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麦田镇压的生态、生理效应及镇压技术.  相似文献   

2.
南京沿江地区冬季麦田镇压微气象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广恒  马荣棠 《气象学报》1964,34(1):111-121
冬季麦田镇压,在我国广大地区都有采用,其增产效果已为农业生产实践所证实。目前,多数试验主要是研究镇压的生物学意义,而对镇压的微气象效应却研究得很少。特别是从土壤热交换和辐射平衡方面,探讨冬季在寒潮和回暖天气下,不同土壤镇压的微气象效应的特点,则更其稀少。 本文根据1961—1963年麦田镇压的资料,对寒潮侵袭和回暖天气下麦田镇压的微气象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下列初步结论: 1.镇压使各层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和水分增加,容积热容量、导热率、导温率和吸热率等热特性参数都一致增大。 2.镇压对土壤热交换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不同土壤在寒潮侵袭和天气回暖时,镇压的热效应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土壤温度效应和土壤冻结也随之而异。此外,土壤冻结和融解,也对土壤热效应有重要影响。 3.不同土壤镇压,对土壤低温的减杀作用,在不同天气下是有差异的。其温度效应的大小,不决定于辐射热流入量的对比,而决定于土壤热交换和土壤解冻耗热的差异。 4.镇压地的反射率和有效辐射普遍增大,其辐射平衡虽有降低,但其比土壤热交换的增加以及解冻耗热的减少却低得多。  相似文献   

3.
旱地小麦种植中,对坡耕地平整,深耕土地,合理运用中耕、耙耱、镇压技术,合理施肥,再选用抗旱品种及适时早播,可达到保墒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旱地小麦种植中,对坡耕地平整,深耕土地,合理运用中耕、耙耱、镇压技术,合理施肥,再选用抗旱品种及适时早播,可达到保墒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赵建华 《干旱气象》2004,22(1):90-94
分析讨论了河西走廊连通器的虹吸、连通以及狭管三个效应,并分别给出了其表达式。结果表明,河西走廊连通器的虹吸效应主要是传输各种物质和能量,连通器效应是产生垂直运动、激发重力波和产生翘翘板现象,而狭管效应主要是增强风速。文中还提出了在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棉田盖草防旱技术的气象效应,利用2004~2005年连续两年7~8月小区对比试验资料,对进行此项技术的保墒防旱、调温调湿等气象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棉田盖草有一定的保墒防旱作用,越是在干旱天气条件下,其保墒防旱效应越明显;棉田盖草的调湿控湿效应较为明显,对预防棉花行间空气湿度过大引起烂桃较为有利;棉田盖草还有一定的调温效应,尤其在伏旱高温期,其调温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沿海防护林气象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宣德旺  周学东 《气象科学》1999,19(4):403-406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研究工作,介绍国内外关于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研究,侧重介绍沿海防护林体系气象(气候)效应的研究动态及其取得的成果,为全社会重视保护森林环境,加强沿海防护林的营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气候效应凸显,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城市气候效应,包括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于岛效应和雷暴岛效应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与城市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方向及技术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大气污染对太行山中部地区地表风的影响,我们对阳泉、榆社(高山站),石家庄、邢台(平原站)4个站点1966~2005年间的能见度、近地面温度、近地面风速数据进行了统计计算与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在平原站能见度相对山坡站下降更加明显的背景下,平原站的近地面温度、近地面风速、850hPa风速都呈下降趋势;而山坡站的近地面温度、近地面风速呈上升趋势。分析表明:(1)由于气溶胶的辐射效应与冷却效应,抑制了垂直通量的上下传输,致使平原站下午的近地面气温呈下降趋势,平原站和高山站的地表风速呈相反的变化趋势。(2)平原站850hPa (与高山站高度相近)风速呈现下降趋势,印证了高山站的近地面风速增加是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减弱了垂直能量交换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克拉玛依减排林区的土壤和地下水取样分析结果,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克拉玛依减排林区的土地开发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开发已取得一定的正效应:已开发用地土壤有机质、有效N和速效K的质量分数均高于未开发用地,土地开发明显地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土壤浅层总盐量降低67.5%,土壤盐渍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1.5417×109元/a.同时,土地开发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地下水pH值、电导率、矿化度和全盐量均高于未开发用地,减排林区地下水化学特征不利于区域减排林效应的持续发挥;土壤有效P质量分数偏低,也不利于林区植被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2009年4、5月美国浅薄低云观测项目(RACORO)的层积云飞机观测资料,使用两种方法对气溶胶间接效应进行了估算:根据云滴数浓度定义的值(AIE_n)和根据有效半径定义的值(AIE_s)。AIE_n几乎都比AIE_s大,尤其在中等含水量条件下。理论推导表明,AIE_n与AIE_s的偏差应与气溶胶对云滴谱离散度的影响有关,即离散度效应。当AIE_n加上离散度效应后,数值与AIE_s十分接近,证实了理论预期。离散度效应对气溶胶间接效应的贡献主要为抵消作用,这种抵消作用在中等含水量时最大,当含水量为0.24 g/m~3时达到37%左右。该研究成果增强了对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理论认识,将有助于增强对模式和观测中气溶胶间接效应的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14.
大地形上空偶极子东移对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a quasi-geostrophic barotropic model on the β-plane with a topography term, 16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an integration period of 6 day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and 500 kin-scale vortices originating from the western part ora large-scale topography is investiga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ma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oving speed and dire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is interaction may be a factor in causing an abnormal tropical cyclone track.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large-scale top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unusual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分别耦合传统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模拟了2001年冬季北京冠层大气的动力、热力特征,并和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更能细致描述建筑群对城市冠层大气的动力、热力作用.由于建筑群的动力、热力作用,使北京城区的温度升高,风速减小,湍流动能增强,形成了明显的增温区、阻风区和湍能增强区,中心均位于城区高大建筑群附近,并向郊区递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沙尘气溶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沙尘气溶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地球环境问题.近10年来,中国学者对沙尘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和气候效应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前者偏重于对单次观测的研究,后者包括阳伞效应、冰核效应、铁肥料效应3个方面的研究,同时还开展了沙尘气溶胶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上述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沙尘气溶胶研究的极大不确定性,特别是缺乏对沙尘气溶胶长期、系统的观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60年西安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钊  彭艳  白爱娟  董妍  李星敏 《高原气象》2012,31(1):185-19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ODIS卫星C5气溶胶产品,分析了近60年西安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西安日照时数在1981-2001年之间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以春、夏季日照时数下降最为明显,秋、冬季次之。渭南、华县的日照时数变化表明,西安及其以东地区的日照时数存在区域性下降,且3个城市的日照时数下降百分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华山(海拔2064.9m)的日照时数在近几十年中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因此,影响西安及其东部日照时数下降的原因很可能位于近地面2km以下。通过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总云量、低云量和降水量的变化,发现关中东部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高浓度的气溶胶并未导致西安、渭南、华县3个城市的总云量、低云量和降水量的增加,相反云量和降水量均呈现弱的区域性下降趋势。因此,西安及其以东地区日照时数的区域性下降不是气溶胶的间接效应引起的,很可能是在地形和盛行风向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气溶胶在关中东部地区堆积而产生的直接辐射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 ,雷电的危害远比富兰克林时代的程度加剧 ,经济损失剧增。难道现如今的雷电比富兰克林时代的雷电强度大了吗 ?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微电子设备屡遭灾难 ,究竟是谁在作怪 ?自从 2 0 0年前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之后 ,建筑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人们对雷电有了安全感。但是 2 0世纪 80年代后 ,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许多不发生雷电灾害的行业部门也频频受雷电之害。例如坐在大楼里只与钱打交道的银行系统 ,自以为闪电不会危害他们 ,可是当采用网络系统之后 ,雷电就开始光顾。此外 ,…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中加扣小拱棚的温湿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1-2月河北省清河县日光温室中加扣小拱棚后温湿度观测资料和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对不同天气条件下小拱棚温湿度变化特征和温湿度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晴天、少云-多云天气条件下小拱棚内日最高气温分别达30.0 ℃和25.0 ℃以上,且分别比小拱棚外高1.3-6.6 ℃和1.0-4.5 ℃;在晴天、少云-多云天气条件下小拱棚内日最低气温分别为4.0-11.0 ℃和6.0-14.0 ℃,比小拱棚外高0.0-1.5 ℃。小拱棚内日最小空气相对湿度为50%左右,比小拱棚外高2%-11%,日最大空气相对湿度与小拱棚外持平或略高;小拱棚内0.0 m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日变化幅度均小于小拱棚内0.5 m。连续寡照天气时,小拱棚内气温为5.0-15.0 ℃,空气相对湿度全天为85%以上,温度、湿度变化幅度小且与小拱棚外接近或略高。总体来讲,日光温室加扣小拱棚在晴天或少云-多云天气时具有较好的增温保湿效果,但在寡照天气时增温效果不明显。温室中小拱棚内和小拱棚外温度差、湿度差在白天尤其中午前后较大,而在夜间内外相差较小或无差异。在管理上,应注意预防晴天中午前后小拱棚内温度过高引起的灼伤和寡照天气时低温高湿引起的冻害和病害。  相似文献   

20.
现有研究表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将会在2025年导致其国内排放增加约1.2 Gt CO2-eq,然而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不仅限于此,还包括资金效应、政治效应,以及惯性效应等对全球排放的间接和长期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体现不同效应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可能造成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自身效应、资金效应、对伞形国家的政治效应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效应,将分别导致全球2030年的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扣除碳汇吸收量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2.0、1.0、1.0和1.9 Gt CO2-eq,并导致全球2015—2100年的累计排放量分别上升246.9、145.3、102.0和270.2 Gt CO2-eq。为防止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国应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的建设与发展,与各国紧密合作全面平衡地推进《巴黎协定》的落实和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