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西太平洋赤道海域的热量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实验3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赤道海域(0°~5°N,130°~150°E)考察所获得的29天辐射资料和同期取得的温、压、湿、风和探空等资料,计算了这一海域11月份的热量平衡各量值和整层气柱的加热量。结果表明:该海域是一个强热源区,其上空大气也是一个强热源区。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暖情况下中国季节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中国1961-2008年752站逐日地面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资料,采用非线性相似度量方法对中国四季进行了划分,研究了近50年全球显著变暖情形下中国四季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气候增暖背景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缩短幅度达到10天以上,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生转折后缩短趋势突然增强,平均为0.29 d·a-1;夏季持续时间自1961年以来增加了2.8天,秋季增加了4.7天,且80年代中后期都发生了一次转折变化,春季持续时间总体48年增加2.6天的变化相对较小,但在90年代后期发生转折变化后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2)与持续天数的变化相对应,中国春、夏季的起始时间呈现提前的趋势,而秋、冬季则呈现推后的趋势,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以后变化更为明显;(3)不同季节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持续天数和起始时间变化最为明显,春、夏、秋三季相对较弱;同一季节不同区域的响应也不同,就全国而言,北方比南方的响应更明显,而以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以及以海南为代表的华南等地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5.
地表面净辐射是推动近地面蒸发、地面与空气之间的热输送、进入土壤的热量等几个过程的能源,因而对于近地面气候的研究,热量平衡观测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其中,测量净辐射与土壤热通量的仪器早已生产,而潜热通量与感热通量的估计过去一直是建立在经验公式或间接计算的基础上的,目前直接测量的仪器已研制成功。各种净辐射仪器的主要部件是一块两面涂黑的平板,能够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它两面的温差是与平板所接受到的净辐射通量成比例。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固定速率通风的,以避免两面温差引起的热对流不同所造成的误 相似文献
6.
利用上海地区1961—1965年的热量平衡资料以及常规的气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年、月、日变化规律,进一步阐明了我国湿润地区在地表热量平衡过程中,潜热占绝对优势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8.
为探索台风与海洋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计算了在东海和南海活动的共9个台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结果:发现台风环流内,水温小于露点时,潜热出现负值,反之为正值,水温与露点相同时,潜热量值为零;台风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水温、气温均是下降趋势,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夏季,东海和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量相近,海洋对大气响应为主。秋、冬季,海-气界面热量交换比夏季强烈,大气对海洋响应为主。结论:台风对海洋响应为主;秋、冬季,海-气界面热量交换,东海比南海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台风与海洋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计算了在东海和南海活动的共9个台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结果:发现台风环流内,水温小于露点时,潜热出现负值,反之为正值,水温与露点相同时,潜热量值为零;台风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水温、气温均是下降趋势,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夏季,东海和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量相近,海洋对大气响应为主。秋、冬季,海-气界面热量交换比夏季强烈,大气对海洋响应为主。结论:台风对海洋响应为主;秋、冬季,海-气界面热量交换,东海比南海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0.
11.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
利用NCEP多年日平均可降水量资料,进行EOF、小波分析和EEOF等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在分布上,我国东部水汽低频振荡受水汽源地影响主要有着三种不同的地理分布形势:一是我国东部水汽低频振荡约以长江为界,南北具有相反的变化形势;二是不同的正负形势由北向南间隔分布,出现正负正或者负正负的形势;三是我国东部水汽振荡在空间上具有整体的一致性,绝大部分都是正异常或者负异常,各种形势随时间相互替换。在强度上,华南、东海、长江中下游地区强度比较大而且振荡活跃,夏季的振幅最大,振荡最明显,能量也最大,春秋次之,冬季的振荡能量最小,振荡最弱。在周期上,水汽低频振荡在春、秋和冬季都具有64天左右的振荡周期,而在夏季只有24天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选取1959年7月23—26日4天正当高空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大陆时,对我国东部地区计算了能量方程中各项数值,以及各边界上的能量输送。计算表明,这个地区为能源区城,向外输送热量和水汽。至于在东、西、南、北四个边界上输送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南界以输入为主;东界低层为输出,高层为输入。这种输送是由这个地区低空为大陆热低压,高空为副热带高压的环流特点所决定的。在热量输送中,扰动输送比平均输送为重要。在能量平衡中,支出项主要为平流输送和辐射冷却,而收入项主要是由下垫面向上输送感热和水汽潜热,大气本身的热量和水汽含量的变化在能量平衡中作用较小。湍流感热输送约为蒸发潜热输送的1.84倍。 相似文献
14.
15.
17.
1986年东海与南海的海-气界面热量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测资料计算1986年7—12月东海和南海观测海域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结果表明:7—9月上旬,大气向观测海域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因为这时的气温比水温高,潜热通量与感热通量出现反相变化,天气晴好,海洋大量吸热;9月中旬—12月,观测海域向大气输送热量是主要现象,东海表现得比南海更为明显,主要贡献来自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受冷空气影响时,感热通量重要;在热带辐合带和热带气旋系统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大气对海洋的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大气热量源汇年际变化青藏高原大气热量源汇年际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使用1961~1995年逐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视热量源汇<Ql>资料、1961~1990年青藏高原地区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资料、美国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1975~1994年全球OLR资料,讨论了高原大气热状况年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发现:高原地区大气热源年际变化明显,其中春季和秋季高原地区<Ql>的变率最大,并且水平分布很不均匀;当冬季高原冷源弱(或强)时,东亚大槽位置偏东(或西),对应着东亚强(或弱)的冬季风;夏季高原热源强(或弱)的年份,在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对流层中、低层为偏差气旋环流(或反气旋环流),在中国长江流域低层为异常的西南风(或东北风),对应着东亚强(或弱)的夏季风,夏季高原热源强度还与南亚高压的强度和位置有关;春季4月的积雪状况与夏季高原大气热源强度有明显关系;夏季高原热源与同期青藏高原东南部、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东南亚、中国西南部、长江流域和从黄海到到日本海一带对流有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