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业新闻     
《地图》2019,(4):16-17
6月5日,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台,成功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其中,捕风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将实现我国卫星导航信号探测海面风场"零的突破",对我国台风预警、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陆地发射相比,海上发射可有效保障陆地人群的生命安全,并大幅度降低由于人员疏散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有助于火箭运载能力提高以及执行特殊轨道发射任务,助推中国航天走出国门,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国航天发射将迎来新的挑战,其中亚太六号卫星的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已排上日程。去年我国航天发射任务八战八捷,8发长征运载火箭将10颗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是长征火箭历史上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也是发射卫星种类和数量最多、在轨道稳定运行最好的一年。其中,试验二号卫星的正常在轨运行,标志着我国的小卫星性能已完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三、十四颗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4.
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到160秒之间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这不仅因为“十年磨一剑”终于到了试锋芒的时候,也因为这十几分钟里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承担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的“长征2F”运载火箭,为航天员提供了充分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1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2018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  相似文献   

6.
饶爱水  刘冰  胡健  王振平  张龙 《测绘科学》2016,41(8):106-110,81
针对某型号箭载接收机仅下传信号发射时刻的小数部分而导致地面设备求解伪距时存在整秒模糊度,以及由于伪距测量时标更新频率小于伪距采样频率导致的地面设备定位精度变差与100ms模糊度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伪距观测量及观测时间的实时修正方法。首先,分析运载火箭、GPS卫星以及地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计算随火箭飞行高度变化的伪距理论值;最后,根据伪距理论值的不同特性,把运载火箭飞行区域划分为4个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设计了相应的实时修正算法。基于火箭飞行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解决整秒模糊度、100ms模糊度以及伪距观测值与伪距观测时间不一致等问题,最终定位精度也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测绘》2014,(4):87-87
据印度媒体6月30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当天成功发射了一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5颗外国商业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8.
当地时间8月1日23点23分,联合发射联盟使用一枚阿特拉斯-5型(Atlas V)运载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将GPS IIF-7卫星送入轨道。这是2014年发射的第3颗GPS卫星,轨道高度为11 000公里。这颗卫星由波音公司研制。据悉,GPS IIF-8卫星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  相似文献   

9.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1):60-60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测绘》2006,(1):13-13
欧洲伽利略计划第一颗导航卫星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13时19分在哈萨克斯坦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参与的这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进入部署阶段。俄罗斯航天局自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升空。外界评论,首颗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为“伽利略”计划中30颗正式卫星的发射开了个好头。据悉,这次成功发射的实验卫星名为“GIOVE—A”,重600公斤,由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制造。用来发射该卫星的是俄罗斯“联盟”系列火箭。按预定进程,发射升空后3小时 42分,卫星将在距离地面2.3万公里处脱离运载火箭,以每天环绕地球两周的速度开始测试工作。“GIOVE—A”实验卫星的发射是“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所有30颗卫  相似文献   

11.
业界动态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30(6):52-52
美国首颗新一代GPS导航卫星顺利升空9月25日,一枚“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从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一颗GPS2R-M1型导航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其可使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得到大幅度提高,抗干扰能力也得到改善,还降低了外界环境对GPS接收机的不利影响。这标准着美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5月16日20点03分,一枚美国联合发射同盟(uLA)的德尔塔IV中型+(4,2)运载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SLC-37号工位发射升空,将美国空军的最新一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GPSIIF-6送入了预定轨道。本次发射意味着在2016年发射第三代GPS之前,为GPS卫星引入新服务、新功能以及更高导航精度的临时项目已经完成了一半。  相似文献   

13.
《地图》2007,(6):9-9
当前,我国的探月工程已经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嫦娥一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于10月24日发射升空,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已成为现实。从1994年提出探月构想,到2003年9月被中央批准,中国的探月计划整整酝酿了10年。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1月19日上午12时12分,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德清一号"卫星搭乘长征运载火箭升空。自此,茫茫宇宙中,"德清一号"卫星与千万绕地卫星一起,与太阳同步运行,每一天都会留下一圈圈的"德清轨迹"。德清,是江南的一座小县城。"德清一号"卫星,则是全国首颗以县域命名的商业卫星。"德清一号"卫星的发射升空,让德清这个以地理信息产业闻名的县域城市,又一次响彻全国。如今,"德清一号"卫星正承载着德清地理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15.
韩国航空航天研究所与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就发射“阿里朗 2”(以前称“韩国多用途卫星 2”)遥感卫星一事签署了一份价值达 1,6 85万美元的合同。这颗卫星将于 2 0 0 4年用“长征 2号丙”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目前 ,该卫星正由欧洲的Astrium公司和以色列的光电工业公司制造 ,它将提供 1m分辨率全色和 4m分辨率的多谱段地面图像。(椐SpacefliteJuly 2 0 0 1)中国将发射韩国Kompsat-2卫星  相似文献   

16.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30(6):11-11
9月25日,一枚“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从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一颗GPS2R—M1型导航卫星送入地球轨道。其可使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得到大幅度提高,抗干扰能力也得到改善,还降低了外界环境对GPS接收机的不利影响。这标准着美国已正式开始对“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17.
《全球定位系统》2010,(4):25-25
2010年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最小二乘在箭载GPS实时弹道参数解算中随机误差较大的不足,将卡尔曼最优估计理论应用于高动态的运载火箭GPS实时定位,设计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最优估计理论的定位算法,以提高弹道精度和实时定位性能;对算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法相比,本算法能得到更好的滤波效果,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小弹道的随机误差,定位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实时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为提高火箭GPS数据处理精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东部时间3月25日下午14点36分,一枚美国联合发射同盟(ULA)的德尔塔IV型火箭从弗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将美国空军的最新一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GPS IIF-9送入了预定轨道。GPS IIF-9卫星是波音公司研发的12颗卫星中的第9颗,预计2016年年初,12颗卫星将全部发射升空。随着GPS IIF-9的发射,Block IIF批次的GPS卫星会继续增多,计划今年6月,9月和明年1月发射  相似文献   

20.
信息广场     
正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成功上天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珞珈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珞珈一号"卫星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首次通过商业化订单为武汉大学研制的卫星,是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夜光遥感及导航增强技术验证。该星充分继承了"吉林一号"卫星的技术基础,采用一体化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