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选择双流体模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新型未开孔螺旋管气液分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螺距、管径等结构参数及液体黏度、入口速度、入口含气率等操作参数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在螺距为26.67和47.22 mm,在入口速度为1~30 m/s时,增加螺距或入口速度可以改善分离效果.当入口速度较大时,减小管... 相似文献
2.
以石墨烯为基底制备的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超低密度和易定制超润湿性等特点,是理想的油水分离物质.介绍石墨烯衍生物——气凝胶、海绵与膜在油水分离方面的应用,石墨烯凝胶和海绵通过氢键、π-π 键、静电力及范德华力综合作用,吸附油污、染剂及重金属离子,石墨烯膜通过尺寸选择作用与唐南效应综合作用分离水和其他物质,对未... 相似文献
3.
采出液含砂量对井下两级串联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8,(1)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开展采出液含砂量对双泵抽吸式两级串联旋流器的速度场、浓度场及分离性能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一级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受含砂量影响较小,二级旋流净化器的分离性能受含砂量影响较大。旋流器分离效率随含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含砂量不高于0.010时,随含砂量的增大旋流器分离效率逐渐升高,在含砂量为0.010时,达到最大分离效率99.67%。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8,(2)
应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双锥型液—液分离旋流器的不同粒径的油滴运移轨迹及分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采用高速摄像技术记录旋流场不同粒径的离散相分离过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离散相粒径的逐渐增大,旋流器分离效率逐渐升高。对粒径小于50μm的油滴,分离效率较低,随粒径的逐渐增大,分离效率变化较小。对粒径为100μm的油滴,在旋流场内完成分离时间为2.30s,随粒径的逐渐增大,分离时间逐渐减小。当油滴粒径为100~900μm时,随粒径的逐渐增大,旋流器分离性能逐渐升高。数值模拟结果与高速摄像实验所得规律一致,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