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近海沉积物中某些类脂物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有机化学是近十余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学科.由于海洋开发利用的需要以及环境科学的兴起,促进了此学科的迅速发展. 一些生物标记化合物(如烷烃、脂肪酸和芳烃等),能为有机质的来源和沉积环境提供信息.此外,利用它们还可以识别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正构烷烃和饱合脂肪酸之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标记化合物,主要在于它们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能经受剧烈的降解作用(如高温和氧化反应等).  相似文献   

2.
东海沉积物中孢粉组合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子分析作为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目的就是要从一定数量的变量中,找出数目较少的彼此独立的基本变量,称为因子,并且用它来表示原来的那些变量.从而通过这些因子来研究和分析变量的系统分类和成因分类.它在六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在孢粉研究中应用,Williams等(1967)最早应用R型因子分析,对委内瑞拉的奥里诺河三角洲沉积中的孢粉、藻类进行研究,而得出四种不同沉积环境的孢粉组合[1].  相似文献   

3.
东海沉积物中轻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东海大陆架、冲绳海槽及长江表层沉积物中的轻矿物进行了研究。调查区范围为121°-129°E,32°-26°30′N。长江采样区段为芜湖——长江口。共分析了124个样品,其中长江样品11个,东海大陆架样品100个,冲绳海槽样品13个。使用的样品粒级为0.1-0.25毫米。  相似文献   

4.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放射虫是海洋浮游原生动物.一百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门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对放射虫的分类、生态、演化、地理及地史分布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较大的进展.化石放射虫的研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古地理、古气候、古海洋学的恢复和地层的划分及对比.因而,放射虫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日趋重要.我国放射虫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六十年代初,张作人、谭智源等对东海水域中的浮游放射虫作过一些工作.东海沉积物中的化石放射虫的研究,至今尚未见到专门报导.近年来,我所和同济大学,在研究东海有孔虫时,曾对东海沉积物中的放射虫作过零星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东海沉积物中重矿物组合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海沉积物中重矿物的组合状态及矿物分区,陈丽蓉等曾从特征矿物对比的角度加以研究。本文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苯二甲酸酯(PAEs)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其毒性和持久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采用气相色谱(GC)测定了东海表层沉积物中的4种常见的PAEs(DMP、DEP、DBP和DnOP),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东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中4种PAEs总量介于180.3~4 897.6ng·g-1 dw(干重)之间,平均浓度为1 435.0ng·g-1,高值区分布在长江口东南、福建沿岸及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东南部,次高值在浙江沿岸附近。由于调查区域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总PAEs与TOC的相关性比较小。单体PAEs的平均浓度为DBPDEP≈DMPDnOP,DBP含量最高,为55.6~4 349.5ng·g-1;DnOP含量最低,为0.1~90.1ng·g-1;DEP和DMP含量相当,均值分别为132.5和122.1ng·g-1。DBP、DEP和DMP在长江口处均有高值,其他地区的分布略有差异,可能与长江口处存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输入有关。生态风险评价表明DMP在部分站位的含量超过华盛顿警戒标准,但仍小于ERL值;DBP在部分站位的含量高于ERL值,具有潜在风险。总之,东海表层沉积物中DEP、DMP和DnOP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而DBP的污染相对严重,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东海近岸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测定沉积物中生物硅常用的连续提取法的条件进行详细的摸索,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特定的离心条件下,多次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数据的标准偏差为0.029和0.036,相对标准偏差为2.41%和3.03%,方法的精密度较高)的基础上,对现场采集的东海近岸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005年东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呈现近岸低、远岸略高的趋势,东海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在0.7%~1.6%之间,与表层水体叶绿素的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其在柱状样中的垂直变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该海域水体的浮游植物历史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深海热液区的热液物质喷发扩散会对周围海底的沉积物产生影响,研究沉积物中类脂物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热液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对东太平洋海隆西翼13°N附近E271和E272站位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和脂肪酸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在两个站位的沉积物中检测到链长C11—C 35的正构烷烃,其以双峰型分布为主,其中短链...  相似文献   

9.
东海大陆架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仪、电子显微镜照相等完成了东海大陆架200多个沉积物粘土矿物样品的分析,并对东海陆架区粘土矿物组成、分布、物质来源、粘土矿物组合分区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查明东海DC-2孔岩芯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对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沥青总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在不同深度和不同层位共取了58个样品,由于样品量受到限制,分析沥青的样品重量由250—700克不等。 沉积物的粒度在整个岩芯中变化比较明显,由下而上可分为五个大层。 1.粉砂层(91.5—75.5米):粉砂粒级含  相似文献   

11.
林建平 《海洋与湖沼》1989,20(6):581-585
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测定类脂化合物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所以被广泛用来鉴别、测定类脂化合物。对存在于海水、海洋有机体和沉积物中的复杂类脂化合物的混合体,只要采用合适的有机溶剂系统,就能对类脂化合物进行鉴别和测定,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本文的分析数据,是在戴维斯站的实验室里得到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表层沉积物中的类脂化合物、氨基酸和腐植物质进行了一些化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类脂化合物除游离型外,尚有与碳酸盐以及硅酸盐结合的类脂化合物。腐植酸性质不同于土壤、泥炭和褐煤等陆源腐植酸。图8,表8,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3.
东海陆架沉积物中自生硫化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自生硫化铁(指酸溶解的单硫化铁,其中99%以上是麦基劳矿(Nawite,Fe_(1 x)S)和格雷格矿(greigite,Fe_3S_4)及酸不溶残余硫化铁,后者99%以上为黄铁矿、即FeS_2):广泛存在于海洋沉积物中。随着沉积环境的不同,其分布特征和单硫化铁与残余硫化铁二者的比例关系也不同。在早期的成岩过程中,它与生物、化学、地质等过程有着广泛的联系,所以一向受到地球化学家们的重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对它在海洋沉积环境中的研究未见有详细的报道。笔者以东海陆架为例,来讨论自生硫化铁在该区的分布特征、成因和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研究了海洋沉积物中存在的藿酸类化合物,使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分析、色谱-质谱-数据系统等分析技术,从东海海域赤尾屿以北,水深为242米的海底表层软泥中鉴定出17β(H),21β(H)-升藿酸和17β(H),21β(H)-双升藿酸等两种有机物.普遍认为海洋沉积物中藿酸类化合物是由细菌或藻类中的多羟基藿烷转变而形成的,是早期成岩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15.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醇化合物的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段毅  罗斌杰  陈宁 《海洋学报》1995,17(2):123-127
醇类化合物(烷基醇和甾醇)广泛地存在于生物体和沉积物中.通过研究沉积物中醇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可以获得一些有关生态环境和成岩条件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东海陆架残留沉积物的改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32年谢帕德(F.P.Shepard)根据当时的海图指出,亚洲东岸海底的沉积物普遍存在近岸细、远岸粗的特点.尔后,埃默里(K.O.Emery)等对远岸粗的这套沉积物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东中国海陆架外缘的粗沉积物是一套晚更新世低海面时堆积的、不为现代沉积物所覆盖的砂质沉积,并称之为“残留沉积”(Relict Sediment).  相似文献   

17.
东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的颜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色是沉积物最直观的特征,有些海洋沉积物即以颜色来命名,如红粘土、兰泥、绿砂、黄褐细砂等.沉积物(或沉积岩)的颜色是它的成分、结构和形成环境的反映,因而早已引起地质工作者的注意.颜色也作为深海沉积物分层和对比的标志,因此研究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重要意义.用孟塞尔色标(Munsell Scale)来描述海洋沉积物的颜色,国外自二次大战后已普及于海洋地质工作中,深海钻探的岩芯编录必须用此色标来描述.新野和埃默里曾用该色标对东海沉积物进行了观色,并编制出颜色分布图.本文在孟塞尔色标观色的基础上,试图对颜色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东海沉积物中某些重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东海海底沉积物类型、分布,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已确定的碎屑矿物有50多种,主要的重矿物有角闪石、绿帘石、辉石、兰晶石、矽线石、磷灰石、电气石、锆石及金属矿物磁铁矿、钛铁矿等等.一般认为这些物质主要是由长江、黄河携带入海,部分是沿岸地区侵蚀而成.  相似文献   

19.
黄海及东海沉积物中铝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青 《海洋科学》1985,9(2):23-27
铝是地壳中的主要元素之一,研究海洋中铝的地球化学,将有助于了解元素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下迁移、集中、分散以及共生组合的规律。 为探讨黄、东海沉积物中铝的地球化学特征,我们先后对东海55个样品及黄海62个样品中的铝进行了分析测定。分析采用容量法,其  相似文献   

20.
东海沉积物中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海DGKS9617钻孔进行孢粉分析,恢复了该区全新世中晚期的气候变化历程。分为6个气候期和11个亚期。分别与孢粉组合相对应为:I-暖热湿润期:Ⅱ暖热干燥期,平均温度约比现今高2-3℃;Ⅲ-温凉湿润期,分三个亚期,即Ⅲa-偏温干亚期,Ⅲb-偏暖湿亚期,Ⅲc-偏温干亚期;Ⅳ-冷干期,三个亚期为Ⅳa-偏冷干亚期,年均温度较今约低1-2℃,Ⅳb-偏温湿亚期,Ⅳc-偏温干亚期;Ⅴ-冷湿期:Ⅵ-温暖干燥为主,分为5相对偏冷或偏暖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