基举行的印度第2届地震工程学术讨论会闭幕会上通过的一项决议而成立的,因为与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都真诚希望能有一个共同的讲坛,以促进印度地震技术事业的发展。该学会总部设在鲁尔基。学会的宗旨是推动地震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和让社会了解地震技术的工作。25年来,该学会的会员已稳定地发展到430名个人会员和40个团体会员。除了这些会员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已向伊利诺斯大学厄巴纳分校提供 30万美元用于建立一个能共享地震工程数据的国家联机网络。这笔资金是实施地震工程模拟网络 (NEES)计划的第一笔资金 ,该网络将使地震工程师们能够读取远距离的实验和试验设备产出的数据。该网络还将使全美国的研究人员都能利用先进的研究设备、数据库及计算机模拟和模拟手段。伊利诺斯大学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将与该校土木工程系、中美洲地震中心、能源部的国立阿尔贡实验所、密执安大学电子工程研究实验室、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和土木工程系合作 ,主持 6个月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1.引言自1988年11月唐古拉山7级地震及澜沧—耿马7.6与7.2级地震以后,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发生了7级地震,至今中国大陆已有两年半的时间未发生7级地震了。而同一时期,中国西部周缘地区7级强震却很活跃。1988年8月在印缅交界发生了7.2级地震,印度、尼泊尔交界发生了7.1级地震,1990年6月在独联体境内发生了斋桑湖7.1级地震,1991年在缅甸、印度、蒙古分别发生7.6、7.0与7.0级地震,1992年8月吉尔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全球地震危险性评估计划 ( GSHAP)在 0°~ 40°N和 65°~1 0 0°E范围内的印度及其毗邻地区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包括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 ( NOAA)汇编的地震目录在内的地方目录进行筛选 ,删除重复的 ,余震和没有震级的地震 ,将主要地震汇编成地震目录。根据主要的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性趋势 ,勾画出 86个潜在震源区。运用GSHAP所采用的 Mc Guire概率性地震评估法 ,计算出今后 50年内由 0 .5°× 0 .5°的网格确定的位置上、超越概率为 1 0 %的峰值地面加速度 ( PGA)。由于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印度地区对衰减值估算的可靠的方法 ,所以我们还是采用乔伊纳和布尔( Joyner and Boore,1 981 )的衰减关系式。将格点上的 PGA值制成等值图来得到地震危险性图。危险性图反映出印度板块边界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危险性水平是0 .2 5g量级 ,在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如印度东北部、兴都库什地区和缅甸地区 ,此危险性水平是 0 .3 5~ 0 .4g量级。在印度地盾 ,在大部分地区的区域地震危险性量级大约是 0 .0 5~ 0 .1 g,而有些地区 ,如科伊纳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水平是0 .2 g量级。该图还可改绘成分别标有因子 0 .1 g、 0 .2 g、 0 .3 g和 0 .4g四个地带的常规地震区划图  相似文献   

5.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新德里1978年12月14日电,国际地震专家决定最优先在西隆建立一个高级仪器设备的地震台阵,他们认为这个地区是世界上一个地震活动最多的地区。在印度东北部的西隆地区三年期间里记录了2,500次地震,工程人员确信在现在或未来的十年内将出现一次大震。已建议在西隆首先建立强震台阵,并使它与计划在世界其它27个高度地震危险区建立的此类台阵联结起来。强震台阵全球台网的建立可预期减缓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6.
当1989年12月在新南威尔士州的纽卡斯尔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后,地震危险性在澳大利亚引起普遍关注。为推动和加强澳大利亚的地震研究,1990年9月1日,在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建立了澳大利亚地震研究中心(Centerof Earthquake Research in Australia,简称CERA)。这个中心是由昆士兰大学的地质矿产和土木工程系发展而成的。该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7.
1991年10月20日印度北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发震时间:1991年10月20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53分(GMT,10月19日21时23分)。震级:印度地震部门测定为里氏6.1级;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为7.1级。震中:位于北方邦西部的阿尔莫拉山区。震灾最严重的地区是乌塔尔卡希——与中国西藏自治区相接的印度边界地区。这是该地区有史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地震持续了55秒,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印度勒克瑙10月26日报道,该震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丘  相似文献   

8.
当辛格 ( Mahendra Singh)返回印度对 1月2 6日发生在这个国家的 7.7级地震作破坏评估时 ,他受到热烈欢迎。在普杰市东南约 1 3 0 km处有一座铁路桥 ,那是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 Vir-ginia Tech)的工程学教授 1 964年帮助设计并建造的 ,当时辛格刚从鲁尔基大学毕业。1月 2 6日过后 ,该大桥仍然耸立着 ,而许多其他结构物则未能幸免。当 1月 2 6日的地震袭击古吉拉特邦时 ,它在不到 2 min的时间里毁坏了普杰、安贾尔、帕焦、甘地特姆、库库马、勒德纳、Lodai和 Kottar市以及附近的村庄。在距震中 2 40 km的艾哈迈达巴德 ,一些公寓楼的上层和中…  相似文献   

9.
缅甸弧作为印度板块的东边界,印度板块在此俯冲到缅甸板块之下.缅甸弧代表了主喜马拉雅碰撞带与安达曼弧的转换地带,是特提斯构造体系正向碰撞和侧向走滑的转换部位.同时缅甸弧地震带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源地震集巾的地区之一.中国川滇及西藏东部的地震活动可能与缅甸北部的地震带有密切的联系,这里显然受到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板块俯冲及其应力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1973;2006年地震目录、哈佛大学提供的1978;2005年地震机制解资料,精细地研究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态,分析了地震震源机制特征。研究结果认为:欧亚板块以约50;的倾角向南俯冲,地震最大深度为364km;印度板块以层间插入的方式与欧亚板块碰撞,在帕米尔;结附近碰撞强烈,地震活动明显增强,震源剖面显示字型分布形态;在帕米尔;结;两侧,随着印度板块俯冲动力减弱,地震活动也明显减弱,地震震源剖面显示,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剖面形态逐渐消失,欧亚板块向SE俯冲的剖面形态越加清晰,从地震震源剖面分布形态分析,印度板块没有穿过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向北的反复、多期的叠瓦式地震分布形态,可能反映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断离、再俯冲;再断离的过程。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的强烈碰撞挤压作用,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处于以近SN向的挤压构造应力状态,逆断层数量约占70%,正断层数量约占11%,走滑断层数量约占19%。P轴优势方位显示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主压应力近SN向,倾角近水平,呈现由南向北倾斜;T轴倾角近垂直,整体接近俯冲带的倾向。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应力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10年中,有5个主震袭击了印度,最后一个是2001年1月26日发生的毁灭性的布季地震。由于建筑物的设计没有考虑到抵御可能发生的大地震,使该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倍受瞩目。也使得公众对远离印度地区的喜马拉雅弧地区(图1)可能遭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1973~2006年地震目录,哈佛大学提供的1978-2005年地震机制解资料,研究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态,分析了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对地震活动及其区域应力场的影响。地震震源三维图象显示: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在帕米尔"结"附近碰撞强烈,地震活动明显增强,震源剖面显示"V"字型分布形态;在帕米尔"结"东侧,随着印度板块俯冲动力减弱,地震活动也明显减弱,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剖面形态逐渐消失,欧亚板块向东南俯冲的剖面形态越加清晰;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具有由浅向深、由南向北反复迁移的特征,可能反映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断离、再俯冲→再断离的过程。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的强烈碰撞挤压作用,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处于以近南北向的挤压构造应力状态,逆断层数量约占70%,正断层数量约占11%,走滑断层数量约占19%。P轴优势方位显示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主压应力近南北向,倾角近水平,呈现由南向北倾斜;T轴倾角较大,近垂直,整体接近俯冲带的倾向。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向北的主动推挤,是形成这一区域应力场的主动力,向南倾的欧亚板块处于一种被动的被挤压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震局青年科技专家代表团一行10人于2000年6月13日至6月24日赴土耳其、希腊考察。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司宿景贵副司长任该团团长,团员有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金星研究员等。访问期间代表团考察了土耳其海峡大学地球物理系地震观测台和地震工程系、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遗址和发震断层地表错动情况,参观了亚历士多德大学地球物理系地震观测台和欧盟强地面运动实验场和工程地震与地震工程研究所,考察了1999年9月7日发生在雅典西北部的一个中强地震的地震遗址。通过考察访问代表团提出如下建议:(1)应加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地震可预测性合作研究CSEP计划( 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取得较好的应用和发展,中国是该计划的主要参与国.该计划采用可比较的数据,使用统一的计算规则及严格的统计检验,获取地震异常的可预测性.其中Molchan图表统计...  相似文献   

15.
应泰国气象厅的邀请,固定地震局派遣了由郑斯华、叶洪组成的中国国家地震局专家组,于1994年8月17日至9月4日访问考察了泰国。访问期间,泰国地震专家们向专家组介绍了泰国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工作现状;专家组访问了泰国Chulalongkorn大学的土木工程系,了解了泰国地震工程研究的情况。本文介绍了泰国的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以及泰国的地震工作现状等。  相似文献   

16.
尼泊尔地震后喜马拉雅地区地震风险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MS8.1地震,中国西藏、印度等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影响。此次地震是1934年1月15日尼泊尔Bihar 8级大地震后,尼泊尔遭受的最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风险再度引起关注,在此,我们对相关研究做一简要梳理和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印度和欧亚陆-陆板块碰撞造就的青藏高原地震活动十分频繁.但由于地理因素限制,青藏高原内部地震台站分布稀疏,因此全球地震台网很难监测青藏高原内部发生的小型地震活动.本文通过对北京大学布设的流动台阵自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地震记录的分析,精确定位了拉萨周边地区的79个区域小震,发现了两个可能是受到岩浆或地下水活动影响而形成的震群,以及拉萨附近一条近期比较活跃的断层,并给出了全球台网对于该地区地震定位误差的估计.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北东侧,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青藏高原物质受到挤压向东南流出的通道.由于印度板块的东向俯冲,区内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日本兵库县南部地区1995年的可控震源地震勘探计划为了弄清1995年1月17日兵库县南部地震震源区的详细地壳构造和该地震断层附近的微细构造与物理性质,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计划利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勘探。这次勘探将与地震预报计划(“地下深部构造的综合调...  相似文献   

20.
10.1 培训班简介 1997年9月,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在希腊举行学术大会期间,亚洲地震委员会(ASC)召开会议,确定了第二届会议的主题和会议计划,决定在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二届会议举行之前,举办一次较高水准的地震监测、数据分析和交换国际培训班,旨在为全世界,尤其是亚洲的多地震和发展中国家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地震监测和地震数据分析的专门人才.计划得到IASPEI的赞赏和支持,IASPEI下属的培训委员会愿意与亚洲地震委员会合作,将其作为1998年的主要活动,并参与了具体计划的制定和有关组织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减灾十年(IDNDR)秘书处、印度政府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对此给予了支持并出资赞助.培训班由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二届会议的主办单位--印度国家地球物理研究所(NGRI)具体组织,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GFZ)参与了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