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俊贤 《矿产与地质》1993,7(4):286-287
辽宁岫岩县北瓦沟所产蛇纹石软玉称之为“岫玉”.岫玉是中国“古玉”的主要产地,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最大的玉石王——岫玉石就产于此,总重260.76吨,15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圈,是世界罕见的玉石之王.目前岫岩玉石矿供全国18个省市的上百个大、中、小型玉器厂用料,所生产的产品驰名中外.岫玉雕琢的工艺品有数十种,较有名的有“百鸟朝凤”、“华夏灵光塔薰、“岫玉龙舟”等大型工艺品外,还有大象、大佛、香炉、十二属相、玉佩、仕女、鸟兽、器皿、金鱼、玉戒、玉钗、玉镯、玉枕、耳环、烟咀、笔筒、玉石帘、健身球、花瓣、果实、蕾、山石、花卉和盆景等.  相似文献   

2.
3.
辽宁岫玉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岫玉以颜色鲜艳,质地细腻,硬度适宜,加工性好而驰名国内外。辽河期黑云二长花岗岩与镁质碳酸盐岩接触带为成矿有利地段。辽河群在石桥岩组含石英菱镁大理岩为矿源层,其层间东西、北西、北东向压扭性断裂为控矿和储矿构造,矿体产于高温高压SiO2不饱和的封闭型地质环境中。属早元古代层控+裂控型受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1:20万松冷幅,竹瓦根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左贡县桂亚拉地区发现的岫玉矿的地质特征,矿床特征,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雄恩错组的白云岩受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岫玉,为研究西藏非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和构造演化及寻找玉石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对岫玉与致密块状质纯的白云岩资源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泽军 《西北地质》1992,13(4):15-17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地质工作者对矿床成因研究特别强调地史成矿论的研究。有一些论文专题讨论了铬铁矿的地史成矿论。这一研究课题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矿床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时空分布和成矿作用的变化。从理论上讲,把铬铁矿床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建造放在地质历史中加以研究,有助于揭示不同矿床类型间的成因关系和建立矿床类型的发展演化系列,及阐明确定矿床类型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其必然性,进而认识地壳、地幔、水圈、气圈和生物圈的演化。从实际意义上讲,上述研究成果又能推动铬铁矿的成因研究和指导铬铁  相似文献   

6.
7.
8.
北京地区新生界研究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的新生界研究始于 1 91 8年 ,研究程度较高 ,成因类型齐全 ,主要有洪水形成的长辛店组、洞穴碎屑堆积的鱼岭组和周口店组、风成的马兰黄土、泥炭成因的肖家河组和尹各庄组、海相层、冰碛层以及岩熔洞穴中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等。  相似文献   

9.
宝玉石矿床的找矿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论述了宝玉石的找矿方法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0.
11.
北京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是中国最早开展地质调查的地方,从1863年9月美国学者庞培莱调查京西地质开始,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中国学者编写了第一部基础地质专著《北京西山地质志》;民国时期“燕山运动”的提出和“北京猿人”的发现成为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基础地质重大成果;解放后,地质工作者在北京率先实现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出版了《北京市区域地质志》和《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在唐山大地震后,开展北京平原基础地质的综合研究,提升北京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北京现在和将来的城市地质调查应立足于基础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14.
我国主要有色金属矿床中蕴藏的宝玉石资源十分丰富,许多宝玉石都与有色金属矿床共生或伴生,大约有二十多个品种,云南、湖南省的祖母绿、金绿宝石,新疆等省区的海蓝宝石、碧玺、紫牙乌、丁香紫、芙蓉石以及贵州产的青翠,甘肃产的红碧玉等。有色金属矿产中的宝石具档次高,质量化,品种齐、数量多、规模大之特点,在目前全国宝玉石矿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赵兴元 《地球科学》1989,14(5):523-530
  相似文献   

16.
17.
从石门县城往西北走42公里,便到了黄厂街镇,雄黄矿床界牌峪便在这里。郦道元的《水经注》载:“黄水出零阳县西,北连巫山溪。出雄黄,颇有神异。采,常以冬月。祭祀。凿石深数丈,方得佳黄。故溪水取名焉”。  相似文献   

18.
较为系统地搜集了云南新元古代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的相关资料,结合长期进行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形成的认识,从区域地质发展史的角度再度对云南新元古代的地史演化进行研究,得出5方面的新认识。即:1)三江造山带的新元古界包括公养河群(中下部)、勐统群、南坑河组,均为地层层序清楚的浅变质含碳酸盐砂泥质沉积,与中元古界澜沧岩群、巨甸岩群地层层序模糊的浅变质含中基性火山岩的砂泥质沉积构成明显差别; 2)三江造山带的新元古界仅发生轻微变质,变质作用强度带为绢云母—绿泥石带(明显低于中元古界),变质作用时期为早寒武世末期,为兴凯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3)上扬子陆块的新元古界中,陆良组属青白口系,澄江组、牛头山组属青白口系—南华系,南沱组属南华系,观音崖组、陡山沱组、灯影组(中下部)属震旦系; 4)据南沱组冰碛层与下伏澄江组砂岩的地质年代,造成二者呈微弱角度不整合接触的澄江运动应发生在南华纪早期; 5)华南陆块的新元古界包括屏边群、浪木桥组(下部),屏边群的冰筏沉积、浪木桥组的含磷沉积分别与上扬子陆块冰川沉积的南沱组、含磷地层灯影组中谊村段相对比。  相似文献   

19.
张席禔 《地质论评》1946,11(Z3):403-405
云南省内,当古生代时,每纪地质史之情形,多有不同之?,兹分别简约述之于下: 当下寒武纪时,海水侵入,极为普遍,仅云南中部高地带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水化岩石圈地幔和地幔楔的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及其与蛇纹石化程度及应变状态的关系,作者实验测量了8块叶蛇纹岩(采自辽宁的岫玉)标本在不同构造主方向(X,Y和Z)上的纵、横波速度随围压(0~600 MPa)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叶蛇纹石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通过(001)[010]位错滑移形成很强的晶格优选定向和高达21%的纵波速度各向异性与24%的剪切波分裂的特征,发现高温叶蛇纹岩与低温利蛇纹岩具有截然不同的地震波性质,例如,在围压600 MPa下,高温叶蛇纹岩的Vp=6.73 km/s、Vs=3.74 km/s,Vp/Vs=1.80,而低温利蛇纹岩的Vp=5.10 km/s、Vs=2.32 km/s,Vp/Vs=2.20。前人利用低温蛇纹石化橄榄岩的波速数据解释温度高于300℃的水化地幔楔和岩石圈地幔的地震波速不可避免地要低估研究区域内蛇纹石化的程度和水含量。本研究查明叶蛇纹岩的地震波性质及其各向异性特征亦为解释全球大洋板块俯冲带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的剪切波分裂资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