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北大宝山是华南金属成矿带的大型铁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综合性矿床,富含硫化物,位于北江支流横石河的上游分水岭,流域封闭性很好。矿山开发引起横石河下游的上坝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癌症"村,部分村民出现"痛痛病"疑似症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对下游引发的严重污染,该矿山成为研究湿热地区含硫化物金属矿山重金属元素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的理想场所。以Zn为例,该矿山重金属元素从矿体中向生物体迁移过程经过尾砂/水反应界面、水/沉积物反应界面、土壤/间隙水溶液界面和土壤/植物界面4个重要的反应界面。其中,尾砂/水反应界面控制重金属从源头尾砂中的释放;水/沉积物反应界面控制重金属在水体中与河流沉积物的沉淀与释放的平衡;土壤/间隙水溶液界面控制土壤生物有效性;土壤/植物界面控制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利用。4个界面的介质间相互作用较好地刻画大宝山矿山因为开采,重金属元素从内生环境中曝露出来,然后在表生环境中释放、迁移、转化、归宿的迁移模式。上述认识对矿山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改变重金属迁移反应界面的条件,可以阻断矿山元素的迁移,达到污染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矿产即是资源又是污染源,矿床中以微量成分存在的毒害元素大部分未被回收利用。随着矿山的开采,特别是硫化物矿山的开发使多种具有潜在毒性的重金属进入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水体、土壤、大气和生态环境的污染。采矿过程中,由于采矿废水和选矿废液的直接排放、采矿废石和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和淋滤,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付善明等,2007;林初夏等,2005)。粤北大宝山是钦杭成矿带南段的大型铁铜多金属含硫化物矿床,位于华南湿热地区,携带毒害重金属离子的酸性废水未  相似文献   

3.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宝山矿是一座大型多金属矿床。目前,在该地区有国家和地方以及个体等多家矿业单位进行开发,由于长期开采对周围水土中释放了大量重金属和酸性废水,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本文根据该矿床的矿山地质环境和污染现状,认为矿山在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自然条件对环境的自然净化作业,即矿山的尾砂坝应建在碳酸盐岩地层区,矿山的废渣、废石、废水尽可能地在上游碳酸盐岩地区多停留,以减少重金属和酸性废水对下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粤北大宝山矿作为华南地区大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已开采了近40年。矿山开采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前人对大宝山矿区有害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行为及矿区周围的环境污染状况开展了许多调查分析,但对砷的专题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了大宝山矿附近环境污染状况,将人群砷暴露环境区分为高、中、低暴露区。在分析2004-2005年整个翁源县人口数据和人员死因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砷暴露对当地不同性别居民癌症死亡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至低暴露区,男性和女性的全癌症死亡率都呈现明显降低趋势;(2)  相似文献   

5.
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的酸性矿山废水,其pH低至2-3,并富含重金属离子,已对矿山下游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研究矿山环境的微生物对硫化物矿物的氧化作用,对在源头上控制酸性矿山废水的形成以及矿山环境治理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床的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宝山矿床是一具较大规模的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自五十年代发现以来,长期被认为是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或斑岩型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矿体产状、原生矿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的详细研究,以及根据原生矿石中黄铁矿里微生物化石的发现、矿床金属分带、主要金属硫化物微量元素、成矿温度等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证了大宝山矿床为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也支持上述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7.
天宝山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宝山铅锌矿山正处于资源枯竭状态,在该矿山附近寻找新的矿床对天宝山矿山来说是当务之急。我们对现有的区域地球化学和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天宝山多金属矿床的水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及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新屯找远景区。  相似文献   

8.
江西五宝山(式)钴矿床成矿模型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辉  曾书明 《江西地质》2000,14(4):271-275
五宝山钴矿床是江西省新类型钴矿床。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并初步总结出“五宝山式”层控热液蚀变钴硫化物矿床成矿模型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其特征可概括为5个方面:陆块边缘接合过渡带;带、大断裂与裂谷多期次活动带;超铁镁质岩浆强烈活动与大规模喷溢;有利的赋矿地层及岩性;地质界面控矿。  相似文献   

9.
安徽铜陵鸡冠石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冠石银(金)矿床是铜陵地区一个具中型规模的银(金)矿床,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其代表性。矿床分四个主要成矿阶段:夕卡岩阶段、氧化物-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阶段。对矿床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独立的银、金矿物和含Au、Ag低的硫化物、含Ag硫盐矿物,主要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中晚阶段;矿床的轻、重稀土元素总深度比值与辉石二长闪长岩相近,反映出二者的同源特征;稳定同位素  相似文献   

10.
四川会理小关河地区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关河地区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铜镍铂族元素矿床成矿岩体最重要的集中区之一,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对象。小关河地区出露矿化岩体20余个,以贫铂族元素的岩浆硫化物矿床为主,典型贫铂岩浆硫化物矿化岩体有力马河、小关河岩体等,也有含铂岩浆硫化物矿化岩体青矿山、杨合伍岩体和富铂岩  相似文献   

11.
王健  张均  仲文斌  杨清  李发科  朱政坤 《地球科学》2018,43(6):2076-2099
为限定川滇黔地区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选择天宝山大型铅锌矿床和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中热液矿物进行流体包裹体及氦氩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1)天宝山矿床为中低温、中等盐度流体成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盆地卤水;会泽矿床为中高温、中等盐度流体成矿,成矿流体也主要来源于盆地卤水,但具有不同性质流体混合特征;(2)两矿床硫化物3He/4He值范围介于0.02~0.32 Ra,证明成矿流体以地壳流体为主,但混有少量(< 5.3%)地幔成分,40Ar/36Ar值(345.0~1 698.8)表明成矿流体以饱和大气水为主;(3)综合两个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氦氩同位素研究认为天宝山矿床和会泽矿床的形成与右江盆地演化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以其不可再生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备受世人关注。广西刁江流域的源头地带是著名的大厂矿区,较典型地反映了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重点解剖刁江流域矿山及矿山开发的环境响应,探讨水环境响应。结果表明,刁江流域对上游的矿山开发存在着显著的环境响应现象,在距矿区200km以外的下游地带仍然可以观察到这种响应;刁江河水被严重污染,河床上沉积了大量尾砂。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破坏了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曾造成刁江中上游河段鱼虾绝迹。河床上的尾砂沉积范围广、厚度大,重金属As、Pb、Zn、Cd含量非常高,除直接危害了水环境质量外,还造成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和洪水淹没范围的扩大,构成对沿江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以其不可再生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备受世人关注.广西刁江流域的源头地带是著名的大厂矿区,较典型地反映了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关系.重点解剖刁江流域矿山及矿山开发的环境响应,探讨水环境响应.结果表明,刁江流域对上游的矿山开发存在着显著的环境响应现象,在距矿区200km以外的下游地带仍然可以观察到这种响应;刁江河水被严重污染,河床上沉积了大量尾砂.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破坏了河流水生生态系统,曾造成刁江中上游河段鱼虾绝迹.河床上的尾砂沉积范围广、厚度大,重金属As、Pb、Zn、Cd含量非常高,除直接危害了水环境质量外,还造成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和洪水淹没范围的扩大,构成对沿江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前人对云南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趋向认为属海底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但对其成矿方式研究还不够精细。对云南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进一步研究表明,虽然该铁铜多金属矿床可归为火山-沉积型矿床,但其成矿方式并非为火山喷出物质在火山机构附近发生"原位沉积"而成矿,其矿床结构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容矿岩性等方面均与原位沉积形成的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岩相古地理恢复研究,在早元古代曼岗河组沉积时期的大红山地区的特殊古地理环境,使得携载大量矿质的火山物质沿海底隆洼相间的斜坡水道运移而发生"异位沉积",从而控制了该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河流形态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区域隆升的特点,通过DEM(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提取雅鲁藏布江干流和帕隆藏布江的形态特征,引入Hack剖面、SL参数和Amos河宽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雅鲁藏布江干流在大渡卡以下河段的Hack剖面表现为上凸形态,SL参数升高、河流宽度减小,在藏布巴东瀑布-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顶端段,SL参数达到最大值,河流宽度达到最小值;大拐弯顶端以下河段,SL参数减小,河流渐宽。帕隆藏布江古乡以下河段SL参数梯级增高,河流宽度总体收窄,大拐弯顶端附近达到最大值。综合2条河流的地貌特征和区域地质与地理背景,认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的隆升具有不均一性,雅鲁藏布江在大渡卡附近开始进入快速隆升区段,隆升最强烈的区段位于藏布巴东瀑布-大拐弯顶端段,大拐弯顶端之后雅鲁藏布江逐渐远离隆升中心区。  相似文献   

16.
对马山-大宝山变质成因磁黄铁矿不同组成结构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山和大宝山矿床均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显微镜研究表明,两矿床中磁黄铁矿主要均由胶黄铁矿变质形成,但组成结构上却有较大区别。马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Mpo)一般少于六万磁黄铁矿(Hpo),而大宝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和六万磁黄铁矿一般近相等。通过对导致矿床发生热变质的中生代燕山期岩体的研究,认为岩体成因类型的不同及所含热量的差异是导致两矿床变质成因磁黄铁矿组成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大宝山多金属矿田矿床类型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的提出大宝山是一个大型的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多种成因的矿床类型,早在国内享有盛名.六十年代,许多人将大宝山矿床归属于碳酸盐岩中沿层交代的高中温热液交代矿床,花岗闪长斑岩是形成母岩.后来,有人提出次英安斑岩是成矿母岩.近年来又有“层控矿床”、“沉积成矿热液叠加的复生矿床”“海底火山沉积-断裂凹陷型黄铁矿型铜矿”、“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复生矿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地台型火山成矿作用的火山喷发异地沉积改造矿床”种种说法.随着矿床的开发,地质勘探工作的深入,许多新的地质事实表明,大宝山是一个复成矿床.本文试从多源成矿和不同的成矿作用来阐述矿床类型,进而对成矿作用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何金祥  徐克勤 《地球科学》1996,21(3):305-310
马山和大宝山矿床均为块状硫化物矿床,显微镜研究表明,两矿床中磁黄铁矿主要均由胶黄铁矿变质形成,但组成结构上却有较大区别,马山矿床主矿体中单斜磁黄铁矿(Mpo)-一少于六成磁黄铁矿(Hpo)而大宝山矿床床中单斜磁黄铁矿和六方磁黄铁矿一般近相等,通过对导致矿床发生热变质的中生代燕山期岩体的研究,认为岩体成因类型的不同及所含热量的差异是导致两矿床变质成因磁黄铁矿组成的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滇东南地区锡石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均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锡石硫化物矿床及其有关的花岗岩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等间距性。有关的矿田均处于纬向22°40′—24°40′的构造带及其与经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已评价和探明的大、中型锡石硫化物矿床,均赋存于大花岗岩体外围之小花岗岩体及隐伏花岗岩体接触带附近碳酸盐岩或碳酸盐岩与泥质岩互层的围岩中。这些矿床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及水平分带现象。地表以脉状为主的矿体,其探明的储最较少;而在小花岗岩体、隐伏花岗岩体附近的隐伏似层状矿体,所探明的储量为前者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大花岗岩体外围地表蚀变带及铅锌矿脉状矿体的存在,是予测和寻找深部隐伏似层状锡石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标志。本文指出,围绕几个大花岗岩体周围的小花岗岩体去找锡石硫化物矿床仍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在其周围根据蚀变特点及地表矿化标志,运用矿床垂直及水平分带规律进行隐伏花岗岩体和隐伏矿体的予测,是开展深部找矿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德兴铜矿床地质环境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兴铜矿位于赣东北地区,该矿床自开发以来,为国家和地方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矿山环境方面,总体上是矿山环境较好的矿区,但局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包含影响潜在环境效应的地质因素、开采前的环境特征和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特征三方面内容的矿床地质环境模型。据原生铜矿石、氧化矿石、淋滤矿石和次生硫化物矿石的有关元素含量,计算出开采前由矿床向环境输出了2.1万吨Cu、7.6万吨S和941吨Mo。主要金属硫化物黄铁矿由地下被带至地表经氧化和水解反应后产生酸、Fe^3 及释放出的As、Cd、Cu等重金属元素污染了环境。黄铜矿在人工堆浸后,排放水中的Cu^2 及其它重金属元素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矿山开采低品位矿石堆浸产生的集液池之外排水为大坞河之污染源,该源头每年至少输出Cu 202吨、Zn 22.04吨、Cd 307kg。30年间铜矿开采过程中大坞河流域河床沉积物中有2.58吨Pb、3.1吨Zn、351.2吨Cu和11.5吨Mo,均为河水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