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述彭 《中国地质》2004,31(4):i001-i002
1973年新中国编制出版了第一部全国地质、矿产图集,并推动了若干省区地质图集和若干专业地质图集的出版。近3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全国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完成国土面积98.6%,1:20万己完成95.8%。截止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与分省地质图编制和地质总结相继完成;在矿产普查勘探、矿床、水文、海洋、深部、地震、灾害、环境等诸多地质领域,许多重要基础问题有所突破,科学积累极大丰富,重新编制新版地质图集是非常及时的(张宏仁,1996,总序),大体和国际地图集的更新周期相近似。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图(1:500万)》及说明书的编制,是按照地质矿产部《关于组织进行全国分省区域地质志及地质图件总结工作的通知》安排进行的。由部直属单位管理局组织,在以程裕淇教授为主编的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局及地质出版社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于1989年4月至1990年3月,历时11个月编制完成。 1990年3月12日至14日,地质矿产部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地质图(1:500万)》公开出版评审会议。  相似文献   

3.
板块构造图的制图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延林 《青海地质》2001,10(2):5-17,25
通过编制区域性1:300万“青藏高原板块构造图”和1:50万“柴达木北缘板块构造地质图”的体会,并结合国内学者对这两份图件的审查意义及建议,重点讨论有关区域性板块构造图编制的理论与方法,供区域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北地质》2008,(1):26-26
以1:25万地质填图的实际资料和新成果为基础,完成并出版了1:500万中国地质图(中、英文版)、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地质图和空间数据库(英文版)、《中国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图集》,编制完成了1:2500万世界大一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等系列图件。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内苍山-哀牢山一线及其以西的地区,沿几条主干断裂出现一系列北西-南东向线状展布的变质地质体。笔者等近年编制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云南部分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变质地质体,有的是沿大断裂带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应力异常所引起,是低温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有的则明显具有热力作用的特征,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类型。属于区域动力热流变质类型的地质体已知有无量山-营盘山变质岩带、江城变质岩带和漾濞变质岩带(图1)。三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2018,45(2):封三-封三
正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地质图编制始于20世纪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依据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相继组织编制了一系列全国性小比例尺地质图件。这些图件编制的专业理念和水平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指导地质宏观部署决策、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编制的区域地质图主要包括:1:50万、1:100万、1:150  相似文献   

7.
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及其说明书初稿,已于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由地质矿产部委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验收通过,并且受到了与会著名地质学家们的一致好评。 变质图以变质相系的时空分布为其基本内容,是反映变质作用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的专门图件。到目前为止,国外已先后出版了亚洲、欧洲、非洲、以及苏联、日本、加拿大、朝鲜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小比例尺的变质图。《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工作起始于1999年,经过15年建库工作,至2013年底西北地区已完成801幅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库及相关文档,编制了西北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程度图。通过数据积累,已形成西北地区大型综合性大比例尺基础数据库阶段性成果,修复抢救了西北五省(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采用了统一的建库标准、合理的技术路线和可靠的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形成了完善的空间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体系,从数学基础、空间精度、拓扑一致性、属性正确性等方面保证了数据质量。该数据库信息量丰富,具备面向对象特点,数据模型符合地质实际,形成了可满足政府和社会公益需求的系列产品。目前,已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生态环境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编制1:200万南海灾害地质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海洋灾害地质图是目前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急需图种。“九五”期间,HY-126海洋勘测研究专项下达了编制南海1:200万灾害地质图任务。编制区域海洋灾害地质图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也无规范可循。文章仅就海洋灾害地质图的性质、任务、内容,灾害地质分类,以及图反映的灾害地质因素发育规律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地质通报》2001,20(2)
薛玺会辽宁省大连市人,1931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勘系。先后在新疆十三地质大队及广东省、云南省区调队从事区调工作,历任分队技术负责和大队副总工程师等职。 先后参加和主持完成8幅1∶20万图幅的区调工作,担任其中7幅的技术负责。1974年任大队副总工程师,进行地质综合研究及技术管理。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云南省哀牢山变质带地层层序研究》的专题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参与、主持完成第一代《1∶50万云南省地质图》、《1∶75万云南省岩浆岩图》的编制。在《中国变质地质图(1∶400万)及中国的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项目中担任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及云南部分的参与人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任《1∶100万云南省变质地质图及其说明书》编制组的技术负责人及参与者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参加《云南省区域地质志》的编写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对省内1∶5万区调图幅进行技术管理,多幅获部优图幅称号和部勘查成果奖。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相似文献   

11.
编制1∶200万南海灾害地质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海洋灾害地质图是目前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急需图种."九五"期间,HY-126海洋勘测研究专项下达了编制南海1∶200万灾害地质图任务.编制区域海洋灾害地质图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也无规范可循.文章仅就海洋灾害地质图的性质、任务、内容,灾害地质分类、编制方法,以及图面反映的灾害地质因素发育规律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俄、哈、蒙、韩五国合作编制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计算机制图的基本情况,详细地阐述了制图区域范围内地理概况、地理底图的编制、地质图系的成图过程、各图层划分的命名规则以及图件出版的各个部分。1:250万地理底图是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的基础,其成图过程与地质图、能源矿产成矿规律图等是基本一致的。本文充分反映和总结了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从设计、编制到出版的计算机制图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长才 《吉林地质》1993,12(1):77-79
目前,省内各地调单位在编制1∶5万区域地质图编稿原图时采用的方法、程序和依据的技术要求等方面尚不完全一致,直接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地质图件的质量。本文就上述问题,依据国家、部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及局的有关文件精神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说明与论述,可望今后逐步走上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董申保教授为首的200多位地质工作者编制的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及有关专著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我国变质地质学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引起了国内外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兴趣。此外,近年来我国广大地质学者对华北陆台基底、扬子陆台基底及其北缘活动带、秦岭褶皱带以及西藏地区一些重要活动带等等地区的变质作用和构  相似文献   

15.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5,24(1):20-20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制的1:400万中国地质图(第二版)现已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6.
马明  吴涵宇  陈刚 《华东地质》2017,(3):228-233
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数据库,其数据质量直接受数据库建库流程和质量控制影响。文章以778幅华东地区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成果为基础,论述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技术流程、工作方法、质量控制及数据库的应用效果。严谨的数据库数据模型、统一的建库技术方法、全面的质量控制程序是确保数据库数据质量的前提,地质图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可实现华东地区1∶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系统化管理与共享。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测深资料进行岩性(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则制  张秉书 《物探与化探》1990,14(1):78-80,62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工作的基础。物探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区域地质调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第四系或沙漠复盖区。我队在第四系覆盖的北京平原区进行了1/5万电测深区域调查工作,并以电测深资料为主,完成了编制基岩地质图等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寿广 《岩矿测试》1985,(2):114-114
中国变质地质图(1:400万)及说明书已于1985年4月23日在北京验收通过。由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郭令智等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为:“该项编图和研究工作是在我国大面积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是建国以来全国变质岩研究工作的一次深入总结,是我国变质地质学的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参加全国变质地质图(1:400万,甘肃部分)编制时,承担了花岗质岩石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对甘肃省花岗质岩石的成因类型(表1)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主席先生、尊敬的同事们、女士们、先生们: 我为能被邀请参加这次国际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特别是能被邀请作为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副主席感到十分荣幸。 这次会议是在中国1:400万变质地质图出版之后召开的。作为世界变质地带编图分委会主席,并作为大陆变质图系列编图的发起人之一,在这类图件的编制、印刷和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