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陈国栋 《华东地质》2004,25(2):111-115
本文在前几年地质大调查和地质专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三角洲苏锡常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水土污染、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软土变形与地基失稳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苏锡常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随着经济发展,以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多种地质环境因素对该地区进行了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区内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呈恶化趋势,地质环境严重地带沿运河方向展布,以三市为中心,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文中除了论述评价因子的识别,重点讨论了评价模型的确立和基于GIS的分析方法,最后对评价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实现方法和功能特点。该系统真实表达了研究区三维地层结构特征,逼真再现了地面沉降模型所预测的地下水流场、地面沉降发展变化过程,并虚拟表现出地面沉降可能造成的后果,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三维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4.
地面沉降是一种区域性的缓变型地质灾害,不同地区地面沉降具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本文结合苏锡常地区的实际地质条件.把第四纪地层按不同的沉积类型划分出三类地层结构区,提出用地面沉降响应系数这一指标来评价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关系,探讨了不同岩性结构区地面沉降在时间上和在垂向地层空间上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特征及其防治建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多年苏锡常地区开展的地面沉降调查、监测等数据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地面沉降的现状、特征、形成机理以及地下水禁采后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特点,提出了该地区今后地面沉降的防治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从苏锡常地区特定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出发,系统分析了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即基岩起伏形态差异、第四纪沉积结构差异和水文地质条件差异是引发地裂缝灾害的内在条件,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是诱发地裂缝灾害的外在因素.通过对地裂缝灾害成因类型的系统划分,为今后进一步进行地裂缝灾害分区评价、防治规划等工作提供了先导性意见和理论基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苏锡常地区选择典型地段进行浅层地下水开采试验工作,从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展布、岩性、厚度、水质)综合分析其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合理的浅层地下水开采方式及地下水的利用方向,对于保护深层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及土壤盐渍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以往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选择典型地段进行浅层地下水开采试验工作,从浅层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以及所采取的开采工艺等几个方面论证了浅层地下水开采的可行性,分析了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江苏苏锡常地区地下水开采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江苏苏锡常地区地表水由于遭受严重污染,致使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又由于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造成该地区地下水资源长期超采,从而引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为使地下水资源合理开采和保护同步发展,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ANN的苏锡常地裂缝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地裂缝作为一种新的地质灾害出现在苏锡常平原上,已有十多年历史,给地区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作者在较详细地阐述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在地裂缝形成中的作用。确定了“起伏的基底外加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作用”这一地裂缝成灾模式。研究认为地裂缝的发生与地下水及地面沉降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需要有量的配合。初步确定了水位埋深50m,地面沉降量达500mm这样一个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的易发环境。通过文章的研究,使得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的产生机制更加清晰。文中一些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结论将对该地区地裂缝防治区划产生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武健强  吴曙亮  闵望 《江苏地质》2014,38(2):319-323
苏锡常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平原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2000年以来,通过监测、勘查研究结合地下水限采禁采管理,有效地控制了灾害的进一步蔓延。以多年的监测研究工作(水准测量、GPS测量、D-InSAR测量)为基础,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分析,总结了这一过程中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规律,所有证据都表明了地面沉降的减弱或停止。同时指出浅部沉降、局部区块地下水位漏斗与地面沉降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12.
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形成过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苏锡常平原自1989年以来,已有18处发生地裂缝,其中横林、长泾、无锡西郊等6处先后进行了地裂缝勘查工作.本文在苏锡常地区已有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和地裂缝灾害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基岩面起伏、地面沉降、土层结构等因素对地裂缝的复合作用及影响方式,对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灾害的成因及形成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苏锡常地区的地裂缝主要是地面不均匀沉降的结果,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为地裂缝孕育了内因条件,超量开采地下水是诱发地裂缝的直接原因, 30m以浅的土层条件则影响了地裂缝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3.
蒋咏  杨桂莲  常本春  章树安 《水文》2013,33(1):58-62
苏锡常地区是我国地下水超采、引发地质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回顾了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禁采历程,对禁采后出现的地质环境进行了效应分析,并从不同类型地下水开采和地面沉降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的角度,科学理性地分析了“禁采令”存在的不足,对该区域进一步做好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认识苏锡常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区内的各种与浅层地下水防污染有关的地质环境因素进行判别,选择含水层厚度、包气带岩性、水位埋深、含水层顶板厚度做为评价的4个因素,以G IS软件ArcInfo为主要工具,通过信息量的空间叠加分析,进行浅层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评价。通过实际水质分析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旨在为加强浅层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攀枝花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区域地质概况攀枝花地区处于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的安宁河构造带,是这一构造带活动最剧烈的部分。安宁河断裂带具有多期次和长期活动的特点,大多数断裂是早期断裂被晚期构造作用加强而成的继承性断裂。几个大致平行的大断裂,代表着主构造线。断裂带东西两侧的地层和岩性有很大差异,而在断裂带内主要以侵入岩和喷出  相似文献   

16.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苏锡常地区地质环境基本特征出发,在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开采及地面沉降现状和特点基础上,提出建设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络体系的初步构想.该监测网络的建立,将为今后开展地面沉降GPS监测及相应的专题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白喜庆  沈智慧 《西北地质》2003,36(C00):161-164
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改变和破坏,产生一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本文扼要总结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程序、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伟  武健强 《世界地质》2015,34(3):862-869
运用精密水准测量、自动化监测、GPS测量、In SAR监测、光纤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工作。随着地面沉降时空动态的不断演变,不同监测技术手段的应用效果出现较大差异,需要探讨动态变化的地面沉降条件下不同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并以此建立更为高效、可靠的监测方法体系。笔者在总结以往工作基础上,对所使用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提出应根据工作程度实施各种监测技术方法搭配及集成应用的监测方法体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云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武军 《中国地质》1999,(4):14-16
云南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发现矿种多,而且已探明的储量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省政府依据资源优势,把矿产资源开发作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并纳入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这是立足省情,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大决策。目前全省从事矿业的人员已近50万,开发利用矿种50多种,有国有矿山335家,非国有矿山1.25万家。矿业的发展,为全  相似文献   

20.
余勤 《地质学刊》1998,22(A12):31-32
回顾了20余年来江苏省在浅层地下水调查评价,城市环境地质,区域性地质环境综合勘察评价,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关系调查研究,配合长江太湖综合治理重大工程开展的环境地质勘查研究及其他专题性勘察研究等环境地质工作中的取和的主要成果,并分别就江苏省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