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查显东 《探矿工程》2010,37(9):67-70
非开挖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网建设中已得到成功广泛的应用。传统非开挖定向拉管技术主要针对抗拉强度较好的钢管、PE管施工,且多为电力、电信套管或压力管等,标高要求不严,但在非压力污(雨)水管铺设时,除标高控制严格外,污水管网的材质也是多样化的设计,给传统非开挖施工提出了难题。针对PE管柔性好,HDPE管抗拉、抗压强度差,小口径砼管不适用顶管施工等特点,采用非开挖定向技术新工艺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服务意识、非开挖技术和施工管理创新思维做了阐述,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论述了以服务意识为主导整合非开挖技术资源,可以使我们的城市基础管网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上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3.
杨振涛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67-70,78
非开挖管线的埋藏较深、跨越距离大,成为后期工程建设中管线探测的一个难点。介绍了现今对不同类型非开挖管线的探测方法和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总结了不同种类管线可采取的探测技术方法以及优缺点,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均有其应用上的优势。联合应用脉冲瞬变电磁法(TEM)和纵向四极测深法各自的方法技术特点,解决工程勘察中超浅层的管网分布与定位问题:TEM进行场地普查,而纵向四极测深进行准确定位。实践证明,TEM和纵向四极测深联合应用是管网探测快速、经济且有效的手段,在工程勘察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卢焱  邵本科 《探矿工程》2009,36(6):62-66
论述在城镇雨污分流工程中采用非开挖技术需要工程勘察的内容和要求。针对非开挖技术特点,与常规市政工程勘察的对比分析,得出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所需要的工程勘察特性。结合廊坊市雨污分流非开挖试验段工程,分析了前期工程勘察对后期非开挖工程施工的影响,具体分析工程地质勘察和施工区域地下管线探测特殊性对非开挖工程设计、施工的意义。最后从雨污分流非开挖试验段工程结论出发,总结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进行工程勘察的常规性内容,为以后类似工程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管道检测、探测、铺设、修复和更新等工程中,非开挖技术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笔者参加的2010年11月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在新加坡召开的第28届年会和之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召开的第12届国际非开挖技术研讨会,从国际会议的论文中和研讨会上各国教授的介绍中提炼了非开挖工程方面的发展近况,从管道探测、检测、修复和新材料四个方面入手,简单扼要地阐述了非开挖工程的最新进展.希望对国内非开挖工程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前折叠内衬法已经大量应用于大城市的市政给排水管道修复中,由于内衬结构强度的差异,鲜有折叠内衬法非开挖修复天然气管道工程的案例。通过对复合软管的性能试验,在得到的修复材料物理力学性质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多层组合圆筒的受力模型及非开挖技术修复后天然气管道破坏处的应力应变有限元模型和数学经验公式,并得到了实际爆管试验的验证。结合昆明市燃气管网的现状,简要介绍了复合软管在燃气管网修复工程中的工艺流程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磁梯度法与打样洞触探相结合的深埋非开挖金属管线的探测方法。首先采用磁梯度法对深埋金属管线的具体位置、走向及埋深进行了粗略探测定位,再采用打样洞触探方式将其精确定位。结合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非开挖水平导向钻铺设管道施工技术在我国近几年起步,各方面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影响了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论述了非开挖水平导向钻进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鹏飞  杨杰峰 《安徽地质》2022,(S2):249-253
多路径非开挖管线主要应用于电力、通讯管线,针对多路径非开挖管线大埋深、多孔束、地下轨迹起伏大、不易区分不同管孔所代表路径探测等问题。文中采用示踪法对拉管路径进行区分,判断定向钻施工拉管次数后再使用三位轨迹惯性定位法对不同路径孔位探测。通过应用案例,分别对该类管线有预留空管和满孔线缆两种情况的探测方法进行分析,证明该方法在实际作业中能有效的避免遗漏管线路径,能较好的解决大截面多路径管线精确探测。  相似文献   

11.
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中美两国近两年进行的非开挖市场调查情况,主要包括非开挖施工设备(水平定向钻机和微型顶管机)的增长情况和各类非开挖施工方法在污水管道和自来水管道铺设或修复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这些数据比较了中国非开挖行业存在的差距,分析了中国非开挖行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魏华超 《探矿工程》2018,45(3):71-75
介绍了ZT-TG500型推管机的参数、工作原理、主要结构构成及其功能、关键技术、用途。推管机在非开挖施工过程中,对非开挖设备起到了辅助的作用,能够“营救”施工中卡死的管线,也可以协助非开挖设备推动管线前进,保证工程的成功。该推管机采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能够实现零到最大无级调速,给施工带来了很多的益处;卡瓦橡胶硫化涂覆技术,保证了卡瓦夹紧时不损坏钢管表面的防腐层,同时保证了足够的夹持力而不打滑;双油缸同步防扭技术,采用滑动导轨与大型分流阀的机液控制方法,来实现油缸的零阻力,使油缸的推力能有效地应用到工程中。通过青州水管铺设与穿越松花江的自来水管铺设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使用地面高分辨电测深法与稳态瑞利波法为主,浅层地震和流量监测为辅的快速综合物探技术,对黄陵一号井小煤窑突水通道进行多方法、多参数、多方位聚焦快速综合探测,克服了单项物探多解性的缺点,大大提高了探测准确度。按照该物探结果进行地面注浆,堵水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非开挖工程中,计算出当前工艺条件下的铺管阻力、选择正确的铺管方法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通过数学解析方法,重点考虑回拖过程中管道弯曲段弯曲阻力的影响,建立了铺管阻力新计算模型。实践证明,该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仅相差6%,比较符合实际,提出的减阻措施对现场施工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政部门不断寻求节约成本的创新技术来解决地下基础设施问题,非开挖管线更换技术诸如爆管法成为可行的选择。爆管法是一种用相等或更大口径的新管更换现有地下供水给水、污水排水和燃气输送管线的施工方法。它是唯一一种完全沿旧管线线路铺设的施工方法。这使得安装新管线施工时无须征求额外通行权。爆管法兴起于20纪80年代,现在已遍布北美地区。本文通过对来自2007—2010年加拿大和美国的886个项目的调查问卷结果的总结,讨论了目前非开挖更管技术的趋势,分析了爆管法施工中的因素:包括设备的使用、采购与支付的形式、管线扩径的限制和施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全球经历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经济普遍下滑,非开挖行业也未能幸免。本文首先概述了2009年对我国非开挖行业影响较大的几个重要事件,然后较详细地介绍了中美两国非开挖市场调查情况,包括:非开挖施工设备的增长情况和各类非开挖施工方法在污水管道和自来水管道铺设或修复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超大型"管幕-箱涵"顶进施工土体变形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钧  虞兴福  孙旻  李向阳 《岩土力学》2006,27(7):1021-1027
结合上海市中环线北虹路下立交地道工程采用“管幕-箱涵”顶进的非开挖施工全过程,分别应用ANSYS和FLAC三维数值分析程序,对顶进施工所引起的地表变形位移进行了全过程的动态仿真模拟,并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和室内模拟试验以及现场实测数据比拟法,对地表变形特征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最后应用软科学的智能方法,对“管幕-箱涵”顶进非开挖工法所引起的地表变形位移进行了人工神经网络滚动预测.其研究成果已经提交施工部门参考和采用.  相似文献   

18.
航空物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守坦 《地学前缘》1998,5(2):223-230
航空物探技术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航空技术的结合,近十年来由于航空技术、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航空物探技术在仪器设备、方法技术、成果解释和服务范围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作为航空物探中的老方法航空磁测,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前景。航空电磁测量近来得到较快发展,大有超过航磁测量之势。航空放射性(伽玛能谱)测量在地质和环境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航空重力测量开始加入航空物探测量生产行列,航空气测技术在继续研究。综合航空物探测量由于解决问题能力最强而得到迅速发展。航空物探测量工作的小型化、轻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是这项技术今后的生长点。利用多参数、多分量的航空物探测量工作是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宽航空物探测量的领域是航空物探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尹德战  张先军 《探矿工程》2014,41(8):73-75,80
济宁市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干线的重要工程,该工程从济宁市污水处理厂铺设管道5.9 km,再利用明渠输水,把中水引到蓄水区,确保南水北调调水期间中水不进入干线。其中管道施工需穿越济宁南部的老运河、洸府河。因洸府河为行洪河道,采用非开挖定向钻进拖拉埋管技术,不影响河道原有功能,较好地解决了管道穿越河道问题。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非开挖定向钻进牵引拖拉埋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