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开发区作为一个地区聚集产业及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重视。如何统筹集约利用好土地是目前开发区发展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对滨州市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凤凰国土资源部门着重在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方面做文章,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进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君 《山东地质》2008,(11):18-18
滨州市现有8个园区,核准土地面积3690hm^2。自成立以来,滨州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园区投资环境,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到2007年底,园区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99.89亿元,平均单位面积投资强度1775.61万元/hm^2,2007年GDP229.39亿元,单位面积产出率678.96万元/hm^2,实现了单位土地面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使调整产业结构、盘活资产存量、培育优势产业、发展开放型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普遍面临建设用地紧张的局势。文登市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规划用地结构,掌握节约集约的管理方法,创新体制,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制,保护和利用好每寸土地,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方法对促进县级市如何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滨州市北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未利用地较多且集中连片,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深入分析滨州市北部沿海地区未利用地特点和近几年开发利用现状,提出开发中应注意加快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修编和各专项规划的衔接、抓紧开展土地利用集约评价工作、招商引资与以地选商并重、创新开发模式实行高效开发等问题,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做好滨州市未利用地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规范县城规划区内的土地、建设管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好土地供应闸门,使县城规划、土地、建设工作依法步入规范、科学、有序的轨道,汝阳县委、县政府从完善长效机制入手,对县城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部门联动,不断增加城市发展承载能力,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汾河中游重要县域——孝义市在1996至201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引起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定量化研究。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动态联系,结果表明孝义市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以及林牧业用地的增加,引起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减少,期间GDP增长较快,说明生态建设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协调区域生态和经济关系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王李辉 《地下水》2011,33(3):85-86
白水县水资源匮乏,干旱缺水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合理利用水源,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实现农业节水对促进白水农业生产和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望都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西枕巍巍太行,东望万里平川,在环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双重辐射之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望都县成为各行业竞相投资的重要区域。 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需求量日益增加。望都县委、县政府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以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为支点,通过科学谋划、深挖潜力,走出了一条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助力县域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0.
1 滨州市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特点 1.1 耕地总量大,人均多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土地资源丰富。2006年,全市农用地62535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6%,其中耕地437952hm^2,占农用地的70%,在耕地中,水浇地面积369862hm^2,占耕地面积的84.4%,是最主要的耕地类型;旱地次之,占耕地面积的13.7%。  相似文献   

11.
唐晓燕  高燕 《山东地质》2010,(3):38-39,43
临沭县近几年工业发展势头较猛,但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对土地刚性需求大,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较大。为此,临沭县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加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土地级别划分及地价水平已有较大的变化,原有的基准地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现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地价体系也亟需修正更新。该文结合拜城县的具体情况,并遵循所选因子与土地的相关性,确定拜城县城区土地定级因素,在分析各定级因素权重的基础上,计算各因素的分值,划分土地等级。通过对拜城县城区的土地进行定级估价作出修正和更新,将对土地的监督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刁口乡自然保护区位于利津县东北部,丰富的湿地植被和水生生物资源已成为当地生态旅游的重要场所和经济来源,但由于区内自然资源开发,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石油外溢引起的大面积水土污染,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破坏。根据当地地质环境和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制定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湿地治理设计方案,使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带动当地海洋经济板块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土地科学领域专家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结合商河县郑路镇项目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指出土地整理应寻求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的最大结合,实现效益最大化,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邵长春  林宪光  刘洋 《山东地质》2010,(9):60-61,65
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梁山县国土资源局从2009年3月开始开展了保增长保红线行动,通过积极主动服务,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严格执法监管,全面推进国土资源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金乡县土地供应“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该文对全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与措施,必将更好地推动全县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惠民县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和保护耕地的严峻形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通过进行历史遗留损毁土地的摸底调查,制定有效的土地复垦政策,可在一定程序上缓解供需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探讨MapGIS图斑自动编号技术,该技术的实现可以为损毁土地的外业调查工作提供方便,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需求逐步增加,土地供应日趋紧张,规范土地整理开发行为,科学指导土地整理开发工作意义重大。以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垦利县为例,根据其土地利用特点,分析开发整理工作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探索土地整理开发工作要点,为今后开发整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临朐县结合当地山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县情实际,不断创新措施,立足"增量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围绕低效闲置土地、储备未供土地、旧城改造和迁村并点以及让企业向园区集中,最大限度提高企业集中度与土地产出率等方面,千方百计盘活挖潜存量土地,努力拓展土地利用空间,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同时,注重依法科学管理,严把用地预审、审批和批后监管等环节,使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明显成效,保障了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甲斌 《江苏地质》2006,30(4):314-320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之一,但长期以来,我国铜资源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供需缺口较大,从而约束铜产业链协调发展,需要通过国际市场加以平衡。为了确保国民经济发展对铜产品的消费需要,保障铜资源长期稳定安全供应,进一步夯实铜产业链协调发展的资源基础,研究制定我国铜资源战略已势在必行。在分析国内外铜资源利用现状、供需格局及经济发展对铜资源的消费需求等方面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铜资源的发展战略,并对我国铜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