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传统的洗井方法有活塞洗井、空压机洗井、多磷酸盐洗井、酸化洗井和液态CO2洗井等工艺,虽然都具有较好的作用和适用范围,但对一些特殊的“干水井”总是不理想,即效果不明显,而采用水锤洗井法处理该类水井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2.
一、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洗井工作是水文地质勘探孔与成井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井、孔出水量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地层的含水性与洗井工作有密切关系。过去洗井工作一般采用压风机、拉活塞、钢丝刷、化学等洗井方法,洗井时间长,成本高,效果不佳,得不到真实的地质资料。采用液态二氧化碳洗井,洗井时间短,成本低,效果好,能真实反映地层的含水性,得到准确的地质  相似文献   

3.
陈亮 《探矿工程》1983,(2):42-44
所谓理、化洗井就是采用液态二氧化碳与以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钙(以下简称焦钠、六偏)等为主剂并添加适量洗衣粉配制而成的化学洗井液进行联合洗井,它较之常规洗井法(冲、拉、提、抽)或单纯的化学洗井法以及化学—机械联洗法洗井彻底,效果好,省时间,适用范围广,更有利于抽水试验获得准确可靠的第一性资料,延长水井使用寿命,增大钻孔涌水量。现将洗井原理以及联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1975,(5):54-54
在水文地质钻探的成井工艺中,洗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它关系着一眼井的出水量大小,和抽水试验的成果。洗井工具的好坏又决定洗井工作的效果。我队广大职工遵循毛主席关于“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教导,试制并推广使用了一种新的洗孔工具——冲水头,提高了洗孔效率和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5.
水锤效应影响洗井效果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洗井工艺在水文勘探孔成井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封闭反压洗井为例,详细阐述了水锤效应的洗井原理,并通过相应的模型简化推算,得出了水锤效应所造成的水头差可达136 m,在理论上证明了水锤效应具有良好的洗井效果。最后,通过对水锤压强公式中变量的分析,提出了将泵的入水口置于封隔段最底端、提高泵量、减小封隔段长度等3种方法来优化水锤效应的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液态 CO_2洗井,是清洗深井的一项洗井新技术。本文介绍液态 CO_2洗井原理、方法、工艺与注意事项,并以实例论述清洗深井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子祥 《甘肃地质》2006,15(2):90-92,89
水文孔施工中洗井是管井成井工艺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各种洗井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一定的应用条件,其工作效果与含水层的类型、地下水压力、钻进泥浆的指标、井管材质、井身结构、以及井深浅程序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提高洗井效率,只有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8.
天津东丽湖CGSD-01井为地热勘探井,设计井深4000 m,完钻井深4051.68 m。为最大程度清理钻井过程中对含水层的堵塞,本井采用了焦磷酸钠洗井、压缩空气洗井和酸化洗井3种工艺方法联合洗井,并先后进行2次抽水试验。联合抽水试验表明多工艺联合洗井效果理想。本文主要阐述了CGSD-01井洗井及抽水试验实施工艺,以期为今后同类研究及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所谓空气洗井是指以压缩空气做为洗井介质的一种洗井方法。近年来,这种洗并方法有了很大发展,它对进一步促进钻探工艺的改进,设备的更新,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成本的下降,以及扩大钻探工程的使用范围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促进空气洗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高其使用中的科学性,现就空气洗井钻进时如何确定上返风速和供风量以及合理选用空压机问题,初步探讨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队以往采用压风机,二氧化碳结合化学洗井剂,对第四系和部分较浅的基岩钻孔进行洗井,效果较为明显。但在较深的石灰岩地层,因含水层岩溶裂隙不发育或岩粉堵塞含水层的钻孔中洗井效果甚微。为此我们在1991年先后对因后者原因造成出水量很少  相似文献   

11.
水井井周渗透性降低的原因及改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岳 《探矿工程》1995,(6):12-14
论述了水井井周渗透性降低的原因,从钻井方法,冲洗液性能,建立人工过滤层、洗井等方面探讨了改善渗透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设置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即是对生产设施可能出现的污染进行监测。监测井区地质情况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且工期短。在施工中,选择合理的钻井工艺,采用简便易行的洗井方法,按期优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3.
水井酸处理的周期性负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水井酸处理法增产效果有限、对地下水污染严重的问题, 提出了水井酸处理的周期性负压法.该方法通过产生周期性负压, 不断向裂隙中压入井筒里活性较强的酸液, 并及时清除裂隙中的反应产物, 因而使用一次周期性负压法, 具有多次常规酸处理加物理洗井的增产效果; 同时它利用周期性负压和少量多次注酸, 限制水井酸处理的污染范围, 降低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使用结果表明: 与常规水井酸处理法相比, 水井酸处理的周期性负压法可使水井酸处理效果平均提高186%, 酸处理后的污水排出量减少59%.另外, 该方法简便易用, 使用成本低, 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耀辉 《探矿工程》2014,41(1):33-36
介绍了甘肃敦煌市区DR3地热探采结合孔成井工艺。该孔成功地引进了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止水效果可靠,简便。用钻进泥浆泵固井永久止水、有效控制孔斜等技术措施,对类似地热井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JR-121井位于北京市定福庄南里,开采蓟县系雾迷山组1600m以深热储层的岩溶裂隙水。该试验井施工使用GZ-2000型水源钻机,TBW-850/50型泥浆泵,钻探深度2202.98m。成井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段,采用不同成井工艺,在目的含水层的上覆非取水层段,采用分级下套管及水泥封闭的方法进行止水,泥浆与回旋方法钻进;在取水段,采用裸眼孔底钻铤加压、泥浆护壁与回旋钻进。洗井工艺上,采用酸化、液态CO2和空压机引喷相结合的联合洗井方法。使用此成井工艺,止水效果良好,达到了开发岩溶裂隙地热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立新  陈莹 《探矿工程》2012,39(8):29-31,35
以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在郑州沿黄地下水源地地区使用正循环钻进工艺施工水井8眼,泵吸反循环钻进施工工艺施工水井11眼,通过这2种水井钻进工艺的效率和经济性分析,得出郑州沿黄地下水源地地区使用泵吸反循环钻进施工工艺的最佳成井深度为140.75 m以浅,正循环钻进施工工艺最佳成井深度为140.75 m以深的结论,以此为今后类似地区水井施工钻进工艺选择提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7.
套管开窗侧钻技术是处理井内复杂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某地热井在完井抽水后,因取水段岩层垮塌造成取水井段堵塞,采用冲、扫、捞、等方法处理均无效,地热井几近报废,后采用该技术手段,使该井顺利竣工。  相似文献   

18.
马广生  孙友宏 《世界地质》2002,21(3):309-312
泡沫钻进技术是一种兴于20世纪50年代的利用泡沫作为循环介质的成井(孔)工艺方法,泡沫钻进技术在干旱缺水地区,高山供水困难地区,低压漏失和永冻地区是一种快速高效具有前景的钻井方法,水文水井钻采中使用泡沫钻进技术时,利用水泵泡沫装置获得高压泡沫较其他技术是非常有效和经济合理的,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水文水井钻井中该项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