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针对工程勘察施工图审查工作中,以及部、省级建设主管部门的各项质量大检查所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新规范、标准,对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报告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认为有些问题属于勘察工作量布置不足,有些则属于成果报告没有遵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编制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和文明的摇篮”,这一比喻形象地反映了地质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矿产资源,是地球和地质作用,使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二)我国第一洞房的故事临汾城西20公里说的北姑射山,相传是尧帝娶鹿女的地方。古书《庄子》的"逍遥游"篇记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霜,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里提到两点:一是姑射有神,二是有女若仙。 相似文献
12.
三、羿射九日话气候山西屯留县西北的三嵕山,传说是羿弯弓射日之处,当地建有羿祠,后改名为三嵕庙。如今屯留县城外建起羿射九日之城雕,以纪念为民造福的天神。传说中,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天气太热,太干旱,人们无法生存下去,羿举弓射日,把多余的九个太阳都射落了,只留下一个太阳在天上。这样人们才过上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射日之举,当然是人们的臆想。 相似文献
13.
王润福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2014,(1):35-35
(五)五台县炭窑坪
五台山东部五台县石咀乡南5里清水河东岸有一村名叫“炭窑坪”。村子周围尽是25-19亿年前的古元古代地层,与形成煤炭的地层足足差了20亿年。附近也没有石炭纪地层出露,那么这个地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相似文献
14.
王润福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2014,(2):33-34
三、从地理名称查地质变迁
1.万泉无泉
运城地区的万荣县,是万泉与荣河两个县合并命名的。而“万泉无泉”的民谚,则是指万泉县没有泉水。既然如此,为何有万泉的地名?难道这仅仅是人们的一种祈盼吗(例如中阳县有一个穷山村叫“万年饱”,就是人们饿怕了,希望以后能永世不挨饿而命名)?查县志发现,万泉原来是因“城临山涧,地多涌泉”而得名的。 相似文献
15.
二、山顶皓月大铁矿
山西的两座正在开采的重量级铁矿都在高山顶上。那就是五台山代县峨口铁矿和吕梁山娄烦尖山铁矿。前者为海拔2600m的山羊坪矿区,后者为海拔1700m的尖山矿区。这两座铁矿都是太古代的沉积变质铁矿。山西太古代属于大洋型铁镁型洋壳,壳体很薄。所以大量地幔分异物质——洋底玄武岩得以大规模外溢,海水中溶解着大量低价铁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硅。可能火山喷发中大量酸性气体进入水体, 相似文献
16.
石灰岩和白云岩都是海相地层中化学沉积岩。现代海水中每公升含钙400毫克,含镁1.35毫克,当它们与溶入水中的CO2结合时,钙就会以方解石CaCO3形式沉淀下来,而镁则以碳酸镁钙[CaMg(CO3)2]即白云石矿物沉积下来。由于海水中Mg很低,所以正常海水沉积中要沉积白云石就很困难了,正常开放水域的海水是难以沉积白云石的,只有在封闭一半封闭的海湾中,受太阳暴晒,海水被剧烈蒸发,海水中钙镁成分在高度浓缩环境下,才可能沉积白云石。因此旱古生代的地层中凡属白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必定是不正常的泻湖(封闭一半封闭海湾的地理名称)环境。山西寒武系的上部,奥陶系的下部就是这样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二、有地质意义的地名
(一)应县的石柱村
在应县南面恒山分水岭南侧梨树坪乡的石柱村村南500米沟掌处,分布着一排高20米、长50米、直径40~60cm的六方形大石柱。它们倚山崖而立,彼此紧挤无隙,垂直排列,无任何人为加工痕迹,完全是天然岩石。是什么奇力使岩石形成石柱状的呢? 相似文献
18.
19.
浅层地震技术在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在深圳市东部沿海高速公路隧道勘察中,应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查明地下地质构造、风化带、分层等,并根据资料解释成果、钻探资料和工区地质资料,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断层及塌陷等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岩土力学》2008,29(1):191-19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国防与人防建设、矿山开采、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爆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各类工程安全问题己目益凸现,其造成的危害与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面对当前我国工程安全问题的严重形势,如何从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上认识其产生的原因,搞清楚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和控制因素,准确预报其发生的时间和规模进而采取防护对策,这就迫切需要对工程安全问题的发生机制、安全监测(检测)与监控理论及技术、风险分析技术、灾害预测预报技术、应急处理决策支持技术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为此,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报中国科协及民政部于2007年批准成立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目前挂靠单位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决定2008年5月在南京组织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就目前工程安全与防护热点与前沿问题进行广泛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