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金家庄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与燕山沉陷带的接壤处,崇礼-隆化近东西向深大断裂带中。矿体主要分布在超基性岩体内及附近围岩的断裂破碎带中。 1 矿床地质概况 受崇礼-隆化断裂活动的影响,矿区内发育一系列近东西向和北西及北东向的断层或破碎带。它们控制了岩体的分布,又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及产状,是该矿床主要的控矿构造(图1)。 矿区内的地层主要为太古宙桑干群变质岩及中生界侏罗系火山沉积岩。桑干群以角闪岩相为主,岩性有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  相似文献   

2.
对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田内褶皱及断层构造特征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认为矿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中元古代—海西期至少发育4期构造活动,包括近东西向控岩断层(F1)、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F2)、近东西向褶皱和韧性剪切构造、北东向左行走滑正断层(F3),并将其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作了详细分析.认为:①沿白云...  相似文献   

3.
1 区域地质概况大兴安岭地区南至华北地台北缘断裂,北界为蒙古-鄂霍次克褶皱系,东至北北东向的嫩江-白城断裂与松辽盆地为界,大兴安岭属东西向延伸的天山-兴蒙褶皱系的东段.在地形上大兴安岭西坡远比东坡宽缓.该成矿带由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和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组成.  相似文献   

4.
<正>1矿区控矿构造样式四川省会东县大梁子铅锌矿区域隶属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断裂及褶皱发育。区域地层由褶皱基底和沉积盖层两部分组成,前者出露中元古界会理群浅变质岩系,其构造主要由近东西向的紧闭复式褶皱和与之平行的压性断裂以及挤压破碎带等组成,后者由上震旦统、寒武系、奥陶系、下二叠统等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上二叠统峨眉玄武岩以及中生界陆相红层等组成。矿区内脆性断裂十分发育,总体构造格架为以近东  相似文献   

5.
白云鄂博金矿、乌拉山金矿,是内蒙古近年来发现的两个中—大型金矿床。 白云鄂博金矿,地处白云鄂博铁矿东北5公里,位于白云鄂博铁矿北矿范围内,地质构造则为白云鄂博台缘坳陷带。川井—白云鄂博深大断裂在矿区通过。区内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在强烈构造活动过程中,伴随区域变质和岩浆活动,具有铁、铌、稀土、金的良好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6.
黄再心 《黄金地质》2002,8(4):43-47
胬鲁尔虎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段南侧,天山-阴山EW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带内金矿床和金矿(化)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变质岩,区域性深大断裂带。华力西期,燕山期岩浆岩均发育的地区,明显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综合控制。控矿条件包括构造,地层,岩浆岩和区域变质。  相似文献   

7.
河南元岭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矿床地质特征,河南省栾川县狮子庙乡元岭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地体中,熊耳山构造隆起区内龙脖-花山背斜南翼,秋扒.潭头近东西向断陷盆地的北侧西部;矿区夹持于马超营断裂带的康山-三岔-南坪断裂和白土-张家村-下雁坎断裂之间。矿体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焦园组和张合庙组变火山岩的含金蚀变破碎带中,走向主要为近东西向和北东向,和区域内断裂方向和节理.裂隙发育的主要走向基本一致。蚀变破碎带长400—2000m、宽0.30—20m,矿化很不均匀。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在中朝地台北缘东段的辽中东部、吉林西南部地区,平推断裂和冲断推覆构造十分发育。其中北东向左行平移断裂,以密山—抚顺断裂带为代表,它在印支—燕山早期活动最激烈,它把中朝地台北缘断裂带及加里东和华力西褶皱带错开的幅度达130~160km。而呈东西至北西向的冲断推覆构造,主要分布在密—抚断裂带的东南侧,它造成了横向上地壳大规模的缩短,其自然应变量为50~75%。以上两者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在中生代早中期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广西凤凰山银矿区构造特征及构造应力场、应变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广西凤凰山银矿位于广西西大明山复式背斜北部次级小明山背斜北翼内近东西走向的断裂破碎带中。矿区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断层以WNW-EW向、NW向两组为主,其次为NE向,偶见SN向。矿区内节理发育,按走向可分为6组。矿区曾经历了加里东运动和海西-印支运动两次SN向挤压、印支-燕山运动NW-SE向挤压、喜马拉雅运动NE-SW向挤压和近EW向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浩尧尔忽洞金矿位于华北陆台北缘西段中元古界白云鄂博裂谷带西段。区内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哈拉霍疙特组和比鲁特组,其中比鲁特组第二岩段为主要的赋矿地层。区内主要构造为浩尧尔忽洞向斜,其核部为比鲁特组,两翼分别为尖山组和哈拉霍疙特组,矿床产于NE向展布的向斜南翼。断裂构造主要为一条左行的脆韧性剪切带和一条近NE向展布的平移断层。整个剪切带由一系列呈近EW向到NE向分布的近似平行的挤压破碎带和片理化带构成,是最重要的导矿和容  相似文献   

11.
许志斌  朱笑青  陈文一 《矿物学报》2007,27(Z1):536-538
黔东南地区有悠久的民采金历史(何立贤等,1993),本区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下江群、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及白垩系.岩性为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岩系,沉积构造保存良好,时见原生滑塌及包卷层理,常见鲍马韵律,这是浊积岩地层的基本特征.矿区虽无大规模的火山岩出露,但有明显的火山作用迹象,各组地层中均有火山物质发现.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南缘和华南褶皱带的结合部,雪峰山的西南段.雪峰期构造运动基本奠定了区内北东向的构造格局.加里东时期区内发育两条近东西向的基底断裂带:北边为凯寨-高酿基底断裂带,南边为凯里-台江-剑河-启蒙基底断裂带,两条基底断裂带发生右旋剪切作用,强化了该区北东向构造格局(卢焕章等,2005;吴学益等,2006).燕山-喜马拉雅运动使本区东西向构造和部分北东向构造作左旋运动,并产生一系列北北东向构造.在两条东西向基底断裂带间发育了多条北东向、北北东向剪切带和褶皱构造及北西向断裂(图1).  相似文献   

12.
柞-山矿集区处于商丹断裂与凤镇-山阳断裂之间,构造位置属南秦岭华力西褶皱带,为西秦岭泥盆系主要热水沉积盆地之一(图1).在华力西期发育近东西向断裂带内,沉积了泥盆—石炭系.柞(水)-山(阳)沉积盆地控制了该矿集区的形成,次级近东西向顺层断裂和含矿层复合控制了矿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正>庞家河金矿位于陕西凤县以北20 km,大地构造隶属于东-西秦岭交界的位置,处在夏河–礼县逆冲推覆带向东的延伸带上,导致矿区形成了近东西向复杂褶皱。矿区内的断裂构造为褶皱核部发育的三条近东西走向的层间挤压片理化带,其严格控制区内金矿(化)带的产出,构造带在走向和垂向上都有稳定的延伸,在深部1020 m标高以下向南勘探又出现了两条东西向但是延伸有限的含矿构造带。矿区出露地层有上元古界罗汉寺岩群、泥盆系舒家坝组和大草滩组及第四系,主要高品位矿体均赋存在泥盆系舒家坝组的绢云千  相似文献   

14.
<正>二道河矿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北段,为近年该区新发现的一处中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其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矿区地层主要为奥陶系裸河组(O2-3lh),侏罗系塔木兰沟组(J2tm)、满克头鄂博组(J3mk),构造为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其中北东向断裂构造为本区容矿构造,矿区岩浆活动主要为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的为燕山期的中酸性侵入岩。矿体多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受北东向断裂以及中酸性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控制。矿床成矿期成矿阶段划分为矽卡岩期(早矽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白云鄂博北部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云鄂博位于华北地台与内蒙地槽接合部,其北部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白云鄂博台缘白云鄂博褶断束,已发现有赛乌素和干斯陶勒盖2个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成矿期的成矿温度为200~280℃,成矿压力为3 0×108~5 0×108Pa。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H、O同位素特征表明,白云鄂博群浅变质岩为矿源岩。区内轴向近EW,轴面N倾,向W侧伏的同斜背斜是控矿构造,由其派生的纵张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近年来,构造蚀变破碎带型、糜棱岩型等新类型金矿体及其深部盲矿体的发现,揭示了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依据成矿控制条件,结合物化探测量成果,圈定了干斯陶勒盖—敖勒呼地区和赛乌素 号脉群西部及深部2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6.
华北准地台北缘西段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准地台北缘与内蒙—兴安褶皱系之间的构造过渡带.这里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发育,形成近东西向长约500公里的铜、铅、锌成矿带.其中有著名的霍克气、炭窑口、东升庙及甲胜盘等矿床.  相似文献   

17.
王立生  高洪兴 《地质论评》1965,23(5):365-371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燕山沉降带,区内地层以前震旦系混合片麻岩为主,含金石英脉广泛发育其中,矿区南北两侧由震旦系组成;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岩株沿近东西向断裂带发育,呈串珠状排列;岩体两侧直径约十公里范围内的次一级断裂裂隙带内,热液型石英脉十分发育,石英脉内均含有不定量的硫化物,部分石英脉含金。  相似文献   

18.
<正> 后沟金矿是我队近几年在张家口地区发现和迅速探明的一个中型规模的新类型金矿床。为了配合队上地勘工作,笔者对后沟及其外围地区的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开展研究。由于该项科研课题还正在进行,今只据现有资料,对后沟金矿成矿条件进行简要的初步分析和讨论。1 矿区及其外围地质概况 矿区处于华北准地台北缘燕山沉降带西段尚文-崇礼-赤城深断裂南侧。区内西起砖搂东至于家沟一带的金家大北沿、北沟、西水沟、桃沟、后沟、石垛口等金矿床(点)均分布在碱性花岗质杂岩体南线近东西向构造破碎蚀变带上。  相似文献   

19.
阴山—燕山造山带的“开合”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爱金  张万良 《地学前缘》2002,9(2):414-414
阴山-燕山造山带位于华北地块的北缘,呈EW向展布,西起狼山,东至渤海湾北部,被郯庐断裂带所切,东西长1 400余 km,南北宽60~280 km.北部边界较规则、醒目,如乌拉特后旗-白云鄂博-化德-赤峰深大断裂;南部边界甚为复杂,山前断裂众多.构造岩浆活动强度由北而南递减,构造形式向南也渐趋和缓(葛肖虹,1989).  相似文献   

20.
河南狮子庙金矿田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狮子庙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带的衔接部位,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熊耳群、太华群,构造主要为马超营大断裂、重渡-三门倒转背斜和韩沟-李子坪向斜。金矿带分布于马超营断裂带两侧,主要为碎裂蚀变岩型金矿,从西到东有康山、元岭、红庄、潭头、前河等金矿。狮子庙金矿田已发现矿脉10余条,以红庄矿区96234号和元岭矿区980号碎裂蚀变带为主。矿体均受断裂控制,赋存于构造的引张部位。Au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黄铁矿、褐铁矿是Au的主要载体。马超营断裂带两侧600~700m标高处的构造碎裂蚀变带是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