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1970年四川大邑6.2级地震后,我省开展了水化城震预报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水化观测资料和几十闪中强以上地震的成功与失败的预报经验和教训。水化地震预报思路经过了单个异常对应及预报地震、中多项异常对应及预报地震和“八五”攻关的从异常群体的演变过程提取前兆信息对应及预报地震几个阶段。本文简要回顾了水化地震预报思路的发展过程,列举了各阶段水化异常对应及预报地震的典型震例。针对  相似文献   

2.
为了通过场的动态监视和源的过程追踪以实现地震预报,以唐山7.8级地震为例,研究了震前各种前兆方法观测到的短临异常的场兆和源兆的特征。通过研究得出:场兆数量多,密度小,异常台项比低,源兆数量少,密度大、异常台项比高,台点多的地下水位和流动重力较易区发场兆和源兆的差异性,源兆主要分布在一些断裂构造形成的闭锁区内,场兆主要分布在闭锁区附近一些活动断裂及交汇部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地震水氡短临异常的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学彬  张新基 《地震学报》1996,18(3):358-364
研究了中国大陆32个地震近200个水氡测点(次) 的水氡变化.结果表明,水氡短临异常的空间分布主要与震源周围的主要活断层和发震机制有关.最后,关于水氡短临异常机理和短临地震预报方面谈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单台地震预报6年报准了12次5.2 ̄7.3级地震。总结了反映孕震过程的矢量凹形,应力凹形,地电凹形等3种凹形震兆,阐述了水汞,水氡突跳,形变相关系数和地磁最大相关系数等前兆图像及其预报作用。认为:按照以场求源的思路,追踪孕震过程,是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孙晓丹 《华南地震》2001,21(4):64-72
以新疆多次地震预报实践为依据,在客观展示其内容并扼要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对部分地震预报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一方面当今地震预报实践的客观水平远低于现实要求,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对地震异常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另一方面大地震前普遍的、显著的可观测征兆的存在,使我们有可能通过系统论等认识论思路,提高现实地震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6.
阿.  AY 《内陆地震》1997,11(3):245-248
分析了1990~1995年期间阿拉木图地震预报试验场石英形变仪的形变测量资料和11口井的地下水位、流量之间的关系。观察到在季节变化的背景上形变和水动力变化的同步异常,在个别时期,异常的同步性遭到破坏,这与井孔所处的不同地质构造条件有关。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形变场、水动力学场与试验场100km范围内M>4.0级地震事件密切联系的相关系数,并举例说明了最近5年强地震出现前的形变与流体动力学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区地下水动态的地震源兆与场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芹  刘丽芳  付虹 《地震研究》2004,27(2):126-132
在地震预报中,对发震地点的预测一般都是“以场求源”。如何区别源兆与场兆的特征,是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必须回答的问题。根据云南1979—2000年间的20余年中地下水动态观测的事实,作者在“七五”、“八五”攻关项目的基础上,对地震源兆与场兆的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源兆特征为短临异常多、空间分布密集、以高频异常为主;场兆特征为中短期异常多、空间分布稀疏、以破年变异常为主。该分析对进一步开展地震预测预报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地震预报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地震预报的经历与实践,将我国地震预报的38年历史分为四个阶段,概括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和成就,指出地震预报的难点及我国地震预报的思路和技术上存在的几个问题,最后对我国地震预报发展战略提出思考。作者的观点和建议可供地震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地震分析预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罗灼礼  王伟君 《地震》2008,28(1):19-32
唐山地震、 海城地震、 松潘地震和丽江地震等大地震的观测与预报实践, 在科学上提出许多问题, 但最重要的是地震前兆复杂性的理解和认识问题。 从上述大地震的重要观测资料中, 得到对大地震的短临前兆复杂性及其表现形式的新理解, 认为: 短临前兆异常不同于趋势异常, 异常现象的突发性、 差异性、 特殊的无序和不稳定性, 不可重复性是其主要特征。 其“场, 源”关系, 也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场, 源”关系, 它具有“混沌”性能。 前兆异常复杂性产生的根源不仅是因为孕震系统是复杂的系统, 更为重要的是, 当系统进入非弹性应变阶段后, 受到非线性动力学一般原理所支配。 因此地震及其前兆现象似乎是不可能在纯力学的基础上加以探索研究的, 准确地说, 它们应该视为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起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体系一般性问题的组成部分。 块、 带、 源、 兆整体协同分析和长(期), 中(期)、 短(期)、 临震预报相结合的渐进式地震预报思路, 是地震预报成功与失败的实践经验总结。 只有在整体上, 从时间、 空间结构统一性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才有可能抓住地震及其前兆复杂性问题的本质。 该文还讨论了地震及其预报对社会的影响, 和地震预报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 以及制约、 影响地震预报和预警的因素。 文中认为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 地震预报和灾害预警的难度更大, 每一步骤的决策, 无论是警报发布、 级别调整、 警报的解除都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实践经验证明: 政府对地震预报、 预警、 预防的综合决策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和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韩渭宾 《地震学报》1998,20(4):437-440
1问题与思路“八五”地震短临预报攻关号召大家在“新”和“实”字上下功夫,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适逢地震界兴起非线性热,于是,引进、开发了许多地震学地震预报新指标和新方法,促进了地震预报研究的发展.可是,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并未因此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12.
对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三段历史作回顾,分别为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体制沿革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观象台早期创建;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点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13.
14.
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震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及地壳的分层结构出发,使用较成熟的理论,从地震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入手,结合多年的震相观察分析工作实践,选取了山西大同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近年来的一些典型震相进行了分析,得出本台网记录到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震相有Pg,P11,Sg,S11震中距在100km~500km的近震震相有Pn,Pg,P11,Sn,Sg,S11对比分析了在本台网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爆破与天然地震在震相上的差异性,并对其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淋巴结结核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学对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34例经手术、穿刺病理或临床证实为淋巴结结核患者的CT或MRI影像学资料,分别从生长方式(融合/非融合)、边缘(光滑/欠光滑)、境界(清晰/欠清晰)、密度及信号、增强后强化方式(均匀/不均匀/环形规则/环形不规则)这5个方面对所受累淋巴结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共累及223枚淋巴结,其中颈部淋巴结67.7%,纵隔内淋巴结27.7%,肺门淋巴1.8%,肺内淋巴结0.5%,腹腔淋巴结0.5%,腹膜后淋巴结1.8%。所有受累淋巴结中,8.5%呈融合性生长,83.9%形态规则,79.4%边缘光滑。CT上发现的171枚病变淋巴结以等密度较多(53.8%)、低密度次之(43.3%),MRI上发现的66枚病变淋巴结中98.5%为等T1长T2信号。所有CT及MRI观察到的病变淋巴结中,除57%的病灶密度或信号均匀外,仅伴钙化的为12.6%,仅伴部分坏死的26.9%,另外有3.6%同时伴钙化及坏死;增强扫描的204个病变淋巴结中,1%钙化显著、未见明显强化,38.7%均匀强化,伴坏死者内见不强化的低密度区,11.3%呈环形规则强化(均位于颈部),8.3%环形不规则强化(纵隔内82.4%),5.9%可见病变淋巴结内有分隔样强化(均位于颈部)。结论:CT与MRI对于淋巴结结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两者均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以及边缘情况,MRI对于病变边缘及周围情况显示较CT更明确,尤其是增强后,对于包膜及邻近组织受累情况的显示也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6.
17.
18.
叙述了在FreeBSD环境下构建基于PPTP的VPN网关的过程和技术,分析了基本概念、实现方式以及在江西省地震信息网的实际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together with an intensification of anaerobic processes calls for methods of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of anaerobic microorganisms and the activity of methanogenic ones. Presented analytical methods are GLC analyses of lower fatty acids, alcohols, aldehydes and ketones and components of biogas. The chromatography using steam as a mobile phase is also mentioned.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fluorescent coenzyme F420 was tested and modified. This coenzyme is specific for methan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ir activit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activity of the hydrogenase system of anaerobic microorganisms by means of the rate of the consumption and evolution of molecular hydrogen was also present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 of these methods were verified on natural samples. All the methods mentioned above give satisfactory results with available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decades, increased extraction of groundwater for human and agriculture consumption has led to a substantial drop in groundwater level in large areas of across the world. Declining groundwater levels is a serious problem in itself and has multiple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political, security-related, and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The negative economic-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of overextraction of groundwater in the Orzouiyeh plain in the Kerman Province, Iran, were evaluated using methods such as replacement cost, production function, market prices, shadow price, and the value of the input marginal product. After evaluating externalities, the Positive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different water policies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groundwater. The total economic losses due to the externalities were calculated to equal 2.8 U.S. million dollars. The damage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were calculated to equal 436.1 U.S. million dollars. The results related to the positive planning model show that the best policy among different options, such as deficit irrigation policy or combined policies, involves implementation of pressurized irrig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