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介绍了以国家半导体公司的LMX2306芯片为主要元件,构建的锁相环型振荡器.该设计具有电路简易,输出频率可由计算机实时控制,功耗小,输出稳定等优点.该振荡器用于FAST模型接收机,作为基带混频的本地振荡器.在观测实验中,证明该振荡器工作正常,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CPLD的数字移相分频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种数字移相分频钟 ,其中利用了先进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技术 ,将硬件电路模块化 ,把各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与以往用分立元件设计硬件电路相比 ,具有电路简单 ,可靠性高 ,便于调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为紫台13.7米射电望远镜跟踪系统设计制造的一套的简单实用的保护电路。实验证明该电路性能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上海天文台时间频率研究室以原有被动型氢钟物理部分为基础,开展了脉冲微波式氢原子钟的研究。设计电路产生2个相干微波脉冲,连续激励氢原子跃迁,模拟双腔共振,使氢原子发生Ramsey干涉,压缩氢原子跃迁谱线宽度,以期提高氢原子钟短期稳定度指标。具体做法为:用DDS产生扫频电路,混频生成1.420 405 GHz激励信号后,再用CPLD产生脉冲时序控制数字衰减器,将激励信号衰减为脉冲形式,激励氢原子发生Ramsey干涉,导出微波信号并进行相关处理就可以产生Ramsey条纹。已观测到Ramsey干涉条纹,其中心峰宽度为1.2 Hz,相比传统被动型氢原子钟压缩了60%。  相似文献   

5.
本计时仪是记录恒星过等高圈平均时刻的记录设备。其记录原理采用下列公式:基本元件采用正逻辑P—MOS数字集成电路,整机电路包括输入讯号整形、控制、分频、变频、混频、计数,显示等部分。  相似文献   

6.
文章叙述了以PC(XT/AT)机为主要构成的多功能自动测量控制系统的硬件接口和软件设计思想,并简单介绍了它在高精密时间传输测量、流星雷达控制器、双时差混频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被动型氢钟的量子系统,阐述了波谱信号观测装置的设计。该装置采用标准10MHz晶振产生被动型氢钟的微波激射信号(1.420406GHz),然后将该信号输入氢钟的脉泽振荡器中。脉泽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两次混频及滤波后所得的谱线包含了量子系统的信息,通过分析最终的谱线即可得知量子系统的优劣。该装置已用于对两台被动型氢钟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量子系统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高灵敏度太赫兹探测模块(High Sensitivity Terahertz Detection Module, HSTDM)是中国空间巡天望远镜---巡天光学设施的后端模块之一, 其核心探测器采用可工作于10K温区的氮化铌超导SIS (Superconductor Insulator Superconductor)混频器. 超导SIS混频前端的锁定机构在力学和热学方面需相应的特殊设计, 以应对发射阶段的力学振动以及工作运行阶段的隔热要求. 为了确认在80K温区锁定机构与混频器前端有效分离, 针对超导SIS混频前端发射锁定机构所用特氟龙材料热胀特性, 开展基于低温LVDT (Linear Variable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测量和标记划痕法测量以及两种测量方法交叉验证. LVDT实验测量结果表明特氟龙材料收缩率随温度变化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 在80K测得材料收缩率为1.86%. 据此分析, 超导SIS混频前端锁定机构在\lk 80K温度下可与10K冷级的超导SIS混频前端实现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9.
在被动型氢原子钟数字伺服电路中,使用FPGA对误差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设计了一种简单的低通滤波器,与传统的FIR滤波器相比,节省了FPGA的使用资源,并且性能优于传统滤波器,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被动型氢钟。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小型氢原子钟的分类以及Q增强型氢钟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腔Q值及反馈环路相位稳定特性的Q增强型氢钟的正反馈电路,并给出实现方案以及实验数据,数据表明了该系统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主的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EMCCD电荷倍增驱动电路分析与PCB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倍增CCD(Electron-Multiplying CCD,EMCCD)的电荷倍增驱动电路是实现这类CCD器件片上增益功能的关键。介绍了TC285SPD电荷倍增驱动器的参考电路的结构,详细分析其电路原理,并对该电路进行了PSpice仿真分析。对电荷倍增驱动电路的3种不同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布局布线方案进行了实际测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该电路PCB设计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2.
距离门控制电路是卫星激光测距(SLR)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精度距离门控制可有效提高卫星测距探测成功概率。介绍了一种基于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高精度门控电路的设计。在该设计中,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对CPLD进行编程,使其与单片机、PC机协调工作,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距离门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13.
详细叙述了四通道自动增益控制器(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的设计和实现。该AGC具备很高的动态范围(62.75dB)和很宽的输入频带(500MHz),并可用作宽带功率信号的相对检测。首先介绍了设计该AGC的科学目的,着重论述了实现AGC的基本数学原理和电路实现,最后给出了实际电路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稳定、可靠的卫星电视时间比对数据,成功研制了以秒信号提取器为主要部件的新一代卫星电视时间解调器。介绍了秒脉冲信号提取器的设计原理,详细阐述了钳位电路、采样保持电路和数字延迟电路的设计思路。对采用新的解调器和采用旧的解调器的卫星电视秒信号监测系统所得到的比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的电视时间解码器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锶原子光钟两级冷却对磁光阱磁场有不同的要求,为减少磁场转换时原子的逃逸,需在短时间内以一定的时序控制变换磁场。对反赫姆霍兹线圈设计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讨论,为锶原子光钟的两级冷却设计了相应的磁场,并制作了转换磁场的发生控制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控制电路、保护电路2部分。测量得到通过线圈的电流受控于输入信号,符合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7.
In the forthcoming months, the KamLAND experiment will probe the parameter space of the solar large mixing angle MSW solution as the origin of the solar neutrino deficit with ’s from distant nuclear reactors. If however the solution realized in nature is such that Δm2sol2×10−4 eV2 (thereafter named the HLMA region), KamLAND will only observe a rate suppression but no spectral distortion and hence it will not have the optimal sensitivity to measure the mixing parameters. In this case, we propose a new medium baseline reactor experiment located at Heilbronn (Germany) to pin down the precise value of the solar mixing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Heilbronn detector site, we calculate the interaction rate and the positron spectrum expected from the surrounding nuclear power plants. We also discuss the sensitivity of such an experiment to |Ue3| in both normal and inverted neutrino mass hierarchy scenarios. We then outline the detector design, estimate background signals induced by natural radioactivity as well as by in situ cosmic ray muon interaction, and discuss a strategy to detect the anti-neutrino signal ‘free of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application of circuit theory methods for develop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branched pneumohydraulic system (PHS) of a spacecraft powertrain (PT). The parts of the PHS are treated as elements with lumped constants. The design principles are defined. The methodology for develop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PHS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9.
针对被动型铷原子频标电路模块中由三极管等数量众多的分立元件搭建的9倍选频放大模拟电路和种类繁多的集成电路搭建的5.3125 MHz综合器电路,给出了数字化电路解决方案。在此新方案中,通过使用一种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对锁相环进行编程控制,可以实现对10 MHz参考信号18倍频的精确控制;同时,利用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内部"虚拟"的集成电路对10MHz参考信号进行分频变换可以得到5.3125MHz信号。实际使用证明,这种设计方案具备易于集成、调试简单的优点,在替换原有模拟倍频、综合器功能电路后,成功实现整机锁定,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原有水平,使整机向数字化、小型化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