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于惠娟 《测绘通报》2015,(9):99-101
利用挂图内图廓联系数据库,建立了挂图现势资料数据库,同时从数据库中提取了现势数据并对挂图进行了更新,保证了挂图的现势性与系统性,更好地发挥了地理信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同时系统地总结了现势资料信息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解决了目前收集信息的分散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效率,避免了重复测绘,提高了其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2.
国家测绘总局所属各生产单位1961年的劳动保护工作,在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已经进一步加强了。主要是:加强了对劳动保护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初步制订并试行了规章制度,适当地解决了必要的防护用品,初步建立了安全组织,从分局到作业小组一般都指定了专人或兼职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开始注意了对发生伤亡事故原因的分析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重视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经验的总结;贯彻了劳逸结合和对职工生活的安排。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加强了职工的安全思想,大大地消灭了不安全的因素,减少了伤亡事故,使职工的死亡率由1960年的千分之2.1下降到千分之1.5,降低了29%。总的说来,1961年的劳动保护工作是有成绩的,对完成生产任务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 《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国土资源通讯》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会上,李元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刘允洲、吴哗同志分别作了年鉴和机关刊的年度工作报告。江西、山东、陕西、吉林、四川、辽宁、湖北等省的同志介绍了办刊做法和经验。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李元副部长的讲话精神,就进一步提高年鉴的质量和时效、增强机关刊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集中精力、热情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进一步统一了办刊思想,交流了办刊经验,明确了办刊思路,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次会议,年鉴工作和机关刊工作两个会议一起开,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的创建背景和发展情况,展示了天地图的运行模式,对比了天地图与其他大型地图平台之间的异同,展现了天地图的行业优势及应用,客观分析了天地图的战略价值并讨论了不足,设想了天地图的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在利用BP网络识别点状地图符号的过程中,提出了三项改进措施,简化了数据获取,提高了网络收敛速度。通过对训练样本图像的格式分析,实现了输入神经元的简单获取;对神经元、权值数组采取堆内存动态分配的方式,减少了内存占用,极大地提高了权收敛速度;通过对网络拓扑的分析,调整了节点的输出方式,加快了权值改正。  相似文献   

6.
从基础地理数据、专题数据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地理空间数据的内涵,研究了各类数据更新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制定了包括更新责任机构、更新周期在内的更新策略,探索了实用的更新技术,规定了数据更新的质量检查和安全控制方案,制定了历史数据管理机制.探究了具备应用价值的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流程,并用实验证明了更新机制和流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总结了其发展历程,剖析了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动力和目标,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即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以实现对现实城市中人和物的自动控制和智能服务。针对无所不在的传感器网对智慧城市的大数据进行了分析,面对智慧城市中大数据将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应对大数据的策略和思路,重点论述了云计算与数据挖掘,并给出了云平台的基础框架,提出了建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建议,最后展望了智慧城市未来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面向对象三维建模思想,对模型的组成、结构和框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面向对象的三维动态模型的概念,并建立了模型的数据构成方式,还在此基础上对此结构进行了简化,对由此数据结构产生的文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剖析,并给出了实验系统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9.
赵永兰  ;何耀帮 《东北测绘》2013,(2):148-149,151
简要介绍了如何基于CAD平台开发构面软件,实现3DSMAX快速建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路,总结了实现快速建模的技术路线,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达到了预期的3维效果,为实现数字城市和数字乡镇的3维景观显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理念,并结合宝鸡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探讨了宝鸡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介绍了MapObjects组件的开发方法,采用MapObjects组件与Visual Basic开发语言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同时,文章给出了部分示例。实践证明,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大大缩短了系统的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难度,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数字制图与GIS空间分析由于应用不同导致相应软件和数据不能共享,其根本原因是二者采用了不同的空间数据模型。在分析面向数字制图数据模型和面向GIS空间分析数据模型的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的空间数据模型。该模型以面向GIS空间分析数据模型为主,面向数字制图数据模型为辅,在几何层次融合了拓扑数据模型和实体数据模型。最后,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导航应用的按需下载区域数据模型。对按需下载模式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区域导航数据模型的定义及其算法,用UML定义了区域网络概念模型,并与ISO的网络模型进行了一致性检验。通过实际算例证明了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人口管理数据的分类、组织方式和应用模式的探讨,以及对业务系统的人口数据管理、住址管理,以及相互关联关系的分析。利用GIS技术研究得小一种面向GIS的人口管理数据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人口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实现人口业务管理系统与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及集成应用.同时满足人口业务管理和空间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空间态势数据多源异构、分布式的特点,在分析空间态势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特征的建模方法进行概念建模,并结合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逻辑模型设计,基于XML构建空间态势数据物理模型,最终完成空间态势一体化数据模型的构建。通过实例验证表明,文中提出的空间态势一体化数据模型,可对各类空间态势数据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并可实现各空间态势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和空间态势信息共享,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它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空间数据相对于一般事务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和更加复杂的特点,因此,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商业化的GIS一般采用关系数据模型,而关系数据模型缺乏表达空间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能力,因此形成了图形库与属性库相分离的GIS系统结构。这种结构不便于空间实体的整体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探索了扩展的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本文介绍了这三种GIS数据模型及其与之对应的三种系统结构,分析了这些模型与系统结构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并揭示了数据模型与系统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点状地名的时空数据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概述了地名、地名数据库以及时空数据模型的定义及其发展现状,提出了适合地名时空语义表达的地名时空数据模型.应用这个模型实现了对地名数据库的编辑更新及时空查询操作.本文以地名为例研究了点状目标的时空数据模型,丰富了时空数据模型理论.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了WebGIS中两种传统的空间数据传输模型:基于栅格的空间数据传输模型和基于矢量的空间数据传输模型,总结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兴起的XML技术提出了基于XML的空间数据传输模型,探讨了WebGIS空间数据传输的新模式,给出了多源空间数据到GML格式和GML到SVG格式的转换方法。为基于XML的WebGIS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殷红梅  苏山舞 《测绘科学》2006,31(5):126-128
本文总结了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分析当前主流的GIS数据模型的优缺点,指出对象关系型数据模型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地理数据。并探索将对象关系型数据模型应用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利用中,提出全国1∶100万数据库模型,并以政区为例证明该模型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地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Geodatabase的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在Arc/Info中,支持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经历了C AD模型、C overage模型和G eodatabase模型。文章通过讨论新一代的数据模型———G eodatabase及其G eodatabase数据库的结构体系和数据组织方式,实现了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城市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数据质量检查方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倾斜摄影可以快速获得高精度的城市实景三维模型,分析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特点,探讨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和质量元素,结合北京市大规模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数据质量检查实例,对实景三维数据质检问题与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质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