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准噶尔优地槽褶皱带沉积建造特征及其多旋回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准噶尔优地槽褶皱带是巨大的中亚-蒙古地槽的一部分,属克拉通间地槽,它由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四个时期的地槽沉积物组成。根据沉积建造特征,可分成三种成因类型:(1)大陆边缘裂谷型优地槽;(2)岛弧型优地槽;(3)大陆边缘裂谷-岛弧型优地槽。此外,还可以划分出对偶性冒地槽和地中海型冒地槽。它们分别代表该优地槽褶皱带不同发展阶段地槽分化的产物。就沉积建造而言,该优地槽褶皱带具多旋回发展,表现在下部陆屑建造、蛇绿岩建造、安山质火山岩建造以及上部碎屑岩建造都具多旋回性。该褶皱带多旋回发展过程可以划分成早期旋回(O-S)、主旋回(D-C)和后期旋回(P)。主旋回之后,西准噶尔已成褶皱山系。优地槽褶皱带多旋回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地槽迁移的过程。大陆边缘裂谷的发生和消亡与古大洋板块的俯冲有关。因此一般而言,古大洋板块的多旋回俯冲可以导致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相水 《地层学杂志》1994,18(3):214-216
江西乐平早二叠世地层朱相水(江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江西南昌,330027)关键词地层,早二叠世,栖霞期,乐平,江西实测剖面位于江西乐平沿沟煤矿矿区东隅,3km无甲村附近,早M叠世地层发育于象鼻山与鲤鱼山之间。剖面系笔者与乐平矿务局沿沟煤矿的姚克敏、徐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多数中外地质工作者认为西准噶尔西南地区(相当西北地区地层区划西准噶尔分区的玛依勒山小区,下同)缺失下泥盆统,但也有人对此认识有所怀疑。关于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围岩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迄今意见不一。我们近两年在该区野外工作中于玛依勒山及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围岩地层中采得腕足、珊瑚化石,经本所张研和曹宣铎同志鉴定,认为腕足类组合面貌与中国北部早泥盆世晚期近  相似文献   

4.
曾书明  游玮  覃兆松 《地质通报》2010,29(11):1619-1632
对赣中西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从下至上划分为鸡公岭组、栖霞组、小江边组、茅口组、南港组、乐平组、七宝山组、长兴组;从底至顶划分为Schwagerina cushmani-Darvasites.、Staffella、Misellina claudiae、Parafusulina、Chusenella、Neoschwagerina、Yabeina、Neomisellina、Gallwoayinella、Palaeofusulina minima和P.sinensis11个带,鸡公岭组的Sweetognathus whitei,茅口组Jinogondolella serrata,七宝山组Clarkina leveni、C.guanyuanensis、C.oriantalis,长兴组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7个牙形石带。同时划分出Shouchangoceras、Anderssonoceras、Prototoceras、Konglingites、Sanyanites5个菊石带。依据生物地层单位将这段地层划分为下统隆林阶,中统罗甸阶、祥播阶、孤峰阶、冷坞阶和上统吴家坪阶、长兴阶。  相似文献   

5.
曾书明  游玮  覃兆松 《地质通报》2010,29(10):1619-1632
对赣中西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从下至上划分为鸡公岭组、栖霞组、小江边组、茅口组、南港组、乐平组、七宝山组、长兴组;从底至顶划分为Schwagerina cushmani-Darvasites.、Staffella、Misellina claudiae、 Parafusulina、 Chusenella、Neoschwagerina、 Yabeina、 Neomisellina、Gallwoayinella、Palaeofusulina minima和P. sinensis 11个 带,鸡公岭组的Sweetognathus whitei,茅口组Jinogondolella serrata,七宝山组Clarkina leveni、 C. guanyuanensis、C. oriantalis,长兴组C. subcarinata、C. changxingensis 7个牙形石带。同时划分出Shouchangoceras、Anderssonoceras、Prototoceras、Konglingites、Sanyanites 5个菊石带。依据生物地层单位将这段地层划分为下统隆林阶,中统罗甸阶、祥播阶、孤峰阶、冷坞阶和上统吴家坪阶、长兴阶。  相似文献   

6.
山东淄博地区早二叠世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克勤 《地层学杂志》1993,17(1):56-63,T002
<正> 山东淄博含煤盆地大地构造单元属泰山—沂山隆起的北缘,二叠纪地层发育,剖面完整,植物化石丰富。 1.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东黑山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剖面 剖面位于八陡镇北约500m处北大沟。 上覆地层 上石盒子组(P1/2)灰、灰绿、紫色等杂色泥岩  相似文献   

7.
以现代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将鄂拉山北段早二叠世地层新建切吉组,划分为三个段级地层单位,即:下段、中段和上段。将该套地层所含科化石作了进一步研究,划分出Neoschwagerina带和Yabeina带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地块与准噶尔盆地的主体部分大体相当。形状近似三角形,西端呈狭窄状伸向苏联,其内被巨厚的中、新生代地层覆盖。因此,坳陷的基底究属前寒武系抑或为华力西期褶皱?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其周围褶皱带构造线明显的围绕准噶尔盆地展布并较为发育,其走向天山褶皱带近于东西,东准噶尔褶皱带为北西,西准噶尔褶皱带则为北东,构造线方向的变化很可能受古地块隆起的控制。外准噶尔地槽褶皱带,形成一个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尹继元  陈文  喻顺  孙敬博  张斌  杨莉  袁霞  张岩 《地质学报》2016,90(9):2355-2364
朱鲁木特石英正长斑岩出露于西准噶尔北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它们的SiO2含量在74.5%~77.6%之间,显示高的K2O(4.60%~5.58%)、全碱(8.14%~9.61%)含量和高的K2O/Na2O比值(1.25~1.38),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1.04~1.18,为过铝质岩石系列。稀土元素总量在128×10-6~236×10-6之间。它们显示了轻稀土富集[(La/Yb)N=6.0~10.4],重稀土相对平坦[(Gd/Yb)N=0.96~1.12],强烈的负Eu异常(Eu/Eu*=0.23~0.26)为特征。微量元素显示亏损Nb、Ta、P、Ti等高强场元素,富集Rb、K、U和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a、Nd和Zr等元素。岩浆源区可能经历了斜长石,磷灰石,钛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石英正长斑岩具有正的εNd(t)和εHf(t),年轻的t2DM(Nd)(474~572 Ma)和t2DM(Hf)(357~931Ma)模式年龄,可能是古生代新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的产物。它们具有较高的锆石饱和温度(834~865℃),与西准噶尔北部的A型花岗岩几乎同时形成,表明西准噶尔地区在早二叠世处于一种拉张高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 江西上高、高安地区下二叠统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厚度一般为550—750m,它与下伏的船山组呈整合关系,与上覆的乐平统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一)鸡公岭组 组名是赣西地质大队覃兆松等(1984)提出,岩性为深灰色含生物泥晶灰岩或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灰岩,厚55—117m。分布于上高南港带源、高安风顶、鸡公  相似文献   

11.
新疆西准噶尔南部地区出露的中酸性花岗岩以I型和A_2型花岗岩为主。本文通过对哈拉阿拉特山南麓乌尔禾地区新发现的A_1型碱长花岗斑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旨在准确厘定其形成时代,揭示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碱长花岗斑岩形成于295.0±1.8 Ma,为早二叠世初期岩浆活动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碱长花岗斑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岩石显示高硅(SiO_2=73.72%~76.79%)、富碱(K_2O+Na_2O=7.70%~8.60%)、高TFeO/MgO(24.1~244,仅2件样品16)、10~4×Ga/Al(3.73~5.20)、(Zr+Nb+Ce+Y)(1010×10~(-6)~2425×10~(-6))和锆饱和温度(978~1039℃),低镁(MgO=0.01%~0.11%)和铝(Al_2O_3=11.55%~12.01%),强烈亏损Ba、Sr、Eu、P、Ti以及高ε_(Nd)(t)正值(+7.76~+11.9)等特征。与区域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的A_2型花岗岩相比,乌尔禾碱长花岗斑岩相对富Nb(43.4×10~(-6)~122×10~(-6)),且具有较低的Y/Nb(0.46~2.24)比值,属准铝质A_1型花岗岩。综合以上数据并结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乌尔禾A_1型碱长花岗斑岩和区域同时期的A_2型花岗岩均形成于由俯冲板片后撤诱发的弧后伸展环境。在弧后伸展体制下,热的软流圈地幔上涌,底侵加热由亏损地幔衍生而来的年轻镁铁质下地壳物质,使其发生低程度部分熔融,最终在地壳浅部形成了相对富Nb的乌尔禾A_1型碱长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   

12.
新疆西准噶尔南部地区出露的中酸性花岗岩以Ⅰ型和A2型花岗岩为主.本文通过对哈拉阿拉特山南麓乌尔禾地区新发现的A1型碱长花岗斑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旨在准确厘定其形成时代,揭示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碱长花岗斑岩形成于295.0±1.8 Ma,为早二叠...  相似文献   

13.
西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构造运动复杂,岩浆侵入活动强烈,地壳生长显著,处在洋陆构造转换的关键时期。接特布调岩体位于连接西准噶尔地区、天山造山带和准噶尔盆地的重要位置,岩石类型以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碱长花岗岩矿物组成以碱性长石(55%~60%)、斜长石(15%~20%)和石英(23%~25%)为主,几乎不含暗色矿物,岩石内部无暗色微粒包体;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矿物组成以斜长石(30%~40%和~16%)、碱性长石(30%~40%和~50%)和石英(20%~25%和~18%)为主,含少量黑云母和角闪石,内部存在不同数量和规模的暗色微粒包体。通过高精度锆石U-Pb定年,将接特布调岩体的成岩年龄限定为287~250 Ma,岩体内早三叠世(250.4Ma)二长花岗岩是迄今为止在整个西准噶尔地区发现的最年轻的侵入岩,该期花岗岩的就位标志着西准噶尔地区深成岩浆侵入活动的终结。接特布调岩体整体具有高硅(SiO2=67.04%~77.01%)、富碱(K2O=3.45%~4.63%,Na2O=3.62%~4.18%),贫钙...  相似文献   

14.
阿尔金山东段安南坝剖面的因格布拉克组以断块形式出露在红柳沟—拉配泉混杂岩带中。该组下段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含丰富■类及少量腕足动物、珊瑚化石。在因格布拉克组生物碎屑灰岩中发现■类化石9属12种,根据■类分布特征,划分为1个■组合: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Robustoschwagerina xiaodushanica组合。通过将该剖面■化石组合与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带■对比,认为安南坝剖面因格布拉克组的时代应属早二叠世紫松期,补充了该含■地层的时代依据,揭示出因格布拉克组在横向上有很强的穿时性。  相似文献   

15.
桂西北早二叠世早期地层——常么组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正> 近年来,贵州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桂西北地区开展的区调工作中,发现下二叠统栖霞组Misellina claudiae带与上石炭统马平组Pseudoschwagerina带间,发育有一套浅海相灰岩地层,含丰富的(竹蜓)、珊瑚等化石,其中以含Parafusulina,Pseudofusulina inusitata,Robustoschwagerina,Misellina,Wentzellophyllum,Yatsengia,Iranophyllum等为主要特征,厚60—95米,与上覆及下伏地层均为整合接触关系。根据该地层生物组合与马平组和栖霞组有明显差别,横向稳定,展布广,尤以广西隆林常么附近发育良好,故名为常么组,以代表下二叠统最低层位。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古生代地槽褶皱系,是中亚—蒙古地槽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它是由古生代时期介于西伯利亚地块与塔里木—中朝地块之间的海洋盆地演化而成,故属克拉通间地槽。然而关于它的基底性质、地槽性质、演化规律和俯冲→缝合→碰撞的构造运动,以及构造格局和超基性、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等重要问题尚缺乏深入研究,现在人们对其的认识还存在着重大分歧。笔者的认识是:  相似文献   

17.
新疆早二叠世古气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早二叠世古气候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气候区,即准噶尔温带气候区和塔里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准噶尔早二叠世的气候特点是间歇性地出现炎热气候,这些气候变化大致可以划出两个气候旋回。塔里木早二叠世由潮湿环境转变为比较干旱的环境,晚期。红层普遍发育。影响准噶尔早二叠世气候的主要因素为全球气候变暖和火山作用。影响塔里木早二叠世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处于偏低纬度的地理位置、古特提斯洋暖流、周缘火山活动,海退使整个塔里木运动远离海洋。  相似文献   

18.
龙金发 《地层学杂志》1994,18(3):232-232,T002
早二叠世硅藻辨龙金发(江西省煤田地质研究所,江西向圹西,330201)《地层学杂志》第15卷2期发表了黄成彦撰写的"对'江西早二叠世硅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的质疑"(以下简称"质疑"),现对"质疑"提出的问题作以回答。"质疑"(1991,156页...  相似文献   

19.
贵州早二叠世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全 《贵州地质》1989,6(2):123-132
本文是在研究了本区地质构造背景为前提,采用现代沉积岩石学中岩石的分类命名(以突出岩石的环境),及生物生态相。并考虑了沉积岩石中保留微量元素的多少等多重相因素概念,讨论了二叠系三分后新建立的下二叠统(早二叠世即以(?)类Pseudoschwagerina带之始—Pamirina带之顶,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S.simplex带之始至Neostre-ptognathodus pequopensis带之始,菊石Properrites plummeri-Eoasianites subhaniei组合至Propinaceras simile组合,珊瑚主要为Kepingophyllum组合。将原阳新统划归中二叠统,乐平统划归上二叠统)沉积相。划分出四个沉积区,十个沉积(亚)相。即①盆地沉积区:包括盆地亚相,丘台亚相,陆棚亚相,斜坡亚相。②台地边缘区:为台地边缘礁、滩相。③台地沉积区:包括开阔海台地亚相(内含台地浅滩亚相,台内洼地亚相),半局限海台地亚相。④陆地边缘沉积区:滨岸沼泽相。根据各相区特点,建立起贵州早二叠世综合沉积模式。提出二叠纪海侵始于早二叠世晚期——羊场期初。  相似文献   

20.
太原东山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太原东山本溪组、太原组发育特征、腕足动物和Ting类地层分布的研究,论述了石炭、二叠系间界线位置,认为腕足动物的大繁盛和Ting类Chalaroschwagerina的出现与Pseudoschwa-gerina的出现近于同时,对没有发现Pseudoschwagerina的地区,以腕足动物的大繁盛和Chalaroschwagerina的出现作为二叠纪开始的辅助生物标志是可靠的。太原东山石炭二叠系界线划于涧道沟灰岩之底,太原组时3代属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