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道俊 《地质与勘探》2013,49(3):570-576
赞比亚是世界著名的铜产地之一,其铜矿类型可分为层控型、沉积型、变质改造型及热液型,以沉积型为主。据现有大中型矿床铜资源量统计,沉积型矿产铜资源量占赞比亚铜总资源量的79%。各类型铜矿床总体受卢弗里安(Luflian)弧控制,层控型铜矿主要分布在穹窿核部边缘,含矿岩系为莫瓦(Muva)超群的黑云母片岩、二云石英片岩;沉积型铜矿主要分布在背斜或穹窿外缘周围,含矿岩系主要是加丹加(Katanga)超群下部的砂页岩层。  相似文献   

2.
张可  刘绍友 《地质科技情报》2013,(5):131-134,145
赞比亚-刚果铜矿带(中非铜矿带)是世界著名的沉积型铜矿集中区,带内分布着诸多世界级大型铜矿床。该铜矿带由赞比亚铜矿带和刚果铜矿带两部分组成,其中赞比亚铜矿带长约150km,宽约50km,主要分布于赞比亚铜带省和西北省,位于区域性的Lufilian(卢弗里安)褶皱弧东南端。加丹加超群构成了赞比亚铜矿带主要的沉积盆地,该盆地中的罗安组,特别是下罗安组地层是区内大多数铜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沉积盆地中特定的氧化-还原分带和岩相分带决定了从盆地边缘到中心,矿物相由铁氧化物带到铜硫化物带再到黄铁矿带的变化规律,由此总结出铜矿床多产于距沉积盆地边缘10km左右的范围内。因此,越靠近盆地中心,所接受的成矿物质(物源)越少,且成矿环境越趋向于还原环境,多形成黄铁矿,不利于铜矿化。将以上控矿要素归纳为"盆"、"层"、"相"、"位",分别表示沉积盆地、矿化层位、沉积相及空间位置,并对其分别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赞比亚铜矿带的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英福 《矿产与地质》2011,25(3):203-207
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位于世界第三大铜矿带中非刚果(金)-赞比亚巨型铜钴成矿带的北西部.矿体赋存在加丹加岩系的罗安群R2矿山组石英质白云岩、白云质片岩及硅质页岩中.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分析,认为矿床形成于新元古代,产于裂陷地槽中,矿床早期受地层控制,中期受区域变质及岩浆期后热液改造,晚期受构造热液叠加及次...  相似文献   

4.
中条山早元古代铜矿成矿作用与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条山重要铜矿床都产于早元古代活动带中。它们是:绛县群(2500—2300Ma)下部变质泥质一半泥质岩中的沉积变质铜矿床和中上部变质钾质火山岩建造中的变质火山斑岩铜矿床;中条群(2300—1830Ma)变质碳酸盐黑色页岩建造中的沉积变质-再造铜矿床。这些原生成因不同的矿床,经过180Ma左右的中条运动及其变质作用,而表现了某些相似的热液和地球化学特征,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原岩建造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非(赞比亚―刚果(金))沉积型铜矿以其拥有高品位的大型超大型铜、钴矿床和众多的世界级铜矿山而闻名于世。铜矿类型可分为沉积型铜矿、热液脉型铜矿、变质热液型铜矿三类。沉积型铜矿床形成后,受到深部含矿岩浆热液的侵入形成脉状铜矿,可能还有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作用,叠加富集原有的沉积型铜矿床。硫同位素结果显示,硫源主要为成岩硫化物和海水硫酸盐的混合硫,受到深源岩浆或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沉积型铜矿成矿年龄880~735Ma,后期岩浆热液型铜钼矿成矿年龄为514~502Ma。这些发现对进一步认识总结中非铜矿带上的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条山早元古代铜矿成矿作用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条山重要铜矿床都产于早元古代活动带中。它们是:绛县群(2500—2300 Ma)下部变质泥质—半泥质岩中的沉积变质铜矿床和中上部变质钾质火山岩建造中的变质火山斑岩铜矿床;中条群(2300—1830 Ma)变质碳酸盐黑色页岩建造中的沉积变质-再造铜矿床。这些原生成因不同的矿床,经过180 Ma左右的中条运动及其变质作用,而表现了某些相似的热液和地球化学特征,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原岩建造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云南新平县鱼塘铜矿位于元谋-大红山铜成矿带南部,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古元古界大红山群肥味河组(Pt1 f)和曼岗河组(Pt1m)地层中,地层控矿明显。矿石以隐晶质结构、浸染状构造为主,矿床成因与“大红山铜矿”相似,属于海相火山沉积-变质铜矿床。  相似文献   

8.
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铜的消费量及用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高低.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以及典型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并将铜矿床按照岩浆熔离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控)型和海相火山气液型5种类型进行介绍.世界上著名的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主要为智利的楚基卡马塔特大型铜矿床、埃斯康迪达超大型铜矿床,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贝格超大型铜金矿床,中非巨型铜矿带上的赞比亚铜矿带、刚果(金)沙巴铜矿带和赞比亚西北省铜铀矿区,阿富汗的艾纳克超大型铜矿床,波兰的卢宾超大型铜矿床.根据上述主要铜矿床的特征总结出国外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具有统一性、专属性、偏在性和异常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哈马希(Hamash) 金矿区,黄铁矿、黄铜矿和金产于花岗质岩石的石英脉中,或呈星散浸染状产于强烈蚀变的变质火山岩剪切带中,与磁黄铁矿、蓝辉铜矿、黝铜矿、辉铜矿、斑铜矿、铜蓝共生。黄铁矿以自形一半自形粗粒晶体和细晶质集合体形式产出。黄铜矿以自形粗粒晶体、细晶质显微包裹体和他形残留体形式产出。硫化物矿化作用分三期,并与结晶熔融体的温度逐渐冷却有关。金形成于高温无序相所形成的较早期硫化物矿物中。自然金是在成矿最晚期,随着温度下降,通过含金黄铁矿的再活化作用而形成。金和铜相对富集于后期的黄铁矿中。地表蚀变产物有针铁矿、褐铁矿、金、碳酸盐和铁、铜的硫酸盐类。  相似文献   

10.
于守南 《西北地质》1992,13(1):42-46
桦树沟铜矿位于北祁连褶皱带西段,与桦树沟铁矿共生,形成一共生铁铜矿床。铜矿直接产于桦树沟铁矿V号铁矿下盘围岩中,含矿岩系为震旦系镜铁山群下亚群一套巨厚浅变质的杂色千枚岩,其中含较丰富的火山物质(如碧玉)与铜矿形成含铜碧玉岩。目前已控制3条铜矿体,其中最大一条长700m、厚2—49.24m、延深500m,Cu平均品位2.05×10~2。矿区向斜褶皱严格控制着矿体形态。根据含矿岩系特征、构造与矿体的关系以及其他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该矿床基本属于火山成因-火山沉积变质-气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铜矿资源丰富,文章在对华北地区579处铜矿床(点)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内矿床类型,划分出四大成矿期,认为侏罗纪—白垩纪为最主要的成矿时期,以斑岩型、接触交代型为主;提出不同类型铜矿时空分布特征及控矿因素;建立了 7种预测类型划分方案、6种预测方法.探讨了华北地区铜矿的时空演化,认为在重要成矿带和典型矿...  相似文献   

12.
安徽铜陵地区铜金矿化关系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铜金成矿区之一,区内已发现数十处铜、金矿床,二者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矿床类型有铜矿床、金矿床和铜金(或金铜)矿床,空间上有内铜外金、下铜上金、西铜东金(左铜右金)分布规律,时间上金矿化一般晚于铜矿化.本文从金、铜地球化学性质及成矿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对成矿作用的影响等方面初步探讨了二者间存在上述关系的成因,以期对该区及相似地区找矿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世界铜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并对我国新疆及周边国家铜矿产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我国铜资源现状及供需情况分析,说明我国铜矿产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目前正面临着铜需求快速增长,而铜资源短缺的紧张时期,如何保证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铜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另一方面着重勘探与开发我国新疆的铜矿资源.  相似文献   

14.
甘肃北山斑岩型铜矿找矿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03,12(2):1-5,17
甘肃北山斑岩型铜矿成矿带属于世界古亚洲古生代斑岩带成矿域。该带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公婆泉、白山堂两个中型斑岩型铜矿。以后对该区的找铜工作一度只重视了富铜,对斑岩型铜矿重视不够。本文从铜矿资源形势和古亚洲斑岩型铜矿成矿域的资源潜力分析着眼,论述了甘肃北山有利于斑岩型铜矿形成的构造环境和矿化作用,提出了甘肃北山斑岩型铜矿的找矿靶区和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砂砾岩型铜矿带位于东昆仑成矿带西段东昆中断裂北侧新生代陆相盆地中 ,与西部且末县嘎其哥洛德和克孜勒小型砂砾岩型铜矿组成近2 0 0km长的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化带。铜矿化赋存于石马沟组上段 (E3 S1)砂岩中。围岩中铜含量一般低于地壳丰度值 ,南部火箭山地区发现有斑岩型铜矿化、昆中结合带也发现规模巨大的铜矿化带 ,它们可能是本区铜矿化的矿源层。铜矿化呈透镜状、似层状 ,剖面上已发现三层铜矿化 ,其中上部铜矿化较好。地表氧化矿石矿物组合简单 ;矿石构造为条带状、浸染状、团块状 ,填隙结构。铜矿化受湖泊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亚相的近岸砂坝、远岸砂坝的砂体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每年消耗全球近一半的铜资源.但国内铜矿资源紧缺,产量相对有限,2019年对外依存度高达78%.本文主要从中国铜资源供需形势、进口来源地风险分析、铜资源公司综合竞争力、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铜资源供应影响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铜资源供应形势,并给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加大国内铜资源的勘查力度,...  相似文献   

17.
斑岩铜矿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文章从全球角度对斑岩铜矿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评述,对斑岩铜矿的源区及岩浆岩特征、Mash带的地质意义、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的关系、过渡岩浆的地质意义、中国斑岩铜矿概况及斑岩铜矿的一般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庆文 《吉林地质》2013,(3):19-22,53
铜带省(Copperbelt)铜矿床位于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该带是世界上大的成矿带之一,因其丰富的铜矿资源和高的铜产量而闻名于世。在该铜矿带集中了世界上很多大的砂页岩型铜矿床,均赋存于姆瓦群和加丹加超群中固定的、稳定的沉积层位中,其铜矿资源储量较大。本文在介绍该矿带上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及找矿潜力,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及地质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新疆巴喀勒萨依地区发现一套含少量火山碎屑岩的含铜砂岩地层,由于该地层位于近东西向的断裂夹块中,其含矿层位的确定就成了难题。在该地层中发现了一些腕足类、珊瑚、腹足类、植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时代属晚石炭世晚期。介绍了巴喀勒萨依地区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含铜砂岩剖面及铜矿特征,并获得铜资源量19 797 t,银铜资源量371 t,提出了该区铜、银富集在红色含铜砂岩中有机质聚集处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