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城市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位于中等城市城区的湖南省常德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位于小城市城郊的湖南省临澧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各气候要素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常德站和临澧站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线性递增趋势,相对湿度呈线性递减趋势,且递增(减)幅度常德站大于临澧站。常德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年的前后,气候要素变化存在明显的突变,且以气温、湿度最为剧烈,显现出明显的热岛、干岛效应。针对显现出的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提出了减缓城市化影响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位于中等城市城区的湖南省常德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位于小城市城郊的湖南省临澧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各气候要素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常德站和临澧站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呈线性递增趋势,相对湿度呈线性递减趋势,且递增(减)幅度常德站大于临澧站。常德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年的前后,气候要素变化存在明显的突变,且以气温、湿度最为剧烈,显现出明显的热岛、干岛效应。针对显现出的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提出了减缓城市化影响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罗伦 《气象》1980,6(2):23-24
贵阳近三十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中等的工业城市。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城市地区的气候发生变化,即所谓“城市气候效应”。然而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化是和非人为的因素所引起的变化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我们采用市区内测站与郊区测站的相同时期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讨论贵阳的城市气候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危万虎  王银平 《湖北气象》1996,(4):38-39,36
清江是鄂西南山地的重要河流,是长江在这一地区的最大支流。清江隔河岩工程建成后,清江水位上升,原有甜橙种植区被大片淹没,可能改变其种植的气候生态环境。本文总结“七五”以来湖北省气象科技工作者对清江河谷气候所进行的多年专题研究和甜橙物候观测,并结合在该地区所做的4次高温和冬季逆温考察个例资料,揭示清江沿岸甜橙种植的气候优势及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提出甜橙种植的新的适宜范围、高度、品种搭配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大城市带城市化气候效应的检测与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聂安祺  陈星  冯志刚 《气象科学》2011,31(4):372-383
利用国家基本、基准站1951—2009的逐日气候数据和1986—2008的城市人口资料,建立了一种新的城市化指标,分析了京津冀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带中典型城市及区域整体的城市化特征,对三个城市群区的城市气候特征和气候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城市化使典型城市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城市化气候效应特征可以分为“冷季型”、“暖季型”和“过渡季节型”三种类型。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气候效应最强,京津冀次之,珠三角最弱。长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气候效应的共同点为平均气温和夜间气温升高,春、秋两季增温显著;不同点是长三角夏季强于冬季,最高气温明显升高,京津冀冬季强于夏季,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在三个城市群区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极端强降水事件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候自然影响因子和社会经济发展因子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定量评价体系,定量评价2000—2019年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北海、防城港、钦州的气候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三市气候天然容量波动增大,北海和防城港增长趋势显著,反映了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压力波动剧烈,总体增长不显著;各地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力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均呈上升趋势,但城市协调发展力的增长仍不足以平衡自然影响因子和城市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北部湾城市群气候承载力整体呈显著波动下降趋势,反映气候环境对沿海城市建设发展制约越来越明显;三市气候承载力对气候天然容量、极端气候事件压力指标的变化响应敏感,极端低温、大风、干旱(持续无降雨)和暴雨事件是沿海城市群气候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威胁因子。在今后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升气候承载力需要提高科技环保和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走低能耗绿色发展道路,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朱天禄 《贵州气象》2000,24(4):17-21
利用昆明市1961~1998年的气候资料和1985~1998年的城市发在子资料,应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昆明市城市供水量、道路面积、城市人口、城建区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城市绿地面积等城市 因子发生变化后,明明市的气候要素、气候特点随之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昆明城市发展因子的变化对城市的的气温、相对温度、平均风速有明显的影响,对日照、降水量的总体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科学观察     
<正>读图城市楼顶农业:渐成气候位于纽约的座落于楼顶上,总面积达到1公顷的有机农场,不仅给市民带来丰盛的食品,更改变以往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格局。来源:Nature气候风险分析或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气候风险管理的基础性意义,在这张小  相似文献   

9.
对流层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对平流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WACCM-3模式中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资料的对比发现,模式可以很好地再现全球气溶胶的主要分布特征,但在一些区域还存在数值上的差异。利用数值试验研究对流层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对平流层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流层气溶胶对平流层气候有明显影响,平流层化学过程在这一影响中起重要作用,而对流层气溶胶对平流层辐射的影响不是其直接气候效应对平流层影响的主要原因。其机制可能是对流层气溶胶改变对流层的辐射平衡,影响对流层的温度和大气环流,进而影响行星波的上传,使得平流层气候发生变化;影响区域主要位于高纬度和极地地区,南半球的变化比北半球大,温度变化最大达10 K,纬向风变化最大可达12 m/s,臭氧体积分数最多减少0.8×10-6。  相似文献   

10.
利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和安徽境内的156个气象站1961-2013年的逐日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天气现象等常规观测要素,对长江中游地区霾日进行了重建,并分析了霾日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站较乡村站霾日数普遍偏多,且不同区域的霾日年际、年代际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东亚冬季风的阶段性减弱(东亚大槽强度减弱)、北极海冰的减少等气候变率对大气环境容量变小、大气自净能力减弱和霾日的增加有较大的贡献。乡村地区的霾日年际变化和气候变率的相关性更高,表明乡村地区的霾日变化以受气候变率影响为主;而城市地区霾日数和气候变率的相关性较低,表明城市地区霾日变化主要受源排放影响,气候变率对霾日增加的贡献相对较小,城市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减弱是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近50 a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热岛效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文章应用高斯九点滤波、年际变化斜率分析、两组样本平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成都市近50 a来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云量、大雾日数等气象要素资料,同时分析了成都市及其所辖13个区(市)县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以及成都市城市规模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以及人口变化等)相关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在1980s末1990s初,成都市气候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出现明显的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这与成都市的城市化进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文章对成都城市气候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城市气候效应、气象灾害效应的事实,阐述了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和由此导致的城市气象灾害特征.通过对城市气象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揭示出提高城市气象服务能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目前城市气象研究现状和在气象预报服务中的技术支撑能力的分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大城市气象预报服务的发展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古林法,对2015—2017年河北省11个地市的生态气候宜居性从空气质量、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灾害性天气4个方面进行了评估并予以排名。结果表明:2015—2017年河北省空气质量方面,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位居前三名,邢台、衡水、保定位居后三名;生态环境方面,承德、秦皇岛、石家庄位居前三名,邢台、唐山、廊坊位居后三名;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方面,邢台、石家庄、邯郸位居前三名,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位居后三名;灾害性天气方面,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总体较少,位居前三名,保定、邢台、沧州总体较多,位居后三名。2015—2017年河北省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综合指数前三名均为旅游城市,位于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分别为承德、秦皇岛、张家口,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中等接近良好状况;后三名位于中部地区,分别是沧州、衡水、保定,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略好于较差状况。城市生态气候宜居性综合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各城市的生态气候宜居程度,通过评估结果排名和分项指标比较,可以衡量各城市在生态环境因素和气候环境因素等方面的优劣,从而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 朝阳地区位于辽宁西部,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该地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光能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温差大,雨量偏小且分布不均,农业生产经常遭受干旱的威胁,有“十年九旱”之说,水资源的贫乏成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由于近几年工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化效应及其在增暖中的贡献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西北地区27个城市气象站及其邻近的65个气象站1961—2000年40年的年平均气温资料,对西北地区不同级别的城市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西北地区1961—2000年城市化效应存在正负两种类型,效应范围为-0.41~0.69℃,城市化效应在温度升高中的贡献率为5.3%~27.7%。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效应有较大区别,大城市效应最强、最稳定,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最弱,并且容易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时期的城市效应也不同,1961—2000年平均城市化效应为0.02℃,1981—2000年为-0.01℃,1991—2000年为0.24℃。总体来说,城市效应在全区温度增暖中所占比例较小,西北地区增暖主要为自然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2018年8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十届城市气候国际会议主要研究成果,分类汇总了城市气象研究的最新国际进展与发展趋势,包括城市气候过程、城市环境下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气候条件下城市规划和管理、最新城市气象探测技术、城市环境数值模拟、大城市气候、城市遥感、城市地区极端天气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特性,探讨了我国城市气象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去年四月以来,该地区气象局在梧州市委的支持下,组织地、市二十多名科技人员(其中农艺师、工程师8人)进行研究城市应用气候。在市附近设立13个测点,和查阅历史记载有关资料,还访问市区老居民、渔民,郊区老农。结合市的工农业生产,着重研究城市小气候差异;气候对工、农、商、环保、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观测,已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不同区域城市化对降水变化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气候效应已经成为区域气候变化中不可忽略的人为因子。根据人口总量、人口密度和MODIS LC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划分了城市站和乡村站,利用逐日降水资料探讨了我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唐等三大城市群的发展对降水变化特征的可能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对降水变化的影响存在差异;1960—2009年间,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均有使降水变化趋势增加的作用,而京津唐城市群城市化作用不明显。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对降水变化影响也存在差异;城市化发展慢速期(1960—1979年),城乡间降水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城、乡间降水变化趋势差异对城、乡站分类方法很敏感;而城市化发展快速期(1980—2009年),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都有使降水增加的作用,且不受城、乡站分类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个包含城市冠层效应的区域模式(WRF/NCAR),对长三角特大城市群的夏季气候效应进行了5 a(2003—2007年)高分辨数值模拟,通过长三角地区有无城市的对比试验分析,重点分析了城市群所造成的多城市热岛和地表能量平衡及其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会导致显著的地表升温,但昼夜不同的升温幅度造成城市地表温度日较差的降低,以及部分郊区日较差增加;城市化也减小城市近地面风速,但沿海城市升温造成的热力差异,增大白天的海风并降低夜间的陆风。同时大范围城市群的热岛能够显著降低低层气压,导致部分海面风速持续的增加;城市下垫面具有很小的潜热通量,但感热通量和热存储量较大,白天的热岛逐渐增加,并在日落前达到最大,夜间热岛基本维持,但在日出前后迅速减弱;较大的入射短波辐射、较小的向下长波辐射和较低的10 m风速能够减弱白天的热岛,而增强夜间的热岛,并且使热岛峰值从17时延后至20时出现;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一个包含城市冠层效应的区域模式(WRF/NCAR),对长三角特大城市群的夏季气候效应进行了5 a(2003—2007年)高分辨数值模拟,通过长三角地区有无城市的对比试验分析,重点分析了城市群所造成的多城市热岛和地表能量平衡及其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会导致显著的地表升温,但昼夜不同的升温幅度造成城市地表温度日较差的降低,以及部分郊区日较差增加;城市化也减小城市近地面风速,但沿海城市升温造成的热力差异,增大白天的海风并降低夜间的陆风。同时大范围城市群的热岛能够显著降低低层气压,导致部分海面风速持续的增加;城市下垫面具有很小的潜热通量,但感热通量和热存储量较大,白天的热岛逐渐增加,并在日落前达到最大,夜间热岛基本维持,但在日出前后迅速减弱;较大的入射短波辐射、较小的向下长波辐射和较低的10 m风速能够减弱白天的热岛,而增强夜间的热岛,并且使热岛峰值从17时延后至20时出现;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