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先简述了地球化学模式程序、与铀成矿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参数及区域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概况,并研究了区内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内水质分析资料,运用地球化学模式程序(PHREEQC)计算了下白垩统地下水中沥青铀矿饱和指数(SI)、Eh反应条件边界值(Ehb,U)及Eh反应条件指数(RCIEh)等。认为该区局部地段在下白垩统地下水的深部存在Ehw﹤Ehb,U,RCIEh<0,SI>0的条件,即地下水处于过渡环境中,地下水中铀处于沉淀析出的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与岩石地球化学环境吻合性较好。因而在区内具有铀矿化的可能性,已被区内发现的工业铀矿化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2.
反应条件指数(RCI)及其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应条件指数与饱和指数都是建立在热力学基础上、反应所研究体系的状态或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方向的综合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本文旨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它们在水文地球化学中的意义和开发它们的实用价值.1反应条件指数的概念(1)反应条件边界值(BRC或RCB).为了...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水文地球化学分带与铀矿化关系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立了吐哈盆地水中铀的存在形式,分析了铀在水中的迁移规律和沉淀条件。并运用层间氧化带的成矿机理,阐述了各地球化学分带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引用“饱和指数”把铀在水中的饱和程度给予量化,从而确定了盆地水中铀的沉淀区间。利用γNa+/γCl─和γCa++/γCl─划分出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及综合岩石地球化学分带,为寻找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提供了水文地球化学依据。指出艾丁湖自流水斜地为形成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刘金辉  史维浚  孙占学 《地学前缘》2005,12(Z1):124-126
反应条件指数(RCI)和饱和指数(SI)都是建立在热力学基础上说明水中物质溶解与沉淀作用的水文地球化学参数。饱和指数能够客观地反映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发生的方向和状态,反应条件指数综合了水文地球化学状态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边界条件的信息,它不仅能反映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发生的方向和状态,而且可以反映其发生的条件及原因。根据反应条件指数和反应条件边界值的概念,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和质量作用定律对反应条件指数与饱和指数的关系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两者呈线性函数关系。这对认识和解决生产、科研中存在的水文地球化学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成铀矿床理论,本文在论述布尔津盆地水动力及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综合整理,着重分析西部凹陷第三系层间水的铀水迁移分带规律,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顶山地区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谭鸿赞 《新疆地质》2002,20(2):126-129
层间氧化带铀矿床的形成与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密切相关,本文采用水文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对顶山地区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顶山地区下水中铀主要以UO2(PO4)2^2-形式存在,并研究了铀的饱和沉淀条件,指出了铀成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初步分析研究里坝地段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该地段1:5000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的实际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计算了地下水中某些化学组分间的相关关系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解释评价了该地段部分放射性水文地质异常,并初步提出了该地段的某些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的“半定量”指标体系。实践证明,本文的结论对于条件与该地段相似的地区的放射性水化学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郝进庭 《铀矿地质》2013,(1):24-30,46
文章采用PHREEQC模式程序,对研究区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进行了模拟,确定水中铀的存在形式、水中沥青铀矿饱和指数(SI)和反应条件指数(RCI)等水文地球化学参数;分析了地层中铀所处状态与水中Eh值、pH值、铀浓度的关系;证明了水的Eh值是控制铀成矿作用的最主要因素;对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及其定位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和探讨;对砂岩型铀矿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机理进行了论证和计算;阐述了铀活化迁移、沉淀富集的本质规律;也为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砂岩型铀矿的成矿预测和矿床定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PHREEQC在研究地浸溶质迁移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揭示地浸过程中溶质迁移的存在形式及各种形式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计算饱和指数,确定溶质水解沉淀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临界值。  相似文献   

10.
滇西陇川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泽轩  郭宁  向清友 《铀矿地质》1999,15(2):65-70,105
本文从大地构造,地貌景观及古气候,铀源,盆地构造格架及构造分区,上第三系岩性,岩相,水文地质及水文地球化学,铀的富集及深部信息入手,与邻区龙川江赋矿盆地对比,对陇川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盆地东南隆带阻水断裂上方富有含有机质,炭质丰富的构造侵蚀洼地是区内砂岩型铀成矿远影地段。  相似文献   

11.
从大直径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在水平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方面评述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各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石英热发光特征研究,发现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复杂与否,与矿床的形成深度、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化的贫富有一定的关系。进而,为在该区进一步深入找矿及寻找其它内生矿床提供一项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三组结构面产状模型力学实验结果, 揭示了这种组合条件岩体中产生压剪区、张剪区及结构面、结构体的多种变形成分, 也揭示了压剪区和张剪区形成机理、及三组结构面组合下结构面产状的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5.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7,17(2):154-157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Atlas of Palaeogeography of China was published in 1955.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impor- ta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shing of the atlas. Actually it was a direct outcome of the famous Main geological structural units of China written by Huang Jiqing in 1945. Confined by the status of ge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at stage, the atlas mainly presents the vari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old landmasses and oceans during different geological stages. The compilation was based on facies types, palaeontological species , and features of regional fauna assemblages . The basic scale of the atlas was 1:1 000 000. There are totally 20 maps, spanning from the Sinian to Triassic of the Mesozoic. The compila-tion was finished in more than three years. The outline of landmasses and oceans, main direction of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distribution of fossils, crustal deformation, mineral deposits, as well as volcanic and glacial activities are shown with various patterns and colors  相似文献   

17.
庄儒新  李峰  庞君 《云南地质》2005,24(4):455-461
独龙江地区岩体破碎,暴雨强度大,边坡稳定性差。独龙江公路下段Ⅰ号滑坡体位于贡山县普拉河旁,为确保公路安全,我们采用抗滑力/下滑力的方法来分析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成矿预测中证据权重法与信息量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简述了证据权重法及信息量法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同时分别用证据权重法模型和信息量法模型对同一研究区进行预测,取得了极为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黄钇钽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黄钇钽矿需要在温度≥500℃,溶液pH≈4.0-7.5,压力500—1500bar的范围内形成,与褐钇铌矿相比,其形成条件的范围要窄得多。 不同的稀土元素在形成黄钇钽矿时的成矿温度亦不同。钇族稀土成矿温度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铈族稀土的成矿温度比钇族稀土高得多,并随原子序数减小而迅速增高,以致La、Ce、Pr、Nd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难以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这就是至今在自然界发现的黄钇钽矿均为钇族稀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实验还表明,大量F、P等组分的存在,对黄钇钽矿的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0.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晓莉 《云南地质》2007,26(1):77-82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三类:危险大(Ⅰ类)占11.04%,危险中等(Ⅱ类)占41.8%,危险小(Ⅲ类)占47.16%。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