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的大好形势下,为了传达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最近在西安召开的西北、西南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发动群众,做好科技情报工作,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于1974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在临潼召开了陕西省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共120多个单位130多位代表。陕西省地质局和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西北、西南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总结、交流了1972年陕西省情报  相似文献   

2.
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贯彻党的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人大会议精神,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中,《西北地质科技情报》编辑委员会于1975年3月1日召开了所内编委(扩大)会议。会议认为,《西北地质科技情报》刊物自1971年7月出版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和中共中央(1970)75号文件精神指引下,由于西北五省(区)地质局系统各级领导与广大职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同位素地质工作发展很快。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先后建立了实验室。但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占全国三分之一的西北地区地质系统中,却是一个空白。为了大力加强区测普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成矿条件、找矿方向和基础地质理论的研究,搞清岩石、地层和矿床的生成时代,推动地质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同位素地质实验组的同志,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发扬敢  相似文献   

4.
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为适应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系统收集整理了西北四省(区)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的实际资料,编写了《陕甘宁青四省(区)基性、超基性岩及有关矿产资料汇编》一书。其内容以反映岩体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等方面的资料为主。共收集整理区内基性、超基性岩体(群)504处,附不同比例尺地质图93幅,各类基础资料表格170余  相似文献   

5.
在批林批孔推动下,有关省(市、区)的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及其所属地质勘探队,正在进行或正考虑编制本省(或本地区)今后十年或"五五"期间的找矿规划.解放以来,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冶金地质工作有了飞跃的发展.在大幅度增长矿量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找矿勘探经验和各种实际资料.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地质找矿勘探工作发展更快.我们相信,在编制找矿规划过程中,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贯彻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6.
前言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西北地区地质实验系统于1974年6年4日至10日在西宁召开了单矿物分离经验交流会议。这次会议是经1974年2月西北地区地质实验工作座谈会决定召开的四个小型经验交流会之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西北五省(区)地质系统的三十七个基层生产和科研单位,教学和冶金系统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地质科学院派专人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7.
煤炭部地质局一九七九年度地质、水文地质专业科研成果座谈会三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在广东省煤田地质公司召开,到会代表八十九人。钻探专业科研成果座谈会三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四川省煤田地质公司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八十三人。 在两个会议期间,各省(区)公司(队)交流了1979年开展科研工作的情况和抓好科研工作的经验;重点科研项目的负责同志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或阶段成果;部地质局赴日考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军民认真落实毛主席、党中央的重要指示,批林批孔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和国内外一派大好形势下,为了尽快加速秦岭地区地质科学研究工作,更好地推动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工作的开展,迎接国民经济建设的新跃进。陕西省地质局、陕西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四家共15个单位,于1974年11月26至29日在西安召开了《东秦岭(主要是陕西境内)区域成矿条件找矿方向的研究》协作项目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欢迎词     
本刊讯 10月17日,核工业地质局第二次放射性矿产地质管理办公室主任座谈会在华东地质办召开。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李德连主持会议,华东、中南、西北、东北、西南、华南地质办主任,核工业地质局办公室梁其深副主任和各地质局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编制西北区地层表、古生物图册(以下简称编表编册)工作会议,于1975年3月29日-4月7日在西安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共37个单位97名代表。有西北区编表编册领导小组成员,有西北区地质、石油、煤炭、冶金、地震等部门及有关院校的代表。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武汉地质学院等单位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毛主席最近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下,在党的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人大会议  相似文献   

11.
六月中旬,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宜昌召开了中南地区地质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省(区)地质局的代表,地质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同志到会指导,并邀请了冶金部中南地质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学习讨论,初步明确了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地质科技情报工作的方针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涉及范围为北祁连山东段,西起肃南,东至白银地区(图1)。区内甘肃省地质局所属有关队和冶金地质六队以及西北地质科研所等单位先后进行过普查勘探、区域地质调查及科研等工作。本文主要为1976年我队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学员马继祖、兰玉贞等13名同志进行教学、生产实习时,共同收集的资料。提供资料的单位有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一队、区测二队、地质四队、局编图组等,并使用了甘肃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和207工程指挥部以及西北地质科研所等的资料。本文根据收集的资料加以综合编写,由于水平所限,错漏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在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为切实加强地质科学研究,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项目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原地质部决定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地质局的地质研究所合并,于1962年10月在西安成立了地质部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1982年5月更名为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地质局矿山测绘管理工作会议于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质、区测、石油、物探、水文、测绘等地质队和专业队以及综合研究队、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西安地质学校、地质局有关处、室等十九个单位的代表共四十九人。会议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学习了有关文件及《人民日报》社论,狠批了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抛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国家地质总局于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三日,在北京市密云县召开了第一次地质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局(处)、专业局、研究所、地质学院、地质仪器厂、探矿厂和部分地质队等单位的代表,共一百三十一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公议全体代表认真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阶级斗争为纲,学习了“全国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会议”的主要文件,总结交流了地质科技情报工作的经验,研究了组织协调地质科技情报工作以及建立、健全地质科技情报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当时冶金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找矿需要,冶金部于1981年下达了1981~1983年科研计划,指示我单位开展以下三方面的测试科研专题: (1)开展岩石、土壤中金、碘等33个元素和岩石中15个稀土元素以及有关金属矿物中痕量元素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2)选择2~3个有化探异常的金属矿床,设计相态分析方案并作初步试验; (3)研究适应地质、化探和矿石综合利用需要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上述专题各项技术指标,主要是依据1980年12月地质局召开的冶金地质研究所和部分公司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座谈会提出的要求(见表1第1、2栏)。  相似文献   

17.
自从国家计委地质局(71)102号文下达编制全国统一区域地层表和古生物图册任务后,西北地区各有关单位纷纷进行规划,积极投入这一工作。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与地质科学院地矿所、甘肃省革委会地质局第一区测队、第一、三、五、七地质队等单位配合,计划在“四五”期间内,提交“秦岭区域地层表和古生物图册”。在总成果提交前,准备陆续提交地层小区域地层地区级的地层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省地质学会岩矿分析专业委员会与西南四省(区)地质实验工作协作组于7有4日至8日在四川峨嵋联合召开“贵金属分析学术会”。出席会议的有云、贵、川、西藏四省(区)地质局(队)有关实验室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共70人。会议请专家作了题为“金的地球化学及其矿产”的学术报告;广泛地交流了各单位  相似文献   

19.
青海拉脊山属南祁连加里东地槽褶皱带东段。该区继六十年代完成1:20万区调工作后,七十年代又完成了1:5万四个图幅的区调工作,原青海地质局物探队、第十三地质队和原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也曾进行过普查找矿和科研工作。本区积累有丰富的地质资料,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亦较高,但是对拉脊山寒武、奥陶纪地层间不整合特征问题,前人工作甚少。因而,尽管该  相似文献   

20.
《铀矿地质》2005,21(3):127-128
1955年4月2日,领导全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机构--地质部第三局(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在北京成立.核地质是核工业的开路先锋.50年来,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在原二机部、原核工业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和现中核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核地质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国核地质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找到铀矿床数百个、铀矿田数十处,圈定铀成矿带近20条,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隆重庆祝核工业地质局建局5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核工业地质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和支持核地质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奋战在核地质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