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震源距23 km范围内观测的2000年姚安MS65地震余震记录,计算了震源及近邻区域的尾波规一直达S波在频率15~20 Hz之间的傅里叶谱振幅.结果显示谱振幅随震源距增大而增大, 在对谱振幅进行了震源辐射方向性校正之后, 才出现谱振幅随震源距衰减的现象.由此获得了震源及近邻区域S波的Q(f)值,可表示为QS(f)=89f098其值比由尾波得出的姚安地区的平均QC(f)值低得多,表明了震源破裂带的强烈非均匀性对QS(f)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昆仑山MS81地震的已有研究结果在破裂带长度、破裂面方向、破裂面大小等震源破裂特征参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D-InSAR技术首次获得昆仑山MS81地震干涉同震形变场,结合野外科学考察的实测值,进行了主破裂带InSAR视线向变化量的分解,通过对InSAR分解结果、野外科学考察、遥感解译等多源数据综合分析,重新划分了昆仑山地震的次级破裂段.进而通过对地震南北盘同震应变的分析,发现了昆仑山地震的南北两盘分别受挤压和拉张两种应力作用,研究表明多种岩石在拉张和压力作用下其最小主应力下的杨氏模量表现出非线性弹性特征,从而提出对昆仑山地震地表位移及震源特征参数分析时应考虑非线弹性介质导致的非线性弹性位移分布特征.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对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的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多震源、非均一位错分量、多破裂段叠加”的线弹性模型,该模型模拟出的形变场干涉纹图较好地体现了地震形变场的分布特征,并由此获得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地震发震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参数,为破裂带长度、破裂面方向、破裂面大小等震源破裂特征参数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昆仑山MS81地震的已有研究结果在破裂带长度、破裂面方向、破裂面大小等震源破裂特征参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D-InSAR技术首次获得昆仑山MS81地震干涉同震形变场,结合野外科学考察的实测值,进行了主破裂带InSAR视线向变化量的分解,通过对InSAR分解结果、野外科学考察、遥感解译等多源数据综合分析,重新划分了昆仑山地震的次级破裂段.进而通过对地震南北盘同震应变的分析,发现了昆仑山地震的南北两盘分别受挤压和拉张两种应力作用,研究表明多种岩石在拉张和压力作用下其最小主应力下的杨氏模量表现出非线性弹性特征,从而提出对昆仑山地震地表位移及震源特征参数分析时应考虑非线弹性介质导致的非线性弹性位移分布特征.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对Okada线弹性位错模型的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多震源、非均一位错分量、多破裂段叠加”的线弹性模型,该模型模拟出的形变场干涉纹图较好地体现了地震形变场的分布特征,并由此获得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地震发震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参数,为破裂带长度、破裂面方向、破裂面大小等震源破裂特征参数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场小孔径观测台网记录的余震序列资料,研究了2000年1月15日云南姚安MS6.4地震序列的地震物理过程. 用地震标定律关系估算主震的地震矩M0=1.58×1018N·m,矩震级MW=6.0,平均位错=0.63m,断层长度L=16.6km,断层宽度W=5.6km. 余震序列的高精度定位结果和能量分布走向,很好地证实了主震的断层破裂走向为N50°W,震区马尾菁断裂为主震发震构造,断层错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 用横波记录资料及波谱分析方法估算出余震的震源参数: 地震矩范围为1010~1016N·m,震源破裂半径a为80~500m,地震应力降范围为0.01~9.5MPa. 较大应力降(Δσ>1.0MPa)沿主断层线性排列,大应力降(Δσ>2.0MPa)与ML≥3.0级地震相关. 余震能量释放和高应力降的地震多发生在6.0~11km的深度范围,说明在这一深度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集中了地壳中的应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利用远场体波波形数据研究了2004年7月11日西藏MW62级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结果表明该地震是一个以倾滑为主的浅源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深度为125km,断层面走向152°,倾角44°,平均倾滑角-117°.破裂在震中处成核,然后以28km/s的平均速度向两侧传播,在震中以东偏北5km处达到最大滑动43cm.该地震主张力轴近E W方向,受浅部NNW SSE或N S向裂谷带控制,青藏高原南部的逆冲运动是引发这次地震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P波、S波初动和振幅比计算2000年姚安M_S6.5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波、SV波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了2000年姚安6.5级地震序列中14次M≥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姚安6.5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断裂走向为北西,高倾角,在北北西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呈现出以右旋走滑为主的断层错动性质;姚安地震序列以走滑型为主,个别地震为斜滑型,是在北北西向水平或近水平的主压应力作用下的构造运动方式;主震发生后1~3天断层错动以走滑型为主,个别为斜滑型,主震发生后3~30天断层错动为走滑型;P轴和T轴的方位总在按与构造应力场走向由一致到不一致再到一致的规律反复变化;在强余震明显活动期间,地震以水平或近水平向主压应力作用下的断层错动方式为主,有一定的斜向作用,然后为水平或近水平的主压应力作用方式,主震后应力场有明显的调整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P波、SV波、SH波初动及其振幅比联合反演震源机制解的方法,计算了2009年7月9日发生在云南姚安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同时结合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对姚安6.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性质和震区应力场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分析表明:(1)姚安6.0级地震发震断层为NWW—SEE向的直立右旋走滑断层,与美国哈佛大学的主震CMT解节面基本一致,也与余震优势方向分布一致,证明结果可靠;(2)震区主压应力场优势方向为NNW—SSE向,与其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NNW—SSE向一致,表明主震应力场主要受到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同时还有一些小的余震与主震应力场不同,表明震区应力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结合本次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震源机制解特征、震区断裂构造特征综合分析,综合判定姚安6.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属于马尾箐断裂。 相似文献
8.
2009年云南姚安6.0级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波、SV波、SH波初动及其振幅比联合反演震源机制解的方法,计算了2009年7月9日发生在云南姚安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同时结合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对姚安6.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性质和震区应力场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分析表明:(1)姚安6.0级地震发震断层为NWW—SEE向的直立右旋走滑断层,与美国哈佛大学的主震CMT解节面基本一致,也与余震优势方向分布一致,证明结果可靠;(2)震区主压应力场优势方向为NNW—SSE向,与其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NNW—SSE向一致,表明主震应力场主要受到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同时还有一些小的余震与主震应力场不同,表明震区应力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结合本次地震序列的空间分布、震源机制解特征、震区断裂构造特征综合分析,综合判定姚安6.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属于马尾箐断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