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广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80~2000年广州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建设的发展经历了较不协调阶段(1980~1990年)、逐步协调阶段(1991~1995年)、基本协调阶段(1996~2000年)。20年间,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环保投资,削减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大气质量,扩大绿地面积,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今后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尚需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控制人口规模,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5.
William B. Beyers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79,31(1):34-44
This paper reviews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s, for the 1965–1975 period, in the 173 daily urban systems identified by th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Changes in employment, earnings, and non-earnings sources of personal income are reported. Growth in the South and West was found to b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linkages with the northeastern industrial heartland. Exports of services from all of the nation's largest cities have become significant components in their economic bases, helping to offset declines in manufacturing. 相似文献
6.
7.
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东北地区是联系紧密的较为成熟的经济区域,近年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增长乏烽,形成了所谓的东北现象。但是,东北地区具有较好的发展条件,经济增长潜力大,通过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加大科技向往和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东北地区经济将得到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探讨东亚地区国民文化特质形成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国民文化特质在其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其对我国在发展现代化经济过程中应重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广东珠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不均衡发展状况严重,呈"逆地理梯度发展效应"。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遭遇工业化迟滞与边缘化困境,因而通过加速工业发展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是实现全流域经济差异收敛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区域单元主体功能定位不同,上游山区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努力与水系上游限制工业排放的环保要求直接矛盾。为此,需要找到兼顾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障的两全之路。 相似文献
10.
THE COLONIZATION OF HUMID TROPICAL AREAS IN ECUAD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
12.
沈道齐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3,5(2):30-40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繁荣,长江三角洲地区逐步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区域,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个地区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并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决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到2000年,这个区域可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地区。为了区域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的主体规划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中要来个转变,重组方法和内容,再建新的法规。 相似文献
13.
南雄市是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分水岭和联系通道,是古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与珠江三角洲有着密切的人文联系,具有交通要道、旅游资源等优势,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在韶关地区处于中游,在沿海则属于经济低谷地区.应该采取资源转换、外向带动、跳跃发展、重点突破发展战略加快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吐鲁番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绿洲经济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吐鲁番盆地为我国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其地形封闭,气候极为干旱,有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制约着绿洲的生存与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盆地水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过程及盆地经济发展进程,阐述了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盆地今后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提出许多新课题。本文从总结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特点入手,分析我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我国经济地理学科研究与实践领域,认真总结已有的经济地理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就贫困山区经济开发从何入手、起步产业和发展产业如何择定、林业在贫困山区经济开发中的地位、怎样解决贫困山区粮食短缺、开发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如何加强党和政府对经济开发的领导等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着重提出要重新认识山区,以林为主的目标模式没有过时,山区应重视粮食生产并逐步提高粮食自给率等观点。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与跨世纪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西藏自治区国土规划》为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制订了宏伟的蓝图。在经济发展方面,《规划》重点突出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的双重目标;提出了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着力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我们结合西藏自治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资源背景和产业结构现状,详细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替与投资、科学技术、资源、环境支撑条件之间的关系,认为从目前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的财力及区域人口、资源、环境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规划中提出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双重目标的同步实现是较为困难的。建议西藏自治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稳步发展第一产业、有重点地发展以区内资源为依托的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