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地质遗迹具有突出的资源、审美和科普价值。地质公园建设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介绍了莱芜九龙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的区域地质概况,并对主要地质遗迹类型进行了调查和评价,为规划和指导莱芜九龙大峡谷省级地质公园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省地质遗迹十分丰富,类型多、分布广、价值高,管理工作起步早,成绩大,但问题不少,任务还很重。本文阐述了地质遗迹、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省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在总结成绩指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地质遗迹管理的对策建议,为相关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河南国土资源》2005,(12):10-10
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地质遗迹资源,使本省地质公园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资源、地质遗迹和国家建设地质公园的标准等方面,论证了华山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指出建立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可扩展华山旅游景观内涵,提升华山旅游活动的科技含量和风景区经济效益,保护华山地质遗迹和改善旅游环境。分析认为华山完全具备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条件,应尽快申报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保护地质遗迹和建设地质公园的热潮。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遗迹。2000年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以来,我国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方面卓有成效。但毋庸讳言,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国家实施地质公园计划以来,地质公园建设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起来,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建设国家地质公园138处,建成125处,其中20处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推进和建设,不仅使我国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也促进了地学研究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广,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质公园担负着三项重要任务:一是保护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7.
地质遗迹的利用和保护是地质公园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湖南省平江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是集丹霞地貌、地质构造、水体景观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目前学术界对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区域有关地质资料,通过实地考察对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并对其旅游地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漫长的地质演化及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构造位置,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发育典型、造型丰富、类型齐全,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和美学价值,同时还具有研究地质、地貌变化等方面的科研价值。研究对于丰富丹霞地貌的地质研究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是2009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审定的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位于晋城市陵川县境内,包括王莽岭和黄围—门河2个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90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33处,省级地质遗迹31处,地方级地质遗迹26处。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为地貌、地质构造、古生物和水体景观大类。  相似文献   

9.
河南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公园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它应是一个普及地质科学知识的科学园,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安全、保健、探险的游乐园,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园,天然的地质博物馆.是一种新的地质遗迹资源利用方式和社会经济增长点.几年来,我省地质公园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成为服务经济大局的“亮点”.但如何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进一步建好、管好地质公园,保护好地质遗迹,使其持续发挥资源优势,则需我们下功夫探索、研究并认真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贵德国家地质公园通过审批,青海国家地质公园又添新成员。贵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总面积500余平方公里。主要分为三个景区,即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黄河河谷景区、麻吾峡风蚀地貌景区。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丰富、风景瑰丽秀美,本文将以三个园区为主线,对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情况及其景观资源进行介绍,并对主要地质遗迹成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