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山雪崩灾害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天山广大山区雪崩灾害普查和野外台站定点观测资料写成。天山雪崩灾害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摧毁工程建筑;3.影响设施正常使用;4.破坏山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自然释放雪崩和人为释放雪崩构成灾害,是天山雪崩灾害的成因。随着山地开发不断扩大和深入,天山雪崩灾害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山是我国积雪丰富、雪崩频繁、灾害性雪崩又具明显周期性的山地。作者以雪崩制图的非变化因素(地形形态)为主,提出了中国天山积雪站区雪崩路径分布图与雪崩分带(区划)图,并作了概略说明。这为当地的土地合理利用、山区道路与矿山建设、雪崩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阿尔玛京卡河流域的雪崩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阿尔玛京卡河流域危险主要出现在中山森林-草原带和高山雪冰带。受局地气候、地貌与环境的综合作用,流域雪崩规模小、路程短,多见全程雪崩;雪崩类型单调,以干、湿雪崩占统治地位,在90%以上,雪崩发生地点集中,而且每年都有出现,只有数量上的差异性。在西风气流的控制下,冬季积雪层的变质过程具温度梯度变质特征。积雪层负温梯度大,雪层深霜的发育和生长迅速,呈出“干寒型”积雪的基本特征。雪崩对道路、居民点和建筑  相似文献   

4.
雪崩危险指标是评价雪崩对公路危害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用已有资料对伊焉公路巩乃斯沟口至艾肯山隘段的雪崩危险指标进行了分段计算,结果表明,该路段雪崩危险指标在0.022-2.685范围内,与国外资料相比,用于小量级,其主要原因是车(人)流量小。同时,利用上述计算结果并结合该路段的雪崩危害史,进行了雪崩灾害评价,评价结果反映在该路段灾害程度划分图上。  相似文献   

5.
雪崩危险指标是评价雪崩对公路危害程度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用已有资料对伊焉公路巩乃斯沟口至艾肯山隘段的雪崩危险指标进行了分段计算,结果表明,该路段雪崩危险指标在0.022-2.685范围内,与国外资料相比,属于小量级,其主要原因是车(人)流量小。同时,利用上述计算结果并结合该路段的雪崩危害史,进行了雪崩灾害评价,评价结果反映在该路段灾害程度划分图上。  相似文献   

6.
王世金  任贾文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1):1529-1536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冻圈雪崩灾害潜在风险逐渐增加,雪崩灾害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雪崩形成机制、抛程、动态模拟、风险评价与区划、预防与防治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雪崩灾害研究正在经历由野外观测到遥感手段与野外观测相结合、由定性半定量到定量、由经验估算到过程模拟、由雪崩机理研究向承灾区适应研究转变的发展过程.然而,以往研究过多集中于气候因子、积雪环境、沟道地形等雪崩形成机制研究与动态模拟,而承灾区承灾体脆弱性、暴露性及其适应性研究却相对较少.只有将雪崩始发区和承灾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早期预警、预测和预报,才能使下游承灾区居民防患于未然,以防止或减小雪崩对承灾区居民和财产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雪崩灾害严重威胁亚洲高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掌握亚洲高山区雪崩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雪崩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数据整理等方式,收集了2009—2019年间亚洲高山区的雪崩灾害数据,基于雪崩灾害活跃指数定量分析不同时空雪崩的活跃度,阐明亚洲高山区雪崩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  相似文献   

8.
中国风吹雪区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中隆  张志忠 《山地学报》1999,17(4):312-317
分析了我国风吹雪及其变化趋势,指出风吹雪和雪崩不能放在一起区划的原因,提出了风吹雪区划的理论,原则,要求和区划单位系统,指标及方法,据此,把中国风吹雪区划分为2个区域,3个大区,13个地带,39个地区和131个区,使其更加显示出专门区划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徐曼 《干旱区地理》2006,29(3):438-438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仇家琪等编著的《雪崩学》一书,已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著者把多年雪崩研究成果、雪崩野外工作经验、国内和国外大量雪崩文献结合在一起编著而成,这是我国唯一一部普通雪崩学专著。全书共分十八章,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雪崩学问题;第六章和第八章由姜逢清执笔,其余各章由仇家琪执笔。首先,作者以较大篇幅涉及雪崩成因、类型、分布和特征等雪崩理论问题;其次,着重阐明雪崩灾害、安全、营救、环境、生态以及雪崩灾害治理和其它减灾措施等雪崩实际问题。本书图文并茂、资料丰富、针对性大、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0.
中日合作雪崩动力学研究在我国天山西部进行。结果表明,雪崩前锋速度7.1m/s,雪崩冲和是雪崩雪高度的函数,其最大冲击力为88.7kPa,出现在雪崩雪1.45m高度,雪崩雪分为两层:上层为雪云,下层为密雪流。密雪流表现呈现下倾形态向下运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根据收集到的20年的雪崩资料,以及1985-1986年雪崩灾害制图时所得到的航片和地图判读结果,讨论研究地区地貌条件和雪崩作用及其灾害的关系。着重论述>型山文、河谷东西走向、沿岸梯级地形、两岸河间地形等对雪崩作用强度、空时——时间分布、雪崩类型及其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雪崩灾害对道路工程方案的影响与危害,基于多时相高分辨率IKONOS卫星立体图像或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生成雪崩灾害区域高密度、高精度数字地面模型(DEM)与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DOM),自动提取雪崩灾害的成灾与孕灾因子,并进行量化动态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雪崩灾害加权评估模型,实现工程选址及方案比选与优化设计.该方法在西藏墨脱公路的应用表明,雪崩灾害的遥感量化分析与评估,全面、准确地对区域雪崩灾害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了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天山雪崩普查资料写成。研究结果表明,天山雪崩遍及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和东天山广大山区及其各个自然垂直带。其中中天山伊犁河流域、南天山阿克苏河西支托什干河流域、北天山博尔塔拉河流域,雪崩普遍、频繁。其它地区都有零星分布,但其频数不高。高山地区雪崩通常发生在暖季,而中、低山区则在初冬、隆冬和冬末。雪崩的成因分别或同时和降雪直接效应与降雪间接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山地生态特征,地形切割深度及河谷横剖面形成和雪崩重视率等,将天山山系雪崩危险区分为:1)低山草原或半荒漠雪崩危险区;2)中山森林-草原雪崩危险区;3)中山草地雪崩危险区;4)高山冰缘带(石质)雪崩危险区;5)高山;极高山冰川带雪崩危险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山积雪雪崩站区的地理环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天山积雪雪崩站站区自然地理垂直地带完整。降水丰富,最大达1140.8mm。冬半年降雪量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积雪深度多年平均80cm。深厚的积雪使站区每年冬季都发生雪崩和风吹雪灾害,成为天山大陆性雪崩研究的天然场所。同时,站区生态与环境良好,植被、土壤种类集天山之大成。站区旅游资源引人入胜。北有“东方阿尔卑斯”之称的乔尔马;南有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均由天山公路与本站相连通。  相似文献   

16.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经济、人口、文化重心,但频繁发生的灾害对流域乃至全省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由于研究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灾害在分布、发生特点、成因上不仅具有过渡特点,而且具有综合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种类繁多、垂直地带性特征显著,即随着地势高低,上下游地势显著变化,灾害在类型组合、发生强度、承灾体、致灾因子上都有显著不同,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分流域段、分地势高  相似文献   

17.
18.
西藏特大规模碎屑流堆积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0-04-09日由上游雪崩激发,导致中游地区的波密县境易贡藏布睛游支沟扎木弄巴(沟)滑坡,沿程强烈侵蚀而暴发国内外罕见的特大规模碎屑流,并形成了气浪堆积、顶托江水堆积、反弹堆积、包刨蚀堆积、寒冻风化堆积、地崩物质堆积等6个不同于滑坡、泥石流的碎屑流堆积。  相似文献   

19.
雪崩是对高寒山区房屋、设施、道路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雪崩监测预警技术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发展灾害防治工程技术是避免或减轻雪崩对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措施.对国际上常用雪崩防治工程进行分类,重点按作用手段分别阐述了各种防治工程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对防治工程研究进展、适用范围、设计要求、应用情况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研究认为,目前的雪崩灾害防护工程存在修筑标准欠缺、雪崩机理不明确、工程设计参数计算不合理、试验模拟不理想、基础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活动等不足,并建议从工程综合配置、雪崩与防护结构相互作用、工程设计参数定量化研究、开发积雪清理技术、构建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开展先行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