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洋大气环境多参数走航观测系统的集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大气环境是陆源污染物进入海洋的主要通道,也是陆海相互作用的主要桥梁.海洋大气环境调查研究及其技术发展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介绍海洋大气环境多参数走航观测系统的集成技术,并在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估的台湾海峡和南海现场调查中应用.该系统的集成技术可以适应海区大气环境多种参数走航观测量的需要,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为研究海洋大气环境中主要有害物质的状态、来源、迁移变化和人海通量提供现场走航直测数据.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应用在民用领域不断拓展,与遥感卫星、有人机系统形成优势互补。在海洋监测方面,无人机系统成为"数字海洋"建设的必备信息获取平台,具有任务出动灵活快速、成本费用低等优点,可多种载荷更换和协同搭配,遥感数据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在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测绘、海洋环境参数反演、海事监管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将来,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管理规范、数据链带宽、任务载荷、智能性方面也将随着海洋需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海洋监测高技术的需求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海洋监测高技术现已成为世界各海洋国家研究发展的重点,在建立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海洋监测高技术的需求,介绍了国内外在海洋监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监测高技术的框架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国内海洋浮标监测系统的类型、系统组成、监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和应用概况。将国内常见的海洋浮标监测系统划分为8个类型。监测系统通常由浮标系统、锚泊系统和岸站系统3部分组成,其中浮标系统通常包括浮体、标架、供电设备、防护设备和各类传感器等。近年来研制开发集水文气象水质生物监测于一体的多参数海洋自动监测浮标系统是一个重点,但已有浮标系统监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和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国家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建设,是海洋经济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历经几年的努力,国家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建设在基础设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与评估、信息发布与服务等系统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系统建设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制约因素。文章以系统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其总体架构设计和建设进展,分析了系统建设中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为今后海洋经济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我国滨海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我国海洋核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本研究根据海洋放射性监测与评价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设计了一款海洋放射性监测预警技术支持平台。该系统平台以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通信为依托,具有查看滨海核电厂及邻近海域环境变化,模拟研判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扩散趋势,制定和生成海上应急监测方案,审核与评价海洋放射性监测数据以及开展海洋生物辐射风险评估等功能模块。系统的建设与运营将为我国海洋核事故应急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增强海洋核应急管理和指挥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为期四天的国家海洋局海海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会议于12月16日在大连降下帷幕。 为了巩固,发展全国海洋监测网的工作,加强海洋局海洋监测系统的建设,国家海洋局于1990年12月13日至16日在大连召开了这次海洋监测工作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 1.总结海洋局“七五”期间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工作。 2.讨论海洋局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系统总体方案和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工作“八五”计划设想。 3.研究1991年度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的重点工作。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各海洋分局、海南省海洋局及其所属监测机构,有关研究所和有关部门的代表共70余人。会议期间,代表们就以上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为海洋环境监测面向海洋综合管理,强化监督职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保护我国海洋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对海洋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水污染和海洋固废污染等方面,对海上大气污染研究较少。相对于陆地企业造成的大气污染,海上油气田、港口、码头等海上工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的关注程度较弱,相应的监测标准和监督监管措施缺失。文章通过对比陆地企业的大气污染监测与监管,指出我国海上工程大气污染在监测、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研究海上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对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借鉴陆域经济评价、景气循环监测指标的经验,针对中国海洋经济监测问题,对海洋经济周期波动中的扰动因素进行了细致梳理与分析,研究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周期、现状、特点和形成机理,界定了海洋经济的监测对象及其指标分类体系,构建了中国海洋经济监测指标体系框架,为进一步设计分类海洋经济监测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体系的奠定了基础,对于推进海洋经济监测预警由定性研究向定量化研究转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洋水文气象监测是海洋环境研究和海洋开发的基础工作,而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又是提高监测水平的有效工具。ZQA2-1型海洋水文气象监测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监测装置。它可以自动、定时,长期地将所监测的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进行打印和存贮,为用户提供实时和历史的资料。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应用程序等内容,并对其中有些技术问题作了较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1.
德国环保状况与海洋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国的短期考察。目睹了德国通过国家的环保立法。全面的环保意识教育。加强环保技术开发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文章介绍了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开发、海上溢油和倾废管理、海洋环境监测网建设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开发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海洋功能区划是加强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但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其海洋环境保护作用正不断弱化。文章深入分析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从海洋环境保护视角出发剖析目前海洋功能区划存在的不足,提出科学划分区划的海洋开发与保护格局、加强区划对海域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实施分类分区的海域生态系统等建议,以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的海洋环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洋环境治理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琪  何广顺 《海洋通报》2004,23(3):73-80
海洋经济的发展必然给海洋环境带来冲击,解决海洋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的共同努力。本文在对海洋环境政策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角度,对海洋环境治理的政策选择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海洋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降低海洋资源消耗强度、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是发展海洋经济、破解保护与发展矛盾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6—2019年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考察不同类型海洋环境规制工具对海洋资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同时借助门槛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其非线性影响及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命令型环境规制工具会提高海洋资源消耗强度,而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对降低海洋资源消耗强度存在边际递增规律;(2)海洋科技创新对降低海洋资源消耗强度发挥促进作用;(3)命令型环境规制工具作用的发挥存在基于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单一门槛效应;(4)产业结构对市场型环境规制和海洋资源消耗强度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而在命令型环境规制与海洋资源消耗强度的回归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未来有关部门应适度增强市场型环境规制力度和海洋科技创新,助力降低海洋资源消耗强度。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海水网箱养殖给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对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状况,分别从行政管理制度、环境规划、养殖管理和技术措施等方面对养殖场的环境管理进行了分析。对比国外在网箱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措施与经验,探讨了减少网箱养殖给海洋环境带来的污染的措施和饲料配额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将来,环境管理会成为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为发展中的中国海水鱼类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气中微量元素的沉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气中的微量元素通过大气的干、湿沉降过程最终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重金属对生物具有毒性,对生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而由降水事件带入的营养元素使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短期内迅速增加。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大气中微量元素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气溶胶中营养盐和重金属的浓度、来源及其时空变化,较为系统地评述了营养盐和重金属的输入对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环境试验的目的、作用与分类;论述了环境试验的基本概念及环境试验在产品研制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的应用;提出了应将环境试验的重点放在早期研制阶段,以便节省费用和保证研制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议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内部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阐述了在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做好内部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介绍了质量控制程序的关键步骤,以及平行双样、标准样、加标回收、空白试验等相关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一、现状与问题 江苏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21世纪初.20世纪末,全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尚处于法律制度不完善、机构不健全的阶段,人员不足,投入不足,环境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与海洋环境污染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代际交替模型和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数理模型,将健康人力资本纳入模型,系统分析了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激励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特征;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对健康人力资本积累有正向作用,两者联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海洋经济增长。因此,政府应采取动态化的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策略,完善健康保障制度,发挥健康人力资本效应;完善海洋环境治理体系,激发海洋环境规制市场活力,以保持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