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观测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质子旋进磁力仪和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观测质量的因素 ,给出了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补偿线圈电流允许误差、补偿线圈定向 (特别是线圈磁南北方向 )应满足的关系式和定向允许误差。提出了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的使用要点  相似文献   

2.
质子旋进磁力仪只能用于观测地球磁场总强度的绝对值,若要用其观测地磁场的分量值,则只能借助分量线圈产生的均匀磁场,若要观测两个分量值,则需要两个相互正交的分量线圈.由质子旋进磁力仪加分量线圈组成的磁力仪称为质子矢量磁力仪.  相似文献   

3.
用质子旋进式磁力仪作地磁场垂直分量Z的绝对测量(在纬度较高的地方),需做好补偿线圈定向、确定补偿电流和调水平三项工作。任何一项做得不好,均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我们使用CHD-6型质子旋进式磁力仪,73-1 型分量仪在北京平谷县马坊地磁台进行了补偿线圈不水平试验。 本文就线圈不水平(以下称水泡偏移)对Z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了解其影响的定量关系,以便根据测量精度确定对水准器水泡的  相似文献   

4.
北京台为改善质子分量磁力仪观测质量,用国产DTZ-3型质子磁力仪和QHXC-75型仪的分量线圈装置组合成质子分量磁力仪,本文介绍了其性能的检测和观测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国产质子旋进磁力仪的整体性能,根据实际测试环境条件和《质子旋进磁力仪野外测试大纲》,使用128套EREV-C型质子旋进磁力仪采集野外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地磁总场数据、标准偏差、相关系数等,对EREV-C型质子旋进磁力仪的一致性、稳定性等性能进行评价。分析表明,EREV-C型质子旋进磁力仪性能良好,可满足相关测试要求,符合野外磁法测量和地磁相对观测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磁台网自数字化改建后,引入了基于分量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观测模式的FHD质子磁力仪。经过多年的观测实践,该仪器取得很好的观测效果,但在观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解决观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适应更高观测标准的要求,对FHD质子磁力仪进行了升级改进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磁台网FHD质子磁力仪在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改进后FHD质子磁力仪的观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兴  柴剑勇  黄晖  黎珠博  晓英 《华南地震》2009,29(4):95-102
针对自主研制的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的硬件系统的技术特点,结合具体测量中的一些实际情况,基于Microchip公司的P1C16F877A芯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测控软件;系统的介绍了该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原理与程序流程,分析了其技术特点与优势.并在测量大地总场值的实验中,与加拿大GEM公司生产的DiDd三分量磁力仪测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们的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在测量精度与准确度上接近DiDd三分量磁力仪,而在成本仪器体积与重量方面,则明显优于DiDd.  相似文献   

8.
质子旋进磁力仪是根据拉莫尔旋进效应设计的精密静磁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携带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地质调查、矿产与油气勘探、考古、未爆炸物探测、沉船打捞等领域.灵敏度作为磁力仪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其性能具有决定作用.本文以一款新型质子旋进磁力仪为例,讨论高灵敏度质子旋进磁力仪的设计.在详细描述质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仪器设计与测试之后,本文重点讨论了磁力仪灵敏度评价方法和测试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极化电流为0.8A,极化时间为1.6s时,新型质子磁力仪的信噪比可达27/1,灵敏度可达0.1 nT.  相似文献   

9.
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及其在野外震磁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G 8 5 6质子旋进磁力仪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精度、微处理机控制的智能化磁力仪 .适合于震磁前兆观测与地震预测研究 .介绍了该仪器的主要性能及性能试验结果 .最佳的震磁观测应当是以质子磁力仪观测地磁总强度为主 ,配合地磁 3分量与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观测 .  相似文献   

10.
自制磁测补偿恒流源李玉华(中国唐山063001唐山地震中心台)对地磁场进行绝对测量时,分量测量是必不可少的。核旋分量磁力仪测量地磁场分量,是在补偿线圈内通以定量恒定的电流,使所产生的磁场恰好抵消一个分量,准确地测出另一分量。补偿电流的数值可以通过反复...  相似文献   

11.
油气田钻井岩芯及岩芯裂缝方位确定的古地磁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岩石在现代地磁场中获得的粘滞乘磁可以通过分离乘磁低温分量获得,并且它与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因此,通过提取岩芯乘磁的低温分量,可以恢复岩芯的现代磁坐标,进而确定岩芯在现代地理坐标中的位置,本文对吐哈油田,长庆油田岩芯及地表露头样品作了系统热磁分析,讨论了乘磁低温分量与现代地磁场关系,建立了岩芯方位古地磁学定向方法。并将这种方法用于长庆油田钻井岩芯定向及裂缝方位确定,通过对长庆油田40口井的含裂缝岩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针对相对密度Dr=30%的福建标准砂,进行了不排水条件下的单调剪切试验。在剪切过程中,控制平均固结应力和中主应力系数保持不变,而总主应力方向不固定。与剪切过程中总主应力方向固定不变条件下的单调剪切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研究表明,当饱和砂土试样具有水平沉积面时,初始固结主应力方向与剪切方向的不同组合,导致单调剪切过程中总的主应力方向的不断变化,从而显著地影响着饱和砂土不排水单调剪切特性。总的主应力方向是影响饱和砂土不排水单调剪切特性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主应力轴持续旋转条件下饱和松砂的振动孔隙水压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研制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剪多功能剪切仪”,针对福建标准松砂,在三向非均等固结条件下,进行了能够模拟海洋波浪荷载作用下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循环耦合剪切试验。通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主应力方向、振动过程中主应力方向连续变化对不排水条件下砂土的振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在振动过程中主应力轴连续旋转的条件下,初始主应力方向对砂土的动孔压比与振次比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初始大主应力与竖向之间夹角的增大,动孔压比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归一化孔压比与广义剪应变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与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和振动剪应力幅值无关。  相似文献   

14.
宽频带海底地震仪(OBS)探测是研究海底深部结构最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其中SKS分裂参数测量已被广泛应用于上地幔各向异性的研究.传统的SKS分裂参数测量需要知道确切的OBS水平分量方位,然而OBS的投放过程是自由式的,其两个水平分量在海底的方位是不确定的.本文通过SKS快慢波的运动学特性,发展了一种在未知OBS水平分量方位的情况下直接求取SKS分裂参数的方法,分别用合成地震图和实际观测到的远震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值检验,表明其是一种有效的获得SKS分裂参数的方法,而且相比于传统的先确定OBS水平分量方位,再进行SKS分裂的方法,此方法能够同时获得SKS分裂参数和OBS水平分量方位,应用简便,且减少了累积误差,获得的SKS分裂参数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对磁偏角磁变仪进行了定向实验,实验表明磁偏角磁变仪精确定向以在实际工作的环境中进行最佳。磁偏角磁变仪磁针保持定向能力强,垂直分量磁变仪等对该仪器的定向影响可以忽略,不必进行定向改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数值计算和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在波浪和风生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海底泥沙输移的二维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海底泥沙输移在风速、风向和泥沙粒径不同等三种情况下的变化特征;指出了经验公式对泥沙输移规律的适用范围以及风速、风向对于近岸处泥沙输移重要性.这一研究结果对近岸结构物的选址设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赣南地区小震震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震源向上射出的直达P、S波引起的地动位移振幅比求解震源机制,得到赣南及近邻地区58个ML2.0~4.2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对震源机制解P、T轴参数进行l0°间隔归一频数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本区地震断层以走滑型为主;②震源机制P轴方位主要分布在270°~330°间,平均方位为287°,P轴倾俯角以小于30°的近水平优势分布,这一结果与区域NWW-SEE水平挤压为特征的构造应力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震横波分裂理论的火成岩裂缝检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向地下裂缝是低渗透率油气藏油气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对油气的开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横波分裂理论,提出了比值法叠后快、慢横波分离方法,通过分离后的快、慢横波的振幅差异和时间延迟可求取地下介质的裂缝走向方位和密度以及各向异性系数.该方法被应用到松辽盆地某气田对火成岩储层裂缝走向方位和密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与区域应力场和实钻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丽江地区断裂构造岩岩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江地区构造岩岩组动力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中更新世末构造主压应力保持在北西至北西西方向变化;晚更新世中期之后构造主压应力方向则以北北东至北东方向为主变化,并有逐渐向近南北向转化的特点。因此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在中更新世末曾有过左旋压扭活动为主的历史,兼有左旋、右旋的活动过程,1996年2月3日丽江M7.0地震的破裂过程继承了晚更新世后期断裂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86年1月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进行了偏振特征的分析,分别找出了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在磁静日期间和磁扰日期间偏振旋转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以及偏振主轴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 根据Pc3地磁脉动的偏振分析,可以了解北京地区Pc3脉动的激发机制,为进一步磁层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