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气候概况   春季前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较强,气温冷暖波动大,全区大部地区降水较多,部分地区雪灾较重,后期冷空气活动势力较弱.春季气温大部地区偏高1~2℃,中西部地区及东部偏南地区出现大风、沙尘天气,个别地区出现沙尘暴,中西部地区及东部偏南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季内无其它气候灾害出现,日照充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乌鲁木齐地区夏季大降水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包括从天气学角度对影响乌鲁木齐地区大降水的天气系统的分型、因子的挑选及规则库的建立等,试图通过制作单站大降水专家系统来提高单站大降水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1991-2000年发生在伊春地区大—暴雨的过程,总结伊春地区发生大—暴雨的气候规律,分析产生区域或单站大—暴雨的影响系统及环流背景。提出了一些大—暴雨预报的定量指标,为伊春市气象局向各县发布短期指导预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翠金 《气象》1983,9(4):21-21
1982年,我国春、夏雨水不够调匀,东北大部及西北东部一些地区干旱较严重,江、淮流域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北方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霜冻灾害轻。青海出现大雪灾,广西遭到较重冻害,华西、江淮、江南秋季阴雨连绵。台风登陆少。部分地区遭到风雹灾害。  相似文献   

5.
藏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藏北地区地域广阔、地势高,自然条件极为严酷,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江河、气候及生态环境,甚至对全球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藏北地区有长期、连续记录的5个气象站点,分析藏北地区近4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对其可能影响进行分析。藏北地区近40年来温度上升趋势明显,尤其是最低温度的升温率达0.79℃.(10a-1),高于青藏高原的平均水平;降水的年际波动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明显增多。近40年藏北地区的气候有暖湿化趋势,这将有利于该地区的动、植物生长,但是该地区冰川冻土面积大,气温升高会引起冰川退缩和冻土层融化,又将给藏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1948—2000年期间的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合成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检验。结果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大范围减少。显著地区是:赤道西太平洋区、中国华北、赤道中美洲区、孟加拉湾北部及尼泊尔、东澳大利亚区、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南部、勒拿河以东地区、西欧及南极的威尔克斯等区域。在暖事件年,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不多,主要是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中东的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及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统计检验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减少面积比降水量增加面积要大,而且更为显著。研究还指出,ENSO的年代际变化对上述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是,80年代以后的暖事件对东澳大利亚干旱、中国华北干旱的影响比80年代前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近45年冬、春季气温与降水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18个代表站1961—2005年冬、春季月平均温度及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近45年来冬、春季气温变化规律、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年际变化和冬、春季降水量变化规律以及温度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其结果表明:1.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在近45年来,气温呈现出由冷变暖的趋势;2.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冬、春季温度有明显的月际变化的特点,温度差异大;3.中西部地区年、冬季、春季最多降水中心均出现在呼和浩特市偏南部、乌兰察布市西南部,最少出现在阿盟西北部;逐年降水量差别比较大;4.自1986年以后,冬季内蒙古西部地区降水量有增多的趋势;而中部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哈密地区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农牧业的丰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降水的多少,降水多增产,降水少减产.而降水中对农牧业生产作用最大的是大降水,这是因为农作物及牧草对大降水的利用率高,有时一场关键的大降水即可解除旱象,使农牧业由减产转为增产.大降水又往往给露天工业生产造成损失,有时还会造成局地洪水,冲毁农田和工业设施等.因此,研究大降水的规律及其成因,从而提高大降水的预报准确率,对我地区的工、农、牧业生产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下面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统计学方法,首先分析了各种极涡指数对欧亚大范围天气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Ⅰ区极涡面积指数与我国及苏联乌拉尔山南部地区和西西伯利亚地区气温关系密切。而着重分析了Ⅰ区极涡面积与同期亚洲中纬地区西风环流、副热带环流及前期整个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得到如下主要结果:Ⅰ区极涡面积指数与亚洲中纬地区纬向环流指数及印度洋副高、西太平洋副高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前期3月北大西洋西风环流与5月北美大槽强度对冬季Ⅰ区极涡强弱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性。用前期大气环流和北太平洋海温作为因子做冬季Ⅰ区极涡预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蒙嘉川 《气象》2003,29(3):58-61
20 0 2年 1 2月份 ,与常年同期相比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多 ,北方出现大范围强降雪 ,南方大部持续阴雨 (雪 )天气 ,局地出现暴雨 ,部分地区发生雪灾或冻害 ,南方局部出现冬季罕见的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全国大部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 ,仅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的部分地区偏低 2~ 4℃ ,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偏高 2~ 3℃ ,与去年同期相比 ,江南南部、华南西部及华北、西北、西南的部分地区偏高 1~ 3℃ ,东北北部和南疆西部偏低 1~ 3℃。本月上中旬 ,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雾天气发生频繁。1 天气概况本月降水量 ,华北西部和南部、黄淮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04年9月2日~9月7日青海东部连续性大降水从环流形势、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物理量场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青海省东部地区连续性大降水的预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西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带,东距海洋400 km~500 km,大气环流季节性变化明显,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按冷暖程度划分,大体以ψN 39°的恒山山脉为界,大同及晋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属中温带,恒山以南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按干湿程度划分,大部分地区为半干旱地区,一些中、高山区和晋东南地区属半湿润区.山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夏季雨量集中,降水年季变化大,干旱频繁;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较长;局部暴雨、冰雹、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  相似文献   

13.
1气候概况春季(3—5月)冷、暖交替出现;5月中西部大部及东部偏南地区出现3次大范围降水过程,锡林郭勒盟东部及东部偏北地区春季无有效降水,旱情严重;全区出现3次较强沙尘暴天气;春霜冻结束偏晚;大风日数中部地区比历年偏多;日照大部地区充足。1.1气温春季全区平均气温在-2.4~12  相似文献   

14.
1948-2000年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用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1948—2000年期间的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合成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检验。结果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大范围减少。显著地区是:赤道西太平洋区、中国华北、赤道中美洲区、孟加拉湾北部及尼泊尔、东澳大利亚区、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南部、勒拿河以东地区、西欧及南极的威尔克斯等区域。在暖事件年,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不多,主要是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中东的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及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统计检验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减少面积比降水量增加面积要大,而且更为显著。研究还指出,ENSO的年代际变化对上述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是,80年代以后的暖事件对东澳大利亚干旱、中国华北干旱的影响比80年代前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大(暴)雪与白灾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宫德吉  李彰俊 《气象》2000,26(12):24-28
使用1961~1998年内蒙古118个地面测站的历史资料及同期亚欧500hPa高空资料,分析了内蒙古大(暴)雪及白灾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发生大(暴)雪频率最高的地区是内蒙古的东部和南部,而白灾最重的地区却是内蒙古北部。指出产生“坐冬雪”是形成白灾的必要条件,给出了产生“坐冬雪”的气象指标,总结了内蒙古大(暴)雪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5—2013年臭氧监测仪(OMI)遥感反演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城市群及其相邻区域NO2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探究人类活动对NO2的影响。与地面观测数据对比检验显示,OMI遥感NO2资料可靠性较高。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地区由于工业生产活跃、汽车拥有量高、能源和电力消费量大,相应的化石能源消耗量大,这导致该地区对流层NO2柱浓度平均值(7.4×1015 molec/cm2)约为相邻地区的3倍。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NO2高污染区域连成一片,城市群效应显著。正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珠三角及相邻地区NO2的周期性变化特征,NO2浓度高值均出现在冬季,低值出现在夏季。近9年珠三角地区NO2浓度呈下降趋势,与其第二产业产值和汽车拥有量呈较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珠三角地区对氮氧化物排放的治理初见成效。粤东和粤北地区NO2浓度增长趋势显著,与第二产业产值和汽车拥有量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可见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是这些地区NO2的重要污染源。粤西地区NO2浓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西洋参植株生长适温为14~18℃,参根形成的最佳温度为13.2~12.4℃,秦岭山区生长季平均温度在17.5℃以上,应为种籽参基地,在17.5℃以下地区为商品参基地;气候冷凉地区参根大,品质良;在低海拔地区,西洋参宜种在北坡、东北及西北坡上,在高海拔地区,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可种植在南坡及川道上。  相似文献   

18.
"040117"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强降雪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1月17日02—20时,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以下简称呼市地区)的强降雪进行分析可见.热力及水汽条件在降雪开始前18—24小时有一定的反映,水汽的累积过程在降雪前的32小时即开始;动力条件在强降雪开始前12小时有所反映,中低层大的正涡度中心移到呼市及附近地区,动力强迫使该地区的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产生强降雪。另外,中低层大的正涡度和高层负涡度集中在非常窄的地区,也是产生强降雪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天气形势图、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资料,对西宁地区2012年7月29-30日出现的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区域性大降水天气的环流背景是巴湖低槽分裂短波槽和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在青海东部地区交汇;前期低层大量不稳定能量的积累及不稳定层结满足了大到暴雨天气的基本条件,大范围强烈上升运动和深厚的水汽辐合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0.
5月上半月,北方旱区春雨较多,大部旱情缓解;南方地区大雨、暴雨天气频繁,部分地区有涝害。本月气温变幅大,上旬新疆遭冻害;下旬,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晴热。强对流天气多,贵州、四川、江西等省受灾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