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11月9日邢台老震区发生一次M_s 5.8级强余震,这是京、津、唐地下水深井网建立以来,在井网范围内发生的最强的一次地震。 在距震中15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深井观测网的6口观测井,其中束鹿县晋19井和河  相似文献   

2.
永安冷冻厂深井是东南沿海最深的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井深1 000.44 m,地下水位受邻孔抽水严重影响.1982年1月开始观测,1988年11月起塑料厂开始抽水,严重影响观测;2001年8月由于工厂停产停止抽水,观测井地下水动态逐渐趋于稳定.本文分析该井地下水动态年变化规律,计算水位固体潮潮汐因子、观测精度与井孔对地应力响应灵敏度.并对抽水干扰及其前后,地下水动态观测质量的变化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1985年11月26日至12月24日,在福建汤坑热水区进行了水压致裂试验,观测了地下水化学组分在水压致裂试验中的变化。现将我们观测到的水中SO_4~(2-)、Cl~-、F~-离子的变化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1986年3月13日16时41分19秒,在云南省鹤庆县北衙区、黄坪区(北纬26°12’、东经100°11’)一带发生5.3级(M_s)地震。极震区烈度为六度强,长轴北西方向,长16公里、宽4公里。地震使北衙、黄坪两区的房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环,有八人受轻伤。1987年5月18日10时03分08秒,该处又发生一次5.0级(M_s)地震,震中为北纬26°11’,东经100°11’,极震区烈度为六度,长轴仍为北西向,长9.5公里,宽3公里。  相似文献   

5.
1986年7月11日至15日,在丹东大孤山召开了辽宁省85年度地下水网观测质量评比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震办、台、站负责地下水工作的同志,各观测井的测报员和省局分析预报研究室水组同志等43人。局业务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这次会议首先根据规范要求,按评比标准,对地下水网19口观测井的2月、5月和10月的下半月,6月、11月的上半月共三个整月的自动记录图纸、日报卡片、月报表、现场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研究各种地震前兆现象,我国地震工作者已开始对地下水化学成分在地震发生前的变化进行观测。利用爆破作实验,是企图发现地下水化学成份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的变化,为识别地震前兆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文着重研究江西永平铜矿前后三次爆破所取得的大量水化学观测资料,探讨爆破时水化学效应的特征,并确认爆破膨胀冲击力是使氡及水化学组分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而各观测井孔所处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又起了加强或削弱的控制作用。为合理地选择水化学观测井孔(泉),以及研究在力的作用下水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下游水库区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简称金沙江水网)布设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库区与溪洛渡水库区内,共有6口观测井,同时观测井水位与井水温动态。2012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MS5.7地震前有4口井水位与水温动态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型异常,异常的时间大体上同步,异常的幅度较大,与地震的对应关系较好。金沙江水网的水位、水温动态干扰较多,特别是降雨干扰十分明显,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出现如此明显的异常,除了井震距较小外,可能与观测区与孕震区同处同一个地震构造带有关。  相似文献   

8.
1983年11月7日,山东省菏泽市与东明县交界处发生一次中强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微观震中在北纬35°14′,东经115°17′。面波震级5.9级,震源深度12公里。 地震发生在新构造活动强烈的聊考深断裂带南段的菏泽地区。1937年8月1日曾在菏泽发生过两次7级左右地震,这次地震的极震区与1937年地震的极震区完全重合。宏观考察结果确定:这次地震宏观震中位置在菏泽市马岭岗公社与东明县胡庄公社之  相似文献   

9.
1984年11月27日山西天镇发生4.5、4.2(M_L)地震各一次,震区曾在1673年发生过5.5级、1978年发生过4.5级地震.笔者综述了这次地震发生的大区域地震活动背景,详细介绍了震害和烈度考察情况,极震区为Ⅴ度,人感强烈、少量二类房屋出现裂缝.地震前出现地下水异常和数起动物异常.通过对震区的地震地质分析,认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一组北西向断层,并预测了本区未来可能的地震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校有一口机井,1974年开始观测,每五日测一次。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后改为每日测1—3次。该井处于贯穿天津市区的天津北断裂上。岩性以粘土质较多。反映了沼泽相的沉积特点。该井深216.88米。含水层为天津市地下水的二组水,  相似文献   

11.
菏泽5.9级地震前后豫49井的水位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11月7日,山东省菏泽发生5.9级地震,距震中80公里的河南省豫49号水动态观测井,震前28天水位上升;震时,记录到地震波、水位固体潮明显畸变,水位急剧下降;震后水位逐渐恢复。 井孔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预评估地震影响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对2019年10月28日夏河5.7级地震进行现场震害调查、灾情分析,绘制出地震烈度图并得出此次地震的震害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最高烈度为Ⅶ度(7度),该区面积为193 km~2,Ⅵ度(6度)区面积为1 398 km~2;震区范围内,房屋类型大多数为木构架承重的土木结构,极震区多数房屋外层土墙开裂、坍塌较为严重,但承重木构架出现轻微倾斜和局部破坏现象,无完全倒塌房屋;震区内大多数寺庙基本完好,个别寺庙部分墙体有轻微裂缝;沿着断裂带展布方向,灾情呈现带状分布特征;震区半山腰上的建筑物灾情较为严重,山体放大效应和边坡效应明显。根据对地震灾害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增强房屋抗震性能、合理选址,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研究了在山东地下水动态观测网记录的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7.6级和7.2级地震水震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震图具双峰特征。双峰振幅之比与两次地震释放能量之比相一致,双峰时差与两次地震时差相一致。这说明水震波是地震振动的直接反映,亦说明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的记震能力与中孔含水层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震构造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外已发生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点,结合三峡工程诱发地震地下水监测网与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地下水监测网建设的经验及我国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建设与运行中得到的科学认识,探讨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地下水监测井网建设中的布网区及其范围、观测井间距确定、观测井位置选择、观测含水层选择与观测井深度和结构设计等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震前后地下水气体逸出异常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多方面的观测,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作者为探讨地下水气体地球化学地震效应,选择汕头东山湖区高温热水和冷碳酸水各一个观测井,每月一次(第五天)采集地下水逸出气样,测定其气体化学组分。连续观测两年多,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1.日本地质调查所为在东海地区进行地震预报增设地下水观测井据日刊《测量》1979年3月号报道:作为东海地区骏河湾地震的地震预报体制的一环,1976年度,地质调查所在清水市立庵原中学院内设置了水位观测井和水质、水氡观测井。1977年,为在东海地区广泛布设地下水观测井,在静冈市立贱机南小学校和相良町设置了水位观测井,并在大东町公所停车场设置了水位、水氡观测井。另外,静冈县设置在新居町、袋井市、静冈市、蒲原町、富士宫市的5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冀中地区深井热水中CO_2、HCO_3及其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并根据其δ~(13)C值分析了地下水中溶解无机碳化合物的来源,结果表明,冀中拗陷内基岩地下水溶解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的变质作用,其次来自土壤和大气CO_2随地下水的渗入;而沧县隆起的济1井,黄骅拗陷内的孔20和徐7井除上述来源外,还有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CO_2。冀中拗陷变质生成的无机碳化合物,可能是映震的灵敏组分,在地震地球化学监测中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水库地震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简称金沙江水网),是中国第2个专门用于水库区地震前兆监测与研究为目的的企业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文中简要介绍了该网的布设、观测网的技术构成、观测井与观测含水层的基本特征及试运行的基本结果,从观测井-含水层特征及观测到的水位与水温多月、月、日动态特征,评估了其地震前兆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4月 2 0日 ,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林斯克区的岳尔捷帕发生了 M=5.4级强烈地震。对这次地震前后 (1 999年 1 0月 3 1日— 2 0 0 0年 4月 2 2日 )的地震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结合震区附近的《舒尔奇》和《朱玛巴扎尔》等综合预报台地下水观测参数 (流量、湿度、Eh值、p H值等 )的变化和震源机制解 ,分析了应力场的变化和迁移特征。最后认为 k≤ 1 2的地震可以引起应力场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通过综合观测台来跟踪研究 ;观测点彼此间距不应超过1 0 0— 1 50 km;每个观测点必须选配自己的一组最有信息量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彤起 《地震工程学报》1994,16(1):83-86,89
中强震前地下水中汞(Hg)含量的异常变化特征1引言1990年1月-1992年12月,作者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和甘肃河西地震重点监视区分别选择了一些观测井孔、泉点,观测水中汞含量的变化,探索其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对于在观测期间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