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镇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东段,是我省一个重要矿产区。随着区内工作程度的不断提高,浅部矿基本查明,向深部找隐伏矿势在必行。深入研究侵入岩和地层构造,对找隐伏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本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对重磁场及其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推断出主要断裂构造,对侵入岩分布区和第四系覆盖下的褶皱构造做了推断,对侵入岩做了圈定,并研究了重磁场同内生  相似文献   

2.
宁镇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发育中生代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然而有关该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选取宁镇中段与成矿关系密切的3个中酸性岩体,即安基山杂岩体、新桥岩体、石马杂岩体为研究对象,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对上述岩体进行年代学研究。测试结果显示,上述三个岩体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7.0±1.1 Ma~108.0±1.6 Ma、108.0±1.3 Ma、102.5±1.1 Ma,均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该地区斑岩型铜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06~108 Ma),认为宁镇地区在102.5~108.0 Ma之间经历了强烈的成岩成矿热事件,明显晚于长江中下游其他矿集区内的岩浆活动年龄(124~148 Ma),而与华南中生代第三次大规模成矿作用时间一致。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认为,宁镇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形成于岩石圈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薛怀民 《地质学报》2019,93(1):147-169
发育于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最东端宁镇地区的晚中生代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以富钠、高Sr和Ba、富集轻稀土元素,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为特征,高场强元素Ti、Nb、Ta等表现出显著的负异常,岩石地球化学的总体特征类似于高Sr/Y的埃达克岩。但与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的高Sr/Y岩浆岩相比,宁镇地区的这些侵入岩体还表现出低的放射性成因Pb、更低的重稀土元素含量、相对高的MgO、Cr和Ni含量及Mg#值等特征,推测它们的形成过程是由(再)富集的上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与古老的大陆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混合,混合岩浆在演化过程中还经历过较强的矿物分离结晶作用以及一定程度的上地壳物质混染。该再富集事件的发生可能与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部分熔融所析出的熔体(或流体)交代上覆的地幔楔有关,导致原已富集的陆下岩石圈地幔更进一步富集挥发分以及不相容元素,古老的富集地幔中所累积的放射性成因Sr、Nd同位素被"中和",该作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仅影响到最东段的宁镇地区,并没有波及到更靠内陆的其他地区。宁镇地区的这些埃达克岩侵位于100~108Ma的早白垩世末期,晚于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高Sr/Y岩体长达30Ma左右,其间存在着较长时间的岩浆活动静止期,意味着它们可能形成于不同的动力学背景。后者的形成可能与区内印支期—早燕山期陆内挤压造山后的应力松池,加厚的大陆下地壳及其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发生拆沉和部分熔融有关,这种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岩石圈减薄事件可能并没有波及到最东段的宁镇地区。而前者可能与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初期,太平洋板块相对亚洲大陆板块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中国东部大陆边缘进入拉张-裂解的构造环境有关,但其效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主要影响到了最东段的宁镇地区,其他地区对这次构造变动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4.
对宁镇地区3个典型燕山期岩体(安基山-伏牛山岩体、下蜀-高资岩体和石马岩体)的中酸性侵入岩进行LA-ICP MS锆石U-Pb定年,给出(109.1±1.9)~(101.6±1.1)Ma的年龄值,代表了这些侵入岩体的形成年代,为该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形成时代提供了精确的约束。宁镇地区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100~110Ma左右的中酸性钙碱性岩浆活动相关联,区内成岩成矿作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宁镇地区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而长江中下游九瑞等地区的同类型侵入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二者相差约25~35Ma;结合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板块活动特征对中国东部陆区成岩成矿的制约,这些年代学数据揭示出宁镇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及其成矿响应是中生代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大规模岩浆-成矿活动的新一期成岩成矿事件,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对应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拆沉-减薄事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岩石圈减薄从135Ma左右开始,可能持续到100Ma左右。  相似文献   

5.
宁镇中段的遥感与重磁数据图像。以直观的形像方式揭示了该区断裂及断块构造的基本格局和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态特征,从而为研究深部构造和分析区域找矿远景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许继峰  王强等 《岩石学报》2001,17(4):576-584
江苏省宁镇地区的中生代安基山中酸性侵入岩以亏损重稀土和钇及富集锶为成分特征,它们与消减过程的板片熔融无关,也不是基性岩浆分离结晶和地壳物质混染的产物,很有可能是相对较厚的地壳下部的镁铁质物质部分熔融产生的。相比,与安基山岩体邻近的同时代的苏州-无锡地区的和江浙地区的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不具有亏损重稀土和钇特征,它们可能是中上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研究表明,中生代时宁镇地区可能存在一个相对较厚的地壳(>40km)。由于宁镇地区现在地壳的厚度仅30km左右,因此该地区中生代域之后可能经历了一个地壳的减薄过程。  相似文献   

7.
苏南中酸性侵入岩在本文指的是苏锡地区、宁镇地区、两溧地区和宁芜地区有关中性的闪长岩类和酸性的花岗岩类岩体。一、常量评价因子及其矿化隶属度预测概述笔者设计的常量评价因子及其有效评价因子,是以中国东南部中酸性侵入岩中实际存在的一系列多金属矿化的岩石化学资料(n=279)为基础,是以具备集合性、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使我们逐步发现、认识了宁镇地区的推覆构造.这种构造型式不仅十分发育,而且对金属矿床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推覆构造的产出特征  相似文献   

9.
宁镇地区中生代构造分期及其对成岩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深部地质编图资料,探讨了宁镇地区的某些基本构造问题.如构造活动的分期演化以及各期构造活动的控矿控岩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出五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宁镇矿集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时限及其所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对该区出露的3个非含矿岩体板仓、麒麟门、谏壁进行了系统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分析,首次获得其形成年龄分别为101.4±1.3 Ma、102.4±1.2 Ma和109.3±1.1 Ma,表明岩浆侵位时代都为早白垩世。通过区域对比,并结合本区已有的高精度年代学资料,认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生代至少存在4期(145~135 Ma、135~127 Ma、127~123 Ma、109~101 Ma)重要的岩浆事件,而宁镇地区所有中酸性侵入岩刚好对应于最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其形成环境应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弧后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天山巴伦台镇一带经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侵入岩极发育。巴伦台镇北部道尔都达坂一带出露侵入岩,岩石组合为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及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同位素年龄和前人年代学研究资料,认为该区侵入岩形成构造环境是造山期后环境,构造应力场为NS向挤压应力向伸展应力转变的应力松弛阶段,岩浆物质来源于上地壳部分熔融物,岩体时代为晚石炭世。道尔都达坂一带侵入岩的识别和判别,对探讨中天山巴伦台地块板内岩浆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重新认识中天山地区乃至中亚造山带古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肃侵入岩及岩石构造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叙述了甘肃侵入岩的时空分布、构造岩浆旋回和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将甘肃侵入岩划分为4个构造岩浆旋回、5个构造岩浆岩省、10个构造岩浆岩带,简述了各构造岩浆岩省侵入岩基本特征和岩石构造组合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利用现有资料初步建立了甘肃侵入岩年代格架。  相似文献   

13.
安徽铜陵地区是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区内铜金多金属矿床与晚中生代 (燕山晚期) 岩浆作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以往研究认为,铜陵地区侵入岩的同位素地质年龄集中于147~135 Ma区间, 结合最新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发现,铜陵地区还存在部分锆石U-Pb年龄介于132~124 Ma间的侵入岩。因此,将铜陵地 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划分为早、晚两期,对应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早白垩世。文章系统对比和研究了铜 陵地区早、晚两期侵入岩的岩石类型、产状、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以及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比长 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宁芜地区和庐枞地区火山-侵入岩,认为铜陵地区晚中生代早晚两期侵入岩分别形成于陆内 挤压-伸展过渡和伸展的构造应力背景之下,晚期侵入岩是早期岩浆房中的岩浆再次侵位和深部地壳进一步熔融岩浆侵位 形成的,与之相应的成矿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辽东桓仁地区中生代早白垩世侵入岩发育广泛,通过对辽东桓仁地区中生代早白垩世4期侵入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侵入岩为一套以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正长岩为主的中性至酸性岩浆岩,属高钾钙碱性岩-钾玄岩系列,铝过饱和岩石。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不尽相同,表现为第一期侵入岩具正Eu异常,第二、三、四期侵入岩具负Eu异常;4期侵入岩均富集Rb、Th、K、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亏损Ba、Nb、Sr、P、Ti和重稀土元素。研究表明,侵入岩岩浆可能属于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产物,并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和较强的分离结晶作用;侵入岩产出于板内环境和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其动力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时的板片撕裂和后撤有关。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围场-隆化一带中生代侵入岩分布广泛,其形成与板内造山作用关系密切。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把该区侵入岩划分为9个岩石谱系超单元。依据不同时代侵入岩的演化规律、就位机制、区域构造格局与演化序列以及地质建造与改造等,可将本区中生代燕山板内造山过程划分为两个侵入岩-造山旋回。第Ⅰ期侵入岩-造山旋回(晚三叠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由A型侵入岩-伸展构造组合、Ⅰ型侵入岩-收缩构造组合和S型侵入岩-收缩构造组合组成,其相应的造山构造阶段早期呈拉张环境,中期和晚期为挤压;第Ⅱ期侵入岩-造山旋回(晚侏罗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由A型侵入岩-伸展构造组合组成,为断块式造山,形成了盆-山体系。  相似文献   

16.
赵剑畏  顾金声 《地质论评》1987,33(5):402-407
本文研究了宁镇地区Fe、Cu多金属矿床与地质构造关系后认为,这些矿床与燕山晚期成矿岩体有关外,还严格受构造条件控制。虽然断裂、褶皱、不整合面和层理在本区都能控矿,但以断裂构造为主,一般大部分矿床、矿点沿层间压性断裂呈带状分布,尤以压性断裂的偏张部位成矿最好;宁镇弧形构造、东西向构造和新华夏系反复活动及其复合关系,对岩体、矿体分布有一定影响,但以宁镇弧形构造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对宁镇地区安基山岩体主要岩石类型花岗闪长斑岩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 安基山岩体的花岗闪长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06.9±0.9)Ma, 代表了岩体形成年龄, 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 安基山岩体的形成明显晚于铜陵等地高钾钙碱性中酸性侵入岩形成时代, 揭示出宁镇地区中酸性钙碱性岩浆活动及其成矿响应是中生代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另一期成岩成矿事件; 宁镇地区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107 Ma左右的钙碱性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区内成岩成矿作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宁镇地区钙碱性中酸性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对应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拆沉减薄事件; 长江中下游地区岩石圈拆沉从130 Ma左右开始, 可能一直持续到107 Ma以后.   相似文献   

18.
燕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陆内造山作用关系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朱大岗  吴淦国 《地质论评》1999,45(2):163-172
本文将燕山地区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岩浆活动划分为4个阶段,8个期次;并对火成岩的基本类型,产状,分布和岩石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分别阐述了火岩岩和侵入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论述了构造运动导致的岩浆活动与陆内造山作用过程,笔者着重指出,多期次岩浆活动是造山运动的直接产物,火成岩系列与岩石化学特征指示的构造环境表明,燕山地区在中生代为一陆内造山带,其构造演化的主要特征是反转构造发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天山造山带古生代侵入岩岩石类型、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初步厘定不同构造带侵入岩浆序列及形成构造环境。天山地区古生代侵入岩主要包括奥陶—志留纪俯冲期钙碱性花岗岩、泥盆纪后碰撞型正长花岗岩、石炭纪中早期俯冲型钙碱性花岗岩、石炭纪晚期后碰撞型正长花岗岩、石炭纪末后碰撞型镁铁-超镁铁质岩、二叠纪早期后造山型碱性花岗岩及洋壳残片等。俯冲期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组合;同碰撞期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后碰撞期为组成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合;后造山期为正长花岗岩-碱性花岗岩组合。认为该地区古生代侵入岩与Terskey洋、北天山洋、南天山洋等洋盆演化密切相关,并建立了天山地区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图。  相似文献   

20.
昆秦接合部志留-泥盆纪侵入岩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和年代学研究,确定昆秦接合部存在志留-泥盆纪岩浆活动,采用单颗粒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定侵入岩的形成时代为382~423Ma,即志留-泥盆纪.岩体以小岩株、岩脉及构造岩片产出,普遍受后期构造作用,多数以构造片岩卷入海西期苦海-赛什塘构造混杂岩带内.岩性有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4种,属于典型的钙碱性系列.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判别显示,其形成于岛弧或陆缘弧及同碰撞构造环境,反映了原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及随后的陆壳碰撞过程.该阶段侵入岩在侵入时代和形成的构造环境上,与东昆仑早古生代岩浆活动一致,因此,昆秦接合部发育的志留-泥盆纪岩浆弧向西可与东昆仑早古生代岩浆岩带相接.志留-泥盆纪侵入岩产出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进一步说明,昆秦接合部地区古特提斯多岛小洋盒形成于弧后扩张作用,与原特提斯洋的关闭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