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蓝闪片岩产于一套含放射虫硅质岩、硅质大理岩、板岩、变质基性火山岩中,与此相伴的超基性岩块,以一系列向南逆冲的断片产出。蓝闪片岩中的蓝闪石往往和黑硬绿泥石、钠长石、绿泥石以及钠钙闪石(蓝透闪石、冻蓝闪石等)、钙闪石(阳起石等)共存。据钠角闪石、绿泥石计算的生成压力是0.65GPa至0.8GPa,略大于美国佛兰西斯科的瓦尔德溪蓝片岩中该矿物对生成的压力。稀土元素分析证明蓝片岩的原岩是典型洋底(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这是蓝片岩沟-弧俯冲-碰撞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蓝闪片岩产于一套含放射虫硅质岩、硅质大理岩、板岩、变质基性火山岩中,与此相伴的超基性岩块,以一系列向南逆冲的断片产出。蓝闪片岩中的蓝闪石往往和黑硬绿泥石、钠长石、绿泥石以及钠钙闪石(蓝透闪石、冻蓝闪石等)、钙闪石(阳起石等)共存。据钠角闪石、绿泥石计算的生成压力是0.65GPa至0.8GPa,略大于美国佛兰西斯科的瓦尔德溪蓝片岩中该矿物对生成的压力。稀土元素分析证明蓝片岩的原岩是典型洋底(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这是蓝片岩沟-弧俯冲-碰撞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野外地南调查表明,在内蒙古阿里河地区前石炭系变质岩系及早华力西期侵入体中发育一系列大型韧性剪切带。呈NE-NNE向延展,倾向南东。变形岩石显微构造及矿物组合特征表明,韧性剪切带具有二个世代发育历史;早期韧性变形作用属低角闪岩相环境;晚期伴随古生代在陆边缘俯冲磁撞造山作用的经历了绿片岩相剪切变形。剪切带中不同尺度运动学标志,表明韧性剪切方向均为由SE往NW的逆冲型。燕山早期推覆构造改造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5.
谌伟  彭月英 《探矿工程》2006,33(8):21-23
复杂片岩地区的桩基工程常出现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一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引起桩基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及在类似地层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8.
西藏中北部双湖地区蓝片岩带及其构造涵义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鲍佩声  李才 《地质学报》1999,73(4):302-314,T001
西藏中北部的蓝片岩岩块断续出露长达300km,东起西亚尔岗双湖及其以西的恰格勒拉,经纳岩,角木日,冈塘错,果干加年山,玛依岗日,西至冈玛错一带,除恰勒拉及果干加年山的蓝片岩早年有简要报导外,其余均为李才等近年的新发现,蓝片岩的原岩主要为冈瓦纳大陆北缘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裂谷型(裂陷槽)沉积-火山岩系,包括基性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泥质砂岩,泥质灰岩等,尚有少量基性煌斑岩,高压低温变质矿物主要为青铝闪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头道桥地区出露了一套经高压变质形成的岩石组合。本次研究通过岩相学和矿物化学分析,根据矿物组合的不同,识别出蓝片岩、绿片岩两种不同类型的岩石类型。其中,蓝片岩的矿物组合为角闪石(蓝闪石、蓝透闪石)+绿帘石+钠长石+绿泥石+石英+赤铁矿±多硅白云母±方解石±榍石;绿片岩的矿物组合为绿泥石+钠长石+石英±绿帘石±角闪石(阳起石、镁角闪石、蓝透闪石、冻蓝闪石等)±多硅白云母±赤铁矿。确定了蓝片岩的峰期变质级别为绿帘-蓝闪片岩相,峰期变质温度为400~600℃,压力为1.2~1.4 GPa。绿片岩的峰期变质级别为绿帘-角闪岩相。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蓝片岩和绿片岩的形成与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的碰撞拼合有关。  相似文献   

10.
蓝片岩与绿片岩共存:龙江岩系构造演化的新证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11.
基于笔者最近几年对构造片岩所做的研究工作,着重阐述了构造片岩的术语含义、组构及与区域变质片岩的区别、归属及分类、成因与变形机制、形成环境及伴生动力变质作用特征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西峡地区含金红石角闪质片岩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南天山科克苏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南天山科克苏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会聚板块边界造山运动过程中构造变形的演化规律为:造山运动早期,板块俯冲作用促成俯冲杂岩发生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同时,发育深层次韧性挤压变形构造;俯冲作用停止后,蓝片岩抬升、拆返过程中遭受韧性挤压变形叠加;造山运动晚期,则发育大规模韧性逆冲构造和韧性平滑走滑构造;造山运动末期,发育浅层次韧脆性开阔褶皱、区域性同斜倒转褶皱及逆冲断层。  相似文献   

14.
闽中地区绿片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闽中地区前寒武纪龙北溪组绿片岩沿政和-大埔断裂带分布。常量元素研究表明,绿片岩的原岩为苦橄玄武岩和玄武岩。研究区内前寒武纪变质酸性火山岩常与这些基性火山岩伴生,具有“双峰式”大陆裂谷火山岩特征。本区绿片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不同于洋中脊玄武岩(MORB)及火山弧玄武岩(VAB),具有较高浓度的大离子半径亲岩不同于洋中脊玄武岩(MORB)及火山弧玄武岩(VAB),具有较高浓度的大离子半径亲岩元素(LILE),如K、Rb、Ba、Zr直至Ti;REE球性陨石标准模式圈为富LREE类型。δEu无异常到弱异常。利用Ti-Zr-Y,Nb-Zr-Y图判别,绿片岩为板内拉斑玄武岩(WPT)。因此,绿片岩原岩为大陆拉斑玄武岩,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大陆裂谷。这一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政和一大埔断裂带性质以及华南地区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陕甘川交界区碧口群的变质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魏春景 《地质学报》1994,68(3):241-254
碧口群由一套中晚元古代的变质双峰式火山岩及复理石型深积岩组成,其变质作用分为蓝片岩相和绿片岩相。据其野外分布及白云母b0值的变化可分成A、B、C三个变质带。蓝片岩相以钠质闪石+绿帘石共生为特征,在A带的大面积绿片岩中呈条带或残片状分布。对区内的角闪石、绿泥石、绿帘石及白云母等矿物及其间的交代关系研究表明蓝片岩和绿片岩并非同一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蓝片岩相的温度为300-400℃,压力为0.5-0.  相似文献   

16.
中国蓝闪石片岩带的一般特征及其分布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董申保 《地质学报》1989,63(3):273-284
蓝闪石片岩相可依据其温度划分为蓝闪石-硬柱石和蓝闪石-绿片岩相区,并与一些变质相组成不同相系。中国蓝闪石片岩带根据其平均温度-压力梯度和构造地质环境可分为:(1)元古代克拉通内蓝闪石片岩带;(2)加里东期克拉通内裂谷型蓝闪石片岩带;(3)古生代中国陆台北缘蓝闪石片岩带;(4)中新生代与俯冲作用有关的蓝闪石片岩带。蓝闪石变质作用的形成和演化与构造地质环境有关。中国蓝闪石片岩带大部分形成于硅铝壳环境,从陆壳开始裂开,直至出现洋壳。这一演化与地壳内热流变化格局有关,形成机理不属于均变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藏北依布茶卡地区发现石榴子石蓝片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青藏高原北部,被认为具有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羌塘陆块(Chang 等, 1986)研究得相对较少,作为研究条件艰苦和程度较低的地区,被认为是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的过渡区,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该地区发现了蓝片岩.蓝片岩分布在改则县的冈玛日-桃形错、果干加年山、角木日和双湖办事处纳若、恰格勒拉等地(Henning,1915; 李才等,1995;鲍佩声等,1999;邓希光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四川省康定县甲基卡地区内开展的磁法测量,系统分析该区域磁法测量数据特征;依据甲基卡地区地层和岩浆岩等地质特征,圈定磁异常点带,并进行磁异常点带解释,为开展系统矿产检查,为寻找新的找矿靶区和矿产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王仕林  杜瑾雪  王根厚  梁晓 《地球科学》2018,43(4):1237-1252
羌塘中部蓝岭地区的蓝片岩呈透镜状包裹于多硅白云母片岩中.首次在多硅白云母片岩中发现的硬柱石被包裹于石榴石边部的石英颗粒中,正确厘定蓝片岩和含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的变质P-T轨迹对进一步探讨龙木错-双湖低温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详细的岩相学和相平衡模拟显示,蓝片岩经历了较为明显的热驰豫过程(压力峰期条件为490 ℃/2.4 GPa、温度峰期条件为540 ℃/2.1 GPa),而含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却经历了相对较弱的热驰豫过程(峰期温压条件为530 ℃/2.2 GPa).另外,蓝片岩和含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经历了相似的近等温降压的退变质轨迹,这可能暗示着密度较大的基性蓝片岩在折返过程中是借助于大面积、低密度的含硬柱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的浮力才得以折返至地壳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