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变更调查与新《全国土地分类》 衔接有关技术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真落实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1]255号文件,确保实施新的《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全国土地统计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及国家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顺利实行,现将200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衔接的有关技术要求说明如下: 一 工作任务 (一) 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将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简称原分类,下同)转换到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简称过渡分类,下同)。 (二) 将变更地类、新增地类、可调整地类调绘上图。 (三) 200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统计数据,按过渡分类、原分类面积分别汇总上报。 (四) 2002…  相似文献   

2.
畜禽饲养用地、设施农业用地和养殖水面用地被简称为“三项农用地”。“三项农用地”属于新的《土地分类》中,农用地二级地类中其他农用地八种三级地类中的三种用地类型。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经营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推进,以“三项农用地”为主的养殖用地面积迅速扩大,土地的产出效益也大大提高,已引起各级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土地分类标准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地理国情普查地类2种现状分类,及对应的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城乡用地分类2种规划分类。完善的分类体系和标准,在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出发点不一样,不同的分类标准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存在的差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地理国情普查地类之间除在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等方面比较相似外,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利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对章丘煤田主要构造单元单井沉积相、层序地层分析,将章丘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划分为1个一级盆地层序、2个二级构造层序、3个三级层序。在层序内部识别最大湖泛面或与之相当的沉积转换面,划分体系域,并重点对三级层序的划分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三级层序Ⅰ发育高水位体系域和海侵体系域,主要由潮坪沉积体系、障壁-泻湖沉积体系和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组成;层序Ⅱ发育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主要由潮坪体系、滨外台地体系和障壁-泻湖沉积体系组成;层序Ⅲ中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都有较好发育,主要由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组成。  相似文献   

5.
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分类体系是海洋资源资产核算及管理的基本准则。本文基于海洋资源的空间、物质和生态属性,兼顾资产属性与自然属性相统一原则,以我国海洋资源资产管理和调查监测需求为导向,初步建立由4个一级类、13个二级类、36个三级类构成的海洋资源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我国海洋资源调查监测发展历程及特点,提出海洋资源各一级类调查监测关键技术及体系构成,为今后我国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保护与利用,尤其是自然资源资产精细化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作物种植结构的遥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种植结构对区域水资源管理与作物产量估测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通过遥感手段获得作物种植结构的深入研究,如何优选遥感数据和分类器成为需要重点考虑的关键问题。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的作物分布与种植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与多分类器组合的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利用2018年18景16 m分辨率的GF-1 WFV影像,构建NDVI时间序列。根据NDVI时间序列表征的作物季相节律和物候变化规律特点,采用分层的策略,首先解译一级土地覆被类型,再解译二级土地覆被类型。一级土地覆被类型解译中,使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先将NDVI特殊且易提取的水体进行解译,再使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分区将需借助NDVI纹理信息提取的建设用地进行解译,最后使用随机森林分类方法解译耕地、林地、草地、裸地和湿地。在对耕地的进一步分类中,使用决策树分类方法首先将具有特殊物候规律且易于区分的苜蓿类别解译出来,再将与其他类别物候差异较大的小麦解译,最后将物候相似的玉米、蔬菜及其他解译。黑河流域中游研究区内一级土地覆被分类总体精度为97.24%,卡帕系数为0.96;作物种植结构解译总体精度为86.58%,卡帕系数为0.80。此外,还分析了影响黑河流域中游研究区解译精度的4个因素:对土地覆被类别的定义、混合像元、影像分割时基础影像的选择以及分类方法的选择。通过对不同分类方法的比较发现,与仅使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或随机森林分类方法相比,本文提出方法的解译结果更好,解译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区分地理实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于对其界线作出划定。目前,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界线划定多是在分类基础上按照分类界线、自然区划界线来界定。基于不同数据源及其表达方式,本文追踪前人对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界线划定的研究进展,从形态成因的地貌分类、数字地貌分类等分类体系中总结了黄土地貌类型界线的内涵,分析了基于自然语言和数字环境下定量描述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梳理了黄土地貌类型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基于数字地形分析技术的地貌类型定量识别及其划分方法;从地貌界线确定与分类体系的关系、地貌界线划定的理论与方法参考、地貌界线划定的尺度效应3个方面对地貌类型界线做出了讨论分析与展望,以期为黄土地貌区划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背景基础,为当地实践工作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认识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展布,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地震、测井、录井及岩心资料,并结合各层序井—震联合标定,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共识别3个二级层序界面和5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7个三级层序;二级层序界面对应侏罗系顶、底界面及西山窑组沉积末期;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对应八道湾组下段、八道湾组上段、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地层;根据层序地层结构特征,将7个三级层序分为二分层序、三分层序和四分层序3种类型。该地区沉积相类型主要包括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和湖泊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相是主要沉积相类型。SQ1—SQ6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演化依次表现为扇三角洲(八道湾组,即SQ1—SQ2)—辫状河三角洲(三工河组,即SQ3)—曲流河三角洲(西山窑组,即SQ4)—辫状河—曲流河(头屯河组,即SQ5)—曲流河(齐古组,即SQ6)的演化序列,整体上侏罗系形成一套正旋回,粒度自下而上由粗逐渐变细。综合分析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体系展布规律,为寻找优质储集砂体、确定有利勘探方向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分类管理的方式管理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中造成了部分自然资源重复统计、权属不明等问题,在湿地、林地等自然资源中表现尤其明显。为了系统性地进行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整体性地、统一性地分类,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本文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从这一理论思想出发,整理单门类自然资源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分析国内外的分类编码体系,从法理、学理和管理不同角度研究整理自然资源分类现状,综合考虑地表覆盖层的监测监管要求,采用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重新构建了三级分类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框架,为构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体系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较少地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可把较多的地类合并成较少的具有重要变化特征的地类.本文运用基于行为聚类的方法,将净增加和净增加的地类合并或净减少和净减少的地类合并,但不能将净增加和净减少的地类合并.主要分为3个阶段实现:第1个阶段是完全不变阶段,聚类结果是形成综合的完全不变地类;第2个阶段是完全减少和完全增加阶段,该阶段将完全减少地类和完全增加地类分别进行合并;第3个阶段是转变阶段,该阶段计算了每一对有相同净变化方向地类的相互转变信息.基于行为聚类的算法在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中都会保留净变化面积为常数,转变变化面积保留最大化.本文对3个聚类原则进行了数学证明,定义了6种聚类行为,以云南省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为例,从面积变化和强度变化2个角度阐述了行为聚类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性.最后,与刘纪远等建立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分类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行为聚类算法聚类到9种类型时,类型总变化面积达到5.10%,比原始类型的总变化面积下降了0.06%;而基于遥感监测分类系统的6个一级分类将总变化减少至4.7%,与聚类算法比较,总变化面积减少了0.4%.实践证明,行为聚类的算法可更好地保留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证明了该聚类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充分利用地籍调查成果加快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城乡地籍统一管理是新的全国土地分类体系确立的必然要求。着重介绍了城乡地籍调查的概况,阐述了实现城乡地籍统一管理的途径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西地区寒武纪地层发育较好,沉积记录具旋回性的特点。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原理与方法,按照不同的层序界面类型、岩石组合特点及沉积相序叠置关系,在该区寒武系中识别出15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出14个三级层序(—C1~—C14)。这些层序的共同特点是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较好,而典型的低水位体系域则未见及。通过分析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及其延续时限,它们被归并为两个中层序(MS1、MS2),分别对应于二级海平面变化旋回和碳酸盐台地的两个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他拉哈西地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特征;根据层序界面岩性—电性及地震反射特征,将泉头组四段到嫩江组三段地层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6个三级层序、17个四级层序;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确定层序内部沉积特征;根据层序发育特征,确定层序格架内的各时期沉积相平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以三...  相似文献   

14.
<正>广西展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鸿集团")成立于2005年8月,总部坐落于美丽的中国绿城——南宁。公司目前已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二级、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体育场地设施专业承包三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集团各类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土地覆盖数据是陆地表层过程研究的重要基础。土地覆盖遥感制图是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重要的支撑数据,制图精度评价对于数据生产者和数据用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1年在鄱阳湖地区的野外考察共采集包括定点验证、GPS以及解译标志3种类型的土地覆盖样点321个,本文利用剔除了时间差异影响后的287个土地覆盖样点,将样点的实际土地覆盖类型与遥感制图中相应位置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对比,并利用分层次评估法,即分别在土地覆盖一级类和二级类两个尺度上,采用正确得1分,错误得0分的计分方法,对2005年中国1:25万土地覆盖遥感制图在鄱阳湖地区的精度进行实地验证。结果表明:(1)在土地覆盖一级类型尺度上总体的制图精度为61.67%。其中,湿地/水体的制图精度为100%,农田的制图精度为98.4%,森林的制图精度为80.0%,聚落和草地的精度均低于20%。(2)在二级类型尺度上总体的制图精度为44.25%。其中,2个草地和3个森林及1个农田的二级类型的分类精度为0,旱地、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聚落的分类精度也很低,分别为21.1%、29.0%和1.7%。实地调查发现,2005年左右的全国1:25万土地覆盖遥感制图基本上反映了鄱阳湖地区的土地覆盖状况。但是,对于一些具有过渡性质的土地覆盖类型,如森林和草地等,仅依靠遥感技术准确识别区分仍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6.
中侏罗统在鄂东盆地零星散布,应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和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结合露头、薄片、古生物等资料,分析沉积相、物源、构造背景等.结果表明:中侏罗统主要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及滨浅湖-半深湖沉积体系,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而整个中侏罗统大致相当于1个二级层序;成因层序的形成受控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与中扬子前陆盆地强构造运...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以来,广西田林县国土资源局进一步健全动态巡查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动态巡查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该局将全县划分为划分三个等级的巡查区域,按一级、二级、三级巡查分别做到每天、每周、每半月巡查不少于一次;建立健全动态巡查体系,把巡查督察与巡查考核结合起来,把明察与暗访结合起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动态巡查,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遇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并认真记录  相似文献   

18.
黄土地貌属中国典型地貌之一,其分类体系是制图的基础。过去各种黄土地貌分类研究方案由于标准不统一,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形成公认的地貌分类系统。本文将形态和成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采用分层分级方法,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并提出适用于遥感影像数据(LandsatTM和ETM)的1:100万黄土地貌分类体系,拟定出相应的编码体系,建立了典型地貌的遥感图谱。该研究为利用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编制中国1:100万黄土地貌类型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分类方案可充分反映黄土地貌的特征,也能与全国数字地貌分类方案保持一致,同时该分层分级分类方案可满足地貌类型的扩充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А.П.维诺格拉多夫的动植物体化学组成分类方法,对辽宁省45种农作物及其立地土壤中的52种化学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测试后,采用双指标法将元素的含量与生物吸收系数各分成三个数值段,从而将辽宁主要农作物化学元素划分成最富集元素、富集元素、贫乏元素及最贫乏元素4种类型,并作出农作物化学元素分类表,然后再将其转变成农作物生物地球化学分类表。表中列出了52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农作物中的含量及其生物吸收系数组合,并由此将辽宁主要农作物分为元素最富集作物、元素富集作物、元素贫乏作物和元素最贫乏作物四类。根据农作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分类,人们可以科学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可以均衡人体营养结构。它不仅可以为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指示植物标志而且对植物地球化学探矿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机理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天然气成因机理和成藏机理两个方面对天然气类型进行划分,天然气成因机理分为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天然气成藏机理分为煤层气、页岩气、水溶气、根缘气(深盆气)、常规气以及气体水合物等。在天然气分类基础上,认为天然气在运聚过程中存在天然气成因机理和成藏机理两种序列关系,不同的天然气机理类型之间存在着过渡关系,两种机理分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具体运用到前陆盆地与裂谷盆地中,提出了前陆盆地与裂谷盆地的气藏可能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