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中国沿海地质环境与区域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中国沿海岩石圈动力学的基础特征, 指出中国东部沿海地质环境与灾害存在南北分异的格局, 阐述了沿海区域工程地质环境的基本规律, 并通过全球及中国近百年海平面变化, 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河口海岸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 对沿海地区未来的地质环境与灾害趋向做了初步评估, 并认为中国沿海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特别是环渤海地区。最后, 对影响沿海区域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相对海平面上升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海平面上升已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海洋地质环境灾害之一。本文在有关学者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相对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危害作了进一步探讨,并提出一系列防治对策。相对海平面上升能够在沿海地区造成海岸侵蚀、风暴潮灾害加剧、海水入侵、水资源和水环境遭到破坏、沿海低地被淹、防汛工程功能降低等诸多灾害。为了减缓这些灾害,采取一定的防治对策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其中加强海平面变化监测和科学研究是基础,提高海堤标准、加强海堤管理与保护、施行海滩人工喂养是关键,此外还要辅以公众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王威  周俊  易长荣 《城市地质》2011,6(4):31-35
渤海湾沿海地区地面沉降严重、风暴潮灾害频发。本文以天津作为典型区域,对风暴潮潮位测定、风暴潮灾害和防风暴潮预案措施等方面开展研究,认为地面沉降对上述3方面均有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风暴潮灾害防治中必须考虑地面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中蒙俄经济走廊沿海与内陆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分布特征,利用MOD13Q1 NDVI数据集、MERRA2气象再分析数据和AVHRR土地覆盖数据,以中蒙俄经济走廊研究区内2种代表性植被(林地和树木茂盛的草地)为例,采用回归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了近年来研究区NDVI在不同纬度、距海岸线不同距离及不同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气温与降水对NDVI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9年内5月下旬—9月,沿海地区植被生长状态基本优于内陆地区,从距离海岸线500 km左右开始,NDVI明显下降;沿海地区(0~500 km)与内陆地区NDVI在时间变化上也略有不同,沿海地区2种代表性植被的NDVI时序变化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受沿海与内陆地区降水、气温差异影响,在植被生长顶峰期(0719—0723),随着纬度上升,沿海与内陆地区NDVI差异逐渐减小:沿海地区NDVI在上升期比内陆地区约提前1个月进入饱和,下降期滞后约1个月;低纬度地区2种植被对降水量更为敏感,相关系数最高为0.393(显著性水平P<0.01),而高纬度地区两种植被对气温更为敏感,相关系数最高为0.534(P<0.01)。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沿海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与渤海的交会地带,是一个人口聚集、生态环境脆弱、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对沿海地区人民生活、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In SAR监测及二等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河北省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状况,分析影响海岸带In SAR提取形变精度的误差源及其校正方法,获取大比例尺高精度海岸带形变监测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河北省海岸带地面沉降的原因,为工程建设、区域规划、防灾减灾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因此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建设、矿产资源、海域综合管理、环境和灾害评估等领域,并为沿海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为防治灾害、保护环境提供合理化建议。本文通过作者的工作经历,结合其他部门的工作实例,系统地论述了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内容及其应用,概括分析了其研究方法,并概述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即必须建立信息化的海洋数据中心,提高海洋地质的调查研究水平,加强海洋监测和预测研究,促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论文认为,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是海洋开发建设、海洋综合管理和其他海洋事务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门科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提高海洋第四纪地质研究工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江苏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江苏徐州-连云港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出现的开裂、滑移现象,就该地区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软土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典型路段软土的力学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总结得出;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多是因为软土层厚薄分布不均,勘测过程中现场及室内试验提供的设计指标与实际差异过大等综合因素造成,经综合对比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地质灾害,提出勘测设计指标的确定应以十字板、CPT现场试验为准。  相似文献   

8.
0‘世界各地沿海岸地区的地形、气候和植被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都属于活动性环境。信l}地和海洋这两种不同的作用是在沿海岸地区转换的,这使该地区有着适应快速变化的地貌特征.沿海地区多是人口居住区,因此,其灾害作用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方面美国的情况尤其突出.美国的人口绝大多数集中于150000km的沿海地区,其中也包括五大湖区。而今美国最大的一些城市都在沿海,‘并且总人口的75%居住在沿海各州. 危害最严重的沿海灾害包括:热带气旋,每年都有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口和财产损失;涌潮流,是高海潮遇到暴风浪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海啸,也称地震海浪,其危害范围  相似文献   

9.
该论文根据江苏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工程地质问题的出现,就该地区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软土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典型路段软土的力学强度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总结了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出现的地质灾害多是因为软土层纵横断面厚薄分布不均、勘测过程中现场及室内试验提供的设计指标与实际差异过大等综合因素造成。经综合对比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地质灾害,总结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勘测应选用合理的手段,提出勘测设计指标的确定应以十字板、CPT现场试验为准。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61—2020年格点化数据集逐日降水资料及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计算台风降水对中国沿海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贡献率;利用混合和单一元统计极值分布模型量化台风对降水极值概率分布的影响,探究其量化结果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典型流域进行流域尺度的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从台风降水的贡献来看,台风降水主要影响中国沿海及部分临近沿海的内陆地区的高重现期极端降水事件;在量化台风影响方面,利用考虑台风降水分布的混合元统计极值分布模型可提高研究区大部分地区降水极值概率的估计,并且沿海地区台风降水的影响大于内陆地区,北方沿海地区的影响大于南方各分区;台风极端降水贡献率、台风与非台风降水差异是台风影响中国沿海地区降水极值概率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和对已有成果的分析,发现该地区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并有恶化的趋势.该地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地质灾害、水环境污染、海水入侵和海岸蚀退,多数为人为因素引发,自然灾害是次要灾害.最后针对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综合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是随着城市化快速进程中的一种自然与人为作用下的新型地质作用,这种作用的持续发展,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即质变为城市地质灾害。随着上海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成为上海城市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关键问题;上海地铁M4号线建设重大事故发生后,对地下工程潜在的环境地质作用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快速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工程环境地质灾害,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方法,剖析了上海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的主要环境和地质灾害问题;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引起的工程环境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潜在性、隐蔽性、社会性的特点.归纳出城市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提出防治对策;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2004年以后的远景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环境地质效应的基本对策与管理措施.为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提供基本思路。这对深化地下工程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推动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及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上海海岸带地质环境实际情况和相关监测经验,本文介绍了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和管理的设想和思路,提出了全国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Landslides are common along western slopes of Sahyadri ranges and isolated hills of coastal plains in Konkan region of Maharashtra. Numerous landslides with low magnitude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slope failures in this region. Though the magnitude of landslides in this region is low, they result in huge losses in terms of property damage and even loss of lives especially those occur along major communication routes.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 in Raigad district, Maharashtra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landslide record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The landslide occurr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rainfall has been assessed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rainfall, lithology and geomorphology in slope failur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landslides in Raigad district is observed in the south and south-eastern hilly tracts of the district.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landslide process in this study area is also influenced by geo-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slope, aspect, structure, drainage, roads etc.  相似文献   

15.
 Investment in the coastal resources of Gaza City is vital to various developmental issues and projects. Access to the coast and coastal erosion represent two major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the c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local engineering works developed by the municipality and local people to overcome such problems. A cliff of calcareous sandstone – Kurkar as it is locally known – (up to 18 m high), is located at a distance of 20–50 m from the water–land contact. People who need to reach the beach must cross this Kurkar cliff. The engineering works used to facilitate access to the beach are: old automobile tires, white waste skeletons (refrigerators) and construction waste, where long stairs were designed using these materials. Meanwhile the engineering works which were used as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include: rock gabions, concrete wastes, construction waste, concrete walls and shallow excavations. Such practices are commonly used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inexp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cos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methods was evaluated from an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point of view. Suggestions were mad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practices in the future. Received: 18 November 1998 · Accepted: 15 February 1999  相似文献   

16.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面对区内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地质灾害严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中以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现状为基础,围绕区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就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重点应放在优化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和层位,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利用滨海河谷建设地下水库;利用地下空间和雨洪水资源,实施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扩大咸水资源改造利用;勘查、建立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与研究等措施,建立以城市、港口为重点的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环境地质调查重点则放在确定海岸基准线,开展重点城市、港口以及湿地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建立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构建海岸带地质环境保障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黄永高 《地质与资源》2011,20(5):391-395
以广西某石灰岩矿山为例,着重介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基本思路、分析方法及防治对策.在了解矿山基本情况和查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采矿工程场地地形及工程活动特点,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矿山配套工程逐项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评估区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3个防治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16年10月20~24日,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6)在中国青岛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架构下,由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主办的第一届全球规模的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海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护”,设置了海洋沉积物工程特性、海洋地质灾害、海岸带工程地质、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和数据分析、海洋沉积物-工程结构相互作用、海洋新能源开发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等6个专题。研讨会共设13个会议特邀报告、57个专题口头报告、15个优秀展板报告,还安排了会前短期课程、会后考察等会议内容,为全球海洋工程地质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分享科研进展、促进全球合作的平台。研讨会在中国召开,体现了我国在国际海洋工程地质界的学术地位与号召力。总体而言,我国以及世界海洋工程地质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初期阶段。我国的海洋工程地质研究应顺应国家战略需求,着力解决海洋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当代水文地质学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阶段。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目标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的地下水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与生态系统。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运用多学科方法,发展向生产领域延伸的地下水工程,是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安图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频发。选取评价因子对以上三类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打分,再进行网格剖分。采用综合指数法和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出三类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分区图。最后通过叠加得到全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综合区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