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佩 《浙江地质》2009,(6):60-60
建德市国土资源局严格执行该市矿产资源规划,凡是新设矿山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做到开采区开采,限采区限制开采,禁采区禁止开采。在上年的基础上关停矿山9家,新设1家,矿山总数72家,达到上级下达的74家矿山控制数要求。稳步推进采矿权市场建设,今年以来,不管是老矿山到期重新出让还是新设采矿权,  相似文献   

2.
《湖南地质》2012,(8):51-53
据《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湖南整治矿山超深越界开采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查处了近干家越界的非法开采者,有少数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全部非法开采者承担行政责任,并有多数非法开采者被给予多种类的行政处罚,但没有非法开采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从水文地质条件、充水情况等方面研究影响司家营铁矿Ⅲ采场地下水涌水量因素;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矿区地下水均衡计算,通过矿区地下水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计算出矿区地下水总补给量和总排泄量,得出两者的平衡关系;分别采用大井法及数值模拟法,对司家营铁矿Ⅲ采场露天转井下深部开采不同中段的地下水涌水量进行计算,并结合自然降水和考虑露天采场回填废石影响,系统预测了不同开采中段矿坑总涌水量。研究成果表明,矿区地下水呈负均衡状态,对矿区开采呈有利态势;矿坑系统涌水量综合预测结果与阶段性的实测资料较为一致,为司家营铁矿Ⅲ采场井下防排水及地质环境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胡密根 《湖南地质》2011,(11):80-80
平江是矿产资源大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知矿种50多种,黄金产量全省第二,是全国有名的长石之乡。全县现有金属矿山企业17家,非金属矿山企业20家,建筑用砂石、页岩砖厂37家。近年来,该县将矿产资源的开采和保护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突出规范、执法、整合、巡查“四抓”,使矿区开采秩序明显好转,矿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从水文地质条件、充水情况等方面研究影响司家营铁矿Ⅲ采场地下水涌水量因素;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矿区地下水均衡计算,通过矿区地下水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计算出矿区地下水总补给量和总排泄量,得出两者的平衡关系;分别采用大井法及数值模拟法,对司家营铁矿Ⅲ采场露天转井下深部开采不同中段的地下水涌水量进行计算,并结合自然降水和考虑露天采场回填废石影响,系统预测了不同开采中段矿坑总涌水量。研究成果表明,矿区地下水呈负均衡状态,对矿区开采呈有利态势;矿坑系统涌水量综合预测结果与阶段性的实测资料较为一致,为司家营铁矿Ⅲ采场井下防排水及地质环境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质》2002,20(2)
蒙古国本身的矿业开发规模,不大矿山企业主要由几个从事铜、萤石、金、灰岩和钼矿开采及加工的大型合资公司组成.还有几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几家小型国有和私有企业,开采建筑石料、砂砾和硅砂、锡和钨,另外还有大量采金的小型私人企业.  相似文献   

7.
高立强 《地下水》2014,(6):26-27
分析神府矿区马家梁村一带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径流及水位的影响,认为杨伙盘煤矿开采对该村西部地下水量的增减影响甚微。老张沟煤矿开采造成区内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孙营岔一矿开采后对地下水有影响。煤层开采是影响井水、沟流减少不可忽视的因素。爆破采煤将导致原生裂隙、裂纹数量的增加,致部分裂隙穿透上部隔水层,从而造成地下水漏失,水位下降,泉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2009年以来,汝州市地矿局认真落实动态巡查制度、违法案件举报制度、领导分包区域责任制和实测检查制度,严厉打击乱挖滥采、无证开采、超层越界等违法开采行为,收到显著成效。一年来,共查处乱挖滥采小坑点25个、无证开采12起、越界违法开采6起,督促12家煤矿设立永久性密闭墙17处,确保全市矿业开发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宁夏灵武市马家滩双马井田属于煤炭与石油天然气重叠开采区域内,石油开采完毕后在开采区域内遗留下大量的废弃油井,这些废弃油井对以后煤矿安全开采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出通过对煤矿中存在的废弃油井进行立体封堵来消除安全隐患。通过这种封堵技术,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双马煤矿采煤工作面已安全揭露和通过2口废弃油井。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神府煤炭资源开采密集区为试验区,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特征(色调或色彩,既波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形状、大小、阴影、纹理、图形、位置和布局),分析了矿山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地物信息识别方法,据此建立了煤炭资源开发状况遥感判定标志.根据制定的煤炭资源开发状况判读标志,在试验区解译煤矿46处,其中露天矿山18处,硐采矿山28处,并对全部解译煤矿进行了野外实地验证.经统计,全部46处露天和硐采煤矿的开采位置及开采状态判断准确率较高.近年来由于资源整合,多家企业硐口的开采位置和开采状态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该煤炭信息判读标准体系的建立对煤矿生产状况调查及维护矿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4家矿企各自为战,众多无证矿山非法开采,资源高度浪费,环境破坏严重,主管部门如何应对?用两年多的时间,“新田岭”模式给出了一个矿业整治的成功样本。  相似文献   

12.
煤矿地质保障技术是实现煤炭精准开采和绿色采矿的关键路径,针对智能开采需求和地质保障要求,分析了回采工作面地质保障主要面临的难题,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地质探测精度不足、建模精度无法满足工程应用、模型动态更新困难、缺乏基于时空演变的智能回采全局路径最优决策手段等。根据面临的难题和技术现状,对陕西延安黄陵一矿和陕西神木榆家梁煤矿智能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进行了探索实践。黄陵一矿以810综采工作面智能开采为目标,采用综合探测、数据融合等技术,构建工作面静态地质模型,利用地质雷达、惯性导航技术,动态修正工作面地质模型,通过对“透明工作面”高精度地质模型“CT切片”,获取采煤机关键截割曲线,与回采工艺、装备形成耦合协同、联动控制模式,实现基于三维空间感知和智能数据分析的规划截割,推动黄陵一矿810综采工作面实现智能无人化开采。榆家梁煤矿提出构建基于时空数据模型的智能自主割煤工作面无人化开采模式,融合多源异构地质数据建立智能开采工作面多属性地质数据库,构建基于绝对坐标的43101工作面高精度时空地质模型,并基于时态地理信息系统平台(4DGIS)进行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实现地质模型的任意剖切,结合随采地质...  相似文献   

13.
银家沟硫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山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东民  马有华  齐玉峰 《地下水》2009,31(2):100-101
河南省灵宝市银家沟硫铁矿是小秦岭矿区有名的大水矿床,作为典型的基岩裂隙充水矿床,充水裂隙埋藏条件、水动力性质等较不均匀,经多年开采,矿床深部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本文通过研究矿区地质构造、地层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矿床充水水源和途径,预测了矿坑涌水量,并对矿山工程地质进行评价,提出了矿山开采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为安全采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充分分析米脂—绥德岩盐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位于其中部的米脂姬家峁矿区O2m65亚段盐矿层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预测了矿区O2m65亚段岩盐资源储量,并对其开采条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了47家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先进矿山,河南省仅有2家矿山企业入围。地处“中国钼都”栾川的鑫川矿业开发公司石宝沟一鱼库铅锌矿名列其中。日前,笔者走进鑫川公司,一探石宝沟一鱼库铅锌矿的资源整合之路。 矿产资源丰富的石宝沟一鱼库矿区,曾经有24个采矿权,无序开采,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16.
刘晓玲  贾莹 《河南地质》2009,(11):34-34
今年以来,济源市国土资源局与有关部门配合,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打击非法采矿,集中整治山区违法经营小柳叶煤窝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取缔非法开采矿点130余处,并取缔了邵原、王屋、下冶、大峪四镇区域内近40家非法经营小柳叶煤场。  相似文献   

17.
矿山开采厚0.7公尺,倾角10—12°的矿体系用全掌子面法。开采厚度为1公尺。1955—1956年间,本矿山曾试验用小直径钎头钻凿10—12级(按普罗特家科诺夫教授的岩石硬度高级)硬度的岩石。炮眼系用OM-506型凿岩机38—36公厘和32公厘钻头干钻  相似文献   

18.
周强  吕莉 《河南地质》2008,(3):49-49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矿业协会地热矿泉水专业委员会获悉,到2006年底,河南省经过鉴定的水源地有近200处,但全省地热矿泉水已开采登记的企业从几年前的60余家下降到目前的13家,而仅存的13家中,多数厂家经营都举步维艰,面临倒闭。全省矿泉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38.67万吨,实际年总产量不超过15万吨,河南省矿泉水企业没有一家全省性的品牌,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9.
王雅丽 《云南地质》2000,19(3):291-298
通过地质勘探与生产勘探,生产勘探与开采所获地质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三家厂铜矿床凤山矿段29号矿体10-13中段勘探方法,验证勘探类型,网度和检查勘探程度的合理性,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勘探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以开滦钱家营井田二,三采区为例,阐述了小间距煤层采区开采地质条件的采前探测与评价技术,该技术又可称井下综合地震勘探,井下钻探和地质综合评价三结合勘探技术,论述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