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湘西花垣大脑坡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东南缘与雪峰(江南)造山带的过渡区,矿体受构造和岩相控制,主要呈层状和脉状赋存于清虚洞组下段第三、四亚段的藻灰岩中。随着勘探深度的加大,找矿成功率显著降低,提高找矿成功率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了“花垣式”铅锌矿成矿模式,从勘查方法技术的角度,综合考虑岩石的电阻率、极化率和地表岩石、土壤中Pb、Zn元素含量特征等因素,建立了寻找“藻灰岩+地表Pb、Zn元素异常+中电阻率高极化率/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的铅锌矿勘查技术找矿模式。通过在大脑坡矿区开展的综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试验,验证了找矿模式的合理性,为湘西—鄂西—黔东地区铅锌的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电法在山东土堆-沙旺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土堆-沙旺金矿产于古元古界荆山群和新元古代牧牛山二长花岗岩体与中生代脉岩中。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一般根据黄铁矿化的强弱以及硅化、绿泥石化等蚀变程度和岩石破碎程度来区分。通过对矿体、围岩和各种脉岩极化率和电阻率参数的测定,矿体的极化率一般大于7%,围岩一般小于7%,而矿体与围岩的电阻率没有明显差异。在已知金矿体和未知区做了3条高密度电法剖面。结果表明:充电率参数特征能够指示矿体空间位置;电阻率参数特征与矿体在空间上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常规的时间域激电法获得参数较少,仅有电阻率和极化率两个参数,这使得激电异常往往难以准确解译,具体体现在矿体解译信息量较少和探测分辨率差上,特别是在极化率或电阻率数值接近的一些共生及伴生的矿产勘探中,如炭质灰岩、黄铁矿和褐铁矿共生的一些矿山。为了丰富矿体地质信息,提高对矿体的认识,减少误判和漏判,文中利用激电效应的时间响应可用Cole-Cole模型来描述的特征,通过阻尼最小二乘法实现时间响应与时间域Cole-Cole模型的最佳拟合,从而获得多种Cole-Cole模型参数。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经济、有效,可通过多种物理参数综合解释,实现对激电异常更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推断解释,同时提高了时间域激电在深部找矿中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二里河铅锌矿产在古道岭组灰岩与千枚岩界面,严格受八方山—二里河背斜控制,矿体产在背斜鞍部,其形态、产状与背斜完全相同,矿体为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5.
在高压热水实验条件下,利用有机流体和无机流体对秦岭洛坝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中的硅化灰岩、千枚岩、硅质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进行了Pb-Zn元素的驱替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囤压和驱替压力条件下,流体对成矿元素的迁移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在围压由45 MPa→15 MPa→9.8 MPa的条件下,千枚岩在无机流体中Pb,Zn的淋滤率由0变为0.019%,4.1%和12.21%,0.15%;在有机流体中由0变为0.278%,4.524%和12.37%,0.19%;淋滤率表现为增涨的趋势;碳酸盐岩在无机流体中Pb,Zn的淋滤率由0.034%,0.02%变为0.53%,0.45%;在有机流体中由0.049%,0.03%变为0.53%和0.45%,Pb-Zn的淋滤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围压和驱替压力的降低有利于流体对铅、锌成矿元素的迁移.有机流体较无机流体更易于活化迁移铅、锌成矿元素.4种岩石类型的淋滤率分别是:对Pb是硅化灰岩千枚岩硅质岩生物碎屑灰岩,而对Zn是硅化灰岩硅质岩生物碎屑灰岩千枚岩.硅质岩、硅化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与千枚岩在矿床的形成中可能分别起到了矿源层、储集层和盖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电法系统(SUPER STING R8 IP)观测可以同时得到电阻率与极化率的数据.根据电阻率异常对隐伏构造、地质体的产状规模进行推断,根据视极化率异常对隐伏矿体的特征及赋存位置与构造的关系进行推断,利用其结果可进行异常圈定,为进一步勘查指明方向.同时在森林覆盖区使用该方法可有效减少植被破坏,解决环境保护与区域矿产勘查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铅锌矿东段矿体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晓华  陈健 《甘肃地质》2006,15(2):31-35
代家庄铅锌矿位于中秦岭华力西褶皱带南亚带西段,为西成铅锌矿带的西延部分,受层位控制明显,泥盆系上统龙鳞桥组是铅锌矿化有利含矿层位,该含矿层含炭千枚岩、板岩铅锌含量普遍较高,矿体赋存于其与生物灰岩的接触部位,矿体形态、规模与沉积古地理环境有关,根据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提出本矿床属含炭泥—粉砂质低温热水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8.
文中介绍了金家庄地区应用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寻找金矿的效果.矿床赋存在变质岩地层的硅化、钾化和黄铁矿化比较强烈的蚀变破碎带中.含矿岩石具高阻和高极化率,用上述方法圈定矿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极化率和电阻率异常均是明显的找矿标志,多类型复合矿体的上方具有多参数组合异常特征。用激电法寻找贵金属矿具有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安徽铜陵舒家店铜矿的电磁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金-铁-硫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成矿区,成矿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和热液型,成矿作用与岩浆岩活动密切相关,而舒家店斑岩型铜矿是近年来在该地区新发现的矿床类型,矿体主体主要赋存在靠北西接触带的岩体中,铜矿化与舒家店辉石闪长岩密切相关。针对该类型矿床开展的电磁法找矿有效性试验对本地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该矿区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复电阻率两种电磁法野外测量工作,接着对两种试验的数据进行反演,并结合该区地质与钻孔资料对剖面进行了地质解释。CSAMT反演结果基本反映了该矿区的地电结构,电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斑岩和志留系下统坟头组砂岩及粉砂岩地层。铜矿体位于高阻(闪长岩)和低阻(辉石闪长岩)的过渡带上,处于高阻闪长岩的右侧。虽然CSAMT的结果不能直接反映铜矿体,但可以通过追踪CSAMT各线中高阻体的位置来大致推测矿体的存在位置与走向。复电阻率法获得了零频电阻率,极化率,时间常数和频率相关系数4个反演断面图。在零频电阻率反演断面图中,辉石闪长岩电阻率表现中等,花岗闪长斑岩和闪长岩的电阻率比较高,这与CSAMT反演的结果相同。在矿体处,电阻率表现较小,极化率中等,时间常数和频率相关系数较大。本文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能够获得深部电阻率结构,对找矿提供间接信息,而复电阻率法通过反演的零频电阻率、极化率、频率相关系数和时间常数可以为斑岩型铜矿提供直接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11.
通过钻孔与地面物性测定,查明含矿岩体和硅质板岩都具有较高的极化率和相对较低的电阻率,是引起电性异常的主要因素。利用重磁异常推断岩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为一向下延伸长度大于走向长度的岩柱。由重磁异常圈定的岩体范围内电性异常为矿体引起,其外为岩性异常,这是区分矿与非矿异常排除干扰的最佳标志。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激发极化法在高明市横江矿区勘查中的应用,根据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异常特征,圈定了矿体的位置、形态和分布范围,认为在电法勘探时采用不同极距扫面辅助少量测深,能提高资料解释的可靠性和缩短工作周期.  相似文献   

13.
时彦芳  朱钊锐  李波 《地质与资源》2021,30(1):85-91,74
与地面激发极化法相比,井中激电测井方法测量电极更接近矿体,因而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勘探精度更高,在金属矿普查和勘探中应用广泛.通过该方法在山东省莱州市招贤地区金矿普查中的应用实例,研究讨论了其在金矿普查中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金矿、多金属矿富集岩段表现为低电阻率高极化率,异常特征明显.该方法可以判断矿体展布规律及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大功率(10kw)激电中梯剖面法、激电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祁连山区某铜多金属矿区普查找矿中的综合应用。依据矿体(矿化体)较围岩具有高极化率、中、高电阻率的异常电性特征,运用激电中梯扫面圈定出矿体(矿化体)规模,激电测深法查清矿体埋藏深度及产状,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明地质构造。多种参数资料对比分析,综合解释,在地质找矿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福建西南部的淋积型氧化锰矿,分布面积达200km~2,主要集中于三个成矿构造带上.基岩为南靖群-林地组砂砾岩,黄龙组-栖霞组灰岩等,覆盖层为第四系亚粘土、碎屑层和红(黄)土层.矿体产于亚粘土层中,矿石有硬锰矿、花斑状硬锰矿、软锰矿及锰土矿等,矿石品位高、质量好,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为提高激电法寻找氧化锰矿的效果,我校与省冶金地质二队曾共同研究了矿区矿石的电性特征,测量了一千余块标本和一百余块人工标本的极化率η和电阻率ρ等参数.物性测定结果显示了氧化锰矿的电性规律,在普查找矿中起了一定  相似文献   

16.
单娜琳 《地质与勘探》2003,39(Z1):40-42
文章结合微细粒金矿床的矿物组成及岩、矿石的电性参数分析了高龙金矿利用电法勘探圈定成矿靶区的可行性,根据已知矿体上的视电阻率、视极化率特征,总结出高龙金矿不同类型矿床的激发极化和电阻率异常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推断的异常基本得到证实.电法勘探的效果表明,在微细粒矿区采用物探方法圈定找矿靶区可以得到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瞬变电磁法(TEM),是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瞬变磁场,再测定一次脉冲瞬变磁场引起的二次涡流场的方法。当地下存在电性不均匀体时,会观测到电性不均匀体的涡流异常场,通过对异常场的分析研究,推断矿体、地下水、采空区等地下盲体的存在和部位。华北石炭-二叠煤系地层的电阻率比非煤系地层的电阻率值高,铝土矿层电阻率相对较低,下伏奥陶系灰岩电阻率最高。地下矿体局部被采出后,对应地层的导电性随采空区的塌陷程度及赋水情况不同,表现为相对较高的电阻率或较低的电阻率值,依据此特征成功地利用瞬变电法应用于采空区探测中。  相似文献   

18.
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吉林和龙市石马洞钼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吉林东部覆盖较厚地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在和龙市石马洞钼矿勘查中利用中间梯度装置激发极化法扫面,发现了极化率为2.00%~5.18%、电阻率≤2 000Ω.m的高极化率低阻异常。异常体上对称四极装置激电测深结果表明:11勘查线极化体顶面埋深15~30 m,底面埋深〉500 m;经钻探工程验证,钼矿体的形态、产状、顶...  相似文献   

19.
云南普朗铜矿的铜矿化体和矿体主要分布于普朗复式斑岩体内,存在复杂的多期发育。为了精细了解铜矿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裂隙发育特征,为普朗铜矿的勘探和开采提供精细的矿体特征、裂隙发育及层位埋深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普朗铜矿的钻孔测井数据采集和综合评价,结合钻孔编录、部分岩心样品资料,利用数学统计、三维交会图、卷积神经网络及裂隙参数计算等开展了普朗铜矿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岩性识别和裂隙特征分析的研究。研究区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角岩等三类主要岩石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表明,角岩地层的电阻率相对较高,石英闪长玢岩地层、石英二长斑岩地层的电阻率依次相对偏低,在裂隙发育层段或较为破碎的层段,电阻率降低明显。石英二长斑岩地层的充电率(极化率)相对较高,最高达10%。角岩地层的放射性强度相对较高,石英闪长玢岩地层、石英二长斑岩地层的放射性强度相对偏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三类主要岩石地层进行测井岩性识别分析,准确率为97.94%。利用双侧向电阻率测井资料对地层裂隙进行判别,裂隙发育层段的电阻率会明显降低,且深侧向、浅侧向电阻率差异明显;在铜品位较高的石英二长斑岩地层,其电阻率相对偏低,高角度裂隙比较发育...  相似文献   

20.
北祁连山石居里一带塞浦路斯型铜矿床岩矿石物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通过对石居里一带岩矿石物性测量,可知块状矿石视极化率最高,视电阻率最小,为明显低阻高极化显示。碳质板岩、网脉状矿石、含矿碧玉岩视极化率次之,视极化率6%~9%,视电阻率较高。其余硅质岩、碧玉岩、细碧岩、凝灰质砂岩为高阻低极化,视极化率一般在1%~3%。由物性参数看出,该区实施激电测量,寻找铜硫化物矿产的物性前提是具备的。碧玉岩磁化率为最高,变化值在1030×4π×10-6SI~17515×4π×10-6SI,平均值达4521×4π×10-6SI,次为细碧岩、凝灰质砂岩,磁化率平均为1000×4π×10-6SI,~2000×4π×10-6SI左右,其余碳质板岩、硅质岩、次生石英岩、不纯碧玉岩、矿石均为弱磁性,在几十至几百之间变化。由于矿体与碧玉岩紧密相关,且高纯度的碧玉岩更是比其他岩性见矿率高,故对于以碧玉岩为标志,以磁性寻找碧玉岩以达到间接找矿,物性前提是具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