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郑明肇 《贵州气象》1996,20(6):38-41,34
贵州届亚热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左右,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但由于特殊的岩溶地理环境,水旱灾害十分频繁。解放后的44年中,有水灾的38年,有旱灾的40年,一年内既有水灾又有旱灾的36年。例如1985年,全省大旱、大水、大旱交替出现,灾情严重。至于1990年的大旱,1991年的大水,则更是记忆犹新。特别是旱灾,对贵州国民经济的影响尤为严重。仅自1985~1990年的6年间,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即达600万公顷,平均每年100万公顷;工农业因灾减产及救灾平均每年损失20亿元(按1990年价)。影响水旱灾害的因素很多,前人多从气…  相似文献   

2.
鲁省大雨山东省境内连日大雨滂沱,滋阳、济宁、曲阜、昌邑、汶上、东平、邹县等二十余县,尽成泽国。(中央社北平七月二十三日哈瓦斯电)西藏南部发生水灾中央社印度西姆拉七月十六日路透电;据昨日息:西藏南部春比山谷带,于十日发生水灾,并有轻微地震,遇难者约二百人,亚东以南之数村,被大水冲没亚东与印度间之电报线亦被冲毁达六英里之遥。川省久旱逢甘雨四川境内本年六月份雨量之少,为前所未见,幸入月(七月)以来,几场大雨,扫除旱象,挽救农作,久旱逢甘霖,殊堪庆幸。兹将六,七月份川省境内之雨量摘录如下:成都六月46.9mm 七月份269.5mm(六月份之46.9mm 为成都近八年来同月雨量之最少者)。乐山六月78.1mm,七月264.8mm  相似文献   

3.
殷来朝 《气象学报》1936,12(12):680-686
绪言湖北省位於长江中游,(约自东经108°—116°北纬29°—33°)据云梦平原,面积约六十一万方里,地势西北高於东南,襟江带汉,湖泊星罗,滨水有四十馀县之多,自古有泽国之称。全省田庐除一部分在山区者外,大半恃堤防为之保障,设不幸而遇淫潦,则数十县富庶之区,尽成一片汪洋,国富民命,损失不可胜计。民国二十及二十四年之大水灾,迄今犹令人谈虎色变!夫水旱饥馑之灾,虽由於天变之剧  相似文献   

4.
郑子政 《气象学报》1936,12(4):207-209
寻常天气豫告,推测天气之变动,只限於周日。然水旱灾荒之防治,栽种作物之决择,断非寻常天气豫告所能为力,是以有长期天气豫告之需要。一旦灾荒发生,不仅危及人民生计,亦且影响国家财力。一九三一年长江流域发生空前水灾,损失估计达十四万万元,一九三四年长江流域又遭严重之旱灾,损失估计达七万七千五百万元。至於中国中部因雨量变率之大,尤见灾害频仍。旱潦之来,虽非人力所能阻止,然能预测於前,得未雨绸缪。施以补救,则生民不致横遭  相似文献   

5.
东亚活动中心与我国水旱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长望 《气象学报》1936,12(11):600-619
民国二十年的大水和二十三年的大旱是近百年来罕有的现象。这两次浩劫不单给与国人之生命财产以重大创伤,同时也成功了中国气象研究上最感迫切的中心问题。关於这两次水旱钜灾刘治华朱炳海,两先生曾先後撰文阐明了致灾的天气因素和原理。当时因收集国外气象材料颇费时日,他们的敍述就不得不偏重於国内的天气情形,不过在讨论中他们也曾顾及到东亚天气的影响,尤其是日本海的  相似文献   

6.
《气象》1977,3(8):2-2
今年5月30日晚,湖南湘潭、湘乡、双峰、衡山四县交界的地区,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估计在330毫米以上。雨势之大如同倾盆倒水,洪水之猛超过了当地1931年和1954年的大水。74岁的老农周桂福反映说,“我一生只见过三次大水,1931年农历四月十三日和1954年五月二十七日两次大水,都没有今年这次来的猛。  相似文献   

7.
南京之微塵     
薛鐵虎 《气象学报》1941,15(2):63-72
南京之微塵係薛君在民國二十七年由炯之鼓勵督導而成者。文中關於微塵數在一年中之分布及其與各種氣象要素之關係,論之綦詳,寶為國人論微塵之創作。不意薛君在二十九年四月二十日挈妻若子乘民用輪由渝返碚)中途失吉,阖門遇難!發其行篋,重覩斯稿,手澤尚新,嗚呼惜战!今為福其遺著,披讀之餘,不知涕泗之何從矣!  相似文献   

8.
近40年来气温增暖与内蒙古干旱宫德吉(内蒙古气象台)前言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的气温增暖,区域性的气候也变得严峻。持续多年的非洲干旱使许多国家发生了空前的粮食危机,而中国、美国和孟加拉国近年来又接连出现前所未有的水灾。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的...  相似文献   

9.
赵恕 《气象学报》1936,12(4):195-200
数月来北方各地,因受寒潮盛行影响,天气奇寒。渤海湾至塘沽一带海河一百余里之河道,自二月初至三月初被冰凌封锁达一月有余。号称不冻港之秦皇岛及北戴河、昌黎、留守营各海滨,於二月下旬,亦均封冻二十余里。船舶被困,航运断绝,冰灾情形之严重,为三十年来所未见。兹参阅各方纪载,报告其经过情形如次:  相似文献   

10.
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0,他引:66  
我国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暴雨常常带来严重的洪水灾害。建国以来发生的1954年长江大水,1958年黄河大水,1963年海河大水,1975年淮河大水就是由持续性的强暴雨造成。我国地处东亚地区,每年夏季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活跃的季风可以到达华北、西北、甚至东北地区。在这个环流背景上,加上我国复杂的地形作用,使得我国经常出现强暴雨。这和美国以局地强对流天气(龙卷、雷暴等)为主的情况有明显的差异。1975年8月上旬河南特大暴雨发生后,暴雨问题更引起了各气象部门的重视,1977年,我国建立  相似文献   

11.
金瑜 《气象》1989,15(9):27-31
1988年夏季进入汛期以后,特别是从7月16日至8月20日这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佳木斯市和牡丹江市两个地区,连续出现少雨天气,而西部地区的齐齐哈尔市、绥化、松花江三个地区却降水过程频繁,大—暴雨不断出现,致使绥化、大庆等地出现严重内涝,嫩江流域大水,齐齐哈尔出现了1969年以来第二位洪峰。  相似文献   

12.
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境内水系发达,2 400多条大小河流纵贯全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汇入鄱阳湖后经湖口注入长江。我省又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 1635 mm(毫米),其中4~6月雨量占全年的46%。我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三大主要暴雨区之一,水灾多发,洪涝灾害威胁一直是我省的心腹之患。建国 50 a(年)来,几乎每年都发生局部洪涝灾害,较大洪涝灾害平均3~5 a(年)就发生 1次。进入90年代,除1991年发生大旱,其后连续发生大水,局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1995、1998年,长江九江段和鄱阳湖不断发生有记录…  相似文献   

13.
河南水灾变化及典型水灾年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河南1950-2007年的逐年水灾统计数据,对水灾年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典型水灾年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950-2007年的58 a中,河南年年都出现水灾,全省水灾受灾面积66.7万hm2的有28年;66.7万hm2的有30年,约2年一遇;受灾面积133.3万hm2的有17年,约4年一遇;333.3万hm2的有4年,约15年一遇。在河南的典型水灾年,中高纬度的长波和南支系统都有很强的稳定性;亚洲中高纬阻塞形势非常明显,在西西伯利亚上空出现了强烈的偏北风分量,因而冷空气暴发南下非常频繁;副热带高压脊线在24°N左右,584 dgpm线呈西南东北走向,将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充沛水汽带到内陆。河南省正处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支系统带来的暖湿气流交汇的区域,这是造成河南省出现严重水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的活跃期与太阳黑子双周期有一定关系。据有关资料,1090、1931、1954’1975年是太阳黑子双周期,这些年间都曾发生过严重的自然灾害。1909年4月和11月分别在台湾省台北和宜兰发生震级73级的地震;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水灾。1931年,飓风猛烈地袭击了洪都拉斯首府伯利兹,仅10分钟,整个城市被洪水淹没死亡1500人,我国长江流域七曾发生大水灾死亡14.5万人。拓展署弟引考生}O\73级地震;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连续喷发,使1300多土著人失去生命。1954年,6~7月,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亿元;台风袭击了日本主…  相似文献   

15.
卢鋈 《气象学报》1935,11(5):217-228
绪言作者前会为文,记述民国二十年六月十日之线飑。惟当时以所得之材料有限,疏漏之处,在所不免。本年五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中国东部,又有强烈之线飑经过,其为势之猛,较诸前次,有过之无不及,而灾害之钜,尤非昔者所可比拟。近年以来,国内人士渐知气象之重要,测候所时有设立。故些次调查所得材料远视前次为富。对於飑线  相似文献   

16.
1935年7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使江汉平原大泽汪洋,8万余人丧生.195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决定兴建丹江口水利工程.同年九月,凝结着我国人民伟大力量和无畏精神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群炮,震惊了鄂西北群山,震憾了八百里武当!弹指一挥间、昔日肆虐的蛟龙,今日正按着人们的意志造福于人民.丹江口水利枢纽下闸蓄水二十四年来,发生入库洪峰流量大于10000m~3/s的洪水就达49次之多,其中1983年发生特大洪水,为四十三年来所罕见.如果不是丹江口水库的拦蓄,这场1935年以来最大的洪水,会再次重演最严重的水灾.  相似文献   

17.
唐实 《辽宁气象》1995,(4):52-52
今夏那场大水,是自1888年以来百多年里最大的一次洪水。而1888年那场大水,也是百年未遇,就是说,那场水是前后200年间最大的洪水。  相似文献   

18.
清代道光三年(1823年)我国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清史稿》中的《食货志·二,赋役》中写道:“国初以来,承平日久,海内殷富为旷古所罕有……至道光癸未(1823年)大水,元气顿耗。”这次使清王朝“元气顿耗”的大水有一些重要特点,值得今日防汛重视。 这次大水的特点主要是强度大,面积广,南北同涝。其中长江中下游  相似文献   

19.
1995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辽宁人民悲痛难忘的日子。罕见的暴雨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无情地袭击了辽宁大地,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对正在向富裕之路迈进的广大农村和大中型企业密布的城市,是一场无情的挑战。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  相似文献   

20.
在茫茫宇宙之中,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正处在生机勃勃的中年期。生命在地球上的历史大约只有三十五亿年时间,生命之花正含苞欲放。我们人类在地球上诞生才有三百万年左右,这在地球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由于人口爆炸、大气污染、淡水资源匮乏,以及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已使人类生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现在,各国政府首脑和科学家们都在为摆脱危机、走出困境而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