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 “冬暖寒节,春雨多”这条农谚是说冬季气温高低与春季降水量的相关关系。我们对这条农谚进行了验证,用来预报春季(3~5月份)的降水量,连续使用了四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农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天气的客观规律。几年来我们对一些农谚进行了验证和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群众中广泛地流传着:“上午阴霜下午开,下午不开有雨来;下午阴霜有雨来。”的说法。这条谚语我们经过验证和长期的使用,认为对做冬、春季节的短期天气预报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申扎位于西藏中部,全县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水草丰富,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冬季雪大成灾,是危害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的人”的教导,向当地有看天经验的老牧民作了调查访问,收集到一些看天经验,其中的一条就是“夏雨少,冬雪多;夏雨多,冬雪少”。我们用本站1960—1975年共 相似文献
4.
我县群众中有“五九雨雪应秋伏”的说法。几年来,我们对这条群众看天经验,通过反复验证和使用,逐步提高了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起初,我们认为这条谚语可能揭示了“五九”雨雪与“秋水”的对应关系,但通过验证,结果并不好。究竟“秋伏”是指的哪一时段呢?经过进一步向群众作调查,才了解到当地群众把“莳梅雨”以后的雨水统称为“秋水”,而对莳梅后期至立秋这段时间就称为“秋伏”。我们过去拿立秋后的雨水与“五九”雨雪量 相似文献
5.
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看天经验,有许多关于长期气候预报方面的农谚,世代相传。如“夏至五月端,麦贵一千天”、“清明对立夏,牛羊不上山”、“夏至小暑在同月,集中力量种山药”、“冬至头,冻死牛”……等,不仅反映了节气在农历不同日期时的气候特点,而且还指出了未来气候的演变和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夏至五月端,麦贵一千天”的农谚,在我国中纬度地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农村广泛流传,意思是说: 相似文献
6.
我国广泛流传着许多气候谚语。它们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同自然斗争的经验结晶。它有着很强的地方性。对于这些谚语需要我们用当地资料加以验证,将其适宜的拿来应用。 相似文献
7.
甘肃临夏自治州气象局预报组 《气象》1975,1(6):15-15
临夏地区有“伏里老山白,米年有夏早”的群众经验。这是指伏天高山积雪,表明伏里温度低,天气反常,第二年夏季将有干旱出现。我区从立夏到小暑这段时间,作物需水量最大。我们根据群众所反映的夏早年,结合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出夏早的标准为:立夏至小暑这段时期内≥10毫米的降水过程不超过4次,并有20天以上的无降水时段出现,则算为夏早年。在1943—1974年32年中,共出现夏旱11年,约占总年数的1/3。 相似文献
8.
9.
我地广泛流传着“云交云,天气不看晴”的农谚。所谓。云交云”,就是指几层云的运动方向不一致。我们在访问中了解到,农谚中所说的“云交云”,主要指低云和中云的移动方向不一致,成交错而行。 低云和中云的运动方向不一致,表明低空(一般表示1,500米上空)和中空(一般表示3,000米上空)气流的运动方向不同。而低空和中空气流方向的不同型式,反 相似文献
10.
地处胶东半岛东部的文登县,冬季的大风、降温和阵雪天气是很有名气的。这个特点固然与一定的地形和海陆分布有关;但在预报上来说,这种强烈降温天气的出现,与前期天气演变也是密切关联的。当地群谚“久暖必有久寒”就是很好的总结。以这条谚语为线索,我们进行了验证和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寒潮天气的预报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先被制订的节气,而多地皆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足以表现其深受重视的程度。在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变迁和沉淀后,时至今日“冬至文化”依旧在民间广泛传播,尤其是冬至谚语,它不仅简单通俗、形象生动,而且饱含了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2.
广西浦北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并不是每年冬季都有霜冻,因此,作好霜冻的长期预报,以便及早做好防霜工怍,对保护热带、亚热带作物安全越冬,有重要意义。 我地群众有“白露无雨百日霜”的经验,经我们用1959—1974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发现关系较好。如 相似文献
13.
台山市气象站使用"800"传真发送航危报、天气报已半年多,与过去相比( 口头念报),报文的准确率及传输速率均有所提高.但用"800"传真发报,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人工书写、人工干涉传真机的收发等),准确率和速率还有所欠缺,且费用昂贵(借用市电信局的Canon FAX-490传真机,长210m的传真纸[约80~90元] 最多只能用40天).为此,尝试改用计算机传真作为新的发报方式.使用发现, 它不仅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各种优越性(如存贮能力,高速的计算与传输),而且比传真机通讯更加灵活、经济、方便和准确. 相似文献
14.
15.
16.
“春雨贵如油,春旱灾如火”,这几乎成了常识。我最早也这样认为。可是,后来发现它有些绝对化。继续思考研究,便得出了看似矛盾的本文大标题:"春雨如膏",价比黄金华北是我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可是那里却"十年九春旱"。 相似文献
17.
本月,北方地区春雨丰沛,旱区旱情大为缓解。黑龙江春涝区持续多雨,春播严重受阻。江南、华南暴雨天气多,部分地区洪涝灾害重。月内气温多变,河南、江苏、安徽、山东遭受强风雹灾害。 一、北方地区喜降春雨,旱情缓解,利于冬麦春播作物生长 5月,西北、华北屡降春雨,大部地区雨 相似文献
18.
尹道声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94,(3)
就一个天气系统或者气候系统造成的降水现象而言,前者如台风或锋面降水,后者如梅雨或一地的气候极值,各时段的雨量强度常常具有保持不变的特点。如果象引用“地震震级”来表示地震强度那样,也引用“雨量等级”的概念来表示降水的强度,这种现象就可以称为“雨量等级守恒”。利用“中国气象报”创刊五年来登载的大量暴雨新闻进行验证,结果十分有趣。作者最后就我国降水问题的分析研究现状,提出了若干思考以及规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鹏飞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7,(2)
一、Homogeneous atmosphere 此词原义是“均密大气”。这本是指一种假想的大气圈,其总质量与实际大气总质量相等,但其密度却上下左右处处相同。均密大气的总厚度视所假定的密度大小而异,如密度小,则厚度就大。若密度等于实际大气在海平面标准情况下的大气密度,则其厚度约为8千米。日本气象学会《学术用语集·气象学编》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