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对乌达矿区低温氧化和新鲜煤样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通过两类煤样的特征官能团吸光度的对比分析.揭示了煤在氧化前后特征官能团的变化规律:氧化后的煤样中脂肪族和芳烃CH减少,酸酐C=O从无到有,芳烃骨架C=C基本不变,进而研究了其对煤自燃倾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族和羟基含量越高,煤自燃倾向性越大。  相似文献   

2.
煤岩学在煤自然发火倾向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岩成分、煤级和煤的还原性等因素对煤自然发火倾向性的影响,镜质组的自然发火倾向性最大,壳质组次之,惰性组最低;随着煤级的增加,其自然发火的倾向性降低;煤级相同煤的还原性越强,其自然发火的倾向性越弱;华北石炭纪太原组煤的自然发人倾向性比同煤级的二叠纪煤倾向性小。   相似文献   

3.
山东兖州东滩矿3#煤层自燃临界氧浓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煤自燃的模拟试验装置,对兖州东滩矿3#煤层煤样在不同的氧浓度条件下(分别为21%、13%、10%、7%和5%)进行了煤样自燃过程的实验研究,分别得到了两煤样的一氧化碳浓度与煤温关系曲线、自燃氧化中氧浓度的变化曲线、不同氧浓度下的热力学特性曲线、煤样CO增率与煤温关系曲线和煤样耗氧速度与煤温关系曲线。经过分析研究得出,不同温度下反应生成的标志气体成分不同,以一氧化碳、乙烯和乙炔作为标志气体比较合适,能准确反映出煤的不同自燃阶段。对数据分析对比研究,得出东滩煤矿3#煤层的自燃临界氧浓度指标为10%。  相似文献   

4.
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对影响复合土钉支护方案的各项因素进行模糊评估。建立支护方案的指标体系,运用多级综合评判确定了相应的权重,从而将指标因素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一个科学的客观的定量的评估系统。实例分析表明,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复合土钉支护方案优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辽宁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解决了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评价的复杂性和模糊性。选取煤层厚度、埋藏深度、资源量、含气量、渗透率、煤储层压力、围岩条件等7项指标作为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评判的评价指标,构成模糊评价因素集。将其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级别。以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划分盆地煤层气地质因素等级,从而构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评判矩阵。根据专家调查结果,确定以上各评价指标对总评价的权重为(0.0139,0.0039,0.0776,0.1837,0.5219,0.0745,0.1245)。最后,得出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因素模糊综合评价取值为0.278245。所以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较好,适于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模糊评判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复杂,且存在模糊不确定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首先引入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方法和模糊运算规则,从而建立出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然后,考虑评价指标重要程度取值的不确定性、专家判断的模糊性以及群组决策的优势,建立基于群组决策的不确定型层次分析(AHP)方法确定权重,进而建立出基于AHP的锚固边坡稳定模糊评判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和计算,表明文中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稳定性二次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将大范围边坡稳定性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类,并针对评价指标分级的特点,将传统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作适当改进,进行二次模糊综合评判。以某水电站近坝库岸边坡为例,在确定各评价指标选择依据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库岸边坡稳定性的二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基本地质因素在模糊综合评判中起着控制作用,其中岸坡结构类型和岩性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煤层自燃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家沟煤矿煤样为测试煤样,利用自主研发的煤层自燃实验系统,对煤层的自燃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测试数据,对煤温与供气量以及实验过程的各个指标气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柴家沟煤矿煤层自燃的临界温度、瓦斯脱附温度等各个指标参数,其结果对预测和防治煤层自燃火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煤岩组分对预测自燃标志气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岩组分在低温氧化阶段产出的氧化分解气体浓度变化和低温氧化的难易程度,指出应用标志气体预测预报自燃发火时,煤岩组分的影响决不可忽视,煤矿应采用本矿有代表性的煤样做模拟实验,求得标志气体的浓度与煤温的相关值作为本矿预测预报临界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岭隧道塌方风险模糊层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洁金  周峰  阳军生  刘宝琛 《岩土力学》2009,30(8):2365-2370
对隧道施工塌方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进行风险评估,通过收集和整理隧道塌方的资料,总结影响隧道塌方的因素,再遴选出主要的因素作为模糊层次评估方法的影响因子,然后统计分析得到各个因子与塌方发生概率、塌方量之间的隶属函数,并采用综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建立塌方风险模糊层次评估模型。该模型在青山岗隧道得到了验证,其分析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1.
廖友常 《贵州地质》2007,24(1):41-46
大竹坝井田全区可采煤层C3,宏观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型粉煤,其次为半暗型、半亮型块煤。煤种为中灰中高硫特低磷高热值贫煤。煤层瓦斯含量较高,且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尘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燃趋向性等级为Ⅰ级,属“容易自燃”煤层。伴生矿产硫铁矿分散在含煤岩系之粘土岩中,富集程度差,现阶段开采利用较为困难;其它稀散有益元素均达不到现阶段工业利用要求。具有低强度、低还原率、极易磨、弱结渣、高热稳定性、高熔灰分、中等可选的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12.
煤层自燃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环境作用过程,是多种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分析了内蒙古乌达矿区煤层自然发火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揭示了煤层自燃的各种控制因素.影响煤层自燃的内在原因包括煤层厚度、变质程度、灰分含量、发热量、硫含量和有机显微组分含量等;外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煤层的赋存状况、大矿和小煤窑的开采情况等.最后探讨了对不同成因的煤层自燃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治理方法,为今后煤火的研究和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陕北神府矿区石窑店井田煤层自燃勘查中,依据勘查区地质特征,采取了"放射状"不规则网状高精度磁测扫面结合二维地震剖面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其中高精度磁测扫面确定自燃边界,二维地震剖面解释煤自燃层位。通过对两种物探勘查方法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和综合研究,确定该井田2-2煤层存在自燃现象,并圈定了自燃边界。经钻孔验证,综合物探解释的边界和埋藏深度精度较高,其中埋深误差小于8.7m。该区的勘探结果表明采用高精度磁测和二维地震勘探相结合的物探方法,能够准确的圈定煤层自燃边界,为煤矿开发和采掘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4.
高精度磁测在陕北煤田火烧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北某井田实测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的解译,总结利用高精度磁测有效圈定煤层自燃边界的方法和经验,并通过钻孔加以验证,为以后此类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根据综放面巷道自燃环境及条件,提出自然发火预测思路、预测方法,以及煤层自燃特性参数和现场参数的定量测算方法;建立了巷道煤层自燃危险程度和最短发火期的预测模型;最后通过东滩矿4308综放面沿空轨顺的实际模拟及预测,证明其预测精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巨野矿区3号煤层自然发火严重的现状,选择巨野矿区3上和3下两煤层煤样,采用煤的物性参数测试、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等实验方法,进行巨野矿区3煤层的自燃特性及动力学参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巨野矿区煤属于Ⅱ类自燃煤,煤的孔隙主要以大孔和中孔为主;煤在失水失重与吸氧增重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94.49~123.61 kJ/mol和231.50~241.08 kJ/mol;煤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甲基、亚甲基等活性官能团,这些活性官能团是导致巨野矿区煤自燃的关键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田自燃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概述了煤田自燃的形成及其危害;阐述了中国煤田自燃灾害的严重情况,论述了煤田自燃的监测方法与治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田自燃灾害的减灾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铜川煤矿煤样为测试样品,利用自主研发的煤层自燃性升温的实验系统,对煤层的自燃过程进行实验模拟。根据实验测试数据对煤温与供气量以及实验过程的指标气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煤层自燃性的临界温度、干裂温度等各个自燃特性。实验结果对煤矿分析和预测煤层自燃的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