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彩会 《地质学刊》2009,33(1):101-101
2009年1月,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热中心承担的“东海县西北部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通过了由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项目组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地质资料,结合遥感、重、磁数据解译成果,初步查明区域水文地质和地热地质背景条件,对全区地下(热)水资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老科协地质分会和四川省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委会于 2 0 0 0年 4月 2 7日在泸州市联合举办了四川地热开发与利用研讨会。泸州市政府蔡炳忠副市长应邀到会作了热情的讲话。这次研讨会是继 1 999年 9月在蓉举行的依靠科学 ,促进成都地区的地热开发讨论会的扩大和深化。到会的有地质、石油、煤田等部门和成都理工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的资深专家、教授共 41人。会上共宣读论文 1 8篇 ,着重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 四川地热开发的前景和重点地区从四川地质构造的布局和已发现温、热泉的分布情况看 ,四川盆地的西缘 (龙门山前山地带 )和川…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评价和开发西藏羊八井地热田资源,中国——联合国——意大利于今年三月在北京签订合同,由意大利承担此项工作。八月中旬意大利专家一行十八人到达羊八井,与中国专家协同工作,于九月底园满结束今年的试验研究工作。试验项目有:地质、水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化学分析、测试手段、钻井、测井等项。参加此项工作的单位有:西藏地质局地热地质大队、物探大队、“九二三”地热工程处、地热能研究所等单位。  相似文献   

4.
岩溶型地热是地热系统的重要类型,岩溶介质的特殊性使得其形成过程中易与浅循环水系统发生更多的相互作用,而有别于其他介质地热系统.本文以四川盆地边缘的铜锣山背斜岩溶地下热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同位素等方法和手段,结合区内地热地质和岩溶地质条件,系统探讨了岩溶地热系统热水出露过程中的冷、热水混合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地热回灌试验研究和地热储环境保护等措施,消除或减弱地热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应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和监察,完善行政审批、监督制度,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地热开采审批、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严格实行地热开采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地质勘查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进行商业性参与。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藏区域地热场特征的基础上,借鉴盆地地热模型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藏区域的地热基本模型,并详细介绍了边界条件和导热系数的确定方法.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分布与实际地质和地热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天然气水合物赋藏海域的地质与地热基础调查是构建准确可靠的地热模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南宁市地热资源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地宁市地质背景和地温场的特征,对地热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研究,概算了地热区地热资源量。该市地热资源类型属分地埋模型,地热资源量较为可观,热水水温适中,适合南方气候特点,应用于洗浴疗养,旅游等方面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太康隆起尉氏段,通过地热地质调查了解区内地热需求、开采现状;通过大地电磁测深和二维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查方法,预测了新近系热储层底面和奥陶系热储层顶面构造形态和埋深;利用地热钻探验证了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性特征等地热地质特征;采取抽水试验和水质分析等室内试验,对地热水进行了应用评价;利用石油参数井、WR-1地热井和区内煤矿预查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地热成因和地热地质条件,确定了研究区新近系馆陶组和深部碳酸盐岩热储的地热勘探远景,指出研究区中深层地热的勘查开发方向,为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吴姗姗  姚维军  李琳  康涛  朱鹏 《地质论评》2022,68(4):1501-1510
为了探索苏北盆地赣榆—和安湖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在了解该区地质、物探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氡气测量、地温测量方法进行探测,对研究区2500 m左右深度内断裂位置和展布特征进行地质物探综合解析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调查区地热资源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并具备形成地热的“热源、流体源、通道、热储、盖层”等基本热储水文地质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查前景,区内北北西向断裂为地热资源勘查有利部位。本研究为苏北地区地热成因与地质结构增添了新的地质及地球物理依据,对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姗姗  姚维军  李琳  康涛  朱鹏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22-2022030022
为了探索苏北盆地赣榆—和安湖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在了解该区地质、物探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氡气测量、地温测量方法进行探测,对研究区2500 m左右深度内断裂位置和展布特征进行地质物探综合解析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调查区地热资源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并具备形成地热的“热源、流体源、通道、热储、盖层”等基本热储水文地质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查前景,区内北北西向断裂为地热资源勘查有利部位。本研究为苏北地区地热成因与地质结构增添了新的地质及地球物理依据,对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赵鹏大教授邀请,荷兰国际航空航天测量和地球科学学院(简称ITC)地球资源调查系著名数学地质、遥感地质专家法布里(A.G.Fabbri)教授及助手施凯茨勒(E.M.Schetselaar)于1991年5月23日~6月9日来华讲学访问,总题目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技术对地质数据进行综合与分析”.专家讲学内容十分丰富,比较系统,有GIS简介,ITC研制的地理信息系统ILWIS简介,GIS数据管理,图象处理等,主要都是围绕着介绍ILWIS的功能、特点及如何使用来讲授的.同时专家还十分重视对学员实际操作使用能力的培养,安排了5个下午的上机实习,包括数字化实习及两个实际应用案例的实习,使学员不但掌握概念理论,也会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2.
李四光教授倡导的中国地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集旸 《第四纪研究》1989,9(3):279-285
李四光教授是中国地热研究的倡导者,作者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室近20年来的研究工作为基础,从大地热流、深部地热、区域地温场、地热数学模拟、地热实验和分析测试系统、地热资源、矿山地热以及油田地热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地热研究的进展,以资缅怀和纪念李四光教授诞生100周年。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武义县溪里温泉地热地质条件及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武义县溪里地热区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等资料的分析,并结合地热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等勘查工作.基本查明溪里地热地质特征、热储结构与空间分布,证实溪里地下热水的分布受武义盆地断裂构造控制,且与萤石矿带的成因联系,热水由大气降水沿导水、储水的构造系统深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14.
刘波 《河南地质》2014,(2):39-39
1月7日,有关专家对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队承担的首个省地勘基金科研项目、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新郑矿区深部煤层地热地质条件与赋存规律研究”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15.
测区为第四系覆盖,地层分界不明显,断层错综等地质条件复杂,且附近有高压输电线、国道等强干扰地区深部进行地热勘查。通过收集和分析测区已有地质资料,确定该区地热成矿模型,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广域电磁法相结合,提高成果分辨率,划分出地层分界和断层等地质信息,推断出地热成矿有利部位。经钻探验证,取得较好的地热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彩会 《地质学刊》2007,31(4):318-318
2007年10月15日,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地热中心承担的“苏州市吴中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研究报告”通过了由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7.
深层地热能是指深度大于3 000 m的地热能。我国深层地热能资源丰富,但是开采条件怎么样呢?本文基于地热地质学原理,结合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提出一种对深层地热能开采条件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各单一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赋值,继而采用模糊数学定量计算和评估深层地热能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该方法考虑了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中的增强地热系统(EGS)的环境安全问题,即传统的“刚性造储”可能带来的诱发地震等不利于地热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倡导“柔性造储”和广义EGS理念,强调储层属性和地物理场的整合,针对我国地热能分布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地壳总体上活动性强、地应力高、地震频发等构造型地热特点,是对以往评价方法的补充和拓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专家知识,发挥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估作用,给出的量化结果易于对比和使用,可以更好地支持决策。本文基于新的评估方法,利用现有的深部地热研究及勘探成果,评估了中国大陆地区九个区域深层地热能开发的难易程度,评价区包括西藏南北地堑系、云南西部火山型地热区、青海东部共和盆地以及东北、华北等。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深层地热能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8.
《贵州地质》2009,26(3):F0004-F0004
为了落实与遵义市政府签订的优势矿产勘查及基础性地质调查战略协议,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将凤冈县列为资源勘探开发合作重点县,于2009年8月19至21日派出专家组赴凤冈县开展调查研究。专家组由局总工程师周琦带队,王立亭、李兴中、陈跃康、刘家仁、陈志明等地质专家组成。专家组一行实地考察了永安乡田坝茶区的土壤地质、地下水和地热分布状况,考察了土溪镇簸箕岩铝土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及数学地质研究室是一个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实体。多年来,研究室分设的地热组和数学地质组在科研面向生产的方针指导下,结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煤炭、石油、地质、冶金、核工业部等部门提出的生产实际问题,广泛深入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满足了有关生产建设问题的需要。地热组和数学地质组都是国内组建最早、研究领域最广的专业组织之一,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国内外有广泛的科技交流,熟悉与掌握国际最新科技信息,是国内有关专业居于领先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当今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质源温室气体释放是导致当前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是地质源温室气体的主要释放类型。在当前强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背景下,定量化地评估地质源(主要包括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的温室气体释放通量,对于深入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圈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联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中国大陆重要的地质源(主要包括火山-地热区、泥火山系统与油气盆地、巨型活动断裂带等)温室气体的释放特点,重点综述了中国新生代火山-地热区温室气体释放通量与成因研究的近期成果,并进一步讨论了火山-地热区温室气体成分与释放通量的连续观测在中国活火山监测与减灾防灾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