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自1985年来,在加州中部造近克菲尔德镇沿圣安德烈斯断层一直在全力以赴地进行地震预测试验。从1857年以来,帕克菲尔德发生了6次中等地震。平均22年一次,最近的一次6级地震发生在1966年。研究人员认为在1993年之前发生中等地震的概率为95%。可是现在看来,似乎把事情太简单化了。起初对帕克菲尔德这段断层的鉴定是根据圣安德烈斯断层地表地貌特征来进行的,但稍后的微震研究说明那些地貌特征并未延伸到地震  相似文献   

4.
5.
对适用于加州帕克菲尔德附近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上中强地震(M ̄6)地震不稳定模型,计算了作为时间和地面位置函数的理论压磁场。不稳定模型对一个32a地震轮回的所有时段模拟断层滑动和应力,其中包括失稳(主震)滑动。当该断层的一个近乎闭锁的断块受周围非地震滑动的作用变得充分承载以致于达到快速破裂的条件时,就会发生主震滑动。使用基于类似于应变核的压磁核的解析法,直接由断层滑动计算了压磁场。在地震间隔期间,闭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美国中加州帕克菲尔德(Parkfield)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建设、运行和试验场工作期间发生的2004年6级地震的情况.着重阐述了在实验场20多年的地震预测研究中遇到的一系列科学同题以及一些新的认识.这些科学认识包括:对活动构造破裂分段的研究是地震长期预测的基础;无震滑动是地震预测中的一大难点和障碍;地震复发模型具有的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且在预测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地震前兆的复杂性、差异性及其对地震预测中常用原则--前兆异常重现性和相似性的挑战等.这些认识对地震预测研究与实验场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知道我可能永远达不到Keats的标准,正如我知道我的所有“答案”也许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我再一次从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称赞错误的话语中获得安慰,因为只有从错误的答案中才能找出真理。——卡普兰(Robert Kaplan,1996)  相似文献   

8.
9.
断层强度是反映孕震区状态的一个基本特性,其时间变化会增大或降低最终触发地震事件的可能性。虽然有人提出断层强度变化能解释各种不同现象,如地震活动的远距离影响,但实际中还没有现场监测这种重要特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断层气定点观测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干旱地区5个断层气观测点2-3年的观测资料与同时段气象因素,用数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结构表明,气温是断层气的观测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还对气温影响地下气体逸出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由于印尼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以及由它引起的海啸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与其比邻的巽他海沟俯冲带触发地震的可能性引起了真正的关注。我们已经计算了这个区域以及临近区域——苏门答腊直立走滑断层的同震应力分布,发现两个构造上的应力都增加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原已很大的地震危险性。尤其是这个区域发生大的俯冲带地震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应力调制与预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瑾平  吕培苓  李纲 《地震》2000,20(3):15-24
在地球动力作用和地壳运动的过程中构造块体呈现出整体运动的特征,表现在大陆地震的动力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因而,大陆每个块体的应力场特征方向与强地震发生的主要构造力方向一致性较好。在它的作用下,块体边界或某些部位出现应力不均匀并有应变能的积累。孕震区应变能由线性积累向临界的非线性转化迹象会表现在弱震活动与主构造方向上固体潮交变应力场的呼应上。 交变应力场可加强孕震区应力集中部位的介质疲劳强度,从而在这些部位触发一些弱震,而且在附加应力场分别为正、负构造应力场方向时发生的弱震频次比例失调,这一过程与构造应力场的呼应显示了强震前弱震震源机制一致性较好的前兆特征,这种情形下的地震活动反映了一种应力调制作用,分析了1970年来的华北资料和1980年来的云南省资料,用直接图像分布、数值和等值线等3种方式讨论,表明它对强震有1~3年的中长期预报意义,R值评估均大于0.5。  相似文献   

13.
杨涛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4):1175-1185
应力作用对岩石磁性的影响对于地震磁效应、磁性构造学、下地壳与上地幔物质磁性结构及陨石磁学研究等具有潜在的意义.本文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应力作用下,岩石(或磁性矿物)的磁化率及其各向异性、剩磁、磁滞特征和磁性(高温、低温)转换点等磁性特性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岩石磁性对应力作用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地总结.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4.
15.
Stress sensitivity of stylolite morpholo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ylolites are rough surfaces that form by localized stress-induced dissolution. Using a set of limestone rock samples collected at different depths from a vertical section in Cirque de Navacelles (France), 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lithostatic stress on the stylolites morphology on the basis of a recent morphogenesis model. We measured the roughness of a series of bedding-parallel stylolites and show that their morphology exhibits a scaling invariance with two self-affine scaling regimes separated by a crossover-length (L) at the millimeter scal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is to estimate the stylolite formation stress σ from the sample position in the stratigraphic series and compare it to the crossover-length L using the expected relationship: L  σ ?2. We obtained a successful prediction of the crossover behavior and reasonable absolute stress magnitude estimates using relevant parameters: depth of stylolite formation between 300 to 600 m with corresponding normal stress in the range of 10–18 MPa. Accordingly, the stylolite morphology contains a signature of the stress field during formation and we thus suggest that stylolites could be used as paleo-stress gauges of deformation processes in the upper crust.  相似文献   

16.
地震活动参数约简的因子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地震活动性分析有许多指标参量,各参量在不同时段变化各异,预报效果不理想。由于各参量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选择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和D值8个参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的综合指标Wfa。结果表明Wfa在2005年江西九江5.7级地震和华北14次5.7级以上地震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还对因子分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洱海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水质富营养化评价表明,洱海现属中营养水平,根据全年平均状态下的某些单项指标评分或近年来某些时段的全湖营养类型综合评分,将洱海评价为从中营养状态向营养营养状态过渡型的湖泊可能更为适宜。与历史资料相比,80年代至今富营养化进程料快,主要营养盐守趋势。  相似文献   

18.
Interpretation of Hydrochemical Facies by Factor Analysis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9.
The information gain of a point process model quantifies its predictability, relative to a reference model such as the Poisson process. This is bounded above by the entropy gain, 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int process entropy rates. This provides a bound on the utility of the model as a forecasting tool, separate from the usual “goodness of fit” assessment criteria. The stress release model is a point process with an underlying state variable increasing linearly with time, and decreased by events. Assuming the intensity to be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this state, we derive an analytic expression for the entropy gain. This is illustrated, using various magnitude distributions, for earthquake data from north China, and extensions to a multivariate linked model outlined. The results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ess release process as a predictive tool. Comparisons are made with a scale derived from the Gamma renewal process and using Molchan's ν-τ diagram.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