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科林  雷金波 《岩土力学》2015,36(4):1078-1084
有孔管桩能够有效减轻静压沉桩挤土效应,加速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并降低其最大值,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加速消散,能够有效避免桩体上浮和偏移等不利情况,并能有效提高整体桩基的承载力和开挖基坑的稳定性。但桩身开孔将会引起管桩应力集中现象,并降低管桩极限承载力。为此,开展了有孔管桩应力集中现象和极限承载力模型试验,分析了桩身开孔所引起的应力集中系数和开孔对桩极限承载力的折减情况。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对称开孔桩型的整体承载力性能优于不对称开孔桩型,其中星状有孔管桩桩型的承载能力最好。试验成果为有孔管桩的设计和布孔选型提供了试验基础,并对其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对有孔管桩的推广应用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已有人撰文指出,抽水试验的顺序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正向抽水,而自下而上的反向抽水不可取,会造成失误。然而第六次优质地质报告评选中,有7件专业水文地质报告仍采用了反向抽水或跳跃式抽水,其中有群孔、有孔组、有单孔;有在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中抽水的,也有在基岩裂隙和岩溶含水层中抽水的。群孔抽水出现观测孔曲线反常的地质报告就有3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托上海地铁9号线开展地铁振动荷载下隧道周边土体孔隙水压力长期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列车振动荷载施加后,超孔隙水压力迅速产生并急剧上升;隧道拱腰深度的超孔压约为1.2kPa;最后一班地铁列车通过后,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停运5min时,超孔压消散80%左右。由于盾构施工产生的超孔压远比振动产生的超孔压大,现场测试主要表现为施工产生的超孔压消散。超孔压分布规律为:隧道拱腰以上,超孔压随深度有增大趋势,拱腰以下,超孔压随深度有减小趋势;拱腰周边,超孔压较大,超孔压等值线较密集。  相似文献   

4.
书讯     
正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试验研究著译者:雷金波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8-06开本:异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1923-0【内容简介】带帽有孔管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的复合地基技术,无论是其理论研究,还是工程实践,目前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本书是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孔管桩技术,紧紧围绕桩身开孔引起桩体应力集中现象、有孔管桩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非常规油气致密储集层微观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致密储集层储集性能差, 孔喉以纳米级为主, 孔喉连通复杂。中国南方高过成熟海相页岩有机质纳米孔与粒内孔大小约为20~890 nm;陆相泥页岩孔喉类型为有机质孔与基质孔, 主体介于30~200 nm之间;致密砂岩微米级孔喉为粒间溶孔、颗粒溶蚀孔与微裂缝, 主体介于10~200μm之间, 纳米级孔隙大小介于70~400 nm之间, 以原生粒间孔与自生矿物晶间孔为主;致密灰岩孔喉类型有方解石粒内溶孔、粒间溶孔与微裂缝, 大小介于50~500 nm之间。页岩微孔喉总体随热演化程度增高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 致密含油砂岩中油气赋存有4种状态, 粒间微孔为油气赋存最有利位置。针对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独特特征, 仍需在仪器研发、技术方法与评价参数等方面加强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
南海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的性质及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主要是由红藻门壳状珊瑚藻、有节珊瑚藻和绿藻门仙掌藻等钙藻组成的植物礁,其次为珊瑚礁.礁相类型主要有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岩石矿物成分单一,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包括低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结构组分有生物骨架、粒屑、泥晶和亮晶;结构类型有生物格架、生物障积、生物节片、生物捆扎和生物粘结结构.岩石类型包括骨架石灰岩/白云岩、粘结石灰岩/白云岩、粒屑石灰岩/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有粒间孔、生物体腔孔、藻架孔等原生孔隙和铸模孔、裂缝、颗粒内溶蚀孔、藻类溶孔、扩大的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孔隙组合类型以粒间孔 溶孔 晶间孔最为发育,储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王江平 《探矿工程》2013,40(6):27-30
通过深孔钻进实例,阐述了舞阳铁矿深孔钻进施工工艺及钻探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技术措施,对类似矿种深孔钻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鹤岗煤田的上侏罗统南岭砾岩层,由于厚度大,砾径大小不等,胶结坚硬,给钻探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乌山汪26个上千米深的普查孔统计,孔斜符合甲、乙级标准的钻孔有6个,其中最小倾角为14.3°,最大倾角为19°。而由于孔斜超限,未能穿过砾岩层的却有7个,其中孔斜最严重的82-3-5孔,孔深600m,倾斜角竟达51.3°。   相似文献   

9.
层孔虫是一类底栖固着的海洋生物,从寒武纪晚期到白垩纪地层中都有分布,但最盛时期是泥盆纪,不但属种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分布亦很广泛。由于层孔虫本身对环境介质极其敏感,不同的环境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因而可以成为判断沉积环境的标志。一、层孔虫的各种形态根据对湘中、西秦岭等地泥盆纪大量层孔虫属种骨骼分析和统计,层孔虫的各种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1.块状层孔虫类常见的有柱状、球状、半球状(图1)。它们的个体范围变化很大,小者十几厘米,大者可达数米。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坚固地附着海底向上生长,具有较强的抗浪性和造礁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研究致密砂岩储层中的"纳米油气",需对纳米级储集体有正确的认识。高压压汞实验资料可以用来统计储层孔喉半径频率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半径区间的孔喉对储层渗透率的贡献率,而渗透率贡献率可以反映流体在不同尺度孔喉中的流动能力。对苏里格气田盒8、山1段总计256块样品高压压汞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发育微米级孔喉、亚微米级孔喉和纳米级孔喉三大孔喉类型,总体以纳米级孔喉和亚微米级孔喉为主,其中亚微米级孔喉对储层渗透率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微米级孔喉,纳米级孔喉几乎不参与流动;Ⅰ类储层主要由亚微米级孔喉和微米级孔喉组成,微米级孔喉对储层渗透率起主导作用;Ⅱ类储层主要由亚微米级孔喉和纳米级孔喉组成,对储层渗透率贡献最大的仍然是微米级孔喉,其次是亚微米级孔喉;Ⅲ、Ⅳ类储层则较为相似,均以纳米级孔喉为主,亚微米级孔喉在初期对储层渗透率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孔管桩能够有效地加速超静孔隙水压力时空消散,减轻沉桩效应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但桩身开孔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会削弱桩体承载力。为探讨桩身开孔对管桩承载性状的影响,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方法,在软土地基中开展无孔管桩和3种不同布孔方式的有孔管桩单桩静载荷试验,对竖向荷载下引起桩顶沉降及桩身不同位置的应变进行了监测和分析,获得了各种管桩的Q-s曲线、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对比分析可知,星状开孔有孔管桩的桩身轴力削弱情况最小,双向对穿有孔管桩的桩侧摩阻力最大。  相似文献   

12.
冲抓钻机在造孔过程中,有时会碰到一开孔或开钻不久就是极松散的砂砾层、卵砾石层等(如溪滩)情况。因冲抓钻造孔的孔径有1.10米大,因此在这些地层中造孔,往往边打钻边坍塌,继之出现地表大面积下沉,  相似文献   

13.
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主要是由红藻门壳状珊瑚藻、有节珊瑚藻和绿藻门仙掌藻等钙藻组成的植物礁,其次为珊瑚礁。礁相类型主要有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岩石矿物成分单一,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包括低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结构组分有生物骨架、粒屑、泥晶和亮晶;结构类型有生物格架结构、生物障积结构、生物节片结构、生物捆扎结构和生物粘结结构。岩石类型包括骨架石灰岩/白云岩、粘结石灰岩/白云岩、粒屑石灰岩/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有粒间孔、生物体腔孔和藻架孔等原生孔隙和铸模孔、裂缝、颗粒内溶蚀孔、藻类溶孔和扩大的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孔隙组合类型以粒间孔+溶孔+晶间孔最为发育,储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李博  于炳松  史淼 《矿物岩石》2019,39(1):92-101
黔西北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是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其孔隙类型除了与常规储层相似的粒间孔、粒内孔、溶蚀孔等孔隙外,还发育了大量的有机质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页岩气储层中有机质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次研究中发现页岩岩石样品中占主要体积的孔隙类型是中孔(2 nm~50 nm)占比44.16%~82.39%,其次是微孔(<2 nm)占比8.57%~41.23%,宏孔(>50 nm)最少,占比4.02%~16.41%;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中可以看出,许多宏孔、中孔有明显的挤压变形现象,说明岩石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压实作用,并可能伴随着部分孔隙被其他矿物充填的过程。由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总有机碳(TOC)含量强烈影响微孔和中孔的发育和演化,尤其是对中孔的影响明显,TOC与这两种孔隙体积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石英对中孔发育有一定影响,但不如前者明显,同时石英与微孔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黏土矿物与中孔发育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o与微孔、中孔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比有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宏孔占总孔隙百分比有着良好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初始孔压非均布条件下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国  岳峰  谢康和 《岩土力学》2011,32(9):2675-2680
针对现有复合地基固结理论仍不能考虑实际工程中存在的初始孔压非均布情况的不足,采用解析方法对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进行深入研究,给出了考虑初始孔压非均布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一般解。探讨了初始孔压非均布的3种特殊情况,导出了初始孔压矩形分布(均布)、正三角形分布和倒三角形分布等情况下的复合地基平均孔压和平均固结度表达式。研究表明:单面排水条件下,初始孔压分布对复合地基固结有显著影响;初始孔压均布和正三角形分布条件下,超静孔压随Tv值的增大而逐渐消散,固结期间地基底部孔压值最大;初始孔压倒三角形和梯形(pB /pT =0.5)分布条件下,Tv值越大,孔压等时线越平缓,且孔压最大值的位置由地基顶部向底部转移,固结过程中底部孔压变化呈现“从小变大、再变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唐晓武  柳江南  杨晓秋  俞悦 《岩土力学》2019,40(9):3335-3343
可液化地基在遇到地震作用或任何其他突变应力条件下,土体会迅速丧失强度和刚度,发生液化,从而失去承载能力。传统的抗液化措施主要集中在地基处理层面,而开孔管桩则兼具抗液化性能和承载能力。在假设开孔管桩孔洞内液体流动满足Poiseuille方程且等应变假设成立的前提下,结合开孔管桩复合地基的应力集中现象,推导出地基在时变荷载作用下的径竖向组合孔压解析解。考虑到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孔压积累现象,进一步利用孔压发展的经验模型改进该解析解。在此解析解的基础上,分析、对比开孔管桩、碎石桩、不排水桩以及天然地基的孔压发展情况,得出开孔管桩具有最好的孔压消散能力。桩-土模量比、井径比等因素对孔压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桩-土模量比越大、井径比越小,孔压消散速率越快。桩本身开孔系数对孔压发展的影响不明显。荷载频率只影响初始孔压峰值,并不影响孔压振荡衰减的速率。  相似文献   

17.
细粒含量对粉土动孔压发展模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长女  刘汉龙  陈育民 《岩土力学》2008,29(8):2193-2198
采用多功能静动液压剪切仪进行了粉土动荷载下的孔压试验,探讨了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对重塑粉土动孔压发展的影响。试验模拟大震时细粒含量影响的孔压发展规律,对已有的指数形式孔压模式进行修正,以便模拟初始液化发生后达到一定液化程度的实际情况,该模式包含2个参数a和b。研究结果表明,细粒含量对粉土动孔压发展影响较大,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孔压发展模式参数b上。粉土中粉粒含量与孔压参数b的关系呈单调的线性关系,而黏粒含量与孔压参数b的关系则不是单调的线性关系,是在黏粒含量为8 %时孔压参数b达到的最大值,试验数据验证该修正的动孔压模式有更广泛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水文水井钻进工艺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有:空气潜孔冲击器钻进、牙轮钻头钻进、双壁管气举反循环钻进,新型水文钻探冲洗液等。一、空气潜孔冲击钻进技术空气潜孔冲击钻进从根本上解决了干旱缺水基岩  相似文献   

19.
新-煤矿施工-投料孔,因钻孔偏斜,未打到大巷中,为测定其终孔位置,采用了地震直达波方法,即将地面设计的输料钻孔座标投影到-253m的大巷中,在其周围有规则的布设24道检波器,将少量炸药下到投料孔底部进行激发,根据初至波时间确定投料孔的终孔位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9,(6)
微观孔喉结构是决定非常规油气藏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也是建立非常规油气藏的评价标准。它揭示了基本的地质特征,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因素和浓缩规律。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受储层的孔喉结构的控制,其对油气采取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详细描述非常规油气藏的微观渗流特征,研究非常规油气藏的微观孔喉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非常规油气和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的相关文献,作者从非常规油气研究的重要性出发,在微观孔喉结构表征方法、孔喉特征参数、孔喉结构对渗流特征影响等方面加以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