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浙江恐龙和蛋化石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浙江省内,有12个白垩纪红层盆地中发现恐龙化石和蛋化石,且多个盆地龙蛋共生。经初步调查,除金衢盆地衢江群下部中戴组发现恐龙化石外,恐龙化石和蛋化石均产于盆地内的中上部地层:即永康群朝川组、方岩组,衢江群的金华组和衢县组,天台群两头塘组和赤城山组。从相关地层的古生物组合时代和火山岩同位素年龄为101~90Ma以及地层的古地磁均为正向极性特征分析,浙江绝大部分恐龙蛋的时代应为晚白垩世,而蜂窝蛋类化石时代则很可能是早白垩世晚期或未期。  相似文献   

2.
福建白垩纪红层主要分布于政和—大浦断裂带西侧,由于受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作用影响,各红层盆地发生、发展的时序及其岩石组合、生物群组合序列都不尽相同,本文根据红层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时序.将红层盆地分为三种类型:沙县—均口型、禾口—上杭型、连城—崇安型。其中,第一类型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结束于晚白垩世最早期;第二类型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结束于晚白垩世早期;第三类型盆地形成于晚白垩世;根据红层盐地岩石组合特征及序列,修订了原有地层单位的含义,将红层盆地岩石地层单位年历下而上划分为均口组、沙县组、禾口组、官寨组和赤石群。并详细论述了红层生物化石组合特征,建立了各门类化石组合序列。  相似文献   

3.
为厘定浙江省天台县天台盆地含恐龙骨骼及蛋化石地层的时代,在赋存恐龙骨骼及蛋化石的赖家组和赤城山组陆相红层中选取了晶屑凝灰岩夹层,分别进行了精确的锆石SHRIMP和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赖家组中上部和赤城山组中部晶屑凝灰岩(夹层)的成岩时代分别为100±1 Ma和92±1 Ma,表明赖家组沉积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而赤城山组形成于晚白垩世,二者连续沉积构成了天台盆地含恐龙骨骼和蛋化石的地层;据此推断,与赖家组呈整合接触的下伏塘上组地层的形成时代早于早白垩世晚期(100 Ma),而天台盆地恐龙的灭绝时代晚于晚白垩世早期(92 Ma)。上述研究结果亦可为开展天台盆地与浙东其他盆地之间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可靠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蒙有言 《广西地质》2000,13(3):19-21
在十万大山盆地北缘的中小型盆地红层中首次发现侏罗纪的轮藻类植物化石。共计2个属,7个种,2个未定种。文章根据轮藻组成特征,讨论了这些中小盆地的地质时代,认为属早中侏罗世,为十万磊山盆地侏罗纪红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海相红层是红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前人地层学、古生物学等资料基础上,笔者在鄂尔多斯周缘露头区针对奥陶纪海相红层进行了专门研究,从中识别出7套奥陶纪海相红层。借助于对应地层中已报道的笔石、三叶虫、珊瑚等不同化石类别的特征分子、典型化石带或化石组合,基本确定了这7套海相红层的形成时代:自下而上分别为特马豆克期、弗洛期晚期(也许包括大坪期早期)、大坪期、达瑞威尔期、桑比期、凯迪期早期和凯迪期晚期。建立了鄂尔多斯周缘奥陶纪海相红层对比表,分析了奥陶纪海相红层形成环境和古地理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南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地层对比及构造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地层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很广,过去认为陆相红层岩性、岩相变化很大,古生物化石缺乏,很难划分和对比。解放后,在红层盆地中找到了许多盐、铜、石油等重要矿产,促进了对红层的科学研究工作。六十年代初期以来陆续在一些盆地中发现了古脊椎动物化石,同时在若干盆地进行了微体古生物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一些盆地的地  相似文献   

7.
王德有  曹希强 《地质学报》2013,87(8):1049-1058
河南夏馆-高丘盆地出露一套富含恐龙蛋和恐龙骨骼化石的红色陆源碎屑岩系。20世纪70年代末,赵资奎(1979)将含蛋"红层"时代归为"白垩纪"。此后,该套"红层"曾称"高沟组"和"马家村组"、"桑坪组"、"夏馆组",但均没有测制正式地层剖面,无专门论文发表,原因是除恐龙(诸葛南阳龙)和恐龙蛋化石外,基本没有发现可资确定地层时代的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近年来,除新发现"河南宝天曼龙"外,2011年作者测制了系统剖面,并寻找到介形类、双壳类、腹足类、轮藻和植物大化石,有条件正式建立"夏馆组"组级地层单位并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夏馆组"的时代应为土伦(Turonian)中—晚期至坎潘(Campanian)中期。  相似文献   

8.
唐古拉山地区广泛出露早新生代陆相红层, 确定这些红层的时代对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沱沱河组上部的孢粉化石组合以被子植物花粉为主, 且主要为三沟和三孔沟类, 包括栎粉属 (尤其是小栎粉和小亨氏栎粉) 、楝粉属、坡氏粉属和三孔沟粉属等, 具孔类花粉很少, 大部分属种为古近纪常见分子;组合中出现少量鸡爪勒粉属、唇形三沟粉属、山萝卜粉属、管花菊粉属等草本植物花粉;并含有零星古老类型的成分, 如克拉梭粉属、五边粉属和江汉粉属;裸子植物花粉含量低, 蕨类植物孢子零星.基于孢粉组合特征分析, 认为沱沱河组上部的地质时代为始新世中晚期, 为进一步完善了该区新生代地层系统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藏北多格错仁红层及孢粉组合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珍汉  江万  Doug Nelson  Bill Kidd 《现代地质》2002,16(3):225-230,T001,T002
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地块广泛出露第三纪陆相红层 ,确定这些红层及其变形的时代对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98~ 1999年 ,INDEPTH III项目地质课题组人员 2次深入西藏可可西里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新发现藏北多格错仁红层 ,并在其中发现较多种属的孢粉化石。该孢粉组合反映以温带旱生草原为主体的古植被面貌。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及邻区主要新生代盆地孢粉组合与古环境演化的对比分析 ,结合多格错仁红层上覆弱变形玄武岩 2 5~ 3 2Ma的40 Ar- 3 9Ar高精度测年资料 ,推断多格错仁红层的形成时代为晚中新世 ,多格错仁红层挤压变形所致的约 5 0 %的地壳缩短量发生在中新世末—上新世初。这些资料为建立青藏高原动力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年代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位于东秦岭造山带核部的五里川盆地内的红层为一套具磨拉石建造特点的粗碎屑红色岩系,根据其中所含的恐龙蛋化石和同位素年龄资料以及少量孢粉,盆地发展演化史等综合分析,红层时代归属晚白垩世早期或中-早期较为合适,按照“中国地层指南”的规定,建议该红层使用朱阳关组一名,停止使用马家村组,高沟组及三湾,桑坪,黄沙三组等名。  相似文献   

11.
羌塘地块南部广泛出露陆相红层,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大部分红层划归为中新统康托组,但缺乏可靠的年代学依据。野外观测发现火山岩与红层之间存在喷发不整合接触关系,室内从火山岩选出很多岩浆锆石;应用离子探针U-Pb同位素测年方法精确测定岩浆锆石年龄,能够为研究火山喷发期次和红层形成时代提供重要依据。对羌塘地块南部红层内部粗面安山岩夹层—比洛错火山岩和扎加藏布北侧红层上覆安山岩,挑选岩浆锆石进行高精度的离子探针U-Pb同位素测年,发现比洛错粗面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年龄为(83.3±1.3)Ma,扎加藏布北侧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年龄为(75.65±0.82)Ma。这些年龄良好地揭示了晚白垩世不同期次的火山喷发时代,同时为红层形成时代和红层盆地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约束。根据比洛错和扎加藏布北侧火山岩的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资料,将羌塘盆地南部红层时代归属上白垩统阿布山组,这对分析羌塘地块南部油气地质构造保存条件和构造地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是新生代隆升的构造地貌。本文试图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秦岭上白垩统的研究,揭示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之前的晚白垩世原型盆地和构造地貌背景,这对探索青藏高原隆起过程的起始至关重要。西秦岭腹地岷县地区分布着一套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之上且沉积序列相近的上白垩统红层地层。该套红层现今呈离散分布,故多被认为是西秦岭陆内造山阶段不同山间盆地或走滑拉分盆地的沉积物。对不同高程和露头上的该套红层与下伏地层之间角度不整合面地质特征对比分析,特别是对不整合面之上含砾砂岩和砂岩的粒度组成和颗粒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该套红层底部的胶结砂砾岩和其上的红色砂岩皆具有沙漠沉积的特征,也就是说西秦岭晚白垩世曾出现过干旱沙漠环境。沙漠环境的出现不仅需要干旱炎热气候条件,而且需要相对平坦的地形地貌空间条件。据此,本文提出了西秦岭在晚白垩世可能处于相对平缓的古地貌状态。现今这套红层不连续分布在相对平坦的山顶面,其下部以洪积砾岩、河床砾岩和砂岩、沙漠相砂岩互层,上部则以河一湖相红色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等细碎屑沉积为主。经研究分析认为西秦岭在上白垩统红层开始沉积之时,总体已处于地形起伏不大的洪积平原和宽谷型河流地貌,而晚期则演变为平坦湖盆地貌,其原始盆地为统一宽缓的湖相盆地。现今上白垩统红层地层和角度不整合的弥散性分布是在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动力学背景下,青藏高原崛起和逆冲-走滑作用以及地壳不均匀抬升-侵蚀的结果。西秦岭晚白垩世相对平坦的古地貌状态确定可为研究西秦岭中新生代陆内构造过程和高原隆升与板内变形在东北缘的扩展提供重要线索和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3.
川西高原的上白垩统及第三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耕武  李伟同 《地层学杂志》2002,26(3):161-169,205
川西高原的上白垩统及第三系属于山间盆地型陆相沉积 ,红层发育 ,化石稀少 ,地层划分、对比困难。本地区有化石证据的白垩纪地层仅见于雀儿山南麓的德格县 ,错阿组为一套红色含砾砂岩和粉、细砂岩 ,上部夹灰黄、灰黑色钙质粉砂岩及含铜砂岩 ,深灰色含铜砂岩中产有以希指蕨孢居统治地位的孢粉植物群 ,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中期。本区古近系红层发育 ,理塘县热鲁村附近的热鲁群下部为红色岩系 ,中上部灰黄、灰色粉砂岩内产以 Pali-binia和桃金娘科为主的植物群 ,时代为早—中始新世。目前可以肯定的中新统仅见于松潘县红土坡一带 ,为一套含煤的灰、灰黄色碎屑岩系 ,其中所含的叶化石和孢子花粉表明其时代为中新世。上新统至更新统分布较广 ,北部以白玉县昌台地区较为典型 ,称昌台群。无论从化石或岩性看昌台群均可分为上、下两套 :下部以杂色碎屑岩为主 ,夹砾岩和玄武岩 ,其中的孢粉组合以麻黄及榆科、藜科花粉丰富为特征 ;上部以含褐煤的暗色碎屑岩为主 ,除丰富的植物化石外 ,孢子花粉为松科、菊科、杜鹃科等居优势的组合 ,昌台群的地质时代为上新世到到早更新世。南部的上新统—更新统以昔格达组为代表 ,主要是河湖相暗色岩系 ,局部地区有褐煤夹层 ,产植物叶化石和孢子花粉 ,时代主要属于更新世 ,下部在某  相似文献   

14.
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上面积最大的海相盆地,前人对该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油气远景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以最近完成的1︰ 5万地质调查为基础,本文再次讨论了南羌塘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油气远景。羌塘盆地中央近东西向的羌中隆起山脉将羌塘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寒武-奥陶纪之交,南、北羌塘块体被古大洋分隔开。北羌塘盆地南缘形成的晚三叠-早侏罗世的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其上部为流纹岩,表明晚三叠世南羌塘块体北向俯冲于北羌塘块体之下,在南羌塘块体北部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前陆盆地。南羌塘盆地南缘发育一套代表成熟海盆的侏罗纪复理石建造,表明南羌塘南部地区在早侏罗世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特点,随着南部班公-怒江洋的扩张,在南、北羌塘块体内分别沉积了侏罗纪-早白垩世的浅海相地层,以富含有机质礁灰岩为特征。盆地内部孕育了巨厚的晚白垩-古新世陆源碎屑岩,不整合覆盖于早期海相沉积岩之上,表明在该时期南羌塘块体逐渐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盆地转变为陆相盆地。新生代时期,印度与亚洲大陆持续汇聚,南羌塘盆地南向逆冲于拉萨块体之上,盆地内发育了多条大型逆冲断裂带,再次将盆地内部的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富含有机质的海相礁灰岩深埋,这有利于油气资源的生成与保存。横跨南羌塘盆地的构造剖面显示盆地内部主要大型逆冲断裂带之间,构造变形较弱,发育宽缓的向斜构造,向斜核部发育新生代陆相地层,推测该新生代陆相地层之下保存有深埋的富含有机质的海相地层,因此,南羌塘盆地逆冲断裂带下盘和宽缓向斜核部区域可能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5.
赵珍  吴珍汉  于俊秋  吴艳君 《地质学报》2019,93(8):1849-1866
尼玛—荣玛地区位于羌塘盆地中段,发育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尼玛以北主要发育自北向南运动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导致中央隆起带和班公—怒江构造带的岩石地层组合、三叠系和侏罗系地层逆冲在红层之上,其中北羌塘盆地侏罗系地层越过中央隆起,在南羌塘盆地发育滑脱构造并形成薄皮逆冲推覆构造及大型逆冲岩席;尼玛以南主要发育自南向北运动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造成侏罗—白垩系、白垩系岩石组合逆冲在红层之上。逆冲推覆构造普遍控制了红层盆地的生长,并被中新世湖相沉积角度不整合覆盖。逆冲推覆构造活动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至古近纪,其中中央隆起和班公—怒江构造带最早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的抬升,随后整个研究区经历了古近纪的构造抬升,分别与新特提斯洋板片的北向俯冲以及印度—拉萨地块陆陆碰撞存在动力学相关;中新世以来的东西向伸展构造则导致局部差异抬升。逆冲推覆构造破坏了早期油气成藏,但同时伴生的断褶系统也促进地层增厚和有机质成熟,为二次生烃提供了有利的构造圈闭条件,桑列勒以及尼玛一带背斜圈闭是有利的油气靶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恐龙蛋化石埋藏丰富,分布广泛。迄今为止,已报道有14个省(区)发现恐龙蛋化石。尤其在浙江天台盆地、山东莱阳盆地、广东南雄盆地以及河南西峡和淅川盆地等晚白垩世陆相红层中发现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同时也发现大量共生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中国恐龙蛋化石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保存好、分布广、时代跨度大等特点,因此恐龙蛋可以作为中国白垩纪陆相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化石之一。本文在建立天台盆地赖家组和赤城山组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和恐龙蛋生物地层层序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对比讨论了我国几个主要含恐龙蛋沉积盆地的恐龙蛋类群组合序列及其对应的地层关系。同时,对我国周边相邻地区如蒙古、韩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各个大陆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初步对比讨论。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我国其他几个主要的恐龙蛋化石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相比较而言,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组合特征鲜明,前者主要以网形蛋类和蜂窝蛋类为主,后者以长形蛋类为优势类群,结合天台盆地陆相红层中多个凝灰岩夹层获得的98~91Ma和南雄盆地67Ma的同位素年龄,据此,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代表了晚白垩世早期的恐龙蛋组合,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则代表了晚白垩世晚期的恐龙蛋组合。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莱阳恐龙蛋化石群明显不同,莱阳盆地的主要蛋化石类型——圆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在天台盆地至今没有被发现。但莱阳恐龙蛋化石群与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比较相似,如莱阳盆地金刚口组以椭圆形蛋类为主,含有少量的长形蛋类,而南雄盆地以长形蛋类为主,含有少量的椭圆形蛋类,其中金刚口椭圆形蛋、薄皮椭圆形蛋、长形长形蛋和安氏长形蛋等2属4种蛋化石在两个盆地均有发现。此外,在莱阳盆地王氏群中下部的将军顶组还发现了相对原始的网形蛋类。综合以上分析,莱阳恐龙蛋化石群大致介于晚白垩世早期的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和晚白垩世晚期的南雄恐龙蛋化石群之间,更接近于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时代应为晚白垩世中晚期。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西峡恐龙蛋化石群非常相似,在科一级分类单元中,至少有巨型长形蛋类、蜂窝蛋类和棱柱形蛋类等6个蛋科在两个盆地中均有发现,尤其是巨型长形蛋科仅在天台和西峡两个盆地中有化石记录,其中西峡巨型长形蛋这一蛋种同时产于西峡盆地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天台盆地的赤城山组。西峡盆地发现的其他一些蛋化石也可以归入到天台盆地新建立的一些蛋化石类型中。据此推断,走马岗组和赵营组与赤城山组的层位可能大致相当。虽然我们对西峡盆地已报道的部分恐龙蛋化石进行了初步厘定,但鉴于西峡盆地大量恐龙蛋化石的形态学和分类学尚存在较多的问题,两盆地的详细对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淅川盆地的恐龙蛋化石组合差别很大,相应的淅川盆地的恐龙蛋类群与相邻的西峡盆地的差别也较大,此外,在淅川盆地高沟组发现有树枝蛋类,这一类蛋化石在天台盆地未发现,据此推测淅川盆地的时代应晚于天台盆地和西峡盆地。相比较而言,淅川盆地的蛋化石组合与莱阳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含有长形蛋类、圆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等,因而,淅川盆地的马家村组和寺沟组的层位被认为可能与莱阳盆地的金刚口组和南雄盆地的坪岭组相当。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建立我国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的组合序列及其对应的地层层序和时代框架,从下至上至少包含了4个恐龙蛋化石群:1)天台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天台群中上部的赖家组和赤城山组,时代约为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土伦期);2)西峡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六爷庙组,晚白垩世早中期(土伦期桑顿期);3)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王氏群中上部的将军顶组和金刚口组,晚白垩世中晚期(科尼亚克期坎潘期);4)南雄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南雄群园圃组和坪岭组,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此外,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有望建立起包括早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在内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的组合特征序列,为进一步划分与对比我国白垩纪地层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杨学英  周山富 《地层学杂志》2002,26(3):193-196,210,T004
江苏淮安地区上白垩统含盐地层含有丰富的孢粉化石 ,可划分为 3个孢粉组合 :第 孢粉组合为 Clas-sopollis- Quantonenpollenites组合 ;第 孢粉组合为 Classopollis- Lythraites组合 ,这二个组合的地质时代均为土伦期 ;第 孢粉组合为 Schizaeoisporites- Beaupreaidites组合 ,时代为土伦晚期—桑顿期。当地此时为干旱炎热的亚热带—热带气侯。  相似文献   

18.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is applied to volcanic rocks overlying and underlying the Salamander-bearing bed in the Daohugou beds of Ningcheng in Inner Mongola and Reshuichang of Lingyuan and Mazhangzi of Jianping in western Liao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youngest age of the rocks in Daohugou of Ningcheng is 158 Ma, and the oldest one is 164 Ma. Synthesized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salamander-bearing beds in Daohugou of Ningcheng, Reshuichang of Lingyuan and Mazhangzi of Jianping were developed in the same period. The Daohugou beds were formed in the geological age of 164-158 Ma of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Whilst, the Daohugou beds and its corrdative strata should correspond to the Tiaojishan Formation (or Lanqi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Jurassic in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and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disconformity between the Daohugou beds and its overlaying beds of the Tuchengzi Formation of Late Jurassic and the Jehol Beds of early Cretaceous, and the disconformity between the Daohugou Beds and its underlying Jiulongshan Form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conglomerate, sandstone, shale with coal and thin coal beds.  相似文献   

19.
牛志军  徐光洪  马丽艳 《地层学杂志》2003,27(2):129-133,137,T002
上三叠统巴贡组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 ,南部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 ,沉积环境为三角洲至浅海相 ,陆源物资供应丰富 ,以砂岩沉积为主 ,地层厚度大。北部雀莫错一带沉积环境为陆棚相 ,陆源物资供应相对较少 ,以泥质岩、灰岩沉积为主 ,生物丰富 ,沉积古地理格局显示出南浅北深的特点。在雀莫错一带采集了大量的菊石化石 ,建立 N odotibetitescf.nodosus- Paratibetitescf.wheeleri组合 ,生物组合所反映的地质时代为诺利早—中期 ,与藏南珠穆朗玛峰地区、藏北唐古拉山地区及青海玉树地区同期地层中的菊石生物群可以很好对比。  相似文献   

20.
CRETACEOUS (?) VOLCANIC ROCKS ON THE NORTH END OF THE ALTYN TAGH FAULT: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1 PanGuitang ,WangPeisheng ,XuYaorong ,etal.CenozoictectonicevolutionofQinghai Tibetplateau[M] .Beijing :Geo logicalPublishingHouse ,1990 .32~ 6 8(inChinese) . 2 ZhengXiangshen ,BianQiantao,ZhengJiankang .OntheCenozoicvolcanicrocksinHohxildisreict,QinghaiProvince[A] .ActaPetrologicaSinica,1996 ,12 ( 4) :530~ 54 5(inChinesewi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